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586章 新帝國(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6章 新帝國(2)

第586章 新帝國(2)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小說名或


南海十四郎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眺年),朝廷的權力斗爭非常激烈,每天都有

人升官,也每天都有人罷官,朝政完全變味。有一個名叫魚保宗的

上書建議置銅匪以接受四方之書。武則天接受了這個意見。鑄銅匪四

個。涂以四方顏色,排列在朝堂:東方青匪,稱為“延恩”凡是告養

人勸農之事者投之;南方紅匪,稱為“招諫”凡是論及時政得失者投

之;西方白匪,稱為“申冤。”凡是陳述受抑屈者投之;北方黑匪,

稱為“通玄。”凡是告發天文或秘密謀反者投之。朝廷派諫議大夫、

補闕、拾遺各人為使者,管理四方銅匪;又派御史中承、侍御史各人

為理匪使。

天室九載(公元凹年),唐玄宗以“匪”聲近“鬼。”故改理毫

使為獻納使。肅宗至德元年(公元弼年)恢復日稱。德宗建中二年

公元飛年),以諫議大夫人為知匪使。又有給事中4人,正五品

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監察弘文館緣寫鶴校之事。凡百司奏抄,

侍中審畢,則駁正違失。凡是詔敕有不便者,涂竄而奏還,謂之“涂

白居易在《鄭章可給事中敕中說,給事中的職責是“凡制敕有不

便于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于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

者。得與御史糾理之;有司選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唐德宗

貞元年間(公元顧筋年),李藩任給事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黃

敕后批之”。

當時有人對他說這是皇上的圣旨,應該把自己的意見另紙寫上,

那能隨便擬在圣旨上?李藩說,如果用另紙寫,便是文狀,那能稱為擬

敕?李藩之所以敢于發此大言,就是因為制度規定給事中有權在認為不

合適的詔敕上‘涂竄而奏還”

這兩個官職,都涉及到反映民情的問題。本來反映民情,是正常

的渠道,可是在武則天期間,則是為了打擊政敵,完全被扭曲了。而

且里面投訴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帶著功利性,帶著目的性而來的,純

粹是為了權力斗爭的需要,大部分都是誣陷,正常反映的民情寥寥無

經過緊密的考慮,劉鼎決定取消這兩個職務設立專門的信訪部

門,建立類似于現代的信訪制度。同時,信訪部門的權力,進一步壓

縮。以免被人用來作為權力斗爭的工具。事實上現代的信訪制度,

同樣不完善,但是在更完善的制度出來之前,這個信訪制度還是必須

不過后來,給事中的權力又恢復了,只要是因為給事中能夠封還皇

帝的旨意,對皇帝的權力進一步約束。對于劉鼎來說,這或許不算是

什么好事。在門下之外,還有一個給事中能夠給自己添麻煩,甚至是將

自己的旨意原封不動的退回來。但是對帝國來說,卻是好事。

美國哪位總統曾經說過,咖啡煮熱了以后,要涼一涼。意思是

說。政策出臺以后,也要涼一涼。冷靜冷靜,或許在涼一涼的過程中,

就會發現問題。唐末很多政策出臺,都是不經大腦的,例如國岸虛

空。就下令掠奪地方富豪的資產,結果將支撐帝國的最后一根柱子,也

完全砍斷了。

白居易所謂“刑獄有未合于理者,得駁正之”就是《大唐六典,

門下省說的“凡國之大獄。三司詳決,若刑名不當,輕重或失,則援

法例,退而裁之”的意思一樣。給事中可“與御史、中書舍人聽天下冤

滯而申理之。”就是指他們可以組成“三司”越過執法機構,受理天

下冤錯案件,聽其訴話。這種制度稱為“三司受事”或“三司詳決”。

白居易所謂‘有司選補不當者,則與侍中裁退之”就是“六品以

下奏擬,則校功狀殿最小行藝,非其人,則白待中而更焉。”這種制

度稱為“過官”

又有起居郎2人,從六品上。掌錄天子法度。天子御正殿,則起

居郎居喜,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詔命,起居郎俯鞋以聽,退而書之,

每季終了時交給史官。貞觀初年。以給事中小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小或

知起居事。唐高宗時。許敬宗、李義府為相時,為了防止泄密小上言

減少預聞機密的人員,故命起居郎小舍人承旨之后,與百官同出,不得

與聞機務。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巫年)才詔令起居郎、舍人于入閣

之日,具紙筆立于煩頭下,恢復貞觀時期的制度。

此外,門下省還沒有錄事4人。從七品上;主事4人,從八品下;左

補闕6人,從七品上;左拾遺6人,從八品上:典儀人,從九品下。掌

贊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城門郎4人,從六品上,掌京城小皇城、宮

殿諸門開關之節。符寶郎從,從六品上,掌天子八寶及國家之符節,

大朝會,則奉寶進于御座,天子行幸,則奉寶隨從。凡命將、遣使,皆

請旌、節。旌以顆賞,節以頜殺。

中書省與門下省還各有補闕拾遺,它們均分左小右置,‘左”隸門

下省,“右。隸中書省。左右補闕,從七

四專左右拾遺。從八品上,均是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鵬,小置

的。相關典籍記載,白居易于憲宗元和二年(公元凹8年)曾任過左拾

遺。他說:‘左右拾遺,掌供奉諷諫。凡發令舉事,有不便于時,不

合于道者,小則上封,大則廷諍。口‘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弊無不

言。此國朝置拾遺之本意也。

諫官有直接向皇帝提意見的機會,所以。官品雖低,也頗為時人所

重。從理論上說,諫官的本職,就是建言諷諫。即使言辭激烈,也無

可責難,白居易在任拾遺小補闕期間,曾盡其職而力諫,屢次上書言

事。甚至當面和皇帝爭執,據典籍記載:‘白居易因議事,言陛下錯,

上色莊而罷,密召承旨李繹謂‘白居易小臣不遜,須令出院”x小說ち屋ち首ち發

所以,元和八年(公動年),白居易被改任太子左贊善大夫,這

是一個不得過問朝政而專門陪伴太子讀書的閑官。元和十年(公元8占

年)。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刺死,白居易激于義憤,首

先上書‘急請捕賊,以雪國恥”。而當時日官僚集團卻攻擊他說“宮官

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并借機加以誣陷,把他貶為江州司馬

這件事既說明了諫官有言事的特權,也說明諫官處境的艱難。

總的來說,門下省做的,都是給人難堪的事情,例如現代的監察部

門。但是比現代的監察部門權力大很多很多,它有權力將皇帝的旨意,

都封還。因此。這個給人難堪,不僅僅是指文武百官,還包括皇帝在

內。因為它有權力,將皇帝的旨意退回去,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可

以看做是對皇帝的監督,比皇帝的權力還要大。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實在不多。在唐朝建立的兩百多

年前,門下省封還的皇帝旨意,可能不到十封。令人覺得諷刺的是,

這些封還的旨意,都是封還武則天的,結果武則天居然也接受了。后

人研究武則天,覺得她的性格實在是復雜,許多男子做不到的事情,

她做到了,甚至比男子做得更好,這此封還的旨意,就是很好的證據。

所以,門下侍中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而一般的官員,也不愿意出任

這個得罪人的位置。

新帝國的門下侍中兩人。除了崔碼和王承顏,沒有其他人主動競

因此,崔礙和王承顏,主政門下省。基本上已成定局。

有些人甚至預料到,兩人主政門下省,只怕艾飛雨、朱有淚和李怡

禾都要頭痛。

若是政令不完善,只怕門下省是很難通過的,哪怕是劉鼎親自說

情。他倆也未必賣面子。

尚書省,尚書省置令人。正二品。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魄

年),改稱東臺,廢尚書令,改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武則天

光宅元年(公元懈年)又改稱文昌臺。不久再改為文昌都省。垂拱元

年(公元瞄年)稱為都臺,長安三年(公元旭年)稱為中臺。唐代

尚書省的辦事機構設在長安皇城的承天門大街東側,個于中書、門下二

省之南端,所以又別稱南省或南宮。

從中書門下發出的詔令制敕,均經由尚書省轉發到中央各部門及地

方各州縣,或者根據詔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達到有關部門。諸

州計奏達京師,以事大小多少為之節。凡符、移、關、胺(按:皆公

文名),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決者,皆上尚書省。這說明尚

書省的權位相當重要。

唐太宗曾說:‘尚書省,天下綱維,百司所稟,若一事有失。天下

必受其弊者。”這幾句話就足以說明尚書省在中樞行政機構中的重要

地位了,也就是說在三省中,尚書省才是行政的實際總匯。唐代的尚

書省組織更加整齊嚴密,由隋之六曹固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

部。而每部的組織,則以隋之侍郎升為尚書的佐貳,在尚書左右承下,

每都有4個屬司,共四個司。

對尚書省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今天的國務院。

其實,尚書省就是一個執行機構。負責執行所有的行政事務口

新帝國基本維系了這個架構。只是新設了一些部門,以適應形勢

發展的需要。

尚書省的長官是尚書令。掌典領百官。因為唐太宗即位前曾任其

職。故唐代例不復置。以左右仆射為本省的實際長官。

新蘋國恢復了尚書令的設置。

寞浣成了尚書令最熱門的人選。

另有左承人,正四品上,右承人,正四品下,主持省內日常事

務。“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內,劾御史舉不當者”。

有左右司郎中各;人,從五品上。員外郎各人從六品上,為承

的助手,分判本省六部諸司事務。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品詳),改

左右承為左右肅機,郎中為左右承務,諸司郎中為大夫。

唐初,仆射的地位十分尊崇,因為在中樞的職事官中,正一品的三

公、三師不單獨設置,而正二品的尚書令

八慨友,只有從二品的仆射官階最高其他兩省的畫官如門只,、中

書侍郎以及各寺小監的長官均在三品以下。所以《唐會要稱左右仆

射為“師長百僚,雖在別司,皆為統屬”

據說仆射于都堂上書,宰相皆送。文武三品以上官均升階列坐,

左右秦、各部侍郎、御史中承以及四品、五品以下者皆羅拜階下,仆射

不答拜可見其威權之重。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

之外,尚書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職差遣的沖擊。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

地位就逐漸下降了。

據《唐會要記載,貞觀時。唐太宗曾規定:‘尚書細務屬左右

承惟大事應奏者乃送仆射。可見左右承在尚書省內的權位也是相

當重要的,其中左承統吏、戶、禮三部;右承統兵、刑、三部。六

部諸司文案均需送都省由左右承勾檢后,方下達到有關部門。因為規

定省內有大事才向仆射請示,其余細務均由左右承處理。這樣,左右仆

射已漸被架空,都省的實權自然落在左右承手中了,所以到新帝國,左

右承也是執政官之一。

鄭從謹小劉崇龜小劉崇魯、裴易靖等人,都是左右承的熱門人

尚書都省所屬的六部二十四司,負責處理全國軍政小財文、兵

刑、錢谷等一應行政事務。

其中吏部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下統吏部小司封、司勛、考功

四司。唐代規定官員的選操制度是:三品以上者由皇帝親自選授,五品

以上者由宰相提名呈報皇帝御批,吏部聽制援官;六品以下者由吏部根

據其身材小資歷小有能小功勞小德行小言辭、書判諸方面的優劣予以

“注批。”并報請門下省審復后授職。

四司官員分掌如下吏部郎中,掌文官階品。朝集、祿賜小給假告

身、假使,其中有一人專掌選補流外官。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一人

判南曹,均為尚書小侍郎之副貳。司封郎中,掌封命、朝會小賜予之

級。司勛郎中,掌官吏勛級;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

法及其行狀。若官員死亡后,史官要為其立傳,太常要議隘,若要銘

于碑者,則會同百官議其宜記述的事跡上報,然后考功郎中通報其家

屬。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只(公元傷年)以前,由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

在六部里面,吏部排在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掌管官員的升

遷。相當于我黨的組織部,還有公司企業的人事部。掌握了這全部

門。自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以往興風作浪的楊國忠小李林甫、李

德裕等人,都是兼任吏部尚書,又或者是親信擔任吏部尚書的。

新帝國的吏部尚書,塞浣、盧觀影小鄭從謹小劉崇龜、劉崇年等

人。都是熱門人選。

由于競爭激烈,相信戶部官員的出臺,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戶部,掌天下財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小婚姻、錢谷、貢賦

等。所屬有戶部、度支小金部倉部四司。其中戶部郎中小員外郎,

掌戶口小土地、賦役小貢獻、鐲免、優復、婚姻、繼嗣之事;度支郎

中、員外郎掌天下租賦小物產豐約之宜小水陸道涂之利,歲計所出而支

調之,與中書門下省議定上奏:金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藏出納、權

衡度量之數,管理兩京市、宮市等交易之事。并供給宮人、王妃、官

員奴婢衣服;倉部郎中小員外郎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小食稟之

可以這么理解,戶部其實就是財政部小民政部、鼻務部、審計部等

多部門的聯合體。

它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排在第二,不是沒有道理的。

新帝國的戶部尚書,基本認定是殷紅林。

戶部侍郎,則認定是唐嫣。

若是唐嫣出任聲部侍郎,將是數千年來,第一位如此高官的女性官

武則天不算,她是皇帝,而且是走后宮路線的。

平螂掌禮儀小祭享小貢舉之政。所屬有禮部小祠部、聯部、主客四

司。其中禮部郎中、員外郎,掌禮樂小學校小衣冠、符印、表疏、圖

書、冊命小祥瑞小鋪設。及百官小宮人喪葬增賭之數,為本省尚書、侍

郎之副:祠部郎中、員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小漏刻、國忌小廟諱小

筵、醫藥、僧尼之事;膳部郎中、員外郎,掌陵廟之牲豆酒膳;主

客郎中、員外郎,掌諸蕃朝謹之事。開元二十四只玄宗詔禮部侍郎主持

科舉考試。這樣,禮部的地個就大大提高了

·《漢鼎請您評論

·看了這部友推薦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