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東夷溯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東夷溯源

東夷溯源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東夷,是一個在學術上指代的名詞,而東夷作為一個名詞則來自于周代,周人為了記述歷史就把中原東的眾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他們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后來這個詞被史學界統一用來借指史前中國生活于今山東,淮河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被稱為夷的眾多部落、方國的一個名詞范疇。在漢時朝鮮,日本也被稱為東夷。東夷,即東邊的夷人,“夷”,古山東話中音同“人”,原意為“一人負弓”(《說文解字),與華是同位語。東夷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后李文化(距今約8300年),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都是東夷文明,他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同中原文明,關中文明,和諸多南方文明,一同構成了整個華夏文明的系統體系,是黃河文明乃至整個華夏文明的主體和淵源之一。不過,這個觀點有很多人反對。

作為東夷文明對華夏文明的貢獻,首先體現在華夏的名字上:“華”來源于“東夷之人”(《孟子)有虞氏舜帝姚重華,華原意為眼睛里的瞳孔,重華即為兩個瞳孔的意思,而初始是指舜帝統率的一個叫重的東夷氏族里的人民。而華則指古代先圣的后代,有仁厚大德者的后代,東方的貴族。《謚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帝舜建立的中國歷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干部落聯盟的痕跡。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王制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可以看出,東方的部落文明大多比較溫順,民風比較淳樸和善良,人民自覺的遵守傳統的禮儀習俗,崇尚自然有序,萬物各得其所。可以說達到了老子所崇尚的小國寡民,安居樂業的這種很高的道德水準,所以又號稱“君子之國”,“不死之國”。當然,東夷文明也誕生出許多史詩英雄,至今流傳著許多美麗而悠久的神話傳說,東夷先民同其他地區文明的先民一同開拓出了整個華夏文明的雛形。

從嚴格意義上說,東夷文明是古代中國早期黃河下游地區文明的主要代表,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發明了煉銅技術和弓箭等先進科技,燒造出了薄如紙、黑如漆、音如鏡的蛋殼陶,制造出了原始歷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農業的基礎上,興起了家禽飼養業和釀酒業,早在龍山文化時期,東夷人就已經進入階級社會,并出現了國家,標志著文明社會的開始。他們崇拜太陽和東方,多以鳥、鳳、龍、蛇為圖騰,少數以蜘蛛等為圖騰,部落眾多,人丁十分興旺,大致分為以太昊伏羲氏女媧部落(風姓)和少昊金天氏部落,以及后期的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姜姓),蚩尤部落(姜姓),后羿部落,夸父部落,有虞氏部落(姚姓)等,還有一些嬴姓部落等。其中,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后期陸續西遷,進入山東西部,河南東部,古代黃河南部,淮河北部的中原地區,開創了中原文明的時代,其后,來自關中的文明占領并中斷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將北方的文明中心帶進黃河上游的關中,使關中地區在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最后一個東夷部落建立的王朝商王朝,被來自關中文明的西周所滅,不僅用武力占領并洗劫了中原的人口和財富,并且脅迫東夷部落與之聯盟,并滅掉了兩個當時東夷最大的國家奄和薄姑,在此基礎上分別建立了兩個周王室在東方最主要的封國齊國和魯國,齊國的第一任國君是“興周800年”的姜尚,魯國的第一任國君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和制作周禮的周公旦,可以說對與東夷的關系當成了當時的頭等大事,但是這兩個王室中,姜尚是炎帝后代,東海之人,是東夷貴族,同時輔佐周王,也是西周的外姓諸侯,而周公旦是西岐貴族血統,由于都是西周的諸侯,與周圍的東夷小國的關系貌合神離,有時甚至是敵對關系,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來臨,兼并戰爭不斷,齊國精兵簡政,果斷拋棄繁瑣的西周禮儀,改為大力推行當地的東夷習俗,并陸續兼并周邊東夷小國,迅速崛起為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但是,魯國卻嚴格的堅守西周的禮樂文化,國家卻始終積貧積弱,再加上與周邊的東夷國家的戰爭頻繁,國力日漸衰微,戰國末期被楚國所滅...

但是,齊魯兩國在春秋戰國800年的恩恩怨怨,卻為新的齊魯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孔子儒家學派的誕生為標志,東夷文明已經徹底完成了跳躍,成功的升級成為了更加發達的齊魯文明,這一文明形態至今仍是山東地區的主流文明形態,而其文化內核儒家文化,不僅繼承了土著東夷文明的實用、自然、寬容的精髓,也融合了關中文明強調階級、秩序、尊卑的思想,前者也是齊文化的精髓,孔子從中提煉出了“仁”的思想,后者也是魯文化的精髓,孔子從中得出“禮”的結論。于是,這一融合了整個黃河流域文明的新的兼容并包的內核,也就成為了整個中華文明的內核,在歷代統治階級的積極提倡下,成為了統馭整個中國封建時代的思想基礎。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