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三十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我才說呢,經過前面那么多事后,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渲染,那些公卿子弟看見自己避尤不及,惟獨小白這個家伙卻被教訓了還傻呵呵的湊上來,一副欠扁的德行,原來小丫頭一家都有這種受虐的潛質。

看來有些人實在太閑的無聊了,經過那些大量的體力活動,還能讓他們很有上下活動的“活力”,看來有必要讓錄事參軍好好再安排安排,給這些家伙多找點事做,就說不放心敵情變化,加派人手輪番多出點留后偵察斥候費時費力的任務,最好能再找個過失請他們好好“鍛煉”一番。

當然此時我不知道,他找上我還有一半原因卻是拜那個愛現的小丫頭所賜,她把我這邊學來的東西,回頭在她最好說話(在我看來恐怕是最好欺壓的)的長兄那里賣弄,不由他不感興趣。但是,由于他特殊的身份,本來可能犯禁的言辭,以師長的身份說出來,就變成一種變相的教導,亦可以理解為教導他為人處世君王之道的一部分。相對大不敬來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再加上太子的澄清,這樣情況下企圖攻擊我忤逆犯上,散播違禁言論的理由就缺乏多少說服力了,這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幸運吧。

我敲了他一下“你小子放在身邊可害苦我了,戰陣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要是出點什么三長兩短,圣上和太子還不吃了我,再說如果有人想對付我,只要在你身上弄出點什么狀況,誰都饒不了我啊。所以別給我動什么歪心思,有事就說,我說什么你做什么,沒事就給我老老實實呆著,不要離開我的視線,知道嗎”(我這是先打預防針,數十年前那在朝鮮戰功赫赫的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怎么死的,功勞再打也抵不過領袖兒子的一條性命,哪怕那是不是擬的責任,我可不想重蹈覆轍)。

李淑感動之后是苦笑,多少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多少也會有所顧忌,哪象這個家伙不但不見收斂,還變本加厲的拍肩攬背大大咧咧的說“有我罩著你”“不過,別忘了拿錢來”。那種哭笑不得荒謬絕倫的感覺真叫自己不知道說十分好。也許和這個真性情的“不良師長”一起會是自己這一輩子最難得的體驗了。

另一邊的人群中,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卻是“你們真的以為大人說的都是無心之語嗎,那些話恐怕不止是說給我們、說給太孫聽,恐怕也是說給太子殿下和那些般搬弄是非的家伙聽的,你們沒留心大人在殿下面前一點都不緊張嗎(真的是錯怪我了),這就是大人的風范,你們這些家伙得多學著點”頓時引起一片“哦”“哦”不已為然或深以為然的反響。

我這是走的什么狗運,兵荒馬亂的揀個小丫頭居然是公主,教訓人順便收個小弟又是什么太孫,落水救人救了個妹妹,再這是啥世道啊。也太象無聊小說的情節了吧,要不再救會人說不定連老婆都解決了。

我忽然想起既然小白是太孫,那應該是和清乾隆一樣是老皇帝親定第三代接班人,我記的李亨后面的皇帝代宗,好象叫李豫的,難道就是他吧。(這好象是唐朝的一個傳統,原來親王成為太子后都要改名以示。象那位太子亨原名就是叫嶼)。按照我的印象安史之亂以后唐朝的國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歷代的皇帝當政期間可以說是多災多難,外有強大起來的回紇政權挾平亂之功對唐王朝苛索無度。內又有宦官內侍專權作亂處處擎制,甚至隨意更替廢立皇帝,因為戰爭而設置的藩鎮也不安分,時降時叛,還聯結起來對朝廷陽奉陰違,甚至對抗朝廷,成為社會動亂的最大根源。而自西部有吐蕃大軍乘而入步步進逼,甚至一度被人家長驅直入攻進長安扶持起傀儡政權。而鎮邊的戍軍也因為朝政腐敗混亂,軍餉錢糧等問題屢次嘩變,甚至在途徑長安時無處就食發生兵變而趕跑皇帝。要說歷史上要說他做的皇帝我沒什么印象,唯一的認識來自杜甫的詩文,有贊揚他的內容的注解,說的是他當太子的時候就為了避免回紇軍的燒殺劫掠,而只身不惜親身犯險攔在大軍前面,迫使回紇首領做出保證的壯舉,這樣一個人應該是個勤政愛民的家伙,既然如此就讓我好好改造一下他。

反正東西收了不少,人家老爹也發話了,再用那些似是而非的狗屁大道理糊弄人子弟就太說不過去了。

小白看見那位“老大”大人看著自己的眼睛,閃爍著有些欣賞又有點狂熱的眼神,“我決定了”

“恩。。。。。。”

“從今天我們開始開始特訓”

“什么特訓”

他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當然是民情體察速成特訓”

。。。無語中。

我已經打定了主義要我所知道的東西在最短的時間輸灌給他。

“說說看你都學過些什么。”

“《連山《歸藏《文外大義《禮統《義疏《圣證論《史記正義《帝王編年錄《三國典略《古今詔集《貞觀政要《職令古今百官注《自古諸侯王善惡錄《修身要覽《百寮新誡《經史要錄。。。。。。。。。。”我暈,

“為什么要博取百家,圣賢書只能教你做人的道理,并不能解決吃飯睡覺的這些現實的具體問題。要實踐你還有好多東西要學。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

“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國富,國富方可強軍,大興王道。。。。。。這個民富就是國家的經濟基礎。。。而王道就是治理國家的上層建筑”

畢竟差了千年的人,光用當時能理解的概念,解釋政治經濟學中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關系,就費了我老大的勁,更別提好些人一副雞聽鴨講的模樣。

沒辦法只好最最基礎的土地問題說開始,歷代動亂民心得失,皆源于土地,而關鍵就土地兼并嚴重,失地破產的農民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

“如果我朝如果不抑土地兼并,皇室、貴族、官員、地主、富商、寺觀等諸般勢力,就會如虎狼般鯨吞掉百姓土地。更為可惡的是,他們雖有大量的土地佃農,卻隱瞞田地和人丁數量,持勢拒交賦稅。如此一來,朝廷只好向那些尚有土地的農民徵收更多的賦稅。可憐那些肥沃的土地都被士族占去,剩下來的都是貧瘠之地,光靠那些又如何能應付沉重的稅負?農民只好將手中的土地出讓,自己成為士族的佃農,有土地的農民減少了,朝廷只好向剩下來的農民徵收更多的稅,于是迫使更多的農民賣地。長此下去,土地都會集中到從不交納賦稅的官員地主手中,試問國家如何強大?百姓如何富裕?所謂農為國家之根本,故而自圣祖太宗廣授班田,命田永業,時代相傳而不得買賣,就是為了防止土地侵占兼并之弊,而本朝以來,就一直嚴行保護班田之制,嚴打土地兼并,特別是官紳士吏侵占永業田官授田,又清理丈量豪族大戶田地嚴懲隱報田地之策。就是為了確保這“耕者有其田”的千秋之計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的祖訓需要正確的理解”。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社會問題”

要知道天下百姓是最溫順最善良的,天生萬物以養人,百姓的全家的衣食生計就維系在這一點田地,繁衍生息,交糧納賦出丁出役都要靠這點土地,只要能世代守下去,他們就是朝廷最溫順的良民。

畢竟真正有異心的人只有絕少,但是當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再加上朝廷橫征暴斂,地方官吏舞弊盤剝無度,百姓賣兒賣女,亡命他鄉,也無法應對的時候,家破人亡饑寒交迫一無所有他們就會為了生存鋌而走險,反正只剩下一條爛命,為了生計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打不了豁出命去拼一把也許還有活路,人為了活下去所爆發出來力量是最可怕和最無畏的,民變算什么,殺官造反也無所謂,一個黃巾之亂為什么能頃刻席卷天下。因為反正失敗了也就是丟掉一條無足輕重的爛命,就不用再在這個吃人的世上繼續受苦,可萬一成功了就可能得回失去的一切,甚至更多的東西,又怎么不讓天下沒有活路的萬千人不向往呢。所謂積重難返,再任君王如何勤政,臣子如何賣命,縱有百萬雄師,也是無力回天了,不明白嗎,當兵的畢竟都來自百姓的子弟,當他們知道自己的父母妻兒死線上煎熬,又怎么會為這個讓自己家人朝不保夕的朝廷賣命呢,不奮起反戈相向才怪。圣人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百姓這個支撐國家的基礎崩潰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又怎么能坐的安穩呢。自然垮臺狠狠摔的粉身碎骨。要知道隋朝版圖之大,國勢之盛,軍伍之強,能臣良將之多,頃刻間就崩解離析,烽煙四起,各路反王卻大半都是隋的故將,可謂前事之師啊。

當然,隋煬帝荒淫無道,隋文帝管制苛酷太嚴也是重要原因,身為皇子飽受苛酷限制所以得勢后變本加厲的尋歡作樂恣意妄為。前朝那位隋文帝不失為英主卻不是一個好父親,治馭天下有方卻失教于內。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是另話。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