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一個認識的誤區和兩次新文字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幻之盛唐 >>幻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一個認識的誤區和兩次新文字獄

一個認識的誤區和兩次新文字獄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貓疲 | 幻之盛唐 
現在好象有一個趨勢,好象近代中國的積弱不振,不思進取,落后挨打,飽受列強侵凌的一切過錯,所有的萬惡之源,就是孔子與其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招來無數聲討,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錯誤,

儒家思想做為中華歷史的一部分,已經深入中華文明方方面面,深深的滲如炎黃子孫的血脈里。不能否認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國的負面作用。畢竟流傳了幾千年,隨著時過境遷,總有留下一些已經變的不合時宜的東西。但不能就此否認幾千年文化的所有存在價值。近代中國的衰敗并不是儒家思想本身的過錯,漢唐的儒家思想也是曾經主流,并在思想領域對開拓進取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問題出在當權者身上,宋以后歷代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極力推崇宣揚儒家理學中迂腐消極順從的東西,強化突出教條僵化的思想內容,淡化分化人民的進取心和反抗精神,好當個安心忍耐的順民。

清朝康乾盛世并不能掩蓋,殘酷到寫句打油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是影射清朝統治缺少文化,而殺你全家的文字獄,和編撰四庫全書為名搜燒盡天下藏書的行徑一起,號稱近代版的焚書坑儒的思想清洗。只不過在鎮壓前朝亂臣賊子的名義做的十分隱蔽而已。以至于后世還可以以此為題材為他們拍出津津樂道的佳話,好象皇帝是永遠英明神武公正無私的,一切壞事永遠都是和砷之流的小人弄出來。(知道《天下糧倉的背景,史實那不是可天災是實實在在的人禍,而且是那位年輕且好大喜功多么多么勤政愛民的乾隆皇帝親手造成政策性饑荒,為了增加國家儲備,人為干涉市場,造成全國糧食搶購風潮和缺糧的恐慌,結果就在江淮兩湖這些糧食主產區造成了千里餓殍的饑荒)

滿清的統治的確一度創造過輝煌,也曾經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強盛的國家,但另一方面為了統治的需要極力推崇宣揚儒家理學中迂腐消極順從的東西,來分解軟化消滅漢族文化傳統重的反抗精神,那些馬背起家滿清統治者鄙視厭惡那些漢族士大夫,卻不得不依靠他們分化瓦解奴化占人口絕對優勢漢族的內聚力,結果就是把中國變成盛產大量“寧予外賊,不予家奴”之類的奴才集中營。而且顯然奴化的實在太成功了,以至于連大清王朝都一并斷送,讓列強如入無人之境。

至于那位紀曉嵐不愧為“年旬八十而好色不衰”的風liu才子之名,但也僅限于此,政治上充其量不過是個取悅君王的弄臣,并非影視中的所歌頌的勇斗奸臣的直臣,作為御用文人的文學成就,也不能掩蓋其參與文化破壞者幫兇的身份。

數十年前“現代版焚書坑儒”的文化大革命的更是將思想清洗運動推到了登峰造極,將領導的意志無限的擴大化、極端化,不但毫不掩飾的做的轟轟烈烈,而且將一切都以神圣和崇高的大義,在革命的光環下,無數有識之輩被批斗、抄家、流放、監禁、甚至虐待致死,而熱血的年輕人更前仆后繼的以革命的名義,將中華文化的渣滓糟粕連同祖先的偉大成就和精粹一起打倒踩爛。要是僅燒了些雜書,坑殺了幾百名士子就背負焚書坑儒千古罵名的秦始皇泉下有知也會冤枉的跳起來。


上一章  |  幻之盛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