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十九章 疑心漸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疑心漸起

第十九章 疑心漸起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都說天下錢糧,半出東南。”胡宗憲略顯清瘦的臉上浮現出一層異色,轉過臉來對著坐在一邊的譚綸說道;“譚大人自嘉靖二十七年始,便是臺州的知府,浙江的事情應該比我更清楚。”

“不錯。”譚綸欠了欠身,接過話來,“只說臺州那地方上,有民六十七萬,耕田三十萬零四千畝,每年所產的稻谷,再繳了三分的賦稅,最后攤到每人的頭上,每天也只有十一兩,還得每日勞作不息。若是遇見水災,倭患,就連這十一兩也沒。”(注:所有斤兩,全部按照古制核算,采取十六進制,一斤為十六兩。)

十一兩,每年的口糧也只有二百五十斤,即使按照京城的糧價核算,也只折合現銀十錢左右。這便是浙江一個普通百姓一年的消耗。蕭墨軒的心里像被針扎了一樣的疼。

“在下只是一個區區的賑災副使,胡大人和在下說這些,想是也無用。”蕭墨軒的聲音低緩而沉重。

“近年來,浙江年年倭寇橫行卻賦稅不減,難道蕭大人就不想知道地方上是如何應付的?”胡宗憲手里拿著案卷,卻不急著丟下。

“胡部堂的意思是?”蕭墨軒略抬了下頭,卻又覺得有的事兒,自己還是先不要點破的好。

走出浙直總督行轅,蕭墨軒心里頗有些忐忑。

胡宗憲把所有的事情全攬到了他自己身上,卻讓蕭墨軒感覺愈加的為難起來。

裕王爺他們派自己來浙江的目的,自己當然是知道的,可是當真相這么輕易暴露在自己面前的時候,自己反而猶豫了起來。

私調倉糧,自然是錯。可是若是不這么做,最后的擔子卻又要百姓們來挑,最后苦的還是百姓。錯,是錯,可是卻錯的理直氣壯,錯的更有良知。有的時候,對和錯的界限,是這么的模糊。

“少爺,現在可回官驛?”蕭四小聲的問道。

“不,去巡撫衙門。”蕭墨軒定了定神,決定把這事情弄的更明白些,若真的是像胡宗憲所說的那樣,自己也好有個準備。

杭州,巡撫衙門。

“羅大人,我看那胡宗憲八成是想反水,在背后給閣老和我們來個釜底抽薪。那個蕭墨軒已經被他請到行轅里頭去了。”浙江布政使何茂才憤憤的把茶杯砸在了紅木案桌上。

“何大人,切莫焦慮。眼下事情不明,胡宗憲他請蕭墨軒過去,也未必就是想對我們不利。”羅龍文皺了下眉頭,抬手止住何茂才。

“我們一個巡撫,一個布政使,都被他丟在一邊。”何茂才卻并不想停住口,“只剩一個譚綸在那邊,誰都知道那譚綸和裕王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何大人說的有道理,若是胡宗憲反手一擊,只怕我和何大人都脫不了干系,就連閣老那都會受到牽連。”鄭必昌也不無憂慮的說道。

“我和胡宗憲交往也有數年,若論起來,我還欠他一份人情,當年若不是他舉薦,我也不能在閣老身邊。”羅龍文沉思了半晌,開口說道,“仔細想起來,他也并非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

“哎呀,羅大人。”何茂才狠狠捶了幾下大腿,“當年那是因為嚴閣老勢大,現在朝野皆知,裕王便是儲君。嚴閣老又受徐階制肘,裕王卻日益勢長。眼見著閣老又年事漸高。難保著有人不在想著要改換門庭了。”

“不錯。”鄭必昌也跟著說道;“我大明朝數十年來,賑災從來只有一個賑災使,為何這次多出一個副使來。只要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裕王爺派來盯著的,就是想找點事情好去尋嚴閣老的麻煩。他胡宗憲剛回了杭州,也不和我們商量便悄悄和姓蕭的見面,又怎能不叫人生疑。”

“那……只等那蕭墨軒從胡宗憲那回去以后,你們便去官驛走一趟,再去見見那蕭墨軒。”羅龍文對鄭、何二人說道。

“去見蕭墨軒,和他說什么?”鄭必昌愣了一下。

“不是讓你們去說什么,是讓你們去聽他說什么。”羅龍文搖了搖頭。

“也好,若胡宗憲真反了水,我們橫豎躲不過去,大不了是個死。”何茂才點頭應允。

“欽差使,蕭大人到。”三人還在商量著要去蕭墨軒那探口風,卻猛然聽見衙門口一聲通報。

“說曹操,曹操就到,倒也省得我們再跑一趟了。”鄭必昌苦笑著搖了搖頭,這么一個毛頭小子,這幾天愣是把自己折磨的不輕。

“原來各位大人都在,倒也省得在下再跑了。”蕭墨軒見鄭必昌和何茂才都在,上前笑道。

“蕭大人近日辛苦了,怎么不在官驛多休憩一會,若有什么事兒,叫人來招呼一聲便是。”鄭必昌和何茂才起身相迎,羅龍文也站了下身,算是招呼過了。

“呵呵,羅大人身上擔負的責比在下更重,卻也不辭勞苦,在下一個副使又怎好偷閑。”蕭墨軒這話其實只是隨口說的,可在三人聽來,里面卻似另有一番玄機。

“鄭大人,何大人,有的事情適才胡部堂已經向在下透露過幾分。”蕭墨軒坐下以后,向鄭、何二人拱了拱手。

鄭必昌和何茂才聞言頓時一驚,不禁有些面面相覷。

“蕭大人,眼下已經到了晚膳的時辰,不如先用了飯再談公事可好?”鄭必昌連忙起身說話,一只左手放在背后,略有些顫抖。

“客氣,晚膳還是等在下回了官驛再用好了。”蕭墨軒已經約了鄢盛衍,那貨今天領了糧,明天便要回淳安去了。

“那蕭大人現在這時候來,可是有什么要事?”鄭必昌小心翼翼的問。

“也沒什么事兒,只是想問各位大人借去年官倉存糧的帳冊看看,回到京城以后,也好向皇上回話。”蕭墨軒適才見胡宗憲的時候,聽胡宗憲說了以糧抵稅的法子是他提的,便以為鄭必昌和何茂才他們都知道,也不避諱。

帳冊?好家伙。羅,鄭,何三人頓時心里一沉。

“帳冊……都在我那布政使司里頭,只是現在管帳冊的人正在給各府縣分發賑災糧。”何茂才連忙找借口搪塞。

“哦,那便等何大人那里有了閑暇再看便是。”蕭墨軒想在浙江怕是還要再停留段日子,倒也不甚急。

等蕭墨軒前腳剛走出巡撫衙門,何茂才便騰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等不及了,鄭撫臺,你趕快拿了巡撫衙門的勘合,用八百里加急給嚴閣老送封信去,胡宗憲果然反水了。”

“那蕭墨軒不過是要看一看帳冊,帳冊上邊并沒有什么漏洞吧。”羅龍文倒有幾分遲疑起來。

“羅大人,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這蕭墨軒平白無故怎么會想起來要查帳冊。浙江這地方來過的賑災欽差又不止一個,我在衙門里任了二十年的職,還從來沒見過誰對官冊這么感興趣的。”何茂才背著手,走了幾個來回,“那蕭墨軒來浙江就是來找茬的,他要看帳冊我倒也不奇怪,我奇怪的只是為什么他剛從胡宗憲那里出來,就馬上來我們這要帳冊。”

“羅大人,此事可馬虎不得啊。”鄭必昌也焦慮的跟著說道。若是真出了事,他這巡撫自然是首當其沖。

“那便依你們說的便是。”羅龍文終于點了點頭,雖然仍有幾分猶豫,可是更不想冒險,“只是這信該怎么寫?”

“這……”鄭必昌和何茂才也猶豫起來,現在說說只是嘴皮子上的事情,若是真把信發到了京城,那可就不是說著玩了。

“這樣可好。”羅龍文拿起一支筆在手上,“我只說出事兒來,具體的讓閣老和小閣老自個去定奪。”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鄭、何兩人連連點頭稱是。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