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331章 漩渦(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1章 漩渦(4)

第331章 漩渦(4)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琵琶山和真武山都被攻克,襄陽城頓時被蒙上了厚厚的陰影,隨之帶來的變化,讓淮西軍陷入一片混亂。城外的鷹揚軍旗幟,高高的在真武山的上面飄揚,它們就好像是一把把的利刃,架在了襄陽城的上面,又好像是一條條的繩索,勒緊了淮西軍的脖子,讓他們無法喘過氣來。

真武山距離襄陽城的城墻實在太近了,肉眼都能夠看清楚對方的大致動作。鷹揚軍占領真武山以后,并沒有耀武揚威,也沒有急于攻打襄陽城,而是在默默的,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攻城的準備。淮西軍可以清晰的看到,鷹揚軍完全從戰斗中脫出來了。原本激烈的戰斗,突然間靜寂下來,有戰斗經驗的老兵,都知道這種寂靜意味著什么。

一連幾天,馬殷的臉上都是烏云密布,讓襄陽城的氣溫仿佛都低了幾度。李瓊、秦彥暉、高郁等人都不敢大聲說話,同時在內心里感覺到極度的沮喪。當初他們從荊州趕來襄州的時候,滿以為可以在這里開拓一番新天地的,結果沒想到,屁股還沒有坐熱,該死的劉鼎就帶著鷹揚軍殺過來了。更該死的是,襄州的淮西軍戰斗力實在太差了,兩天就被鷹揚軍拿下了琵琶山和真武山,偌大的襄陽城,居然被鷹揚軍包圍的水泄不通,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襄陽城孤軍在外,想要請求友軍的幫助,實在是不太可能了。現在淮西軍的主力部隊,都被秦宗權抽調到了蔡州和宣武軍決戰,襄州周邊地區的兵力非常薄弱。唐州、鄧州、申州等地,雖然有部分零星的淮西軍,可是他們都是秦宗權看不上眼的,指望這些部隊來解救襄州,根本不可能。再說了。史光璧去了那邊幾個月的時間,也沒有鼓動一支部隊到來襄州,可想而知他們的水平。

唯一能夠給襄州一個小小突圍機會地,就是來自荊州的淮西軍。要是秦宗言能夠意識到局勢的危險,意識到襄州陷落以后,他就可能成為甕中之鱉。只能等死以后,或許他會考慮放棄荊州,率軍猛攻鷹揚軍的后路。以他們的戰斗力,未必能夠從根本上威脅到鷹揚軍攻擊襄州的戰略,但是起碼可以給馬殷他們一個突圍地機會。

襄陽城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可是對于守軍來說,想要逃跑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現在鷹揚軍水軍戰艦已經封鎖了漢水。并且切斷了襄陽城和樊城、老河口等城鎮的聯系,馬殷他們被困在襄州,根本跑不了。鷹揚軍之所以慢條斯理的進行著攻擊準備。一點都不著急,就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怕淮西軍突圍。反正都是鍋里的魚,何必那么著急呢?

淮西軍大帥的臉上陰云密布,整個襄陽城內自然也是陰云密布,動亂時有發生。原本馬殷對于城內的秩序,還是控制的比較嚴格的,他有長期占據襄州,和秦宗權分庭抗禮地想法。但是現在鷹揚軍大軍壓境,淮西軍走投無路。在絕望的氣氛籠罩下,相當多的淮西軍開始出現失控地行為,殺人、搶掠、等現象層出不窮,馬殷自己也不能阻止。時不時的,還有淮西軍自己的內訌,在軍營里面發生流血沖突,讓淮西軍的士氣越發低落,馬殷同樣沒有好的辦法解決。

每天馬殷都要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城樓上觀察真武山的動靜。判斷鷹揚軍什么時候發起進攻。到今天為止,鷹揚軍占領真武山已經二十天了,劉鼎帶領的鷹揚軍主力到達真武山也有十三天了。在這十三天的時間里,鷹揚軍做了很多工作,他們甚至還挖掘了地道,只等著劉鼎地一聲令下,就可以對襄陽城發動致命的一擊。現在的劉鼎,有充分的時間,天知道他會什么時候下達總攻命令?

“天要亡我……”

馬殷仰首看著灰沉沉的天空。無奈的感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沒想到。這個襄陽城。居然成為了自己生命地最終點。當初離開荊州時候地意氣風發。和此刻地消沉沮喪形成了鮮明地對比。高郁等人看在眼里。也是暗自傷悲。馬殷也算是淮西軍里面比較有能力地人。怎么就無法混出人頭地呢?

在馬殷每天觀察鷹揚軍地同時。鷹揚軍每天也在觀察襄陽城地動靜。

站在真武山地上面。可以居高臨下地打量襄陽城地西南面。通過單筒望遠鏡。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淮西軍在城內地細節。淮西軍地巡邏路線和明哨地位置。他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連他們沮喪地臉頰。驚恐地神態。也都歷歷在目。很顯然。淮西軍已經被鷹揚軍深深地震懾了。部隊地士氣相當地低落。站崗和巡邏地時候。都體現地格外明顯。就連他們地軍旗。也耷拉著腦袋。仿佛不敢展開似地。

這一天。李天翔、楊璧鱗、蕭騫迪、周杰旺等四人正在真武山小聚。商討進攻襄陽城地細節。有關襄陽城地攻擊行動。主要是他們四個人承擔。由于楊鷺颯地出色表現。讓他們可以直接攻打襄陽城。因此減輕了很多負擔。不過也是因為楊鷺颯地存在。他們都感覺到自己肩頭上地壓力很重。楊鷺颯簡直是將一塊肥肉送到了他們地口中。如果他們還不好好表現地話。那就對不起自己剛剛得到地爵位了。

后面傳來戰士敬禮地聲音。四人回頭一看。卻是劉鼎帶著張浚、崔瀣過來了。花滿樓和龍月秀也在其中。李怡禾在旁邊陪同。劉鼎之前一直待拓林湖負責整體地戰役指揮。現在出現在前線。只表明了一個信息。那就是要動手了。四人地心情頓時激動起來。急忙上前敬禮問好。

劉鼎淡然說道:“監軍大人和特使都要親自看著襄陽城被攻下。這是你們露臉地機會。要努力啊!”

四人齊聲回答:“保證完成任務!”

劉鼎點點頭,伸手示意張浚他們可以前一點,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

站在真武山上面。可以俯視襄陽城,甚至可以看的很遠。襄陽城的淮西軍在鷹揚軍的高壓下,情緒非常的低落,麻木的等待著上天的判決。這時候明明是有風吹過地,可是淮西軍的旗幟,就是沒辦法飄蕩起來。仿佛也被眼前沉重的氣氛給壓倒了。中間有一面寫著“馬”字的旗幟,被風卷得纏繞在了旗桿上,他身邊的淮西軍士兵也沒有心思將它展開。

張浚等人來到以后,真武山上面顯得有點擁擠了,于是蕭騫迪他們都向著左側退開了。劉鼎和李天翔他們交談了幾句,詢問了準備工作的進展。四人都表示,現在主要是在等黑粉部隊作業,只要他們地裝藥全部完畢,鷹揚軍就可以發動對襄陽城的最后一擊。

“那是什么?”張浚忽然問道。

“那是我軍的水軍戰艦。”李怡禾回答。

兩人的聲音吸引了周圍的人。他們都向著視線的最遠方看過去。

在襄陽城的遠方,的確可以看到隱約的戰船身影,因為戰船地帆布都是藍色的。在一片的灰蒙蒙里面,還是顯得比較引人注目地。這些戰船,都是鷹揚軍水軍的戰艦,大部分都是斗艦和艨艟,至于水軍的主力大型樓船,卻沒有出現。現在還沒有進入雨季,漢水的水位比較低,大型樓船不能逆流而上,只有這些斗艦可以協助作戰。它們的作用。不是協助進攻襄陽城,而是防止襄陽城內的淮西軍脫逃。

襄陽城三面環水,只有西門和南門的附近是陸地,鷹揚軍水軍戰艦控制了漢水以后,等于將一條粗壯的繩索纏繞在淮西軍的脖子上,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也無法掙脫這條要命地繩索。每天晚上,淮西軍凝視著漢水中的鷹揚軍戰船,凝視著那點點的燈光。都深切的感覺到,襄陽城是一個死地,一個沒有退路,沒有生路的死地。

對于馬殷來說,不成功便成仁,他拒絕了鷹揚軍的勸降,決心要和鷹揚軍戰斗到底,但是,這只是他個人的想法。大部分的淮西軍官兵未必這么想。他們都是襄州各地抓來的壯丁。本來對于趙德湮地統治就非常不滿,趙德湮投降了淮西軍以后。他們對淮西軍的做法同樣很反感,現在是被強迫作戰,一旦強迫他們的力量消失,他們會如何抉擇,就算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到,這是馬殷非常痛苦的重要原因。

正是因為如此,城內的淮西軍才會顯得如此的沮喪,他們根本就沒有死戰的決心和勇氣,也沒有死戰的必要。也正是因為如此,鷹揚軍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止馬殷地破罐子破摔。對于鷹揚軍上下來說,最擔心地就是馬殷困獸猶斗,要將襄陽城燒成一片白地,因此,進攻的速度一定要快,不能給馬殷等人放火焚城地機會。

張浚初來乍到,對這場戰爭卻十分好奇,問了很多細節上的問題。他畢竟是兵部侍郎,始終幻想著有一天,朝廷還能夠收回各個節度使的兵權,因此,檢查鷹揚軍的戰斗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崔安潛臨死前的一些想法,正在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崔安潛將希望寄托在鷹揚軍的身上,他對鷹揚軍當然要重點考察。

劉鼎給他們每人都準備了一個單筒望遠鏡,李怡禾簡單了介紹了用法,他們就舉著單筒望遠鏡迫不及待的觀看了。張浚、崔瀣、花滿樓舉著單筒望遠鏡,細心的看著,仔細的搜索淮西軍的動靜。龍月秀顯然沒有這樣的耐心,單筒望遠鏡在她手中更多是一種玩具,一種讓她感覺到很新奇的玩具。當她得知這種奇特的玩具,居然是劉鼎發明的以后,她顯然對劉鼎的看法有些許的改觀。

花滿樓忽然輕輕的說道:“我看到馬殷了。”

張浚和崔瀣也說道:“嗯,我們也看到他了。”

劉鼎若無其事的說道:“馬殷一直都在看我們,看我們什么時候正式發起攻擊。”

張浚放下單筒望遠鏡說道:“有沒有派人和馬殷聯系,有沒有派人勸降?”

劉鼎淡淡的說道:“我們將勸降信用弓箭射到了城里面,結果馬殷拒絕了。”

張浚微微皺皺眉頭。

龍月秀說道:“他不肯投降嗎?”

劉鼎說道:“不肯!”

龍月秀說道:“你們要怎么做?”

劉鼎隨意的說道:“那就打吧!”

張浚畢竟是兵部侍郎,對于軍事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鷹揚軍地兵力并不多,只有一萬多人。其中戰斗兵員剛好在萬人左右。襄陽城內的淮西軍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但是數量肯定是鷹揚軍的數倍。從襄陽城的城墻來看,絕對是天下堅城。面對如此堅城,鷹揚軍是否能夠迅速攻克,實在是未知數。如果鷹揚軍不能迅速攻克襄陽城。就有可能帶來一連串的不良后果。

張浚半信半疑的說道:“劉大人,你準備用多少時間攻打襄陽城?”

劉鼎淡然說道:“一個

張浚狐疑地說道:“一個月的時間夠嗎?”

劉鼎淡淡的說道:“必須夠。”

張浚疑惑的說道:“什么叫必須夠?”

花滿樓和龍月秀也仔細的聽著,對劉鼎的這個回答都覺得很新鮮。

夠就是夠,不夠就是不夠,什么叫做必須夠?

劉鼎慢慢的說道:“現在荊州的淮西軍,還有鄧州、唐州、申州的淮西軍,都有我撲來地跡象,但是他們還沒有行動,因為他們都在觀望。觀望我是否能夠迅速打開局面。如果我們不能迅速打開局面,他們將在一個月以后,到達戰斗位置。抄我的后路。所以,我能爭取到的最多時間,就是一個月,而且,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了。”

張浚微微沉默片刻,擔心地說道:“如果一個月內不能解決戰斗呢?”

劉鼎若無其事的說道:“那各位只好跟我一起離開襄州了。”

眾人默然。

龍月秀悄悄的凝視著劉鼎的背影,仿佛是在判斷他最后這句話到底是真還是假。這么輕飄飄的一句話,說撤走就撤走,哪里有那么輕松的事情?不太可能是真的!肯定是他勝券在握。故意在說反話。這個劉鼎,為什么總是顯得這樣高深莫測呢,他為什么總是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藏在內心最深處,不讓外人知道?他對楊若蘭的感情,是不是也深藏在內心深處,不愿意觸及到這個永遠地傷痛?

她對鷹揚軍的了解不多,劉鼎死而復生的時候,她已經被貶為庶民,流放到遙遠的黔州。最后還是吉王李保悄悄的將她弄回來的。平時,她只能從哥哥吉王李保那里聽來有關鷹揚軍的消息,可是朝廷收到的關于鷹揚軍的消息,其實也是很少地,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僅有的幾條消息也經過認為的修飾,為了是討李儼的喜歡,這樣一來,有關鷹揚軍的一切。就更加撲朔迷離。令人無法判斷真假。

后來,龍月秀下定決心。在江湖上行走了幾個月的時間,終于從其他人那里了解到更多有關劉鼎,有關鷹揚軍的信息。毫無疑問,鷹揚軍的力量是越來越強大了,而且他們和皇帝李儼絕對是貌合神離,所謂地“奉天子”,不過劉鼎身上最美麗地一個謊言而已。李保這次微服到鷹揚軍來,就是要親眼看看鷹揚軍的具體情況。

昨天見過劉鼎以后,龍月秀地心情非常復雜。如果劉鼎真的有把握在一個月之內攻克襄陽城,說明劉鼎掌握的能力是很強的,為什么他不肯支持吉王殿下?難道,他的野心真的是自己要做皇帝?難道,他還想建立大齊國?既然如此,哥哥為什么還要選擇鷹揚軍作為藏身的地方?

她身邊的花滿樓,就是吉王李保,他是李儼的弟弟,在眾皇子里面是最出色的一個,卻也是最讓人忌諱的一個,無論是之前的田令孜,還是現在的楊復恭,都堅決將他排除在權力圈子外面,不允許他有任何染指權力的機會。

甚至。最近李儼的身體很不好,隨時有可能駕崩,楊復恭已經開始物色李儼地繼承人。因為李儼本身沒有兒子,繼承人只能從他的弟弟中選擇。李儼總共有六個弟弟,其中最大的就是吉王李保,最小的就是壽王李杰。李儼本身根本沒有能力選擇繼承人。一切都是掌握神策軍的宦官在搞鬼。他們根據自己的利益,看中誰就是誰。

伴隨著新皇登基,往往充斥著腥風血雨,當初李儼上臺地時候,就有五個皇子被神策軍秘密殺死,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尸骨埋葬在什么地方,沒有人敢過問,十二兄弟就這樣只剩下了七個,再也沒有人提起。如果李儼死了。一個新的皇子要登上皇帝的寶座,恐怕別的皇子都要性命不保。尤其是如果神策軍選中了李杰作為繼承人的話,其余幾個比他大的皇子。包括吉王李保在內,都非死不可。

在唐末,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皇子的小命還不如街上地賤民珍貴,龍月秀(李思妍)原來有郡主稱號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這個身份的悲哀,直到貶為庶民以后,她才發現,自己原來比郡主還要更加地安全。最起碼神策軍的屠刀,不用考慮她這個被削去了封號的庶民。

這就是現實。

可怕的現實。

崔瀣輕輕的打斷了大家的沉思,他滿懷向往的說道:“不知道趙德湮搜掠了多少民脂民膏?現在是否都在襄州里面?馬殷有沒有將其藏起來?你們的情報有沒有相關的信息?這些都是國家地財產,一定要妥善處理好。”

張浚馬上反應過來,厲聲說道:“監軍大人提醒得好,劉大人,山南東道的資產,有沒有全部運往蔡州?”

趙德湮在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的時候,實行高壓的稅收政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是朝廷眾臣都知道的,每年趙德湮也會上繳一定的財稅,討好朝廷的各位大臣,于是各位大臣對于趙德湮的荒淫無度,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不怎么過問,結果才會導致楊復恭等人也沒有覺察到他要叛變。張浚他們在興元府吃夠了苦頭,每天都啃樹皮窩窩頭。只等著拿下山南東道以后。好好地改善目前的困境,對趙德湮的資產當然非常關注。

李怡禾回答道:“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馬殷還沒有來得及將資產外運,趙德湮如果遺留有大量資產,應該就在城里面。但是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趙德湮的名下,其實并沒有多少的資產,他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子,大部分的資產,之前都送給朝廷買官去了。各位大人也知道,山南東道各個州都比較貧窮,有關趙德湮的巨額資產,更多地是民間傳說,其實完全失實。他之前和淮西軍暗通款曲,大量地資財都送給了淮西軍。屬下推測,就算我們進入襄州城,恐怕也不會有很大的繳獲。”

崔瀣失望地說道:“怎么會這樣?難道就一點都沒有了嗎?”

李怡禾推測著說道:“幾千萬錢應該還有吧!”

張浚頓時兩眼放光,連聲說道:“幾千萬錢也好!幾千萬錢也好!”

劉鼎和李怡禾悄悄對望一眼,兩人的內心里都浮現起一個念頭:看來興元府的確很窮,幾千萬錢就讓他們激動成這樣。想當年,大唐每年的最高財政收入是六百億錢,每年的俸祿支出就有上百億之多,隨便一個朝廷大員,都不會將幾千萬錢放在眼中,沒想到今天,區區幾千萬就讓一位朝廷重臣如此激動,真是山不轉水轉,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了。

張浚的確在興元府窮怕了,他本人都有幾個月沒有拿到俸祿了,這次臨行之前,皇帝李儼最關心的,就是要鷹揚軍盡快將趙德湮的資財押送到興元府,以幫助困頓的朝廷渡過難關。在李儼看來,只要鷹揚軍攻克襄陽城,興元府的困境馬上就能夠得到改善,他也很快就可以回到長安。附近的李天翔、楊璧鱗、蕭騫迪等人都暗暗搖頭,朝廷的確是……墮落了。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