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三城同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三城同破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三城同破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半江作品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歡迎您

“轟——”

一陣如同山崩海嘯一般的巨大聲響席卷遼東城。無論是城內的高麗軍還是城外的唐軍,似乎只感覺到地在動、山在搖。那呼嘯而過,漫卷天地的巨大聲浪震耳欲聾。那沖天而起的陣陣硝煙彌漫了整個視線。

“轟——”

第一輪炮擊之后,沒有絲毫停歇,炮兵們又再次填彈、射擊。

一輪又一輪的炮擊接連不斷的轟擊在遼東城西面城墻之上。

到后面,眾人耳中只剩下陣陣轟鳴的炮聲和爆炸聲,眼中只有騰起的硝煙。

終于,在迫擊炮射擊了二十輪,火炮射擊了十五輪之后,一桿綠色的大旗豎了起來。炮兵陣地邊的傳令兵見到那綠色大旗,下令停止了射擊。

一時間,遼東城內外驀地安靜下來。但是,眾人耳中依舊隆隆作響。

等待硝煙散盡之后,出現在唐軍面前的,卻是一副凄慘的景象。

原本那高大巍峨的城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傾塌的殘垣斷壁。在強烈的炮火轟擊之下,那段城墻在簌簌抖。一顆顆炮彈猛地擊在青石之上,巨大的沖擊力破壞著城墻的內部結構,強烈的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徹底的震散了石頭與石頭,圓木與圓木之間的結構,終于,這城墻被轟出一個個洞來,接著,轟然垮塌。

這僅僅是火炮轟擊城墻的效果。

而數目眾多的迫擊炮在轟擊城頭之時,無數的炮彈落在這段近百丈長的城城頭之上。霎時間,一個個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肆意沖擊這城頭的一切,將城頭的高麗士卒高高掀起,落在城頭兩邊。四下紛飛的彈片撞擊著他們遇上的任何東西,不管是人還是城樓,陣陣沖擊之下,仿佛是被亂刀砍過一樣,支離破碎或是遍體傷痕。

在這樣的轟擊之中,那高麗人引為屏障的遼東城墻,變成了人間煉獄,不知有多少高麗士卒死在迫擊炮的轟擊之下或是被掩埋在城墻的廢墟之中。

陣陣慘叫聲從那遼東城下傳來,不時可見那些被炮彈炸斷四肢,或是被落下的墻體砸傷的高麗士卒,他們凄慘的躺在地上,望向唐軍這邊的神情就像見鬼一樣。和這些高麗人擁有同樣神情的還有那些仆從軍。當大唐讓她手中的火器盡情的釋放威能的時候,深深的震撼了這些仆從軍。

突厥、回紇、奚族、契丹……這些居住在大唐北境的游牧民族看著城墻在炮火之下變成瓦礫,士兵變成尸體,還有那震天動地,山崩海嘯的氣勢,讓他們深深的震撼了,心頭不敢再起半分對大唐的絲毫不敬之意。

雖然李績也深深的震撼了,他沒想到這百炮齊鳴會有這般大的威力,但是他很快的回過神來,按捺住心頭的激蕩,朗聲道:“傳我軍令,步卒沖進遼東城,騎兵截殺突圍之人!”

“咚咚咚——”炮聲過后,鼓聲響起。大唐步卒踏著步子往遼東城方向殺去。路上的溝壑。障礙,在沒有高麗士卒的配合之下,幾乎沒有揮什么作用,便直接突破了。

大軍從那轟出來的缺口之中,涌進遼東城。

看著大軍涌進這遼東城,李績放下心來,看來這乾坤已定。

然而,出乎李績意料的是,在遼東城的南部區域,唐軍士卒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高麗士卒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與唐軍打著巷戰,在斬殺了數百唐軍之后,終于惹起了李績的不滿。于是,扛著迫擊炮的炮兵進入城中,架設好了迫擊炮,對著城南就是一陣亂轟。

李績當然不是想要真正依靠炮兵便解決抵抗,而是用炮聲來嚇唬這些高麗人。

果然,幾輪炮擊之后,這些高麗人竟然拼死從南門突圍而去,結果被守在外面的唐軍騎兵一一殲滅。

出了南城,其余的幾個城區倒是十分順利。大軍一入城,他們就識相的投降了。后來找人詢問才知道,那些拼死抵抗的高麗士卒乃是淵蓋蘇文的絕對心腹,甚至可以稱得上死士,從將軍到士卒,其親屬盡在淵蓋蘇文那里奉養著。

隨著大軍漸漸進入遼東城,這遼東要塞也就正式宣告落入唐軍之手。遙想當初,隋煬帝三征高麗,盡皆折戟此處。而如今,李世民攻遼東,便取了此城,其意義可是是非常的重大。

此戰結束之后,唐軍一面清點此戰成果,一面又重新開始筑城,將那被轟塌的城墻修補起。當然修補城墻的還是大唐士卒。一名士卒一邊修補城墻,一邊抱怨著為啥當初要把城墻給轟塌呢?結果遭到了周圍眾人的白眼攻擊。

花了兩天時間,終于統計出了此戰結果。此戰共殲滅高麗軍兩萬余人,俘虜三萬余人。令俘虜遼東城內男女老幼五萬余口,得糧五十萬石。

當李世民聽到手下軍曹報告得獲糧草五十萬石時,李世民不由不敢置信的反問道:“多少?”

那軍曹也滿是激動的說道:“五十二萬石!陛下!五十二萬石,可供我大軍半年之用啊!”

李世民聽罷,喃喃說道:“看來這高麗還真打算守城到底,竟然儲備了這般多的糧草,這下子全都便宜我大軍了!”

李績聞言,不由笑道:“這淵蓋蘇文便是心疼我軍遠道而來,糧草難以供應,這才留下這般多的糧草來支援我軍!”

眾將不由哈哈一笑。

接下來,李世民宣布在遼東城置遼州,舉烽火入塞,向中原報捷。

而關于那些高麗俘虜的處理問題,李世民不由為難起來,這些人中,很多是淵蓋蘇文的死忠,若是冒然放掉,恐怕他們轉身便會返回淵蓋蘇文處;若是殺了,又恐留下不仁之名,勢必會引起后面城池守軍的拼死抵抗。

考慮了許久,李世民只好將這些人收繳了兵器,安置在遼東城內,派士卒專門看管。

等到遼東城內一切安定下來,大軍休整了數日。在這期間,兩條戰報傳來,讓李世民高興不已。

一是那北路軍薛萬徹,領著士卒農工業北上,在蓋牟城以南八十多里處,截住了那些氣勢洶洶,正往遼東城趕來的新城州、蓋牟城二城援軍一萬人。

由于有偵察兵提前偵察到敵軍情況,薛萬徹得以展開部隊,布下埋伏。當著一萬高麗大軍沖過來的時候,一頭扎進了薛萬徹布置的牢籠之中。經過半天的激戰,薛萬徹領軍斬六千,俘虜三千,還有一千四散奔逃。薛萬徹派遣騎兵追殺高麗潰兵,眼睛卻不由自主的瞄向了這些被俘的高麗人。

唐軍中也有會說高麗話的,在這些士卒的一番言語之后,從高麗俘虜中走出一百多人來。這一百多人盡皆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臉上就差點寫著“貪生怕死”四個字了。

薛萬徹看著這一百多名高麗士卒,再轉過頭望著剩余的俘虜,臉上露出一絲殘忍的笑容。

大手一揮,箭如雨下。

這三千俘虜在箭雨之中呻吟著。

小心的將那些還算完整的高麗軍服脫了下來,湊齊了一千多套,在從軍中選了一些英勇善戰的士卒,當然,偵察兵大部分都入選了,穿上高麗軍服,在身上抹些鮮血,連同這一百多貪生怕死的高麗士卒,做潰兵之狀,撤向了蓋牟城。

在這些貪生怕死的高麗士卒的掩護之下,這一千多唐軍順利的進入到了蓋牟城。就在他們入城后不到一個時辰,薛萬徹便帶著大軍趕到蓋牟城下,休息片刻之后,即刻開始攻城。

攻城開始后不久,那些潛入蓋牟城的唐軍士卒立刻響應大軍,一百多名士卒殺死守衛城門的高麗兵,打開了蓋牟城城門。一些唐軍士卒在城頭和高麗兵展開大戰,使得高麗兵來不及攻擊唐軍。另一些士卒卻是在城內四處放火,擾亂高麗軍心。

在內外夾擊之下,蓋牟城落入唐軍之手。

此戰結束之后,清點戰果,薛萬徹領軍攻擊斬四千余人,俘獲高麗兵一萬余人,俘獲城內男女共計兩萬余口。另外,還有十萬石糧草。

占領此城之后,薛萬徹即刻采取守勢,防止高麗人逆襲。

另一條戰報卻是關于大唐水軍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領水軍從萊州渡海,襲擊了卑沙城。

這卑沙城位于處在遼東半島東面,依山而建,四面險峻,唯有西門可以攀登。張亮的水軍在離卑沙城不遠的地方登陸之后,唐軍前鋒將領程名振領兵連夜急行,抵達城下。副總管王文度身先士卒,領兵猛攻西門,數次攀援而上,又被打了下來。

經過一日激戰,大軍終于拿下了卑沙城。

是役,唐軍斬四千,俘虜六千高麗兵,共計獲得卑沙城人口萬余。

拿下卑沙城之后,張亮由命令邱孝忠領戰船出海,耀兵于鴨綠江,襲擾平壤城以北的最后一道防線。

當李世民聽聞蓋牟城、卑沙城二城被攻破時,不由出一陣得意的大小。渡過遼水不到一個月,便連下三城,此等戰績,業主與讓李世民得意了。

在遼東城休整了幾日,李世民便準備出,攻擊位于遼東城以東的白崖城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令人十分不愉快的消息傳了過來,那薛延陀頡利俱利薛沙多彌可汗拔灼,起兵三萬,正往營州方向殺來。

這卻是當初滯留在薛延陀的高麗使臣對那拔灼道:“大汗,如今唐軍主力盡在遼東,營州空虛,乃是劫掠之最佳時機。大汗要知道,大唐為了打此一仗,可是調集了河南河北的資源。如今的營州,積粟成山,馬匹成群,還有各式唐軍利器不定還有火器呢!只要大汗縱兵擊之,則這些東西便盡歸薛延陀了!若是大汗能得到唐軍的裝備,尤其是火器,還怕什么回紇、仆骨么?恐怕連大唐也堪一戰了吧!”

聽到這高麗使臣的話,拔灼終于心動了,集合了薛延陀各部三萬多人馬,直往營州殺來。目的便是搶上一把!

大帳之中,李世民面沉如水。原本連破三城帶來的好心情讓這條消息給破壞了。只聽他沉聲說道:“諸位愛卿,這薛延陀犯我營州之事,當如何處置?”

其實李世民心頭早有腹稿,但仍是向眾臣詢問,便是為了集思廣益。

聽得李世民問,帳下諸將領紛紛各抒己見,言辭不一,但是表達的意思卻只有兩個。要么派出一部分兵力返回營州,要么就讓營州守軍拖住薛延陀大軍,等待幽州、薊州等地駐軍馳援營州。

李世民的心頭也是偏向后一種選擇。

“陛下老臣以為,當派一員大將領軍返回營州,與薛延陀一戰!”那李績在閉目沉思半天之后,睜開眼睛,緩緩說道。

“為何?”

“老臣以為,薛延陀之疾,雖為芥蘚之疾,然久則成患,不能不防。此次打退薛延陀,可過上幾月,若是那拔灼依舊領兵來犯,而我遼東戰事依舊未了,那又當如何?所以臣以為,當遣一將領兵出擊,徹底打壓住薛延陀!”

李世民聽了這話,心頭不由微微一動。此言也倒是在理。

“李愛卿此言,倒也有幾分道理!那你且此事當派何人前往為宜?”

李世績沉默片刻,卻是出言道:“諸將之中,各有任務在身,皆是與遼東戰事息息相關。老臣也不知當派何人前往!”

李世民聞言,不由面露失望之色。

而帳下的將領也沒有一個自動請纓的。畢竟和遼東戰事比起來,那與薛延陀一戰之事,功勞可沒有這般大。

這時候,張允文出列道:“陛下,微臣可向陛下推薦一人!此人保證能完成此事!”

李世民看了張允文一眼,微微一笑:“哦?你且說來,何人可做此事?”

“微臣的義兄,中郎將蘇定方!”張允文從容的說道。

李世民眼睛驀地一亮,口中卻笑問道:“蘇定方真能完成此事?”

張允文知道李世民心頭已經同意,但是還需要給其余將領說明,當下便說道:“微臣的義兄不僅武藝群,更是精通韜略。曾從師于李衛公學習兵法,后隨侯君集西征高昌,在西域堅守數年,其間立下戰功無數。若是派他前往,定能一舉消滅薛延陀!”

“好!”李世民猛地一拍面前的幾案,“允文所言此人,正好符合朕的心意,朕便令他領兵八千,連同營州當地駐軍,與薛延陀一戰!唔,諸將可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眾將齊聲說道。

當張允文將此消息告訴蘇定方的時候,后者一臉的不情愿,還埋怨了張允文兩句。

張允文連忙解釋道:“蘇大哥,莫非你真以為此事打退了薛延陀便算完了?你當領著大軍一直打到漠北,將整個薛延陀部連根拔起,這才算是完成了陛下的任務!一旦完成,這可是滅國之功,可不比這遼東的功勞小啊!若是不是諸將早就各自身有任務,這種差事還輪不到你呢!”

蘇定方聽著張允文話語,眼睛逐漸亮起來,到最后,趕緊向張允文賠不是,說自己誤解了他的好意!

二人說笑一番,互相告別之后,蘇定方便返回軍營,準備行李去了。

此次和薛延陀交戰,說不定是這蘇定方的騰飛之機!望著蘇定方的身影,張允文默默想道。

然而張允文不知道的是,此刻在長安城的調查院中,林然一臉憤怒的望著梅仁幸,口中咆哮道:“看看你干的好事!院長曾多次吩咐,那處地方絕對不要出什么閃失!當初你接手的時候,也是信誓旦旦的保證過。可是現在呢,人沒見了,你讓我如何向院長交代?”

梅仁幸驀地抬起頭,望著林然:“此事既然是在下的過失,在下會一力承當!”說著,轉身離開調查院。

“你上哪兒去?”林然看著梅仁幸的背影,心頭不知怎的平靜下來,淡淡的問道。

“當然是去把那個糟老頭子給抓回來!”梅仁幸微微側過頭,低聲說道。

歡迎您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