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340章 三伏天(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0章 三伏天(1)

第340章 三伏天(1)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由于鷹揚軍控制的地域快速增大,目前的鷹揚軍兵力,已經不能滿足軍事上的需要,必須進行一次大型的擴編。之前鷹揚軍一直在不斷的陸陸續續擴編,對很多部隊進行了調整,以適應戰斗的需要。但是在攻占襄州以后,鷹揚軍的戰略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劉鼎決心對鷹揚軍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編。

那位曾經救過郁紋裳的唐嫣姑娘,現在正在協助鷹揚軍處理財政的事情。她的理財能力的確要比相當多的官員出色,經過她的梳理,劉鼎對鷹揚軍的財政有了簡單而準確的認識,這次全軍整編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唐嫣的精密統計,鷹揚軍在鎮海地區的戰斗繳獲,在襄州的戰斗繳獲,加上從江南各勢力敲詐勒索到的錢財,總價值超過六千萬緡(貫),這足夠劉鼎揮霍一段時間了。

而且,鷹揚軍從江南勢力敲詐勒索到的錢財,很少是一次給斷的,基本上都是年年都要給。例如鷹揚軍敲詐嶺南節度使廉知懷,就要他每年支付三百萬緡。鷹揚軍還敲詐湖南節度使閔鎖,要他每年支付鷹揚軍一百萬緡的特別軍費,否則,鷹揚軍……當然,使用的都是非常溫柔的外交辭令,鷹揚軍是絕對不會“仗勢欺人”的,鷹揚軍是講道理的。

負責和各方溝通地殷紅林懇切地表示。各方勢力上繳的這筆錢。鷹揚軍將會用在適當的地方,絕對不是針對他們的。同時,殷紅林還表示,鷹揚軍是絕對講信用地。收了錢絕對辦事,他強烈鄙視那些得了便宜賣乖的勢力,比如宣武軍這樣的,從別人的地盤上招兵,還要誣陷別人的行為。是鷹揚軍深惡痛絕地。殷紅林的口頭禪是:“鷹揚軍辦事,你放心。”

鷹揚軍的整編方案,主要是在旅一級編制上增加一個團級編制,形成什長、隊正、旅帥、團尉、營指揮使這樣的基本指揮體系。原本大唐的軍隊,也是這樣的編制,只是沒有嚴格采取五五制,每個旅只有兩個小隊,每個團又只有兩個旅。這次鷹揚軍嚴格采取五五制,以便統計兵員數額。

原來團級的指揮官是校尉,簡稱團尉,這個級別的軍官,基本都是原來地旅帥直接晉升。旅帥的位置。當然是隊正彌補,以此類推。那些表現優秀的戰士。在這次擴編中,都得到了提拔。這對于鷹揚軍的士氣提升,是有很大作用的。

從理論上來說,整編后地鷹揚軍,每個營或者都地兵力,都可以達到七千人左右,如果加強一些其他部隊,則很容易就達到一萬人,這已經是別的節度使一個軍地兵力了,完全可以承擔某個方向的作戰任務。

整個鷹揚軍整編后總共有十三個營級編制,剔除特殊地鬼雨都,還有十二個營級,按照每個營級七千人計算,那就是八萬余人,足可以滿足鷹揚軍在未來兩三年的戰斗需要了。宣武軍全軍加起來,也不過十萬人。神策軍也只有五萬人。淮西軍雖然號稱有四五十萬人,可大部分都是沒有接受過嚴格訓練的烏合之眾,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由于這次擴編需要增加的兵員數量實在太多,鷹揚軍可能無法一下子招收到這么多的兵員,因此只能一步一步來。首先是罡字營、忠字營、勇字營、飛營等四個部隊擴編,然后才是其余部隊。四大營是鷹揚軍的骨干力量,也是劉鼎和敵人進行主力決戰的主要骨干部隊,按照劉鼎的意思,那是最好的人員,最好的裝備,最嚴格的訓練,都往四大營上招呼。

為了增強四大營的作戰能力,李啟鳴率領的神機旅,派出骨干人員,在這四個主力部隊里面,各自建立一個神機旅,裝備投石機和震天雷,以增強所在營的戰役作戰能力。當初劉鼎攻克襄州,動用的兵力其實也就是一萬人左右,以后滿編的一個營,基本上可以攻擊一座相當堅固的城市了,如果遇到特別強大的城市,兩個營一起上,也基本差不多了。

增強四大營作戰能力的關鍵,不在于人數的增加,而在于神機旅的盡快形成。神機旅的快速形成,又在于黑粉部隊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震天雷。幸好,鷹揚軍目前已經滿足了這個條件。山南東道雖然貧瘠,糧食產量不高,商業經濟也不算發達,但是礦產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在夔州、開州等地,都出產硫磺和硝石,這是目前鷹揚軍最需要的戰略物資。

除了山南東道自產的硫磺和硝石之外,鷹揚軍通過襄州的貿易關系,可以有效的獲得更多的硫磺和硝石。從襄州蔓延開來的商業網絡,可以輻射到四川、關中、河南、河東、河北等地,甚至連龐右道都有人建立了商業網絡。戰亂時期,什么樣的奇跡都可能發生,盡管苦難重重,襄州的商人依然可以從龐右道獲取需要的物資。

故此,鷹揚軍黑粉部隊要在襄州建立一個更大的生產基地,提供更多的黑色火藥,就地滿足鷹揚軍作戰的需要。這次前往襄州協助作戰的黑粉部隊,就在襄州就地駐扎下來了。劉鼎給他們選好的基地,就在石梁山,這個兩面環水的地方,最適合黑粉部隊的需要了。于是,明禮夏、吉澤光、老馬,以及馬冰蝶、熊霸等人,都先后來到石梁山,在這里修建最大的黑粉基地。

根據劉鼎的指示,江宣銘、顧琦方等商人,開始打著鷹揚軍的旗號,派人悄悄地進入龐右道。和當地地勢力洽談交易事項。龐右道有大量的硝石和硫磺。吐蕃人、回鶻人、歸義軍都不懂得利用,只有幾個道士用來修道煉丹,要是這些東西能夠掙錢的話,他們還是很樂意的。同樣地,吐蕃人和回鶻人都對中原的鐵器和瓷器很感興趣。

按照整編后的安排,罡字營戰斗結束以后,將會駐扎在舒城,負責壽州方向的戰斗。忠字營戰斗結束以后。將會駐扎在黃州,負責鄂州方向的戰斗。勇字營戰斗結束以后,將會駐扎在襄州,負責興元府、長安方向地戰斗。飛營依然駐扎在隋州,負責蔡州方向的戰斗。這樣的編制方式,主要是為了縮小部隊的調動范圍,能夠快速應對當前的戰斗需要。

這次攻略襄州,鷹揚軍從鎮海地區調兵。山長水遠的,耗費很大,尤其是在時間上有很大的被動性,對部隊的體能消耗也很大。如果能夠將幾個主要地部隊相對固定在某個作戰方向,避免如此大規模的調動。不但可以減少兵力調動的時間。還給了各個指揮官更多的表現機會,以免楊鷺颯一枝獨秀。這樣某些牢騷和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襄州方向,鷹揚軍準備保持進攻態勢。繼續對長安和興元府保持較大的壓力。在以后地數年時間內,這里都是鷹揚軍發起攻擊地重要出發點,除非是鷹揚軍能夠在短期內攻入長安。事實上,即使鷹揚軍能夠迅速的攻入長安,由于糧食運輸地問題,長安也不能駐扎太多的兵力,更無法支撐大型地戰斗,故襄州依然是最重要的據點。

無論是向西奪取興元府、成都,還是向北攻略長安,襄州都是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奪取長安最大的問題,不是軍事戰略,而是后勤如何解決,這畢竟是在朱玫的家門口戰斗,虎口拔牙啊!襄州的水運交通也發達,在豐水期,大型商船可以順著漢水直達襄州,送來大量的糧食和武器裝備,這都是攻略長安最需要的。

一旦宣武軍和淮西軍分出勝負,鷹揚軍很有可能和宣武軍直接對戰,故襄州也是最大的戰略基地。依據艾飛雨的估計,如果秦宗權真的失去了蔡州,他很有可能向西邊滾動進攻,這一向是他的拿手好戲。秦宗權最終滅亡的地方,應該是在蔡州和襄州之間。

而在壽州方向,鷹揚軍對淮西軍保持一定的壓力,但是主要還是采取防御態勢,如果要主動進攻,就要等到罡字營回到舒州,并且對新兵完成訓練,形成戰斗力。在鷹揚軍幾乎抽空了壽州地區兵力的同時,淮西軍也幾乎抽空了當地的兵力,因此那片地區顯得非常的安靜,安豐塘的周圍,已經有少許的民眾自發的恢復了生產。

韋國勇一直都是幫助劉鼎看守后院,一直都沒有在前線出現。劉鼎一直都覺得對不起他,這次主動讓他承擔收復壽州的任務,也是對他的一個安慰。如果有機會,他是可以直接攻入壽州的。如果鷹揚軍攻入壽州,則將和宣武軍一起,三面夾攻蔡州,徹底消滅秦宗權。秦宗權的藏寶實在太多,無論是鷹揚軍還是宣武軍,都極度眼紅。

飛營面對的就是蔡州,這是楊鷺颯機動作戰的最好機會,也是他最拿手的本領。不過在攻打蔡州之前,他還要想辦法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鄧州、唐州、申州。在劉鼎下達整編命令之前,楊鷺颯已經帶領飛營和鬼臉都離開了隋州,深入到唐州和鄧州一線,追殺零星的馬賊。

鄧州、唐州、申州的淮西軍都不多,骨干部隊都被秦宗權抽調走了,剩下的都是些雜碎。但是那里的馬賊很多,還有地方民眾自發組成的自衛團也很多。這是一片適合馬賊生長的地方,他們打家劫舍,燒殺搶掠,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但是他們擁有戰馬,來去如風,一般軍隊很難徹底的殲滅他們。偏偏他們的戰馬是鷹揚軍最眼紅的,飛營想要辦法從這里搞到一定數量的戰馬,這一切都要靠楊鷺颯的發揮了。

李天翔率領罡字營駐扎在黃州,和鄂州隔江相望,除了威懾周圍地區,尤其是鄂州以外。還將承擔收復荊州地任務。鄂州地地理位置同樣很重要。處于鷹揚軍的下頜位置。襄州和舒州之間,就是通過鄂州連接的。一旦鄂州被敵人控制,鷹揚軍就容易失去機動性,被敵人攔腰截斷。這從兵法上來講,是非常忌諱的。

盤踞鄂州地鄂岳節度使路審中,也漸漸的意識到,在鷹揚軍的高壓下,他已經不可能保持獨立的地位。他麾下的武昌軍。已經被鷹揚軍地勝利所吸引,好多人都開始有投奔鷹揚軍的念頭。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鞠嫦曦又避而不見,他一下子蒼老了很多。根據殷紅林的報告,路審中的日子,恐怕是不多了。

勇字營駐扎在襄州,將會直接承擔攻擊長安的任務,他們是最擅長進攻的部隊。赫赫有名的陌刀隊,令敵人聞之色變。但是在短期內,他們地主要方向,應該是山南西道,尤其是在劉鼎前往興元府覲見的這段時間。勇字營將要保持對整個神策軍的高度壓力。以防止楊復恭在旁邊搗鬼。

四大營的基本方向都是經過仔細衡量才確定的,一般都不再進行大地變動。換句話來說。除非是組織非常大地戰役,否則。他們各自的方向應該是基本不會變了,即使需要動用他們增援另外一個方向,也只是抽調部分地兵力而已,某個方向上需要增加的兵力,主要是依靠機動部隊來承擔。

從目前地局勢來看,最危險方向的依然是山南東道。西面的神策軍應該沒有什么大作用,但是北面的長安,是所有勢力爭奪的焦點,一旦鷹揚軍想要發起對長安的攻擊,那就是捅馬蜂窩了。無論是鳳翔軍、寧軍,又或者是突厥人,到達長安的時間都在三天之內。

因此,鬼臉都、糝潭都、鶴字營,火字營、鐵槍都,將成為鷹揚軍的主要機動部隊,主要集結在山南東道境內,隨時應付即將發起的戰斗,這次整編計劃,最難確定的就是他們所承擔的任務,還有部隊建設的側重點。

鬼臉都和糝潭都,最終都要成為罡字營這樣的全能戰斗部隊,和四大營一樣承擔骨干作戰任務,只要有大型戰役,他們應該都是無法缺席的。但是兩者建軍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這完全是根據當前的實際需要來確定的,中間耗費了劉鼎非常多的心思。

鬼臉都主要向著山地步兵方向發展。

山南東道以西,從襄陽城到興元府,又或者是到成都,基本上都是山地,崇山峻嶺,羊腸小道,是這些地方的主要特色。只有能夠迅速翻山越嶺的部隊,才能在這些山地健步如飛,否則,很可能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已經被山嶺拖垮了。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有針對性的展開訓練,并且在武器配備上也有所側重。

鬼臉都主要裝備單手武器、單手盾牌、單兵弩,士兵的盔甲也是最輕的皮甲,基本不配備重型武器,主要攻堅方式是依靠炸藥包爆破。無論是從襄州經興元府進入川中,還是從荊州經渝州進入川中,都需要翻越大量的山地,因此,鬼臉都戰士們,注定了要練就一雙鐵腳板,還有無比矯健的身手,甚至還有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的能力。

“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希望你們都要變成猴子,最靈活的猴子。”

劉鼎私底下對鬼臉都的所有軍官這樣表示。

相反的,糝潭都則向著重型步兵方向發展,他們主要是在開闊地作戰,他們要有最強大的攻擊力,最強大的防護能力。因此,糝潭都基本都是裝備雙手武器,大型塔盾,包括陌刀、大砍刀、戰斧等,每個戰士的盔甲也是最厚的,最輕的一套盔甲,重量也在三十斤以上。盔甲、頭盔、護臂、護腕、鐵履,全身裝備加起來,他們要承載超過一百斤的重量。換句話來說,他們從頭到腳,都被厚厚的鐵皮包裹著。

我國的重步兵,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秦漢時期的重步兵,都在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重步兵到南北朝時期達到巔峰狀態,當時的北魏重步兵,戰斗力非常強大,有“破軍”稱號,意思是無軍不破,可惜最后隨著北魏地滅亡而滅亡。隋朝也有部分重步兵。但是卻不占主流了。到了唐代。重步兵基本消失。

糝潭都地建立,充分吸收了北魏重步兵的優點,改正了缺點。糝潭都的主要武器,都是秦漢鐵匠鋪最新打造的。為了滿足糝潭都地特別需要,秦漢鐵匠鋪還派人在糝潭都專門搜集各種意見,以改善武器裝備。糝潭都最基本的要去,就是即使面對敵人的騎兵,也有一戰之力。當然。這樣的重步兵,還指望他靈活機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你們地對手,是他們。”

糝潭都重步兵成立的一個很大目標,就是淮西軍里面的血霸都。打敗血霸都,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昔日在糝潭的戰斗,讓糝潭都的戰士都記住了兇悍的血霸都,也產生了戰勝他們的強烈決心。然而。血霸都地確是精銳中的精銳,即使面對鬼雨都也絲毫不落下風。要戰敗他們,就要比他們更加的兇悍,更加的堅強。

為了充實糝潭都的戰斗力,劉鼎決定從鬼雨都里面抽調一百二十人。到糝潭都擔任隊正等職務。同時。糝潭都地主要兵員,都從各部隊抽調身材魁梧地士兵集結而成。因為要承載巨大的負重。一般地兵員是無法達到要求的。如果鷹揚軍不是拿下了山南東道,想要征集到足夠地符合條件的大個子。是很難很難的。

鶴字營則要建設成快速反應部隊。

鷹揚軍目前的區域態勢其實并不理想。最理想的防御狀態應該是圓形的,好像宣武軍以汴州為中心的擴張,就是基本成圓形的。但是目前鷹揚軍的統治區域,卻是長條形的。從襄州到鎮海,綿延數千里,步兵行軍要兩個多月,即使坐船順流而下,也要好幾天的時間,這樣的兵力配備,顯然不能滿足鷹揚軍的要求,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是必須的。

鷹揚軍的頭號死敵,依然是淮西軍,然后是宣武軍,但是,江南勢力畢竟不能完全無視,他們暫時還不敢有什么大的動作,然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鷹揚軍進入中原的爭奪,來自中原敵對勢力的說客,肯定會異常的活躍。到時候,江南勢力會做出怎么樣的選擇,無法判斷。一旦鷹揚軍主力陷入苦戰,江南又生戰亂的話,就需要一支反應很快的部隊,防微杜漸,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從目前鷹揚軍控制區域看,水運依然是最快最有效的運輸方式,因此,鶴字營需要和水軍緊密合作,設計最精密的運輸方案,衡量到底要怎么樣部署兵力,才能做到最快反應。同時,在兵器的配備上,他們更傾向于鬼臉都,實行全面的輕裝化,緬鐵彎刀、烏金弓,是鶴字營的基本配備。

其實,對于建立快速反應部隊,鷹揚軍里面,除了劉鼎之外,其他人都沒有經驗。對于他們來說,快速反應部隊的含義就是騎兵,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快速反應部隊。然而,劉鼎堅持認為,只要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使是步兵也能夠做出快速反應的。

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作戰區域,應該是江南水鄉,稱雄河北的騎兵,其實在長江以南地區的用處并不大,好像浙江、福建、嶺南,都有大量的山區環繞,鶴字營在訓練快速反應的同時,顯然也要兼顧一下山地作戰。

“能跑,能打。”

這是劉鼎對鶴字營的基本要求。很顯然,這個要求對于成立不久的鶴字營來說,實在是有點高。作為鶴字營的指揮使,張祥鶴覺得自己正在被不斷的拔高,哪怕是自己不吃不喝不睡的工作,也難以滿足劉鼎的要求。但是無論多么的困難,他們都必須向著這個方向建軍,因為劉鼎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一年時間,練不出一個樣子來,他就要換人了。

火字營嘗試和神機旅的其余人員合并,組成全新的火字營。

嶄新的火字營和以前的火字營是完全兩回事,甚至連兵員都沒有幾個是相同的,原來的火字營官兵,都整編到了其他部隊,新調來地。大部分都是黑粉部隊地成員。新的火字營。嘗試集中使用大量的火器,作為戰場殺敵的主要手段,其中包括震天雷、炸藥包、地雷等,單兵武器只作為防身使用。

鷹揚軍研究地槍炮等武器。并沒有太大的進展,槍管、炮管的強度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負責這項研究的秦鐵都簡直不好意思和劉鼎見面了。當然,一些實驗性的武器是有地,例如簡陋的鐵炮。從鐵炮里面發射的球形彈丸。可以射到五十丈(大約一百五十米)之外,跟投石機差不多。但是這樣的鐵炮實在不太安全,經常發生炸膛事故。想要真正成規模使用,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震天雷和炸藥包這樣的原始武器,是目前鷹揚軍最大的優勢,黑色火藥則是鷹揚軍的最大秘密。如果沒有黑色火藥,襄州肯定不會這么快拿下來的。如果沒有黑色火藥,鷹揚軍地兵員數量恐怕還要增加數倍。軍費開支也要增加數倍。火字營的建立,就是要將黑色火藥的威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這是懲罰之火。”

劉鼎給火字營親筆題詞。

至于江南地區的鎮海軍,則全部解散,編入其他的部隊。只保留秦萬超地超義軍。

從鎮海地區招收地兵員。在這次戰斗的表現,其實劉鼎并不滿意。很多指揮官也不滿意,他們地戰斗意志、戰斗韌勁。都表現出了較大的偏差,再次證明了鎮海兵不能打仗地傳聞確實不是空穴來風。根據郭禹的建議,劉鼎決心從夔州等地招收彪悍的山民取代他們,原來的鎮海兵員,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退役。

這個建議得到了鎮海地區兵員的擁護,毫無疑問,這些人更愿意回家去種田或者經商。他們原來在鎮海地區,對手不太強大,他們勉強還能在戰場表現表現,然而,隨著鷹揚軍的壯大,鷹揚軍的對手也越來越厲害了,尤其是想到即將要面臨游牧民族的騎兵,不少來自鎮海地區的兵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怯戰的心理。

就連劉浩、刁、杜武等人,也都愿意回家去做富家翁,不想再在刀口上血了,他們先后提出了退役的申請。劉鼎很快批準了他們三人的退役要求,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過上了富家翁的生活。至于來自鎮海地區的兵員,也分批的退役。鎮海地區正在推行新的經濟政策,正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退役的兵員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

還有霍山地區的熾字營,也并入罡字營里面,取消原來的熾字營番號。

熾字營自從建立以后,一直都沒有經歷大的戰事,一直都在霍山縣監視淮西軍,這次被取消番號也是理所當然。唯一的插曲就是,熾字營被取消番號的時候,還從大別山拉來了三千多的匪徒,經過挑選以后,有半數的人都被補入了罡字營,其中就包括當初和劉鼎不打不相識的彭飛虎。

在大別山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彭飛虎,終于低下了高傲的腦袋,意識到只有參加鷹揚軍,才有新的出路。由于鷹揚軍的政策很得民心,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大別山的匪徒越來越少,大部分都金盆洗手下山,安分過日子,又或者是參加鷹揚軍。彭飛虎終于殺了六張臉,為自己的家人報了仇,可是天下之大,卻也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了。

最后,彭飛虎帶著僅剩下的兩百多兄弟,加入了鷹揚軍,成為了罡字營的一名旅帥。想當初,他在大別山呼風喚雨,劉鼎不過是外來的小家伙罷了,現在幾年的時間過去,外來的小家伙已經成為高高在上的節度使,每每念及至此,彭飛虎都有種無言的感慨,同時激發了他努力立功的決心。罡字營的指揮使韋國勇賞罰分明,只要他勇敢作戰,自然有重新出人頭地的機會。

楊行密的千牛軍,讓楊行密自己決定是否需要擴編,是否能夠承擔足夠的軍費開支。楊行密的部隊名義上和鷹揚軍是平衡的,鷹揚軍主要提供裝備給他,并不直接指揮。楊行密率軍駐扎在廬州東南已經有一段的時間了,他一直在等待機會。

周水的鐵槍都,保留獨立番號,調防襄州,充實人員,加強訓練,準備和勇字營一起進攻長安。主要是考慮到進攻長安的時候,極有可能遭遇敵人的騎兵部隊,鐵槍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沒有敵人的騎兵,鐵槍都的防御能力,也是無人能及的,那一排排的鐵槍,絕對讓人顫栗。

鐵槍都已經成立了大半年,在周水的嚴格訓練下,已經有了初步的規模。但是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現在還很難說,畢竟,用步兵來抵擋騎兵,本身就是非常艱難的,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幸好,李瓊的到來,加強了鐵槍都的領導力量,李瓊當年在慶州作戰,對游牧民族的騎兵非常的熟悉,他和周水兩人取長補短,加快了鐵槍都的成熟。

其實鐵槍都這個名字并不恰當,因為步兵抵御騎兵的主要武器,除了長矛之外,還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武器,那就是強有力的弓弩。尤其是連環弩。這次改編以后,鐵槍都就裝備了很多的連環弩。這些連環弩都是江南沈家生產的,威力相當大,如果敵人騎兵陷入連環弩的伏擊,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但是,也只有極其愚蠢的敵人,才會陷入連環弩的伏擊。鷹揚軍想要指望鐵槍都能夠消滅敵人的騎兵,這是完全不可能的。鷹揚軍沒有騎兵部隊,這是最大的軟肋,要彌補這個軟肋,除了調遣鐵槍都到前線之外,還要盡可能的組建自己的騎兵。但是要組建騎兵,必須弄到充足的戰馬,而目前整個鷹揚軍的戰馬,都不夠五百匹,除了斥候部隊和鬼雨都,還有各個軍官的坐騎之外,根本不可能組建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