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二百一十七章 錦節銜天使 又如風云會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錦節銜天使 又如風云會2

第二百一十七章 錦節銜天使 又如風云會2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碩大的車,以赤地金飾,廂畫文鳥獸,黃屋,伏鹿軾,龍,金鳳,軾前,設塵,立黃蓋,輪畫牙。左建旗九,右載戟,旗首金龍銜結綬及鈴,入鸞二鈴,金方,樹翟尾五焦,鏤錫,纓九就。

各色描彩漆紋的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蜿蜒如蛇,一列綿延開來,左右廂是穿戴平巾幘、緋襠、大口绔,帶弓箭、橫刀,甲騎具裝的騎士,派成六重六列,夾道分左右。

當首開道的是左右領軍衛黃麾仗、左右衛黃旗仗、左右驍衛赤旗仗、左右威衛黑旗仗、左右領軍衛青旗仗、最后是左右金吾衛辟邪旗隊,還有親、勛、三衛仗的飛黃旗、風旗、吉利旗,環繞饒其中。

在旗羅傘蓋云簇中,獨高一只,絳帛五丈,粉畫虎,有銅龍一,首纏緋幡,紫為袋,油囊為表,那是代表賞殺全權的旌節。

所過之處,不時可見一列列放下鋤鏟器具的百姓,誠惶誠恐的五體投地跪伏于地,任由飛揚的塵土撲在頭上卻是一動都不敢動,只有一些年紀小的孩童少年,忍不住好奇的稍稍抬起頭,隨又旁人口喝著被一把壓下去,五行十列,還可以看到簡陋望樓和跪在下面的兵丁。

“道路寬簡,耕渠綿聯,民安容而聞上不驚,這才是治世的氣象啊”

寬大的車廂內,黃裳的少年輕輕轉過頭來,顯然心情頗好,

“告喻左右衛率,給我輕走放慢了,不要隨意驚擾到百姓,國本農事當先,不要耽誤了”

“是”車外應聲小跑而去。

“殿下真是體仁天心啊”一個紫衣玉帶面白光凈的內官,體貼的放下遮塵的障子,手捧著一只玉色的紋熏爐,恭謹的小聲恭維道。

少年擺擺手,“朝恩說的過甚了,孤自小出深宮,一直在受學,那能真有什么惠澤的作為”

“你現在也是朝廷的觀軍容使,代表天家的體面,也不要妄自菲薄了”

那被喚做魚公的,正是現任宮廄使內坊奉行魚朝恩,他恰如其分的露出一個受寵若驚又稍稍惶恐的表情。

“殿下千萬莫折殺咱家,殘身不過是虛應差事,此行一切當以殿下為主”

少年淡淡一笑,卻也似不放在心上,這宣喻之行,乃是油水極厚的一大肥缺,都說那個人和他的部眾在長安狠狠發了一筆,這位能掙到這差事,背后可不怎么簡單。

轉首過來,他對著另一位捧著書冊,穿著東宮官特有的銀青服朱綬的青年,卻是新進的左春坊庶事皇甫曾。

“皇甫正容,你叔侄兩代都做過東宮官,也算是兩代師范了,就給孤再說說這漕運之事”

“是”

皇甫曾來前早做足了功課,朗聲應道

“本朝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時,用物有節而易贍,水陸漕運,歲不過二十萬石,故漕事簡。自高宗已后,歲益增多,而功利繁興,民亦罹其弊矣,”

“江淮漕租米至東都輸含嘉倉,以車或馱陸運至陜。而水行來遠,多風波覆溺之患,其失常十七八,故其率一斛得八斗為成勞。而陸運至陜,才三百里,率兩斛計傭錢千,民間傳言用斗錢運斗米,其耗如此,民患其苦。”

“至本朝裴耀卿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轉運使,以鄭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蕭為副使,益漕晉、絳、魏、濮、邢、貝、濟、博之租輸諸倉,轉而入渭。凡三歲,漕七百萬石,省陸運傭錢三十萬。“

“長安令韋堅代之,兼水陸運使。堅治漢、隋運渠,起關門,抵長安,通山東租賦。乃絕灞、,并渭而東,至永豐倉與渭合。又于長樂坡瀕苑墻鑿潭于望春樓下,以聚漕舟。漕遂同京師,是歲,漕山東粟四百萬石。”

“自安逆起河北,下宋州,本朝淮運已是阻絕,租庸鹽鐵溯漢江而上。成都尹鄭元和為度支、轉運使、第五琦為鹽鐵、鑄錢、租庸諸使,江淮粟帛,襄、漢越商于以輸京師,期間山峽艱險,車馬輸轉的靡耗不少,還能供此無虞,也算能臣了”。

“這一路行來,耕拓之眾怕不下數十萬,這輸供一應可不是小數目啊”

“是”

“看來這期間的均平準調,頗得其法啊”

魚公突然開口

“咱家倒是聽過一些,都說是因為他善搜刮,斂財有方,在劍南的時候,就被人稱梁剝皮”

“這個。。。

說起這位大人的經濟來源,皇甫曾不由苦笑起來,這位大人實在會摟錢,刮地皮刮那個的狠那。自從他到蜀地至今,各種名目的至少已經派了多次名目捐了,從最初報銷

“愛國捐”,到賑濟流民的“饑民捐”,義演,成都官學四明院的“勸學捐”,很是有辦法讓人乖乖拿出錢來。

但他的確很有辦法,雖然讓人割了肉,但都總算讓人覺得有些回報的,“愛國捐”“康澤民生“,義賣義演也讓某些人花錢花的肉痛,卻也斗富競財大大露了回臉,捐獻四明學府,達到一定程度,也有立碑刻名的,捐納的多的,則按捐贊的具體對象,諸如大門、房廳顯眼處刻上名諱,而出血最多的那幾位,更是可以為多處重要場所地方命名,也算是名垂后世了。

如此類推到修建道路橋梁等公事上,也不缺少冤大頭。特別是最后一次作為工廠入股“實業捐”,著實讓許多人大跌眼睛,后悔不殊。投資官辦工場,竟然大有利可圖,而且前景甚好,那些投入的少的就不免后悔了。

而下手的又都是有錢的豪門富戶,多于小民無犯,口碑道是兩邊倒的好的很。

不合作的也有的是辦法,這些豪門大戶的子弟,多憂養而閑來無事,哪能不不生點是非出來,還有那些家奴仆役的,特別現在流民滿地,人都口雜,什么時候就被盯上了,一抓進去就是拷問家族情況,再狠狠罰上一筆金,

地方固然是怨聲載道,但是確實也有無數人得活,這筆帳又怎么算。

“朝恩這么一說”

少年突然開口

“孤倒是想起一樁,說起李廣的典故”

“哦”兩人都起了興趣,這李廣對本朝來說可不是等閑人物,李唐皇家,高祖奉老子李耳為始祖,為正本源,繼嗣接代又追漢飛將軍李廣一脈為次祖,封贈頌揚有之,居然有人敢不避諱言之。

“那時孤隨軍見識,梁師范曾有言,為什么李廣與衛霍同為一代名將,下場卻是天壤之別”

篝火燃冉,篳撥有聲。

“小白啊,你知道李廣么”我如是說“為什么衛霍可以封狼居胥功澤三代,李廣征戰一生功勞無數,卻始終郁不得志,因為一場小敗幾斷送了前程,最后還要折辱在刀筆下吏手中,憤憤而死”

“難道他戰功不夠顯赫,功績不夠輝煌么”

“難道他威名不夠讓敵人聞風喪膽么”

“難道他不足讓士兵愛戴而上下拼死效命么”

“難道他治軍不夠嚴謹,打戰不夠勇猛么”

“難道他多國家不夠忠心,對部署不夠愛護么”

“難道他缺少謀略,武藝不夠高強么”

“史書不是說他陷于小人而英雄。。。”

少年雖然知道這些歷史典故,也知道背后的情景,給他這么一說,頓如全新的感官,生出無比的向往來了。

“不僅僅是時運不濟,也不僅僅是因為小人作”

“道理很簡單,他沒有靠山,”

“沒有靠。。。”

“對就是沒有靠山,也沒有皇親國戚的顯赫身份,每有所獲和賞賜都分給部下,卻從來不打點上下,將士歸心效死,但是掌握他前程的人卻看不到任何好處”

那因為衛霍是外戚,背后有人,那些妒才的小人非但不敢構陷,哪怕出了問題還有人拼命補救,而李廣貧寒出身全憑自己的努力,從他身上撈不到好處,不找他麻煩才怪呢。有的時候再怎么出生入死,戰功再怎么卓著,也頂不上皇帝枕邊人的一句話。

“沒有人會不長眼的去構陷或者貪墨一個國舅和皇后外甥的功績,這也是貳師將軍李廣利屢戰屢敗,卻都是他人之過,偶有勝利就被吹捧做天大之功的緣故。”

“這就是政治”

少年淡淡述來,左右具做無語狀,驚而跪伏

“恭喜殿下”這是皇甫曾的聲音

“奴身謹奉上教”心思透徹的魚朝恩的聲音。

面色不同,卻各自心驚喜或驚異,果然東宮這位,與那人的依舊往來非淺啊,。

又見新辮子大戲《上書房,頗有些不是滋味,弘歷同學的成長歷程,也許對滿人來說是一代英主,對漢人來說就是災難立刻,連綿數十年的文字獄,一個四庫全書,就用不見血的軟刀子把漢人的文化傳統幾乎斷絕,明修〈永樂大典〉那是叫官員抄錄天下孤本藏書,以備宮藏。清修四庫全書〉,那是派人搜遍天下藏書,鼓勵相互舉告,不交不報,就是逆賊亂黨,抄家滅門株連九族。搜到的藏書也是焚毀其多,四庫全書成書之日,也是世間所有不容見清廷的文史典籍從世上被抹殺之日,

當年《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負責押江南藏書入京,一邊審閱,就一邊往京杭大運河里丟,至京師后十船不存一二,為帝質而辯言,反書徒污眼爾,詳情可見〈紀曉嵐全傳〉。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