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線作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線作戰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線作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松州以西,地勢漸高。有積石山、西傾山等諸條山脈。山間所居者,皆為羌人,其首領酋長領羈縻州之刺史,轄于松州都督府。

如今,這松州都督府的都督姓韓名威。

當積石山的狼煙通過一座座烽火臺傳到松州之時,松州城卻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樣子。

當初羌人請附大唐,被任命為諸羈縻州刺史之后,這些羌人便是時叛時附,當自己沒有糧食吃的時候,照樣出來搶劫漢人,而當豐衣足食的時候,則是重新當起了羈縻州刺史。所以松州城內的居民,對于這狼煙已經相當熟悉了。就連韓威也沒有過多的放在心上,心想著只要布置一團士卒沖上去對付那些羌人,定能將對方擊潰。

然而他想不到的是,此次他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團散沙的羌人,而是足足擁軍二十萬的吐蕃人。

狼煙燃起的第三日,一名騎士從西方縱馬奔來。

到達松州城門之下,騎士一下子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守衛城門的士卒一把扶起這名騎士:“兄弟,兄弟你怎么了?”

“告訴……都督,吐蕃,吐蕃二十萬大軍正往松州過來!”騎士奮力的說完話,使勁的吞了吞口水,正想著這兩名士卒能端碗水給自己喝。等了半天,卻不見動靜,抬頭一看,只見二人皆是一臉呆滯,神色恍惚。

騎士不由推了推一名士卒。

“哇——”只聽二人出一聲大叫,丟下騎士便往松州城內跑去。

“哎喲——”猝不及防的騎士一下子被扔在地上,發出一聲呼叫來。

“什么!二十萬!”韓威一臉震驚的看著面前的士卒。

“是的,大人,那名哨兵是這樣說的!”

“立刻派出快馬,往益州和長安求援,趕快!”

于是一匹匹快馬從松州出發,直往益州和長安方向而去。

然而,快馬尚未抵達的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開始布置相關事項了。

“陛下,蜀中之地,沃野千里,倉廩充實,故而征戰之時,可為后方。而蜀中之地,共有軍府六十六所,兵力七萬,然實際能調動的不過兩萬。故大軍主要還是從長安調取。至于任命將領,調取大軍之事,還是請陛下裁決!”兵部侍郎報告了一下蜀中兵力情況之后,向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目光從大殿上的眾武將身上掃過。

“朕命令,令禮部尚書李道宗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令龍武軍大將軍李道玄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起左羽林軍,左龍武軍共計三萬人,連同蜀地府兵二萬人,同拒吐蕃!”李世民站起身來,朗聲說道。

被點到名字的武將一個個走出隊列之中,整齊的在殿中戰成一排。

張允文沒有聽見自己的名字,不由有些遺憾了。當下用熱情的目光盯著李世民。

李世民卻對張允文眼中發出的熱情視若不見,拿起一枚魚符,大聲說道:“李道宗、李道玄上前!”

二將上前一步。李世民接著道:“令李道宗統籌全局兵馬,調配蜀地后勤,李道玄佐之!領左羽林軍、左龍武軍須于四十日之內,趕到蜀地!”

“喏!”二人上前,接下魚符。

“牛進達上前聽令!令牛進達為先鋒,領五千羽林軍于十五日之內,趕到松州,馳援蜀地!”

“喏!”

接著,其余的將官也被賜下魚符,或是其跟隨李道宗大軍一起行動,或是先期領親兵趕往蜀地,集合府兵。

頒布完命令之后,李世民拿起最后一枚魚符,朗聲說道:“張允文聽令!”

一聽李世民點到自己的名字張允文趕緊屁顛屁顛的出列:“末將在!”

“令你于憲兵營中選拔憲兵千人,于炮兵營中選征遠將軍炮百門跟隨大軍行動!”

“喏!”張允文抱拳道。接著又小心的問道:“陛下,那我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你嘛,就留在長安城里,等著勝利的消息便是!”

張允文目瞪口呆的看著李世民:“可是,可是末將也想上戰場去!”

李世民卻揮揮手:“偵察營的新兵營還有調查院那邊你都要管,那里有什么時間去戰場!”

張允文正要反駁,李世民接著道:“你那些手下都能獨擋一面吧!既然能獨當一面,你又去干什么!”

眼見不可能上戰場,張允文看著手中的魚符:“那陛下為何將魚符賜給末將?”

“咳,你拿去憲兵營。炮兵營選兵呃,還不”

由于此次吐蕃戰事情況緊急,所以大軍出發,沒有像出征高昌一樣舉辦什么誓師大會,只是集合士卒,說了目的地,給了士卒三天時間準備,大軍便開拔了。牛進達的先鋒部隊更是只給了士卒一天的時間準備。

張允文選出的一千憲兵、兩百炮兵是跟著李道宗的大軍行軍的。臨行之極,張允文特地跑到李道宗府上,和李道宗東拉西扯的說了半天,主要卻是說的這松州之地的重要性。更是攤開地圖,將吐蕃、大唐還有松州的位置畫出來:“看到沒有,道宗兄,松州這塊地方,可是扼守這吐蕃東進蜀中的關隘啊!從松州到積石山,這塊區域內皆是羌人,吐蕃人一來,羌人便投靠了吐蕃人,甚至自任前鋒。而吐蕃人一退,這些羌人又擺出一副受脅迫的樣子,請大唐原諒。此等反復無常之輩,道宗兄處理之時,可不要手軟啊!”

李道宗聽得張允文提點,當下點點頭:“此事為兄定會好好處理的!”

張允文又接著道:“除了羌人之外,小弟還希望道宗兄能將在積石山建立軍事要塞,完全控制積石山及以西地區,徹底斷絕吐蕃人東擴的想法!”

李道宗聽完,不由皺起眉頭來:“此事恐怕有難度!筑城所需費用太過高昂,且積石山寒苦,就算是筑了城池,恐怕也沒人去住!”

張允文不由面露失望之色:“好吧,那算了,積石山的事暫緩一下,不過松州城可不能緩,道宗兄此去,可要好好經營一下松州城啊!”

李道宗用力的點點頭:“允文放心,此事不用你說,為兄也當辦好!”

在一個清晨,近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長安出發,直往蜀中行去。

在聽聞大唐只派出了三萬大軍之后,祿東贊不由仰天一笑:“我家贊普領二十萬大軍,還懼三萬唐軍不成?看來唐軍真是被一次次勝利沖昏了頭腦啊!”

“唔,大哥啊,這吐蕃不是有二十萬大軍么?陛下怎只派了三萬兵馬出來?”李道玄和李道宗并馬而行,李道玄小聲的問道。

“二十萬?哼,這二十萬中,起碼有十萬人是奴隸,負責后勤的,能夠戰斗的不到十萬人。而這十萬人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羊同、蘇毗及其他高原國家的軍隊,另有三分之一是吐蕃貴族的私兵,真正有松贊干布帶領的大軍又有多少呢?難道你真以為一個小小的吐蕃就能帶兵二十萬,再加上攻擊吐谷渾的八萬人,這國家豈不是有三十萬兵力?恐怕西突厥都沒那般多吧!”李道宗不屑的回答道。

“大哥真是厲害,還未和吐蕃交手,便知道這吐蕃大軍的狀況了!”李道玄笑道。

“呃,是允文告訴我的!”

“……他咋不告訴我!”

就在北衙大軍開往蜀中的時候,西域的高昌已經發生了大唐和高昌之間的第一戰。這是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

先前,王玄策組織的焉耆龜茲聯軍在侯君集的大軍到來之前,和高昌突厥聯軍打了一場,不過戰敗了。和常年征戰的西突厥想比,焉耆龜茲這些小國人口有限,對于每個士卒都是非常珍惜的,且彼此之間戰爭較少,故而這些士卒的戰斗力和突厥士卒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之上。恐怕有些焉耆龜茲的士卒連血都沒見過。

所以這一場敗得理所當然。大敗之后的焉耆龜茲聯軍在王玄策的帶領下往東而去,直插伊吾,一是想看看伊吾這邊是不是和高昌城一樣,難以攻打,而是為了迎接大唐軍隊。

可是,這不到六千人在伊吾城下同樣遭到了打擊,損失近千人。

統軍將領只好下令撤退。

而那些駐守高昌的高昌士卒和突厥人見有機可趁,便派出千人追殺。這幾乎是駐守伊吾的一半兵力了。

所謂兵敗如山倒,雖然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可是這些士氣全無的士卒何以抵擋如狼似虎的突厥人?眼看一場追殺就要開始的時候,只聽得南面傳來馬蹄陣陣,聲如滾雷,只見得地面上細小的沙礫開始跳動。

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南邊。

只見這些騎兵全身鐵甲如墨,一桿飄揚的旗子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唐”字。

“殺——”

唐軍領軍的將領一揮手中長刀,兩千騎兵如洪水一般,鋪天蓋地的向那些高昌士卒,突厥士兵沖去。

焉耆龜茲聯軍總算見識了什么叫做強軍了。原本以為西突厥的騎兵縱橫西域,可以稱為強軍。可是,看著這些唐軍摧枯拉朽的一個個斬殺著突厥士卒如斬草芥,心頭頓時涌起了一種對唐軍的膜拜來。

沒到半個時辰,這場遭遇戰便結束了。

當王玄策上前和唐軍進行溝通時,他看見了頭盔之下一個熟悉的面孔——蘇定方。

蘇定方被侯君集任命為先鋒官,領著兩千騎兵,在茫茫大漠之中先行前進。要不是身邊有向導和二十多個偵察兵,恐怕他早已在大漠中迷失方向。

至于為何能湊巧的救下聯軍,卻是偵察兵提前不已發現了這些被追殺的聯軍,稟報給蘇定方。蘇定方聞言,立即領兵來救。

看到王玄策在聯軍之中,蘇定方不由長吁一口氣,自己果然沒有救錯啊!

看了一下歷史上的高昌之戰,侯君集竟然帶了十五萬人去打一個總人口只有三萬七千多點的國家,雖然西突厥在高昌駐兵一萬,但其總兵力也不過兩萬!十五萬對兩萬,這擺明了欺負人嘛!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