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雄師第四百四十六章 改制想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六章 改制想法

第四百四十六章 改制想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五爪蒼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五爪蒼龍 | 大漢雄師 
大漢雄師


應該快要完本了,新書還在構思中,這本書開頭太過匆忙,沒有緊密的思緒,寫得很,不過還是感謝讀者們的支持,希望下本書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天禧元年,十月初

益州牧劉虞集合殘余部隊沖擊漢中地區。在張任的統帥下,近六萬益州兵殺了張魯一個措手不及,漢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郡城在益州軍的馬蹄下岌岌可危。得到消息的張魯,第一時間率軍回師漢中,不過蜀道艱難在這一刻也很好的體現了出來,張魯想要救援漢中,明顯是不可能了。

天禧元年,十月五日

漢中郡治南鄭被張任率軍包圍。為了避免張魯不死不休,劉虞絕對只圍不攻,并且要求陽平關守軍暫時讓出關卡,讓劉虞大軍過關。若張魯不依,那就沒什么好說了,劉虞脾氣再好,可在關乎生死的大問題還是有自己的原則的。

天禧元年,十月十日。

在劉繇的默認下,張魯下令開關放行。其實劉繇以及張魯等人心里也明白,即使抓住了劉虞,也不敢對其下手。劉虞是劉泰的伯父,在劉泰崛起期間幫了不知道多少忙。如果劉繇和張魯真的敢對劉虞下手,那么暫時停止南下腳步的天賜軍,勢必瘋狂南侵,徹底粉碎劉繇以及張魯等諸侯勢力。

天禧元年,十月十五日

劉虞率領六萬益州兵離開漢中,踏入了三輔地區。此刻三輔地區早已是劉泰的治地,暫時負責駐守三輔的張頜怎敢掉以輕心?在張頜的隆重迎接下,耗費近半個月時間劉虞進入了闊別已久的長安城。看著長安城那宏偉的城墻,劉虞大為感嘆世態的變遷,當然,這就是另話了。

天禧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數十萬天賜軍云集洛陽,身為劉泰的神王親自主持規模浩大的祭祖大典。此次大典祭奠的對象并不是祖教先靈,全部都是劉氏列祖列宗。其中還有歷代以來的漢朝名將,比如開國時期立下大功勞的漢初三杰,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大將軍,無一例外的是,這些人都為大漢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說句實話以劉泰的身份主持這種大典根本就不合適,有資格的,當今天下唯獨劉繇一人。可眼下劉繇都被趕到四川去了,難不成還讓劉繇回來?其實劉泰此舉是在試探!試探什么人?自然是漢室宗親以及門閥士族,還有天下諸侯們的態度。

對劉泰是否稱帝,現下已被百姓討論的沸沸揚揚,絕大部分百姓都是支持劉泰的稱帝的,可還有少部分,比如南疆一些較為偏僻地方的百姓卻保持著中立意見。當然,其中很多因素是因為門閥士族在遏制著劉泰的名望散布到這些地方。

洛陽,德陽殿。

殿陽殿是北宮正殿,天子專屬寢宮,殿前有殿陽門。德陽殿與殿陽門之間有東閣和西閣。德陽殿是明帝時期修建北宮時修建的,整個北宮內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頗似西漢時期長安城內的未央宮前殿,在東都宏偉的建筑群中壯麗莫比。

眼下皇宮失主,劉泰本應沒有資格入住皇宮,可為了試探天下人的想法,劉泰接受百官的意見,將行轅暫時安置在了北宮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劉泰的寢宮就是德陽殿。極盡奢華的德陽殿確實給了劉泰很大的沖擊,與德陽殿相比起來,劉泰突然覺得神王府顯得有點氣了。

當然,王府和皇宮是永遠無法相比的。即使劉泰早先在建造神王府時,就大大的出了預想,為將來做好了準備,可真正入主洛陽皇宮,劉泰才明白,原來真正的奢侈是什么意思。

其實如今的北宮論奢華度和靈帝時期相比還有點欠缺。當初靈帝時期,南北二宮的奢華程度讓人根本無法想象,即使將其比喻為遍地欲磚金石也不為過。如今的北宮剩下的完好建筑也就一座德陽殿了。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宮殿都已經被毀,其實大部分宮殿除了期內慘敗一點外,還是非常華麗的。

之所以能保住德陽殿的奢華,還真是多虧了袁紹和劉繇二人。袁紹被封為洛陽侯之前,洛陽城內的情況非常不好。當時因董卓暴政,哀鴻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所致一些百姓就將想法打在了皇宮身上,好在的是百年的漢室江山在百姓心中還是有位置,除了尋找一些食物以及搬走一些裝飾外,并沒有過多的破壞。

而袁紹被封為洛陽侯,洛陽城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袁紹的治地。袁紹本性奢華,這和袁紹的出身有關系。原本奢華無比的南北二宮袁紹是見識過的,當時入主洛陽的袁紹看到皇宮如此殘破,為了能保住漢室的顏面,只能咬緊牙關耗費巨資派人重整宮殿。

不過因為劉泰的原因,袁紹從沒有想過入駐皇宮,享受那帝王的滋味。袁紹非常清楚,當今天下只要劉泰一日不死,那么誰也沒有資格坐上皇位,妄想坐上去的,下場絕對會很凄慘。

袁紹雖然有時候有點自大,有點野心,常常會試想坐到那至高無上的寶座上,可袁紹不是白癡,不可能去做那吵架滅族的傻事。

也多虧袁紹花費巨資修繕南北宮,否則不久前的漢帝劉繇和如今的劉泰可就沒地方落腳了。既然進入了洛陽,劉泰怎么可能不去嘗試一下龍床的滋味?不過此時的皇宮并沒有靈帝時期那般宮女成群的景象,否則劉泰還真想華麗麗的一次。

“父親,曾經孩兒每次俯瞰德陽殿時,總覺那般的至高無上,可如今親臨此地,卻感也不過如此罷了。”劉泰坐在龍紋蒲團上,身前是一座散著奇香的鼎爐,鼎爐上刻有龍鳳圖案。一般來說,皇宮的裝飾品,大多都有龍形圖案,龍,代表帝皇至高無上的地位。

“哎為父何嘗不是如此?光陰日久,為父記得昔年先帝駕崩之前,還在此殿與為父交心多時,可不成想,一轉眼,先帝駕崩已有三年之久。”如今的劉焉雙鬢已經白,眼神有點朦朧,看什么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摸樣,想來年紀大了,什么毛病都出來了。看上去劉焉的表情很感慨,感慨中帶點驕傲,看著劉泰的目光,不但有柔和,還有一絲欣慰。

“先帝”輕輕得嘴角嘀咕著,劉泰自然明白劉焉所指的先帝是何人。對劉宏,劉泰何嘗不是敬佩中帶點感激。若不是劉宏,劉泰能有今日嗎?或許早就被百官排斥的找不到邊了吧。

劉泰一直在疑惑,為什么劉宏要那么信任自己。按理來說,身為帝王者與他人永遠是隔著一層簾布的,就算信任對方,也不可能如同劉宏那般長久。要知道,劉宏為劉泰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應該是一個帝王應該做的!

不過就算疑惑又如何?靈帝死了,張讓死了,蹇碩死了,所有知道靈帝真正想法的人造就死光了,既然永遠追尋不到答案,劉泰也沒有必要去做那庸人自擾的事情。

“對了,璋弟如今如何了?如今的璋弟想來已經長大了吧。”笑了笑,只見劉泰對著坐在不遠處蒲團上的劉焉問道。雖然說歷史上對劉璋此人并沒有多少筆墨,而且大多都是貶低劉璋之言,可劉璋畢竟是劉泰名義上的弟弟,而且昔年劉泰在洛陽時,也答應幼時的劉璋會“罩”著他一輩子,素來信守承諾的劉泰中沒能反悔?

“璋兒?”當劉泰提到劉璋時,劉焉的神色明顯有一點厭惡!身為劉璋的父親,劉焉居然會厭惡劉璋?怎么可能?要知道,歷史上劉焉可是把位置傳給了劉璋啊,如果說厭惡劉泰名義上的兄長劉范還差不多。據龍虎二組的情報得知,這些年來劉范借著劉泰的名義作威作福,甚至有些事情做的讓視百姓如草芥的劉焉都氣得半死,可想而知劉范是什么貨色了。

“此子不學無術,整天就喜歡一些詩詞書畫,原本為父還想讓孩兒你給他個一官半職,可如今,哼!”劉焉的神色很難看。也能理解,根據歷史上記載,劉璋此人對書畫就極為熱衷,不過劉璋的本性還是好的,起碼在劉泰看來如此。

歷史上劉備調轉兵鋒攻打成都,劉璋在馬的威脅下,決議縣城投降,當時劉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無恩德加以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開城投降,群下莫不流涕。劉備盡取其財物及震威將軍印綬。

雖然說歷史上言劉璋為人懦弱,少主見,可卻有一顆仁慈之心。劉璋任益州牧時,使蜀地富有,百姓安居樂業,沒有進行什么大規模的戰爭,施行的是標準的仁政。不要懷疑,當時張魯屢次進犯蜀中地區,可一直被阻擋在霞萌關外不得進一步,所以說蜀中在劉焉以及劉璋父子將近二十年的統治時期里,沒有生過什么真正傷筋動骨的霍。

既然如此,為什么怎么能說是“無恩德加以百姓”呢?從開城投降這一點就可以足以看出他的仁慈之心。如果劉璋是權利熏心之人,怎會放棄偌大的益州?要知道,當時成都還有三萬駐軍啊!

而且劉璋并非貪圖享樂,荒吟無道之人。若生在太平年間,定為造福一方的良臣。蜀中之治歷來沒有定數,陳壽的評價未免有失偏頗。其實一開始劉備就有殺死劉璋之心,只怕會失去天下人之心。后諸葛亮進言劉備,應該對蜀地進行嚴治,也有些壓制民憤之意。世出英雄,也埋沒了許多人才,只能是說劉璋生錯了時代,是在世眾多英雄的光輝下黯然失色的一個人物。

他行仁政,了解百姓的痛苦,是古代許多領主比不上的。劉璋的失敗在于聽信他人之言,而少主見。但真正對他有用的話卻沒有采納。也是他成就了劉備的霸業。他的性格注定了他在世中無法成為人雄,只能偏安于一方,實在令人惋惜!

此刻歷史已經徹底轉變,劉泰的到來改變了眾多諸侯的人生,而劉璋自然也在改變之例。在劉泰看來,劉璋喜愛書畫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如果劉璋是那種貪戀權利之人,或許劉泰還會有點煩惱呢。

“父親何必強求璋兒?”淡淡的一句話語,表示了劉泰心中對劉璋此生走向的決定。只見劉泰繼續說道:“父親也明白孩兒不喜歡宗族以及外戚擅權,璋弟此舉并無不妥之處,而且父親沒有現嗎,璋弟之所以如此,想來也是明白身為兄長的我,不愿意家族被卷入朝堂之上吧?”

“”劉焉愣愣的坐在那兒看著劉泰,仍劉焉如何智謀也想不到,劉泰居然直接斷絕了劉焉以及包括劉璋等人未來的仕途!劉泰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劉璋等人下半輩子唯一的選擇就是做個逍遙侯爺,至于其他有的沒的,想也別想!

“哎泰兒,若無宗親與外戚相助,未來又有何方勢力能平衡宮中近侍?難不成泰兒想走上諸位先帝的老路嗎?”東漢是一個動蕩不安的王朝,帝王權利大多旁落,而掌握這些權利的多位宦官近侍,劉焉身為老宗室,歷經數個帝王,怎么會不明白宗親和外戚對朝廷的重要性?

“外戚?宗室?”劉泰看著劉焉淡淡的笑了笑,不留一點余地的說道:“孩兒決定以武女代替宦官之位,并且下詔嚴令后宮、侍女、近侍不得干政,若有干政者,一律施以抄家滅族之罪,當然,眼下時機未到,將來孩兒會做出更好的安排!”

以侍女代替宦官!!劉泰早在南下之前就已經定制了鳳衛系統,想來也是為了將來稱帝做準備吧。不過鳳衛并不之策,畢竟女人心狠起來,比那些不男不女的宦官厲害百倍,比如武則天就是很好的例子。

劉泰一直討厭太監,那種將人性閹割的手段,一直遭到劉泰的抵制。其實早在被很多年前,劉宏加封劉泰為神王時就有官員提議,準備一些太監在后宮服侍,可劉泰卻當場拒絕了這個提議。并且下了一條嚴令,非不可逆自然傷害外,任何人不得以自宮為謀生身段。

當初劉泰被加封神王引起的風波非常大,甚至早有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將孩子趁早閹割,準備送入皇室,并且做著秋大夢,夢想自家孩子有一天能成為十常侍那般位高權重的太監。不過這一切在劉泰的王詔下達之后,全部變成泡影。

別不相信,雖然說這個時代的百姓對十常侍恨之入骨,可同時誰不希望自家出現一個位高權重的十常侍為家族謀利?只要去想以夏侯家族龐大的底蘊,都要將孩子送給恒帝時期位高權重的曹騰領養,就可以看出人類真正的本性了。

“這這如何使得”臉色鐵青的劉焉差點被氣吐血,劉泰不但改制祖制,居然連宦官和外戚都想廢棄。雖然說劉焉對宦官和外戚沒有一點好感,可畢竟這是大漢將近四百年的制度,怎么說廢就廢?

當然,外戚問題就算劉泰想要遏制,難度也是非常大的。要知道,身為帝王者,進選妃嬪多為大族子女,而這些大族子女的身后,或多或少都有朝廷大員的親族,如果劉泰為了避免專權,娶了人家的女眷,就要將人家的官職廢了,這誰會同意?

最重要的是,眼下北疆的官員就有不少外戚存在,比如甄家,比如糜家,還有黃家等等家族!這些人可都是北疆組成的重要部分,就算劉泰不希望出現外戚專權的情況,也不能輕易對功臣下手啊。其實是劉焉誤會了劉泰的意思。

遏制外戚,并不代表要廢了外戚。以劉泰的意思是盡最大可能減免外戚的特權,比如什么國舅爺,什么國丈稱號完全可以不需要。當然,私底下禮貌的稱呼是要有點的,只是取消了官方的稱號罷了。

為了盡可能避免外戚掌握大權的情況。劉泰初步決定,從今往后,凡是將女兒嫁入王宮的家族,一律不得再與子女私下里聯系。即使在特定的相見時間里,這些妃嬪也不得過多的交談王宮事宜,若被查現討論當時政權者,不但剝奪妃嬪稱號打入冷宮,而且還要牽連整個家族。

嚴厲,極為嚴厲!為了避免出現武則天以及慈禧太后的情況,劉泰可以說斷絕了后宮干政的一切道路。凡是敢干預朝政者,不但要被打入冷宮,所屬的家族居然也會被牽連,這不是要人命嗎?

不過劉泰這個想法并沒有正式實施,眼下還不是時候,就算要定下國策,也要等到正式登基的那一天方可。

“如何使不得?”劉泰雙目注視著劉焉,雖然說劉焉是劉泰的父親。可劉泰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太上皇的現象,如果劉焉以為自己能左右劉泰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劉泰,不是真正的劉泰!

“為了我漢室的傳承,也為了華夏文明的延續,孩兒不但限制外戚、限制宦官、限制宗室,還要建立各種閣府,將政權下放百官,在孩兒看來,為尊者只要緊握兵權,就算官員有再大的私心又如何?難不成一張嘴巴還能比刀子鋒利嗎?”劉泰的神色看上去極為自信,甚至可以說有點瘋狂。從這一段話語中聽出,劉泰居然有意組建內閣行政機構!!


上一章  |  大漢雄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