幻之盛唐第七百八十章 孤城落日斗兵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章 孤城落日斗兵稀

第七百八十章 孤城落日斗兵稀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08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背景:

顏色:

字體:


Www.“他們騎在飛馳的馬上,所挾的長矛可以將巴比倫的城墻刺穿個窟窿。”

一名拜占庭公主描述著“布洛努埃”福音騎兵的英姿和戰力。

阿勒頗的夜晚,并不平靜,火光和人聲通宵達旦的響徹在塵世之中作為敘利亞北部幾條重要的商業之路的交匯點,這里連接著南歐、南亞次大陸和北非以及阿拉伯平島,因此追隨軍隊而來的商人和各種服務人員的群體,很快讓這座戰火中變得慘白的額城市,重新煥發出一種畸形的繁榮。

來自君士坦丁堡的嘉獎和賞賜,讓這些辛苦破城的士兵,陷入某種狂歡之中,異教徒的女人們,被從躲藏的家中拉出來,集中送到軍營里去,慰勞那些身心疲憊的將士。

宏偉的烏馬亞德大清真寺里被搜刮一空,變成他們的宴樂場所。

不論野戰軍團,還是邊防士兵,或是農兵和輔助部隊,都得到了一筆不菲的賞錢和晉升的許諾。新行省的總督、市長和各級軍區、官員的職位,相應的軍區土地和奴隸,也被預先指派給這些軍官和將領們。

但是阿勒頗衛城,亞述帝國的神廟基礎上改建而來的要塞之中,作為這次戰役最大的功臣,當地軍隊的統帥,白發蒼蒼的包魯斯,卻沒有任何欣然或是輕松的表情,因為他的心情,被一個用特殊渠道火速送來的消息所打亂了。

“敘利亞的得失對我們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了。。”

包魯斯對著緊急召集而來的騎兵軍官們大聲道“為什么。。”

第一顧問兼高級參謀官的小馬略,低聲問道。

“因為局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包魯斯的眼神中爆發出一種奇異而狂熱的光彩“阿拔斯人的哈里發和他的軍隊,一起覆滅在了美索不達米亞南方。。”

“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用最快的速度,趕往亞述地區。。”

“否則的話,我們就只能在地中海沿岸,與那些賽里斯人,交涉帝國的利益歸屬了。。”

“所有的軍團騎兵和輔助騎兵,取消休整和假期,我們需要一次泰圖斯式進軍。。”

“務必讓新任安條克大主教與我同行,阿拔斯王朝境內的基督徒,將成為帝國在亞洲事業成敗的關鍵。。”

“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光復這些土地和土地上信主的人。。”

“這一定是主的旨意和福音。。”

不久之后,得到這個消息后,旅途勞頓的大主教孔特諾里亞,如是道。。。。。。。。。。。。。。

亞述地區,作為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兩河流域的上半部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北方河洲地區,亞述之名,就來自古代蘇美爾語言中的“河洲”之意。

北方的亞述和南方的巴比倫尼亞,構成了兩河流域興衰交替的奏鳴曲。

從公元三世紀開始,這里就已經最早基督教化的地區之一,因此就算統治者從波斯人換成阿拉比亞人,當地依舊是西亞基督徒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所謂流行在西亞和中亞乃至遠東地區的基督教聶伯利斯派,就是以亞述教會來命名的。

作為亞述行省首府,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第三大城市的毛綏爾(今摩蘇爾)城中,著名的古跡——石頂教堂之中,再次召開了一場充滿風險和爭議的秘密會議。

數年前對亞述教會總部賽古琉的殘酷鎮壓事變,以及發生在泰西封針對基督徒的大屠殺事件,還歷歷在目,因此這些僅存的信徒團體代表之中,充滿猶豫不決的心情,但是他們本身聚集到這里,就代表了一件事情。

因為,現在這個半島北方最大的行省之中,也充斥著一種大船將傾,最為敏感的老鼠和蟑螂爭相爬上最高處,試圖尋求脫離機會的惶惶氣氛。

不要說那些非穆斯林的族群,就算是這個省區內的那些阿拉比亞大小領主,部落長們,也在先后的幾次戰爭中,無論是私屬的軍隊還是人口,都遭到慘重的損失,因此他們甚至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決心,壓制地方上的異動和風傳。

畢竟在,距離穆圣創立至高之道,率領眾門徒走出沙漠地區,才過去不倒兩三百年,因此作為這個時代穆斯林群體的數量,還沒有達到后世那么龐大的規模,而且其中很多是在征服過程中,被強迫改宗,信仰并不算堅定的外族。

作為繼承伍麥葉王朝大部分遺產的阿拔斯王朝,國內也同樣保留著大量其他信仰和各種民族的非穆斯林群體,他們也是國家最主要的稅賦來源和徭役的提供者,除了土地稅和人頭稅之外,他們還要為自己的額信仰而繳稅,依靠壓榨和剝削他們所獲得的財政收入,讓這個新興的王朝,有足夠的資源去維持對總體人口比例相對少數的穆斯林百姓,實行免稅和賑濟等諸多福利優待政策。

既所謂的“他信者奉獻金錢和勞役,穆斯林為安拉而戰”的二元體制,因此這種體制如果處理不當,也通常很容易成為阿拉伯帝國歷朝歷代,民間起義和動亂的最主要根源。

就算是在王朝統治的核心腹地,作為統治者所需要的服務和正常運轉的需求,在巴格達城中,也有包括猶太人,基督徒在內的十多萬非穆斯林群體。

現在這些存在,隨著統治力隨著軍事存在和威懾的大幅縮減,也開始變成新的動亂根源和不安定因素,作為王朝最富熟的平原省區之一,他們為了王朝曠日持久的戰爭,交了一次又一次重稅,承當了比穆斯林更加繁重的徭役,但是卻看不到任何戰爭結束的希望,反而得到的只有一個比一個更加糟糕的噩耗。

雖然礙于情勢不明和對王朝鐵腕手段和殘酷鎮壓的積威,尚且不敢有所輕舉妄動,但是各種采邑和騷動的心情,在視野所看不到的地方,涌動匯聚成重重暗流,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導火索和苗頭而已。

“亞述教會的東方教團(景教),已經全面倒向了那些賽里斯人,”

作為召集人之一,一名黑袍的雅各派教長,高聲道“如果我們還不能有所作為的話,我們的教會組織,就再么沒有任何存續下去的意義了。”

他的話引起了不少的附和之聲,活躍在小亞和上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聶思托里教徒(亞述教會),以及埃及和敘利亞的雅各派,再加上北方亞美尼亞派教會,構成了阿拉伯帝國內部基督信仰的三大主流派別,也是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之前,就已經存在古老教會組織。

從立場上來說,亞美尼亞教會的自主權和性最大,而雅各派信徒與西方拜占庭帝國的紐帶和淵源更多一些,而傾向與東方發展的亞述教會,則更受阿拉伯人的國度里更受歡迎一些,。

如今亞美尼亞教會已經伴隨著馬科米揚家族掀起的起義,而獲得了事實上的;亞述教會,雖然因為東方教團全面倒向賽里斯人征服者而慘遭鎮壓,但是反而因此在賽里斯人的征服和統治的區域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反而是這些組織最為松散的雅各派教會團體,反應最為遲鈍,反而避免了大多數的風波。

但是現在最遲鈍的人,也會感受到這個國家即將遭遇外來入侵所帶來的翻天復地之變,人心思變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是思考和尋求的方向,或許有所不同而已。

“那請您告訴我。。曾經作為派往伊斯法罕的信使”

一名年輕的教士發問道“東方帝國的代表,想要什么。。。。。。。”

“問題不在于他們想要什么,而在于我們的選擇。。”

“我們需要一只武裝力量來保護我們的信仰,”

黑袍的教長突然換了個說法“而這只被武裝起來的信徒有一個半聯隊。。”

“作為追隨戰敗的俘虜,都掌握在那些賽里斯人手中,”

“現今的局勢下,這是一筆舉足輕重的力量,無論付出如何的代價,都必須將他們換回來。”

“而賽里斯人愿意有條件的,將這些同胞交還給我們,。。前提是我們必須做出相應的選擇”

相比夏季涼爽干燥的伊朗高原,ya熱帶沙漠氣候的兩河流域的夏天,卻是以炎熱少雨著稱的,在最熱的月份,午間最高的氣溫,甚至可以達到40多度,這多少也給圍城的軍隊,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困擾。

長期暴露在艷陽之下,很多人因為脫水和中暑而病倒,也有一些諸如腹瀉之類的傳染病,開始流傳。

相比之下躲在城墻陰涼之下的巴格達守軍,也沒能淡定多久,因為他們看見,城外的敵軍開始大規模的挖掘工程,成千上萬在刀槍驅使下的勞動力,日夜不息的將來自幼發拉底河上的水源,直接引入自己的營地中,匯集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露天池子。

然后是漂浮這污物的臟水,從城市發達的下水管中倒流出來。

作為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達居民,自建城以來就從未被缺水所困擾,因為星羅棋布的明溝運河暗渠,近水樓臺的供給這這座,作為國際大都市來設計的偉大首都。

但是現在這些關到溝渠都被圍城的敵人給挖斷了,于是城中的數十萬軍民,就只能依靠城墻之內的眾多蓄水池和井眼來維持生計,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五百長伊布拉希,將一只水桶丟進冷氣森森的水井里,卻沒有如往常一般,聽到水桶撞擊水面的嘩嘩聲,而是空懸的木桶搖晃蕩擊在井壁上的空響聲,“該死。。”

他忍不住咒罵一聲,由將繩子下放更多一截,還是沒有到底,他干脆松開繩繞一口氣放到底,卻聽到的是撞擊在泥土的沉悶撲哧聲。

費力搖晃這提起來,卻是濕漉漉沉甸甸的半桶泥沙,能夠下嘴的,只有表面一層薄薄的渾水。他再次詛咒了一聲,卻小心的將這點受收集到隨身攜帶的皮囊中。

無獨有偶,許多人都從自己生活的城坊和街區中發現,自己的居所附近的水井和泉眼,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水面下降或是斷流的跡象。

這個狀況很快被報告到了綠頂金宮之中,但是城中的工程師和水利專家,很快就給出一個不詳的答案,這顯然和那些正在城外進行水源截留工程的賽里斯人有關,他們不僅僅截斷了近在咫尺的河流對城內的供水,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讓巴格達城所在的區域地下水,也被截留或是改道流瀉掉。

要知道,從古至今,巴格達地區地下水位較高,無需專業打井就挖出水井,因此不太適合建造較深的地道和地堡,但是由于賽里斯人在城外大規模的地下挖掘工程,現在連城市底下的水位正在急劇下降,外城的多口井眼和水源,已經出現干枯或是半斷流的跡象。

在強力的彈壓和優先供給下,守城軍隊基本沒有發生動搖,但是對于普通的居民就要命了,他們已經有好幾十年沒有感受到缺水和干渴的滋味了,繼食物之后,受到管制的水源配給制度,再次成為巴格達市民生活中,刻骨銘心的大事,居住外城較遠城區的居民,不得不在天還沒亮之前,就成群結隊的離開住所,提前到靠近內城的幾口深井處進行漫長排隊,好在灼熱的陽光徹底統治天空之前,為自己和家人領取到維持生計的水源份額。

但是更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事情,還在繼續發生著,從圍城的第三天開始,當傍晚在黃昏中降臨前,就會有數千名各種膚色的士兵,舉行規模龐大的犒賞宴會(自助餐會),然后成群結隊脫個精光,在斜陽的余暉中,跳進這些大大小小的人工池塘里,歡快的洗浴起來。

然后在夜幕降臨后,一些打著火把的女子,也會加入到洗浴的行列中去,鶯鶯燕燕嬌膩嬉戲的聲音,就算是躲在城墻后,也可以聽的一清二楚。

他們是為各族征募而來遠征大軍服務的女性,也是對辛苦作戰一天的將士,某種程度的嘉獎,說到底繁衍和生存的本能,終究是人類社會無限進化卻永恒不易的主題。

但是對于困守巴格達的軍民來說,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可怕刺激和羞辱了。

就算是身處水源最充沛的河洲地區,也沒有講過如此奢侈和浪費的行徑,這種形同公然污染水源兼傷風敗俗的行徑,是要按照教義和傳統,被處以石刑的。

但是最初的怒發沖冠之后,卻是更深刻的沮喪,一邊是難以煎熬的焦渴和等待,一邊是極盡揮霍的玩樂和嬉戲,現世天堂和地域的差別。

取之不盡的甘泉和美果,還有環繞在身邊予取予求的女人,所謂至大的地上樂土,也不過是如此,卻出現在敵人的陣營中,這是再讓人絕望不過的事情了。

泡在散發著牛乳、薄荷和其他香精味道的冰涼水池里,喝著硝制冰塊冷卻后的混合果汁飲料,很有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錯覺。

嗯,今天已經是第十一天了把,除了圍城的部隊之外,派出去執行掃蕩任務的騎兵,就像是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的,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抵抗,沿河而上的小股武裝偵察部隊,甚至深入到了上游的泰西封古城下,不過現在那里只是一片廢墟。

大食人善攻不善守的缺點,在這次巴格達圍城戰暴露無遺,特別是在華夏數千年來無數大小戰爭經典中,發展完善起來的,花樣繁多的圍攻城池經驗和技術面前,這些剛剛走出沙漠滿身駱駝糞便味的阿拉伯人,還真不夠看。

畢竟他們的主要敵人,不外乎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的拜占庭人,所能學習到的攻堅和圍城經驗實在有限。要知道中國古代的圍攻城市的戰爭藝術中,就包括了戰術技巧和軍事謀略以外的人文心理學、工程學、水利學、天等諸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經驗。

水面傳來了微微的震感,變成一圈圈自外而內的漣漪和波紋,我微微皺了皺眉頭,剛想叫人把這池水給換掉,就聽到外面如潮的歡呼聲。

巴格達的城圍,已經被打破一個缺口,作為一座新興首都的環形城墻,實在太長了,長到數萬名士兵散布在上面,也看不到人頭擁簇的跡象。

因此要在上面找到一個相對薄弱的突破點,實在太過輕而易舉了,不論大食人如何吹噓和形容這座城市的偉大和壯觀之處,但是從軍事防御角度來說,就不敢恭維了,畢竟這只是一座夯土和泥磚構建的城市,最初并沒有考慮到作為長期堅守的軍事要塞或是堡壘的職能和方向發展。

各種軍隊里挑選出來的勇士,披著密不透風的重甲,如嗅到血腥一般的鯊群,咆哮怒吼著頂石冒失沖進缺口,哪怕成片的被崩落的土石砸倒,也不能阻止他們的決意。

大食人匆忙聚集在城墻下的預備隊,開始涌上斜坡來,但是迎接他們的是,當面而來的密集鉛子和火團,人體和皮革金屬,一起被烤熟的怪異焦臭,霎那間彌漫在空氣中。

在輪式大排的掩護下,已經將用作野戰的輕管炮車,推進到城下幾近的地方,對著城墻輪番潑灑這致命的鉛子鐵渣,將包磚的城墻,打的蜂窩點點,直接剝露出里面的土坯來。

也將那些拼命向這里涌過來的守軍,一排排的掃倒,受傷或是死亡的守軍,像是雨點一樣的從城墻上跌落下來。

列隊在突擊隊后方的大批弓弩手也沒有閑著,他們所發射的箭矢,緊緊貼著友軍的頭頂,斜斜拋射著飛舞進缺口的縱深,密密匝匝的壓制和遮斷著那些堵在缺口上大食軍的后方。

在更高的位置上,躲在樓車擋板之后,手持強弩勁弓手的射聲將,仔細搜尋著敵軍頭目等具有價值的額目標然后精準的送去死亡和驚喜。.

長刀大斧,砍劈在包鐵的單手圓盾上,火花四濺的留下一條長長的劃痕,然后一只延伸到人的身體上,劃開的鎧甲像嬰兒的小嘴一樣噴擠出血水和內臟。

長矛的矛尖,則直接折斷在鎧甲上,身體里還卡著對方的武器,就迫不及待的用余力剁向另一個生面孔,,隨著近身抵死拼殺的動作,血水和斷肢廉價的潑灑在殘垣斷瓦上,無數傷痕累累或是即將死去的身體,被同伴奮力推擠向前而去,直到失去支撐的力量被踩在腳下。

伴隨的各族輔助部隊,用鶴嘴鋤和鏟子,拼命的扒開這缺口的邊沿,自外而內的將之擴大開來,得益于打開的破口,他們只要在墻邊挖出一個角度,就能蹦下一片墻體來。

而完成攻堅使命的臼炮和石炮,也在充分冷卻和維護后,開始重新制定射擊諸元,從不遠處集中轟擊開新的突破口。

無數人在功勛、榮耀和權勢、財富的刺激下嗷嗷狂叫著,爭先恐后的踩著敵人和友軍的尸體,撲向所能見到的每一個敵人。!!!本章節由書友發布 Www.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