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寶葫蘆第三百八十六章 菜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黑寶葫蘆 >>黑寶葫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菜鳥

第三百八十六章 菜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悲痛麼名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悲痛麼名 | 黑寶葫蘆 
黑寶葫蘆


圍棋與象棋是我國流行的兩大棋類。圍棋的產生遠早于象棋,盡管“堯造圍棋”之說難以令人相信,但《左傳》《論語》《孟子》中多處有關“弈”的記載,則是圍棋濫觴的明證。今天所見的圍棋規制,大抵形成于東漢,南北朝后漸漸得以推廣,而象棋最早出現在唐代“寶應”年間,于北宋時期定型。

圍棋棋盤縱橫各十九路,棋子分黑白兩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象棋棋盤縱九橫十,每方棋子十六枚,身分、活動范圍、活動方式和威力各不相同。這兩種智力較量游戲都需要精深周密的邏輯思維和算度,胸懷全局,審時度勢,著著爭先,保持主動,同時又剛柔并濟,攻防兼顧,然而運思過程卻有不同的特點。

圍棋講究戰略謀劃,在戰略指導下運用戰術,從無到有,棋子是越下越多,最終以攻城略地的面積大小計算勝敗;而象棋則側重于戰術考慮,通過戰術積累來體現戰略,從有到無,棋子是越下越少,雙方擺開架勢,你來我往,在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同時,以“將死”對方主帥獲勝。

圍棋和象棋在許多棋相通的,但相對而言圍棋不太拘泥個別子力或細小局部區域的得失,細小局部的死活并不直接決定全盤的輸贏。所下一子除具有即時的效用外,往往還有潛在的威力和影響,在數著乃至數十著之后會出現遙相呼應和“死棋腹中有仙著”的現象。

隨著棋子增多,盤面上的變化得失常常相當微妙,“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棋手追求的最高境界。象棋廝殺充滿了火藥味,一陣陣刀光劍影,應盡量考慮每個子力的得失,最大程度地保存己方實力,不斷消耗對方的力量。“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旦平白無故被對方吃掉一個重要子力,基本是敗局已定。除非對方得意忘形,讓你扳回局勢,或一下子來個“悶宮將”。如欲“棄子爭先”,必須籌算精確。殘局階段,子力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往往會出現“獨卒擒王”的局面。

相對而言,圍棋要復雜得多,千變萬化,易學難工,必須接受正規訓練才能不斷提高棋藝。象棋則較簡單,具有小巧、緊湊直觀性強和對局用時少的特點,易學易精,但要想成為一流高手也很難。圍棋代表著一種哲學文化藝術的理念,追求一種高遠逸的玄趣,而象棋在金戈鐵馬的殺伐中,似乎更多的是獲得當下的快感。

長期以來,文人士大夫因象棋在下層民間的流行而產生偏見,認為圍棋如“陽白雪”,象棋如“下里巴人”,是一種純消遣性質的小技,不無輕蔑地稱其是“販夫走卒之戲”。

會下圍棋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學會了圍棋,就迷上了它,把其他愛好都可能撇在一邊,并且圍棋這一愛好會陪伴終身。有人開玩笑“圍棋比老婆還可靠,它不會變心,你甩也甩不掉,它是你的終身伴侶。”

從古至今,帝王名士、文人雅士都喜歡下圍棋。中國的帝王幾乎沒有不喜歡下圍棋的,從漢高祖劉邦到三國曹操、諸葛亮、孫權、孫堅、孫策等,幾乎都是圍棋愛好者。曹c一流的圍棋高手,他的25個孩子大多會下圍棋。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曹操的兒子曹丕為奪取繼承權,通過下圍棋殺掉自己的兄弟曹彰。曹彰特別英武,驍勇善戰,曹操很欣賞他,評價他“彰兒真乃棟梁之才也。”曹操死后,曹丕請曹彰來下棋,旁邊放著一盤棗,一邊下棋,一邊讓他吃棗。曹彰傻呼呼地把有毒的棗子一個個都吃了,下完了一盤棋他就死了。這是一個特別動人又慘烈的故事。

還有關云長的刮骨療傷、東晉的背水一戰等故事,都與圍棋有關。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楊貴妃也喜歡下圍棋,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也是圍棋的愛好者。朱元璋禁止全國人民下圍棋,怕玩物喪志,但自己卻天天下圍棋。南京玄武湖的勝棋樓就是朱元璋跟徐達下過棋的地方。像杜甫、杜牧、白居易、劉禹錫、韓愈、李商隱、6游等也是喜歡下圍棋。蘇東坡作了很多圍棋的詩句,其中“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是對勝負一種灑脫的態度,被后人廣泛引用。

有這么一句話,紋枰小天地,天地大紋枰,或者說紋枰小宇宙,宇宙大紋枰。圍棋就是宇宙,就是天地。圍棋里面內含太豐富了,包括天文、數學、哲學、軍事、人生等,包羅萬象。就拿哲學來說,圍棋里蘊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充滿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如大小,先后,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動靜、地勢、虛實等。

攻與守是矛盾的,又是不矛盾的,像圍棋就是陰陽調和,黑白陰陽,黑跟白交融在一起,像太極圖,黑白互相轉換,不可分割。守跟攻,你只有守得好才能進攻,攻得好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是必須守得好。

中國古代有“圍棋十訣”: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救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這是唐代的一個國手王積薪提出來的。

王積薪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大國手,是著名的“棋待詔”,具傳說他的棋藝完全是從神仙那里學習、得到的。

王積薪初時下棋并不出色,但他非常喜歡下棋,興趣極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白天泡在棋里,晚上睡覺夢見的都是圍棋,各種變化在夢里直打轉。有一天夜里,王積薪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條清龍盤旋于屋頂,龍嘴一張吐出了九部棋經,王積薪把九部棋經從前到后看了一邊,九部棋經的內容就記下來了。

后來龍走書沒,王積薪一著急就醒過來了。原來是一個夢。不過棋經中的內容歷歷在目,王積薪就按照夢中的記憶把棋經中的內容記錄成書。從此王積薪每天鉆研棋經,學習研究,研究學習,沒有白天沒有黑夜(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付出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功夫,付出了極大的怒力),王積薪的棋進步飛快,水平迅提高,不久成為唐朝的國手,被聘為“棋待詔”,聽候黃帝招遣下棋和棋書。

“安史之”時,王積薪隨唐玄宗一行入蜀避免。蜀道的艱難有“難于上青天”之說,到處高山峻嶺,懸崖絕壁,然在青山綠水之中,白云纏繞山間,好一處人間仙境。一天王積薪獨自外出,信步而行。

不知走了多遠,見到深山中有一戶人家。因天色已晚,無法回歸,只得前往借宿。王積薪拍門而進,一看這家只有婆媳倆人,本來指望借宿一晚,這會倒不好意思說了。那婆婆見王積薪欲言又止的樣子,已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就對他說“你是來借宿的吧?我給你備好火盆和茶水,你就在屋檐下休息吧。”

夜深人靜,山風呼嘯,王積薪獨自做臥在屋檐下,心中想著國家局勢的動g,忍不住哀聲嘆氣,可自己對此又無能為力,只能下好自己的圍棋便是。想到這里,王積薪靜下心來,思考著自己平時尚未g明白的一些棋局變化。

突然住在西屋的婆婆說“夜深人靜,難以入睡,我們下一盤棋如何?”東屋的媳fù說“那好呵深山夜寒,正好遣興。”王積薪一聽很是驚奇,沒想到在這深山之中,還有會下圍棋的人。再一看兩個屋子都黑著燈,而且兩人還不在一起,各在一屋,這棋怎么下呢?

正在納悶,東屋的媳fù說“我走東五南9路”。西屋婆婆說“我應東五南12路”。王積薪知道她們是在下盲棋。他趕緊拿出紙筆將婆媳說過的棋譜記錄下來。王積薪現婆媳倆人的招法,都是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奇招。

下到第36著,婆婆說“這盤棋你已經,不用再下了吧?”媳fù過了一會回答說“是的,咱們不下了。”

第二天清晨,婆媳倆人起來后,王積薪因為昨晚聽了她們下棋,知道她們水平很高,就恭恭敬敬地向她們請教。那婆婆見王積薪誠心誠意,就教了他十來種變化。王積薪還想多學點,老婆婆說“你只要會了這一些,就能成為天下無敵的高手了。說完后,房子和婆媳兩人都不見了,王積薪這才知道遇到了神仙。后來,王積薪經常拿出婆媳二人下過的三拾六招棋進行揣摩,研究,始終不能g明白其中的奧妙。

由于這局棋是王積薪在入蜀的路上得到的,所以王積薪就給它起了“鄧艾開蜀勢”的名子。但歷代無人能解。

王積薪其人其事在歷史上有確切的記載,不僅善圍棋,著述也很多,除《鄧艾開蜀勢》外,還有《金谷園九局圖》一卷、《鳳池圖》一卷、《棋訣》三卷。《金谷九局圖》記錄了唐玄宗開元年間,王積薪與高手馮汪在太原尉陳九言家的“今谷第”下的九局棋,王積薪多勝,于是被推為天下第一名手,可惜已經失傳。著名的《圍棋十訣》也是他總結出來的,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下圍棋須謹守的法度。

圍棋十訣,雖然是就圍棋而說的,但也包含了人生處世的至理。正所謂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道理是相通的。

這十句話仔細想一想,每一句話的重點都在于守,讓你小心。不能貪勝,你要適可而止,不能過度。干什么事情,你一貪就壞,所以它擺在第一。圍棋你贏半目和一目半都是贏了,就可以了,你明明只能贏二目,你非要贏二十目,那就不明智了。中國的中庸思想就是這樣,你適可而止,不得貪勝。

入界宜緩,你要侵犯到人家那里去,不要著急,慢慢地來,不要急于侵犯人家。攻彼顧我,進攻人家要顧到自己,必須考慮自己,你盲目去攻,自己到處都是破綻,這種攻是不行的,你先要顧到自己,自己沒有破綻,才能去攻人家。匹夫之勇不可提倡。

棄子爭先。你棄子才能爭先,要搶先手,就要付出代價的,放棄才能搶先手。什么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好處都是給你得的,沒有的,不僅是下棋,做人就是這么做。

舍小就大。你要大的,就要舍小的,連小的都不能損失,那是不行的,必須有得有失,一個人干任何事情就要有得失。通過學圍棋就要懂得得失關系,人的一生最后總結得比失多一點,就成功了。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得或都是失的,舍小就大。

逢危取棄。碰到危險你就放棄,不要抱住不肯放。慎勿輕。你的度,什么東西都不能太快,輕舉妄動是不行的,干什么事情也是如此,每一句都告訴你,做人要謹慎,要小心,兢兢業業。

動須相應。你的行動要有照應,不要單干,蠻干更不行,下棋也是這樣。彼強自保,人家強了,你還得保,人家很強大,你盲目地攻擊人家,是傻瓜。勢孤取和。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仔細一想,這十句話都是教人必須要穩,沉得住氣,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

人生也是這樣,要謹慎,謹與慎都很重要,不能夠很輕率地行事。決定不能太輕率,太貪婪,不僅僅是下棋,這里面有做商之道、從政之道、做人之道,其實都在里面,所以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就像人生出來了,到幼兒園、xi、中學、大學,這就等于布局。你走得tǐng好,一關關都通過了,你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是你布局很好,對以后展有利,容易找到好工作,中盤有利于你。局面沒布好,中盤戰斗就不利。你小時候沒讀好書那對你以后不利,就失去了很多機會,就被動了。

你到了中年或者青壯年,更要奮斗了,更要下功夫了。但是這還來得及,中盤戰斗力吧。局面開好了,你也不要得意,一得意也壞了,你以為你是老大,你就很傲慢,你還得好好學呢,你只不過念了大學,你只是掌握了基本知識,你還沒了不起的才能,你還要到社會上好好去摔打,去磨練呀,還要學很多很多知識。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中盤過后,還有好多結局。我們講不要有59歲現象,什么都好,最后結局壞了,就糟糕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所以下棋和人生是一樣的道理。

圍棋詭譎神秘,變化萬端,詩歌神游千仞,妙手偶得,兩者聯系微妙,異曲同工,所以古往今來詩人中喜下棋者眾多,但由于圍棋到了一定的境界講究理智的計算,而詩歌卻要求情感的燃燒,所以詩人中的棋手多是菜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詩圣杜甫。

“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說的是杜老前輩愛悔棋,棋錯一著沒關系,拿回重走就是,惹得觀戰者冷嘲熱諷不斷,羞愧難當的老杜最后連棋也無心再數,推枰即起,“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多數棋局都是脆敗,所以總覺得自己官子還不錯的老杜卻總是難以堅持到收官,真是空有一身官子神功啊

“好雨知時節,當乃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溫馨的夜,老杜邀幾好友對酒紋枰,一招一式頗有“滲透流”之神韻,然而走著走著本性便暴露無遺“平生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疑題手不斷,“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于是“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不一會工夫忍無可忍的對手便殺得他尸橫遍野,無以為繼。“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局后復盤才知“至今學棋效遺風,乃至變化不可窮”。

“國破山河在,城草木深,感時濺淚,恨別鳥驚心”杜老情感豐富,聯想驚人,雖然在棋盤上頗有創造力,但終因中盤力量不夠,總是淚灑棋枰,憤怒之下,老杜仰天長嘆,何時自己的棋藝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

老杜后來終于意識到自己棋藝不精,難與人爭峰,索性掛盤,潛心觀看他人棋局,偷偷學藝,“楚江巫峽半,清覃疏簾看圍棋”“湖山煙雨六朝夢,英雄兒女一枰棋”。當時的唐朝弈風日盛,“累朝富貴三更夢,歷代君王一局棋”。聯想到自己棋力低下,棋局悲慘與國家的命運相連,老杜不禁愴然淚下:“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后來唐兵收復失地,老杜想到回家鄉又能和友人下棋了,不禁喜出望外:“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好不容易回到家中相約棋友,卻因他棋藝實在不堪無人愿意陪他下棋,“有約不來夜過半,閑敲棋子落燈”。

無奈,老杜自己只好打譜聊以自,實在技癢了,便“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干脆讓自己老婆陪著下一局,而小兒子卻寧肯去釣魚也不愿和他下棋,老杜圍棋水平之菜可見一斑。


上一章  |  黑寶葫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