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道王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道王詔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道王詔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公元191年,天禧元年,十一月初。

劉泰下詔加封原益州二十六位戰將,六萬益州兵選出最精銳的一萬兵卒加入天賜軍,其余全部遷入司隸造戶,北疆負責為其分封田地,以及一年之內的生活所需品。

益州將領中表現較為突出,如顏良、張任等人被分別送入各大軍團,其中功勞最大的張任被任命為西涼兵曹,負責輔佐張頜行事。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道加封被人認為是劉泰開始削弱都督權柄的前兆。

天禧元年,十一月中旬

劉泰下詔重整駐扎在弘農的中州軍,要求華雄將中州軍精簡至三萬,并且各部將領必須要送往北疆軍校培訓,若不愿意接受培訓者,一律革職為平民。

華雄自然不敢違抗劉泰的軍令,耗費近月余時間,將八萬中州軍分為三六九等,素質最好的三萬兵員留在軍中,其余五萬人分別送往洛陽周邊人口奇缺的城鎮入住。至于原西涼以及聯軍將領,則接受華雄的安排,分批送往北疆,其實進入軍校學習,對他們來說可謂求之不得,誰會不愿意?除非是傻子。

天禧元年,十二月。

據斥候來報,有人秘密收斂曝尸荒野的董卓,此人與董卓生前,西涼軍軍師李儒極為相像,情報人員不敢擅自抓捕李儒,請求劉泰做主。

劉泰有感董卓一代梟雄,不應遭受如此下場,之所以一直對董卓的尸體置之不理,主要是因為沒有人敢在劉泰面前提出罷了。深思熟慮之下,劉泰下王詔,昭告天下各大州郡,赦免劉繇定下對董卓的所有罪行,并且恢復董卓的郿侯爵位,當然,繼承權被剝奪了,董卓膝下無子,根本沒有繼承資格的人存在。

于此同時,劉泰還為被劉繇上任期間抹黑的十多位漢朝官員平反,赦免李儒等數十萬西涼官員以及將領的罪行,若愿再次出仕為朝廷效力者,以平民身份進入北疆各大學院,獲得一定資格的能力認證便可。

天禧二年,一月初

劉泰對董卓的善舉引起了天下各大州郡不同程度的反應。其中以成都的劉繇,揚州的劉備態度最為激烈,要求劉泰即刻處決李儒等西涼降將和官員。聲明這些官員與降將都乃大奸大惡之人,決不可將其留下,而李儒身為董卓的女婿,可以說是造成天下動蕩的根源之一,怎能留之?

與此相反的是,西涼以及三輔地區對劉泰的決定拍手叫好。在他們看來,之所以造成三輔百姓流離失所的并不是這些官員和降將,而是無能的朝廷的導致。雖然董卓殘暴,對百姓沒有絲毫仁義可言,可起碼董卓和其麾下戰將在西陲數十年,將羌族最大可能的削弱,理論上來說還是有點功勞的。

天禧二年,一月中旬。

因董卓之事,劉泰麾下文武百官也出現了不同的意見。畢竟董卓乃是直接導致天下大亂的罪魁禍,如果劉泰真的恢復了董卓的爵位,豈不是承認董卓做下的一切都是對了?

在這一點上,劉泰確實做錯了,這么多年以來,文武百官之間從沒有這一次吵鬧的這么兇。劉泰也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決定就是對的,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質疑,可在董卓的問題上,劉泰終于遇到了阻力。

其實董卓的事情根本沒必要太多爭論。天下之所以大亂,不應該全部怪罪在董卓一人身上,而且董卓為漢朝也立下了不少功勛,如果一味的將所有功勛抹殺掉,是不是有點殘忍了?

經過半日時間的爭吵,文武百官之間終于出現了明確分歧。一部分以黃忠為的文武集團認為董卓功大于過,雖然間接推動了天下大亂,可畢竟抵擋羌族數十年有功!

而另一部分官員則認為董卓踐踏了漢室尊嚴,直接或者間接的害死了漢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理應夷三族,正國法,重振漢室威儀。其實對于什么漢室威儀,劉泰一直都非常不屑,在劉泰看來,面子是自己掙的,用殺人的挽回面子有意義嗎?

天禧二年,二月初。

劉泰連頒五道王詔。

第一道:

董卓之事無須再論,恢復其郿侯爵位,其罪行列入漢書之中,為責其罪,董氏三族子弟百年之內不可為官,不可入仕,不可祭奠董卓。

第二道:

確認六部制度,所有官職在一月之內由劉泰安排。在未得到新任命之前,官員原職務不便。在此之前,六部制度雖然也在北疆執行,可卻沒有真正的取代漢朝管制,而且大部分都是以一種隱晦的手法稱呼,沒有真正得到官方的承認。

第三道:

除西域之外,取消所有大都督執政區域。并州重軍區取消,其兵馬分派各大周軍。取消典韋東北大都督封號,東北重軍區暫時直屬高順指揮。取消張頜大都督封號,西涼軍區贊時任由張頜指揮。

第四道:

加封原并州大都督黃忠為東鄉侯、四星天刀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注:有資格主持重組天賜軍事宜)。加封原東北大都督典韋為新昌鄉侯,四星龍戟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注:將領星級最高為五星,前面應該已經解說過了)加封中軍大將軍趙云為泉鄉侯,四星龍膽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

加封左軍大將軍張飛為良鄉侯,三星龍吼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加封右軍大將軍許褚為韓侯,三星虎癡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加封兵部總領高順為廣平侯,三星天威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加封西域大都督文丑為鄭國鄉侯,三星怒威將軍,天賜軍參議大將,加封顏良...關羽....衛杰...張遼....張頜.....

第五道。

加封國相荀彧為東興鄉侯,賜號王佐。加封軍師將軍郭嘉為東成鄉侯,賜號鬼才。加封蒙州刺史荀攸為東觀鄉侯,賜號謀主。加封軍機處大臣戲忠為南宮鄉侯,賜號鬼狐。加封刑部總領陳宮為廣德鄉侯,賜號鬼判。加封冀州刺史田豐為鉅鹿鄉侯,賜號忠士。加封并州刺史沮授為河間鄉侯,賜號....加封管寧....劉政...公孫策...東方絕.....

連續五道王詔可以說是震驚天下!一直以來對封侯,劉泰好像都極為抵制,即使屬下文臣武將,立再大的功勞也沒有什么侯位獎賞,可如今居然一口氣封賞數十位官員,最高鄉侯,最低亭侯,簡直砸昏了文武百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劉泰的封賞中不論鄉侯還是亭侯,都沒有任何食邑。而且只能世襲三代,三代之后便會變為平民。不過為了彌補文武官員,劉泰允許鄉侯以上的三代子孫都可獲得朝廷每年的金錢補助,以及一些行商的特別優待。

天禧二年,二月中旬。

天下諸侯對北疆的連連動作都看在眼中。一些個明白大勢的諸侯,比如曹操、袁紹、孫堅等人,都感覺到天下一統的時間已經臨近了。之所以劉泰還未稱帝,主要是因為要為稱帝做準備。想要在未來得到一份湯喝的諸侯紛紛整軍備戰,擴大自己的地盤。其中孫堅更將目光放在了南方的交州和西南的南蠻身上,想要保持獨立,必須要有九州之外的土地,這一點孫堅非常清楚。

天禧二年,三月初。

劉泰確定六部制度。在六部之上設立執政部、文淵閣(等同軍機處)、清政部。荀彧擔任執政部中丞、兼領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高順擔任兵部尚書。陳宮擔任刑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管寧出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陶謙出任禮部侍郎,文淵閣大學士。鐘繇擔任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墨文出任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郭嘉出任清政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戲志才出任清政侍郎,文淵閣大學士。

天禧二年,三月初五。

臨近洛陽的呂布有感北疆即將大動作,可謂寢食難安,經高人指點之后與屬下商議,決定傾巢而出攻打南陽的袁術,希望能打通南下的道路,避開劉泰的虎爪位置。

與此同時,袁紹也將目光放在了徐州。如今徐州牧陶謙身在洛陽,整個徐州可以說是群龍無。若此刻袁紹南下,定然一戰定成功。不過兩淮的曹操會讓袁紹如此容易占領徐州嗎?

天禧二年,三月十日。

袁紹起兵十萬南下攻打徐州東海國。曹操起兵十萬北上攻打廣陵郡。群龍無的徐州守將怎么可能是袁紹和曹操的對手?在二人的威脅下,徐州各大郡縣望風而降,根本沒有做什么抵抗,短短月余時間,整個徐州就被袁紹和曹netbsp;天禧二年,三月中旬

揚州牧劉備觀中原戰局變化莫測,而且劉泰聚集數十萬大軍在洛陽,很明顯即將開啟中原大戰。為求生路的劉備將主意打到了大海對面的夷洲上。夷洲雖然說是蠻夷之地,可其內物資、人口都不缺,除了天險外,根本沒有什么可以阻止劉備的,劉備能放棄這個讓人垂涎玉滴的美食嗎?

最重要的是,將來劉泰的腳步到達揚州之時,劉備還能有一條退路。此時此刻,劉備已經將夷洲視為自己的退路了,看來劉備確實沒有信心抵御劉泰未來有可能的入侵啊。

揚州派出的第一支水軍多達三萬,這是整個揚州五分之一的兵力,為了成功登上夷洲島,劉備已經投入了所有水師部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攻打夷洲島的大將不是項云、不是樊宏,而是誰也想不到的軍師孔云!

為了能讓孔云更好的指揮各部隊作戰,劉備任命孔云為水軍大都督!

天禧二年,三月底。

孫堅親自領兵十萬南下攻打交州。交州做主的是士家,士家在交州的勢力非常龐大,可以說是交州真正的無冕之王。見孫堅領兵來攻,士家家住士變領兵五萬前往交州和荊州的交界處靜等孫堅的到來。

天禧二年,四月初。

益南公孫瓚領兵三萬打入西南異邦大獲全勝,斬敵軍級多達四萬,擴領土近八百里,威震西南邊陲!

見得公孫瓚大展神威,公孫度怎么可能在那坐著看戲?同月,公孫度領兵三萬攻打南蠻不服漢朝的異邦洞主,斬殺敵數萬級,使得西南邊陲蠢蠢玉動的南蠻各族均被嚇得不輕,凡是公孫度軍令所到之處,無人敢多說半句廢話。

天禧二年,四月中旬。

暫代雍州刺史之職的張任得到劉泰的允許,可試探性攻打漢中地區,最好是把陽平關拿下來,打開未來天賜軍南下的大門。如今天賜軍重組之事已提上日程,雖然說重編之時不宜展開大戰,可試探性的攻擊,還是能在接受范圍之內的。

張任得到劉泰的王詔,第一時間召集眾將商議,議后任命顏良為前鋒大將,統領三千天賜軍進駐陽平小隊,伺機把握戰機,奪下陽平關。而張任則領兵七千,前往西城吸引張魯的主力部隊。

天禧二年,四月底

各占徐州半壁的曹操和袁紹生小規模沖突。沖突規模逐漸變大,其中袁紹侄兒在沖突中被曹軍將領斬殺,如此一來,脾氣本就易怒的袁紹頓時大怒,誓言曹操若不交出兇手,必定親自征討曹netbsp;天禧二年,五月初。

曹操回應袁紹,聲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至于交出兇手之言純屬扯淡,想也不要想。雖然說曹操無情,可對自己忠直下屬還是非常愛護,而且這位將領之所以斬殺袁紹的侄兒,全以袁紹侄兒大言不慚,辱罵曹操乃閹人之后。大怒的曹將自然不能容忍主公被辱,如此一來,知道事情經過的曹操怎么能把部下交出去?

同月,曹操調集三萬兵馬駐扎在袁紹所屬的下邳國高山縣外,防備袁紹隨時有可能的進攻。而袁紹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調集五萬大軍嚴陣以待。雙方大軍在高山縣蓄勢待。

天禧二年,五月中旬

曹操與袁紹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重,中原大戰可謂一觸即。就在此時,西域傳來天大的噩耗!!噩耗為何?就算西域所有藩國全部造反,也不算什么大噩耗吧?被北匈奴剝削數十年的西域早就已經是比馬還瘦的駱駝了,根本經不起任何風浪!

據龍組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陽的文書中描述。文丑奉王詔回京敘職,離開精絕城不到十天,西邊的白豬羅,安息王朝新帝沃洛吉斯五世宣布征調二十萬大軍親征西域!此次出征,洛吉斯五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洗刷洛吉斯四世在西域所受到的恥辱!不過也有小道消息傳言,此乃文丑與洛吉斯五世之間的陰謀,想要讓劉泰收回詔令,讓那個文丑繼續駐守西域!!

洛吉斯五世出兵西域這對歷年大戰不止的北疆來說不算什么,可那小道傳言,卻讓整個洛陽險現生一場大地震!要知道,文丑可是劉泰初期的戰將,可以說老將中的老將,若文丑敢做那叛變第一人,怕是整個北疆都會生一場大動蕩。

洛陽,南宮,崇德殿。

百官匯聚朝堂,劉泰身著紫色龍袍,坐在龍椅之上,神色看上去異常疲憊。若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劉泰是被皇宮的奢華而迷住了神經,整日花天酒地,做那混用荒唐之事造成的。

這段時間一來,劉泰的精神真的很不好。整天無數奏折如雪片般送到劉泰桌案前等地批示,而且還不止批閱奏折這么簡單。天賜軍的重編,雍州、司隸的重建,并州、東北各大軍團的安排,涼州各大外軍的去留,中州軍戰力的復核都要劉泰親自把關。

劉泰就算是神也忙不過來啊。此刻,劉泰終于明白為什么歷史上的帝王命都不長了,繁瑣無比的政務,讓人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雖然說劉泰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這段時間以來,劉泰非常懷念在華城的時光。雖然在華城是,劉泰經常忙得找不到北,可畢竟身邊有諸多女眷服飾,再累也值得。但在洛陽呢?眼下的劉泰可有無數眼睛盯著,萬一劉泰略顯昏庸本質,定會被天下諸侯批斗的不成樣子。

“王上,眼下西域戰事已開,末將介意還是收回王命讓文丑繼續駐扎西涼,俗語有言,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若文丑真如傳言中有異心,末將自愿一死以謝殿下對我二人的恩德。”武將行列中,顏良身著甲胄,臉色鐵青的出列一步,對著坐在龍椅上的劉泰叩大喝道。

“.......”大殿一片安靜,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輕易表什么意見。要知道,顏良和文丑的兄弟情義是眾人皆知的。當初劉泰二次北征草原時,顏良被困萬軍叢中,文丑不顧性命前去解救,身中數十刀,險現陣亡當場。

如此情義下,若有人指著文丑,那不就是把顏良也得罪了?顏良雖然不是黃忠那般大都督出身,可也是指揮過數個軍團,將領中名望極高的人物,誰也不愿意當這個出頭鳥啊。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