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寶葫蘆第三百八十五章 公平分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黑寶葫蘆 >>黑寶葫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公平分配

第三百八十五章 公平分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悲痛麼名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悲痛麼名 | 黑寶葫蘆 
黑寶葫蘆

不過故事始終是故事,寓言始終是寓言,武鑫家的三個兔崽子并沒有如同故事里的那般有個大團圓結局,而且老幺也不會如此地忍讓善良,所以才會釀成了今天的禍事。

王凡張眼望去,地上還殘留著一灘暗紅色的血跡,很是顯眼。而血跡的主人已經被救護車帶走了,剩下的兩兄弟都是臉青鼻腫,各自呆在一個角落里一聲不吭,二媳婦是跟隨著車一同前去了,大媳婦卻是在一旁低聲哭泣著,頭發已經散落了下來,衣服也稀稀拉拉的,被扯拉得皺成了一團。臉上還帶著幾條劃痕,應該是二媳婦的“杰作”。這樣看上去,很有貞子的味道。

周圍村民都在不遠處朝著這里張望,同時不停地談論著。而王凡經過村長身邊的時候,不經意間聽到了村長的小聲嘀咕:“不好辦了,不好辦了。”

王凡搖了搖頭,為了爭家產而弄得頭破血流,還真是不知道如何分家才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約克和湯姆結對旅游。約克和湯姆準備吃午餐。約克帶了3塊餅,湯姆帶了5塊餅。這時,有一個路人路過,路人餓了。約克和湯姆邀請他一起吃飯。路人接受了邀請。約克、湯姆和路人將8塊餅全部吃完。吃完飯后,路人感謝他們的午餐,給了他們8個金幣。路人繼續趕路。

約克和湯姆為這8個金幣的分配展開了爭執。湯姆說:“我帶了5塊餅,理應我得5個金幣,你得3個金幣。”

約克不同意:“既然我們在一起吃這8塊餅,理應平分這8個金幣。”約克堅持認為每人各4塊金幣。為此,約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

夏普里說:“孩子,湯姆給你3個金幣,因為你們是朋友,你應該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話,那么我告訴你,公正的分法是,你應當得到1個金幣,而你的朋友湯姆應當得到7個金幣。”

約克不理解。

夏普里說:“是這樣的,孩子。你們3人吃了8塊餅,其中,你帶了3塊餅,湯姆帶了5塊,一共是8塊餅。你吃了其中的,即塊,路人吃了你帶的餅中的3;你的朋友湯姆也吃了,路人吃了他帶的餅中的5。這樣,路人所吃的塊餅中,有你的,湯姆的。路人所吃的餅中,屬于湯姆的是屬于你的的7倍。因此,對于這8個金幣,公平的分法是:你得1個金幣,湯姆得7個金幣。你看有沒有道理?”

約克聽了夏普里的分析,認為有道理,愉快地接受了1個金幣,而讓湯姆得到7個金幣。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夏普里所提出的對金幣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則是:所得與自己的貢獻相等。這就是夏普里值的意思。所羅門的智慧:公平不是平均。

所羅門是歷史上以色列國的國王,是大衛王的二兒子。他十分具有智慧。

據傳說,有兩個婦人爭奪一個孩子,讓所羅門王來裁決。所羅門王說:“既然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然而你們均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孩子確實是自己的,那么就將孩子劈成兩半,你們一人一半,這樣不就公平了?”所羅門的話是嚴肅的。此時,所羅門的手下要執行所羅門的命令。

其中一個婦人同意這個分法,認為所羅門王英明;而另一個婦人大哭,說:“親愛的所羅門王,我不要孩子了。整個孩子歸她吧。”

此時,所羅門對大哭的婦人說:“你才是孩子的母親。母親是愛孩子的,寧愿不要孩子,也不要孩子死啊。”所羅門命令手下把那個爭孩子的假母親抓了起來,重重懲罰。

這里,結果是公平的——孩子歸他的母親,而獲得這個結果的方式則是充滿智慧的。所羅門王所用的策略是不可重復的,這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得到:那兩個婦人均是在不知道所羅門王的真正意圖的情況下表達出自己的偏好的:真母親首先希望孩子活著,其次才是孩子回到自己的身邊;假母親首先關心的是不要輸掉官司,孩子的歸屬是次要的。

我們看到,這里的公平的分配不是指平均的分配,也不是雙方均滿意的分配,而是合理的分配。分小孩——公平不是平均

離婚的財產分割。假定一對夫婦,安娜和湯姆,感情破裂,不想在一起過日子了。他們到法院進行財產分割。

法官看了他們的財產:冰箱、電腦、縫紉機、煙斗、自行車、書桌。一共有6件。法官叫他們對這6件物品進行輪流選擇,所選擇的歸其所有。當然是女士先選。選擇順序是:安娜,湯姆,安娜,湯姆,安娜,湯姆。

選擇的結果是什么呢?我們假定安娜與湯姆對不同物品的偏好不同,比如,安娜作為家庭主婦最喜歡冰箱,認為它也最值錢;而湯姆由于工作的關系更喜歡電腦,認為它更有用。他們對物品的“評價”見下:

排序:安娜、湯姆,1冰箱、電腦,2縫紉、機煙斗,3自行車、書桌,4書桌、自行車,5電腦、冰箱,6煙斗、縫紉機。

于是,選擇的結果是:安娜選了冰箱、縫紉機和自行車,而湯姆選了電腦、煙斗和書桌。

安娜得到了6件物品中她認為價值最高的3件物品,湯姆同樣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價值在前3位的物品。兩人對分配均滿意。這是一個雙贏分配。

這里所實現的“雙贏”分配,其基礎是:我們假定了他們對不同的物品的估價“差別較大”,或者說不同物品在不同的人那里其“效用”是不同的。為了分析這里的分配是雙贏的結果,我們設定他們對每件物品進行打分,假定滿分為100分,安娜和湯姆分別將這100分分配給不同的物品。見下:

排序:安娜、湯姆,1冰箱28、電腦30,2縫紉機22、煙斗25,3自行車20、書桌20,4書桌15、自行車15,5電腦10、冰箱5,6煙斗5、縫紉機5。

這樣,安娜總共得到了70分,而湯姆得到了75分。兩人分配得到的結果大大超過了50分。

勃拉姆茲在《雙贏解》一書中還提出了分配的“無嫉妒原則”。這里,安娜的所得為70分,湯姆的所得為75分。安娜嫉妒湯姆,認為他的所得超過自己。勃拉姆茲提出,可以讓湯姆補給安娜2.5分值的東西,這樣,安娜的心理就平衡了。此時雙方都不會產生嫉妒心理。如此看來,這樣的分配確實是雙贏的。

在上述的分配中,我們假定了安娜和湯姆對不同物品的估價或者排序是不同的。如果他們的估價差不多,情形又將如何?

假定安娜和湯姆對不同物品估價后進行的排序為表43。與前面一樣,同樣是安娜先選擇,然后是湯姆,接著是安娜……

在這樣的選擇中,如果每個人進行的選擇是誠實的,即每個人進行選擇時,都是從剩下的物品中選擇自己認為價值最高的物品,那么結果是:安娜選擇了冰箱、自行車和縫紉機;而湯姆選擇了電腦、煙斗和書桌。

誠實的選擇:

排序:安娜、湯姆1冰箱、電腦,2電腦、煙斗,3自行車、書桌,4書桌、自行車,5縫紉機、冰箱,6煙斗、縫紉機。

在這個分配中,安娜獲得了她認為的價值“第一”,“第三”和“第四”的物品,而湯姆獲得了他認為價值“第一”、“第二”和“第六”的物品。這樣的分配對雙方來說,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雙方應該對這個分配結果感到滿意的。

在這個例子中,聰明的讀者會想到:安娜第一次不選擇冰箱,而先選擇電腦,情形會怎樣呢?即:安娜的選擇是策略性的,而不是誠實的。因為,安娜知道在湯姆那里電腦排第一,而冰箱排倒數第二。安娜第一次選擇了電腦,輪到湯姆選擇時,湯姆不會選擇冰箱,而選擇了煙斗。結果見下。安娜得到了她認為的最值錢的前三位東西。湯姆得到了他認為的第二、第三及第六位價值的物品。

策略選擇排序:安娜、湯姆,1冰箱、電腦,2電腦、煙斗,3自行車、書桌,4書桌、自行車,5縫紉機、冰箱,6煙斗、縫紉機。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湯姆對自己的分配所得的結果不滿意,他同樣可以采取策略行為。當他看到安娜采取策略性行為而選擇了電腦時,論到他選擇時,他先選擇冰箱盡管冰箱在他看來價值最低,但他知道冰箱在安娜那里價值最高,當他選擇了冰箱后,他可以用它與安娜交換電腦這樣一來,情形就較復雜。

如果雙方對物品的估價一樣,此時的分配便無法做到雙贏了。這樣的分配問題演變成一個“常和博弈”:雙方所得之和為一個常數,一方如果分配所得多了,另外一方的所得便少了。

所以說,分東西不一定要平均分配才有效果的,有時候轉換一下思維,偷換一下概念,用大家都感到合理的方式分反而更加地有效。

王凡回到了家中,看到自己的岳父大人果然是在自己家中,此時正在屋子里逗著貴妃它們三個鳥兒呢

而在謝父旁邊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胖子,他也和謝父一起來到了這兒。他一眼就看到了王凡走進來,打著招呼說道:“阿凡,你們回來了”

“胖子,什么時候來的?”王凡和佩盈走了進來。

“昨天你岳父說要過來,我正好也是閑著,就一起開著車來了。昨晚在你家住了一晚,嘿嘿,還別說,你岳母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比你做的還要好呢,昨天吃得我都不愿離開了”胖子笑嘻嘻地回答道。

王凡和胖子說話的時候,謝父也發現了他們的回歸。不過他并沒有關心自己女婿如何,反而是先詢問p

艘幌屢逵硤遄純觶緩缶推炔患按乩爬纖锿返揭槐擼臃考淅鏌ǔ鲆桓銎迮蹋杖瘓褪俏濉p

原來謝父和老孫頭很是談得來,兩人湊在一起總會圍繞著養生之道交談,接著又會聊著各自感興趣的事情。從談話中,謝父得知老孫頭不會下象棋,反而對圍棋有一定的水平,而謝父自己下象棋是個臭棋簍子,圍棋更是不會,于是這次前來,便帶著個棋盤,準備向老孫頭請教。

先秦六簙戲用象牙做的棋子。黑白各六枚。《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王逸注:“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洪興祖補注引鮑宏《博經》:“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古代弈之一種,亦曰象戲。相傳戰國時已有之。漢劉向《說宛善說》:“燕則鬭象棋而舞鄭女。”其后北周武帝制《象經》,集百僚講說。據傳《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機。《隋書經籍志》兵家著錄《象經》一卷,題周武帝撰,書亦不傳。宋司馬光作有《古局象棋圖》,與今象棋不同。

現今通行的象棋,相傳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圓木或牙、骨為棋子三十二枚,紅黑各半。兩人對弈,紅方以帥統仕、相及俥、傌、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將統士、象及車、馬、炮各二,卒五。弈時雙方輪流行棋,以將一方之將帥捉死為勝。

老孫頭是初唐的人,自然對于現代象棋一無所知。而當時那個朝代,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路史后記》中說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行為不好,堯至汾水之濱,見二仙對坐翠檜,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帝前問全丹朱之術,一仙曰:「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閑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謂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丹朱由堯處學了圍棋,據說果真有了長進。

也有人說是舜作圍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這種說法,制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能,純潔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則以為圍棋始于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他的根據是,圍棋「有害詐爭偽之道」可謂穿焀附會了。

在甘肅永昌縣鴛鴦池出土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像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現在是十九道。考古學家稱之為棋盤紋圖案。

古代圍棋與現代圍棋下法有非常大的不同,主要區別有以下四點:第一,古代圍棋有還棋頭(眼位不是目,該規則后來被日本廢除);第二,古代圍棋白先黑后(現代圍棋黑先白后,該規則后來被日本修改);第三,古代圍棋沒有貼目,黑棋181子就獲勝(日本發明的貼目,目前黑棋185子才獲勝),無貼目圍棋的下法已經失傳了;第四,古代圍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對角星位分別放黑白兩子,最大限度限制先手優勢(后來被日本廢除,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貼目)。

不僅古今下法不一樣,就是現代各國的下法和規則也有所不同。中國圍棋規則是數子法,日本圍棋規則和韓國圍棋規則是數目法,臺灣應氏圍棋規則(應氏規則)和智運圍棋規則(2008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規則)采用的是計點制度。一盤棋用三種規則計算出來的結果一般是相同的。

盡管國際上開了多次圍棋規則研討會,不過各方均堅持自己國家的圍棋規則最好,都不可做任何退讓,除了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比如:棋盤大小、用時、賽場規定)有一些統一外,在真正的問題上(圍棋勝負計算)沒有任何進展。圍棋的本質是:誰的占地面積大誰獲勝。不過“地”至今沒有一個能被世界接受的定義--中國規則是“子空皆地”,日韓規則是“唯目是地”,應氏規則也是“子空皆地”(與中國內地規則區別為:中國內地規則計算勝負是單方,與盤面中數180.5進行比較;應氏規則為黑白雙方的點數相減,此處的“點”事實上就是中國規則說的“子”,就是稱呼不一樣。)

不過不管怎么樣,謝父本身對于圍棋一無所知,老孫頭無論怎么下,他都不知道其不同之處,所以王凡和佩盈都任由他們玩了起來,反正不過是個娛樂,大家玩得高興就可以了,何必講究什么古今不同呢

網站強烈推薦:


上一章  |  黑寶葫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