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方紹又在參照隋文帝的基礎上,加了幾門諸如“精于奇技”、“長于算測”的科業,他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給那些善長于制造機關器械的優秀手工業者,以及精于數學、天文計算的這類人才一個進身之階。()而提升“理工類”人才的地位,自然只有方紹這樣有著深遠目的者才能意識到其重要性。
顯然,科考之法,為寒門庶族打開了一條通往上層的通道,給了他們改變命運的希望。
一個社會,必然無法消除貧弱貴賤這等階級差距,但血跡斑斑的一段段歷史證明,一個社會可以存在階級差距,但必須要有一條令上下層階級可以互相滲透的通道,也就是說要給下層人出人頭地的機會,這樣將有利于緩減上層階級在“近親繁殖”下的退化腐朽,為整個國家的統治階層不斷的注入新鮮的活力,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縱觀歷史,多少末世王朝,無不是死水沉沉,僵化冰冷,上層階級完全壟斷了所有權力,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肆意的揮霍著這個國家殘存的生命力。而下層的人沒有絲毫進身的機會,只能默默的忍受著上層壓榨與欺凌,這樣一個對大多數人而言,沒有希望的王朝,當民眾的不滿積壓到一定程度之時,所爆發出來的必將是改朝換代般不可阻擋的破壞力。
方紹深知當年的歷史中,司馬家的晉王朝在士族的支持下一統天下,而其所創建的王朝,也完全是一個為士家把持,為士家服務的王朝。當天下承平之時,以為高枕無憂的皇族和士家,終日揮霍享樂,或是在爭權奪利中醉生夢死,正是在士族們一手開啟的“八王之亂”之后,華夏文明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最黑暗的時代。
正是因為方紹深知士族獨大的禍患,所以,他才要提出了《科舉制》,為寒門開啟上位的通道,為士族們創造一個可與之制衡的對手。
當然,方紹也不知道,在當前的環境下,士族已經形成一股舉足輕重,可左右天下局勢的巨大力量,而劉備想要奪取天下,自然也要依靠士族的支持,如果只單純的以科考來作為做官的唯一手段,那么這盡管可以獲得一部分真正有才學的士人的支持,但也會得罪不少才學庸碌,但卻掌握著巨大經濟與社會能量的士人。
方紹能想到這一點,千古一帝楊堅自然也想得到,所以,這位隋文帝一手創建的科舉制,其實是分為科考與察舉兩項的,科考即是以考試的形式錄官,相對而言對于士庶都是公平的,而察舉一項,則參照了《九品中正制》,令地方郡守向朝廷舉薦人才,而所舉的人才,則要考慮其家世、品德與才能。
“紹的這套《科舉制》,既可招攬寒門庶人中的英才,又保全了士人的利益,而且還可使兩類人間互相制約,如此,則天下精英盡入大王囊中,足可與曹操的那個《九品中正制》相抗衡了。”
方紹將科舉的整個過程詳細的道來,說得劉備是翩然心動,前思后想之后,不禁一躍而起,興奮的叫道:“中正,你的這科舉制,深得用人之奧妙呀,嗯,不錯不錯,孤正可以此來與曹操針鋒相對。不過,這件事不是件小事,還得與眾臣僚們細細的商議一番才是。”
于是,在曹操頒布《九品中正制》不久,劉備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研究起了方紹提出的《科舉制》,畢竟此制關系重大,故而劉備一連數月,分別召見了諸葛亮等在漢中的諸臣的意見,并以十余封書信,與在外任職的龐統與法正交換意見。
總而言之,因是這科舉制,照顧到了各方的利益,而諸葛亮均是當世英杰,自也看得出這科舉制在與曹操對抗方面的優勢,故而方紹的這套制度并沒有遭受多大的阻力。
于是,在中原的曹操,以漢帝的名義實施《九品中正制》后的三個多月,劉備亦下詔,在其統治區域內實行科舉,并定于秋末之后,進行第一次的科考。
入夏之后,方紹奉劉備之命,前往東三郡巡察,為即將于秋末可能發動的攻取關中之戰做相關部署,而就在方紹剛剛結束了對最東邊房陵郡的視察之后,家里便傳來消息,言兩位夫人雙雙為他生下了兩位小公子,而且兩位小公子出生的日期,只不過相差十余天。
聽到了自己當爹的消息之后,方紹興奮得不得了,迅速的結束公干,急匆匆的趕回了南鄭。
一進門,方紹便聽到了嬰兒響亮的啼哭之聲,那聲音嘹亮而清脆,充滿了新生嬰兒的實力,方紹心中更喜,暗忖:‘不愧是我兒子,哭得都這么帶勁,體質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方紹大步流星,幾步便奔入了后堂。
此時,諸葛蓉與孫尚香正各自懷抱著自己的兒子喂奶,方紹招呼也不打一聲就闖了進去,卻將這兩位夫人嚇了一跳,趕緊拉緊自己的衣衫,免得走漏了光,待見得是方紹進來時,才都松了一口氣。
“夫君,你怎么也不吱一聲就闖進來,嚇壞了孩子怎么辦。”孫尚香笑著抱怨道。
“我這不是急著想瞧見咱兒子嘛,快,快給我瞧瞧。”方紹急得什么似的,這初為人父的激動,與普通人也無異。
兩位夫人同時將孩子捧了過來,方紹一時不知該先看哪一個好,便索性將兩個兒子一同抱起,一會瞧瞧這個,一會親親那個,臉上卻是樂開了花。
方紹粗一掂量,這兩小子至少也得有六七斤重,這在這個物質營養不是很豐富的時代,能生下這么重的兒子,看來自己平素對兩位夫人的營養計劃沒白費。
再看看那倆小子,白白胖胖,粉嫩粉嫩的,一個吐著泡泡呼呼大睡,另一個則哇哇的哭個不停,總之怎么看都可愛得不得了。
諸葛蓉見他那副癡癡的樣子,便是取笑道:“瞧你,只顧著看兒子,倒把我們給忘了。”
方紹的注意力這才從兒子們身上挪開,趕緊將兩位夫人一人親了一下,笑呵呵道:“兩位夫人辛苦了,我替方家烈祖烈宗謝過你們了。”
那二人剛剛生產過后,雖然已經休養了快二十天,但臉上仍然殘留著些許蒼白虛弱,不過給他這么突然一親,兩人的臉上不禁都涌起了幾許紅暈。
孫尚香先將自己哭得哇哇響的兒子接過,低頭笑道:“還是我來抱吧,再讓你抱下去,咱兒子都要哭啞了。”
方紹便笑著將兩個兒子交還了他們的母親,忽然間想起了什么,忙問:“我一時高興,倒忘問了,對了,他們哪一個是先出生的呀。”
“是我的這個。”孫尚香言語間似乎有點小小的得意。
這也難怪,按照家規而言,諸葛蓉才是正妻,其生出來的兒子自然就是嫡子,如果生出來的還是老大的話,那便又是嫡又是長的,這就意味著其作為方家繼承人的身份將無可動搖。
不過眼下幸運的是,孫尚香的兒子先出生,雖然沒搶到嫡子的身份,但起碼有一個長子的身份,對其將來在家中的地位,亦是極有幫助的。
方紹這個時候只為當爹而高興,隨口一問,哪里會有她們女人家的那些細心思。
“夫君,孩子還未取名,你這當爹的,是不是該給他們取個名呀?”諸葛蓉淡淡的提醒道。
方紹精神一振,立時又來了興致,要說這取名,早在幾個月前,閑來無事之時,他便在琢磨著給將要出生的孩子取什么名,什么方正、方圓、方世玉的想了一大堆,不過,這個時候真正要用到時,他倒一時間不知該怎么個選擇了。
“這個我得好好想想。”方紹站了起來,在兩位夫人中間走來走去,嘴里邊嘀咕著各式各樣的名字。
突然之間,腦海里鬼使神差的閃過倆字,方紹也沒細琢磨,只覺得這兩字最配自己的兒子,便脫口道:“干脆,老大叫方炎,老小就叫方悠吧。”
“方炎,方悠……嗯,這名字叫得挺順耳的,卻不知有什么寓意嗎?”諸葛蓉好奇的問道。
“這個嘛,你瞧他們,一個哭得那么厲害,就像頭頂的太陽一樣剛烈,一個又睡得那么安靜,就跟那白云一樣悠然,炎與悠,不正合適嗎。”
方紹這么解釋倒也說得過去,那倆夫人心里也歡喜,便也沒什么異議。
孫尚香搖著懷里哭個不停的兒子,笑盈盈道:“小方炎啊小方炎,你有名字了,方炎,就像太陽一樣熱烈,多有氣勢的名字,不喜不喜歡呀,要是喜歡的話,就快謝謝你的父親呀。”
經孫尚香這般逗超的一哄,那小方炎竟然不哭了,巴巴的睜著一雙漆黑的大眼睛,茫茫然的瞅著他眼前,那個笑得很傻的男人,似乎在說:看什么看啊,沒見過帥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