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二十章 請魚上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請魚上鉤

第二十章 請魚上鉤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拜年真是個辛苦事兒,這兩天銀月一天只能睡三五個小時,所以更新慢了些,抱歉。

杭州,官驛。

蕭墨軒略有些納悶的看著面前的飯菜。

“蘇兒,怎么只這些?”蕭墨軒適才急著出門,便把準備晚膳的事全交給了寧蘇兒。

“這不都吃香的,喝辣的了,還是川味兒的,還有啥不滿。”寧蘇兒拿起筷子,輕輕敲了下桌上的麻辣面。

“我可是給了你二兩銀子去準備飯菜。”蕭墨軒愣愣的看著桌上的另一盤菜,那是一條魚。新鮮倒是很新鮮的樣子,只是更像是蘇兒剛釣上來的。因為她之前說過,她摘魚鉤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拉破魚嘴。

“表哥又不是不知道,這杭州城里現在有銀子也難買到吃的,要不這官驛里只能供野菜粥?”寧蘇兒倒像是在感慨蕭墨軒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這不,這里還有份韭菜炒雞蛋,一壺紹興的老黃酒。”

現在這杭州城里有錢也難買到吃的東西倒也是事實,蕭墨軒無奈的搖了搖頭。把那盤魚往鄢盛衍面前推了推,隨口又對蘇兒問道:“那二兩銀子可都用完了?”

“這出去采買的,又豈能沒有勞費。”寧蘇兒連忙向外面走去,順手又捏了捏腰間的小荷包,這里面的銀子進去容易,出來可就難了。

“不錯,不錯。”鄢盛衍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魚肉塞進嘴里,昔日錦衣玉食的公子哥,連喝了兩天野菜粥,肚中早沒了油水,能吃上這些,已經是歡喜了。

“寧兄弟為何不坐下來共飲幾杯?”鄢盛衍倒也毫不客氣,提起那壺黃酒就往面前的青花瓷碗里倒。

“我且還有事要忙。”寧蘇兒轉身一笑,又回頭向外面走去。那少少的幾盤菜怕是不夠許多人吃,還是留給表哥他們吧。官驛里邊今天有了糧,好歹也可以供幾碗稀粥。

而且,剛買的貨物須得清點一下。另外替那幫京官托賣貨物所得的銀子,也都準備幫他們辦些生絲和茶葉帶回京城。價錢嘛……自然還是那么回事兒。那幫老爺們就算再清苦,也輪不著挨餓,幫他們散散財,積點陰德,他們該說聲謝才是。順便嘛,也幫未來的“寧家商行”留點名聲。

“子謙。”鄢盛衍一邊往嘴里丟著菜,一邊對蕭墨軒說道,“我看你那表弟,怎么生得比女子還要標致,似乎還有……還有幾分娘娘腔。

“這……”蕭墨軒覺得這事倒也不必瞞著鄢盛衍,“其實這所謂的寧公子,卻是在下遠房的表妹。”

“表妹?”鄢盛衍提在半空中的筷子立刻停了下來,一雙眼睛,直直的盯著蕭墨軒。

“你這表妹和你?”鄢盛衍頗有幾分狐疑的問道。

“并無其他。”蕭墨軒見了鄢盛衍的表情,也大抵知道他心里在想了些什么。

“依依對你一往情深,嚴鵠和咱倆也算交好,你可斷不能對不起人家。”鄢盛衍豎起筷子,在桌子上頓了幾下。

對不起人家……蕭墨軒差點沒給自己的口水給噎著。鄢盛衍這貨說的,未免也太嚴重了點,倒似已經有了些什么一般。

“我這表妹只是隨我順道來江南采賣,無他,無他。”蕭墨軒生怕鄢盛衍再繼續追究下去。

“你若要納妾,我倒也不攔你,只是那正室,你可得考慮清楚。”鄢盛衍毫不客氣的說道,“依依也一直視我為兄,這事我可得幫他把持著些,他們嚴家的家勢也并不屈你,你們兩人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鄢盛衍暢快的把一碗紹興老黃酒倒進喉里。

杭州城外,一匹快馬沿著驛道,一路向北狂奔。

二日后,京師,嚴府。

“汝貞不是這樣的人。”嚴嵩將視線從浙江送來的急遞上緩緩移開。

“爹,他是你一手提攜起來的人,若不是見了羅龍文的信,我也不信。”嚴世蕃指著急遞說道:“羅龍文和胡宗憲也有交情,斷不會無中生有。”

“哦。”嚴嵩輕輕應了一聲,那急遞丟在了桌上,“在事情沒弄清楚前,卻也不能輕舉妄動。”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還怎么沒弄清楚?”嚴世蕃冷哼一聲,“鄭必昌問他借糧便就不許,眼下那蕭墨軒剛到杭州,他便躲開了鄭必昌和何茂才與他相見,還成天和那個譚綸在一起,還要如何才算清楚?”

嚴嵩聽了嚴世蕃的話,不禁沉默了半晌。

“爹,胡宗憲是您老提拔上來的,能提上來,便就能按下去,一時倒不足為慮。只是蕭墨軒那根刺,才有些麻煩。”嚴世蕃的臉上忽的泛起一陣微笑,“對付那蕭墨軒,兒子倒是有一計。”

嚴嵩并沒有急著答話,只是看了嚴世蕃一眼。

“他們派蕭墨軒去東南,便就是想找出些東西來找我們的麻煩。”嚴世蕃嘴角微翹著,“兒子倒覺得,這倒也是個機會。借機除掉蕭墨軒,便可解了我們在浙江的困局。拔出蘿卜帶出泥,還可以斷他們一翼。”

“浙江地方上的官員都是你舉薦的,再怪又怎能怪到他們身上去。”嚴嵩搖了搖頭,還不明白兒子話里的意思。

“有一個蕭墨軒在那邊便是足夠。”嚴世蕃走到嚴嵩身邊,略壓低了聲音,“爹爹可記得皇上最恨的是什么?”

“皇上眼下最恨的便是東南的倭寇。”嚴世蕃不等嚴嵩去想,立刻說道。

“他是賑災使,不是監察御使,更不是軍部里的人,倭寇的勢再盛,又怎能和他搭上關系。”嚴嵩不置可否。

“但是他可以通倭。”嚴世蕃繼續說道,“他是裕王的人,他通倭,就連蕭天馭也要受牽連。興許就連徐階都得搭上干系。”

“通倭?”嚴嵩的身體不禁一震,“他是朝廷欽差,又怎么會去通倭?”

“我們可以讓他去通倭。”嚴世蕃冷笑一聲。

“那小子雖然年輕,可是心計倒也重,你又豈能使得動他。”嚴嵩訕笑一下。

“爹爹可知道江南的打行?”嚴世蕃不急不忙的說道。

“打行?”嚴嵩對這個詞聽起來倒是有幾分耳熟。

中國有句家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俗話,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事實上,“三百六十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了明朝的時候,就推陳出新,在江南一帶出現了“打行”這種“新生事物”。

其實說白了,所謂“打行”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職業打手”。充任打手的是一班無法無天的惡少和地痞無賴,他們受雇于人,主要幫雇主擺平仇家,通常是雇主指明對象之后,由打行的打手向其挑釁,引發群毆,等到被告官后,就以同伙作偽證,使受害者有冤難訴。

“打行的那幫人,只要給足了銀子,便沒有不敢做的事兒。”嚴世蕃臉上的笑容更甚,“嘉靖三十七年,翁大立剛到南直隸任應天巡撫的時候,因為得罪了他們,結果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截下了轎子,扇了兩個耳光,朝野一直引為笑談。”

“打行的人雖然猖獗,可又和倭寇有甚么關系?”嚴嵩一雙濁眼翻了一下。

“他們可以假冒倭寇。”嚴世蕃伸平了右手的五指,又合成了拳,緊緊捏住。

“上回吳山那案,你便想想用栽贓陷害的法子,卻幾乎引火。”嚴嵩冷笑一聲,連連搖頭。

“爹,這回兒子決不是再用老套路。”嚴世蕃又笑一聲,“這回,兒子要他們自己上鉤。”;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