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七十七章 道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道門

第七十七章 道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第七十七章

同來的除了青城外,還有些若干蜀地的武林中人,無非也就是乘這個機會投效皇家,為自己的門戶謀個好前程、出身罷了。也暫且充入軍中效力。

我招呼了一聲,正當值的那兩人,皆青城二代資深弟子,一個號做重霄劍孫重霄,一個號叫白虹劍的方白虹,滿面恭順的應聲過來“大人有何吩咐”

“不知道你們的門戶里有沒有女弟子”,哪知他們聽了有些尷尬的摸樣,更老成一些綽號重霄劍的,遲疑了一下,才陪著小心的說“大人真說笑了,青城為正一門下,雖然門下弟子不禁婚嫁,卻也沒有收女弟子的”,原來如此,難怪周旁一陣面色古怪,不過我看他們的表情都似乎聯想其他地方去了。我只是隨口一問,按下不提。

哪知清微子老道聞言,馬上找了過來,鄭重其事的問道

“不知大人有什么不妥之處嗎”。

我知道這位掌正正當壯年,雖然外表淡薄,卻頗是熱衷功名的。

“只是覺得奇怪,貴門沒有女冠道侶什么的嗎”我笑問道。

他似是早從別人那里知道了什么,微笑起來了,“大人見笑了,鄙門習的是正一法宗,修的是內丹養氣之法,倒是那些別宗的金丹道等此風頗盛,不過鄙門在張祖師后,在房中、養生也有些心得的,倒是愿與大人參詳的”。顯然還是曲解了我的意思。想到我家阿蠻這些日來婉轉嬌羞的情形,心頭倒是一熱。

這老家伙會做人啊,是男人都不會承認自己不行的,只多是道貌岸然的不好明求,更何況我有數量兼顧質量的雄心壯志,總道是有備無患,未雨綢繆什么的。

“那倒是謝過了”這倒是意外的收獲把,不過要想侍奉宮廷,這些藥物、養生、房中的東西恐怕不可少的。這咒禁博士除了做法祈福避邪外,大概就兼有類似宮廷保健師的性質把。我看他有點鶴發童顏的味道的,居體養氣顯然做的不錯。

“這個內丹養氣之法,怎么說來的”,我聽見了武俠小說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關鍵名詞,不由大感興趣。

“這便要從我道門宗法說起了。。。。。。。。”他很有興致和耐心的娓娓道來

要說青城山,我那個年代作為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因為學校經常開研討會的地方,我在大學時也沒少去跑過腿。據說那里是御封的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寶仙九室之天‘,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陵來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黃老之學‘創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師道所在,因此作為道教主流天師道的發源地和祖山、祖庭名標史冊。據說最早的初代天師張陵,就是在這里結廬羽化升仙的。全盛時有山上有七派數十觀所。

不過我所知那個時代的青城山和眼前這個青城山已經是兩回事,屬于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北方興起的全真教祖師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也是元朝國師的丘樹機所創立的全真龍門派的地盤。由清代康熙年間,湖北武當山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傳過來的,和現代北京鼎鼎大名的白云觀倒是同宗同源。

歷史上這支青城北天師道,到了明末清初就算結束了,現存的是湖北武當山分過來的全真教龍門派的法宗。因為歷史上,明末四川長期拉鋸內戰,加滿人入川后,由于川人的強烈抵抗,采取了滅絕政策,十戶不存一戶,土著的四川人只剩下十幾萬人口,現在的四川人大多是后來清廷“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的后代,由于四川盆地有相當封閉,不象江浙地區,搞個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就傳的眾所皆知,所以滿族統治者可以放手屠殺,最后還可以把黑鍋栽在張獻忠頭上,招集了一幫無恥文人杜撰了個七殺碑。

在這一點上,通過大屠殺來削弱漢族人口優勢,滿人做的和蒙古人沒有什么兩樣,但滿人吸取了蒙古人高壓政策失敗的教訓,改變了事后的處理方式,大屠殺后,把圈占的死人剩下的土地財產什么的東西,拿一點殘渣出來,分給還活著的人好修養生息,再通過文字獄消滅不同的聲音,搜羅蓄養紀小嵐等御用文人,修四庫全書編史丑化前朝和農民起義軍,于是大家都有田耕有事做有飯吃有衣穿,新朝萬歲,這就是所謂“康乾盛世,永不加賦”的真相。可笑可憐的是我們主流媒體還拿這種愚人愚己的東西,津津樂道的編了一部又一部的肥皂劇,美名其曰正史大做。

而此時的青城山,據考證雖然地處南方,按清微子的說詞,史上卻是一直從屬于初代天師張道陵的正一道脈,當年張道陵最后結廬隱居乃至羽化升仙之地就在這青城山。留有天師洞等古跡,其子張衡、孫張魯亦嗣法于此。先后有晉代成漢國師范長生、隋朝宗師趙昱相等顯望名家,相繼遁跡山間修道傳教。香火極盛的,但后來伴隨著五胡亂華,天師教分裂,符錄等旁宗的興起,而漸向沒落。

而發展到如今的道門流派,雖然都屬道家一脈,但已各有專重的法門和典章。本朝天子,當年特賜修《開元道臧以一一編列之,聽他如數家珍的絮絮叨叨的細數起來,還真是復雜。卻不得不的承認這老道的學問和見識都很有火候。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箓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后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于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瑯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上清‘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藥部等)。

如形成于東晉時期的上清派,以專門傳播習煉《上清經而得名的,信奉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并尊南岳夫人魏華存為第一代宗師,上清派奉持的正典為[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其修煉內容有胎息,固精煉炁,符錄諸術等

道門傳到本朝最顯赫的是矛山宗,即茅山派,是以茅山為祖庭并承繼上清派而形成的道派,創始人陶弘景,編撰《真靈位業圖為上清神譜,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該宗派誦習的主要經典有《上清經,兼學《靈寶經、《三皇經和《正一經等經戒法錄,其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結合服食、導引、藥餌、內外丹養生諸術,提倡眾術合修以得長生之道,至本朝能人輩出,有道師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先后供奉宮廷。本代道師吳筠更是以《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在宮中很有市場,寵眷不衰。

而青城山所屬的是北天師道,創始人是北魏寇謙之,是由寇謙之改革三國張魯留下的五斗米道而形成的,故又稱新天師道。其正典為《老子想爾注。吸收佛教“輪回生死”之教義,儒家倫理道德規范,宣講善惡報應,主修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如方技、符水、醫藥、卜筮、讖緯等。

相對的另一支南天師道,為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的道士陸修靜,沿襲南方原五斗米教典章,統一、規范和編訂完善了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南北朝對立中,發展獨成一家,其道門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是為后世各家引用,乃至修撰道藏全書之根本。

而靈寶宗的開創人是三國時瑯琊人葛玄,其特點是,尊崇元始天尊為最高之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還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鬼神信仰,其正典是《靈寶五符經、《靈寶度人經。

北方道家第一大派,樓觀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師道式微后,在西北地區興起的道派,淵源最是古老,開創人據傳是周代函谷關令尹喜(祥見來自老子西出,留書關吏《道德經的傳說),以老子之道解說煉形之術和長生之說,引深道教教理教義,內容涉及道教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特別是《西升經不但宣傳老子之道,又吸收玄學貴“無”思想,同時又融合和吸收佛教“三業”、“六根”等內容。典章以《道德經為根本。

相對的,南方道門也有一大支三皇派,為上清經系、靈寶經系三大經系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又稱《三皇經,吸收了南方原始崇拜的古巫蠱門等內容,其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之類,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術。因修行方法的差別,成為丹鼎派、符錄派之外的以經法相授為主的一大宗派。

除了這些顯宗外,本朝另還有一支傳說中隱派—金丹道,興起于隋,專注于內丹道,由隋代道士青霞子蘇元朗首開其說,在道教又稱內丹修煉術,即以自身為“爐鼎”,以人體內“精、炁、神”為藥物,運用“神”去燒煉,通過胎息、導引、行炁、存想等內養方術,可以使精、炁、神凝為“圣胎”,“圣胎”可以離開軀體而為身外之身,永世長存,這個“圣胎”就叫神丹,或稱為內丹,成就金丹大道的理論。這一支門人子弟甚少,活動也相對隱秘些。

這也只是那些比較出名的,事實上民間還有許多旁支雜派的李家道、帛門道什么的存在。

但大多數道派按專注和側重的修行方向,各自又主要為符箓派和丹鼎派兩類之分。

符箓派的修煉方法,主要是符箓咒術,用它來召神役鬼,消災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別重視齋醮科儀,象上清派茅山宗、天師道南宗靈寶派、北方最大的道宗樓觀道都側重于這個范疇。其朔源,可及上古巫門方士,廣成子之流。

丹鼎派顧名思義,修煉方法主要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制作人服后能“強身辟邪”‘長生不死‘的丹藥,自古稱之為丹士。

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功一說就來自于此,自古稱也稱為練氣士。

其他服食,指用服食藥物以求長生。古之華佗、扁雀、張機,本朝之孫思邈,許多醫家都于這一支大有淵源,自古稱為藥師。講究的是天地萬物皆可入藥,包括人自己在內,又按有無生命分為有情藥和無情藥等等。。。

而房中,指以男女房事,陰陽和諧龍虎交濟,求得長生的法門,所謂的雙xiu、合氣便指此道。

丹鼎派其淵源可上溯至戰國時代的陰陽家,對于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同期也涌現了許多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荃、張萬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們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發展。陰陽五行說等許多中醫的基礎理論也來自其中。

貓那個郁悶啊,好不容易蓄足稿,管理員告訴偶,要急需段時間的人氣才能上架,VIP又遙遙無期了,好在貓不怎么靠這東西討生活,純粹是大家的支持,才有動力的,所以拉票什么的懶的做了,不過貓也有個毛病,對加精挑剔的很,對書評,除非有個性或者建設性的東西,不然也是寧缺毋濫的,所以每個禮拜的加精都浪費掉了。所以拜托大家給點認真的東西,推薦不推薦不是很重要,但那些萬金油的東西是堅決無視的。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