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十二章 艱難的抉擇(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艱難的抉擇(上)

第十二章 艱難的抉擇(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柬水河,這條流經臨猗全境的河流靜靜的在小村的邊上流過。凌晨三點鐘,團部剛剛經過了一次轉移之后,在一個名為百里營的小村莊駐扎了下來。安定下來的老潘心情十分的焦躁,因為懷表上的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日歷已經翻到了1940年12月27日,過了今天,到了28日決定新四軍軍部命運的新四軍軍分委會議就要召開,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于1941年1月上旬新四軍軍部才開始北移……

對于項英遲遲不率部北移的原因,史學家分析是項英在統一戰線問題上受到王明右傾錯誤的嚴重影響,抵制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新四軍向敵后發展的戰略方針,強調皖南特殊等。但是還有人認為,僅僅作這種分析是不夠的,還要“研究歷史的、現實(指當時的現實)的、國際的、國內的、個人的種種因素”,要“進入人物的心態”來進行研究。那么,項英當時的心態究竟如何?既未留下片紙只字,也不見有人聽到項英的任何流露,盡管我們可以對之進行分析和揣測,但不能作為信史,項英其時最真實的心態恐怕這實在是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之謎了。日軍現在的行動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就是得到了消息,準備在這次事件中渾水摸魚,歷史上記載是對集結起來準備對付我軍而疏于防范日軍的湯恩伯部進行攻擊。但是隨著自己的到來,歷史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凡是自己摻和在里面的的事件,都會不約而同的出現“蝴蝶效應”。所以老潘根本就不敢肯定,在這個時空中的日軍是否還是和原來的行動一致……

但是據史實記載,早在一九四○年下半年,主席早就從對國內外局勢的分析出發,一再向黨內發出警告: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來應付突然發生的事變,應付最危險最黑暗局面的到來。這種危險果然很快就出現了,那就是國民黨頑固派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制造的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同一年前那次高潮不同,這時斗爭的焦點已從華北轉移到華中。

既然主席早就對此事提高了警惕,而且曾經多次就此事和新四軍軍部項、葉二人就此事多次電文往來,中央也對當前的局勢有著清醒的了解,那么老潘認真的研究了軍事地圖之后,認為雖然不宜直接將“皖南事變”直接向中央匯報,但是將第三戰區的異常的兵力調動情況還有日軍相應的調動情況進行匯總之后,以情況通報的形勢發給晉察冀軍區轉發中央,并且在情況通報的后面加上自己隱諱的分析,將上級的注意力吸引到正在準備北移的新四軍軍部身上。這還是有可操作性的。想到這關乎著幾千將士的生命之后,老潘頓時顧不得想其他的了,馬上自己動手起草電文……

老潘在洋洋灑灑幾千字的電文中寫到:

……據大量的情報可以證明,國民黨第三戰區,現在正在進行調動,調動兵力足足有著七個師,調動原因不明,日軍兩個師團正在進行集結,作戰意圖不明,鑒于崗村寧次對晉察冀軍區發起的百萬大戰尚未結束,日軍集結的目標可能有兩個方向,第一是我軍,也就是進攻晉察冀軍區,但是據軍區反掃蕩戰報顯示,我軍采用堅壁清野,以及各式各樣的游擊戰,運動戰方式,將日軍二十余萬的主力拖在了太行山區,日軍本就為后勤補給以及師老無功而頭疼不已,現在再度增加兵力完全沒有意義,而其他的方向我軍還沒有值得兩個師團的日軍攻擊的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判斷,日軍的目標極有可能是國民黨第三戰區。第三戰區的情報系統比之我方應該毫不遜色,應該能夠得到這樣大規模的日軍集結調動的情報,但是第三戰區的兵力部署和調動十分的奇怪,竟然集結大量的兵力前往皖南地區,前沿的兵力部署卻十分的放松。士兵幾乎有在前沿防御陣地上曬太陽的現象。而且我大膽的推測新四軍軍部向江北的轉移路線應該會經過第三戰區集結了大量兵力的地區,這樣的話,豈不是整好處在第三戰區大量部隊的包圍之下?如彼等僅僅是正常的兵力集結調動還好,若彼等有惡意的話,我新四軍軍部九千余將士的安全堪憂……

……至于日軍的行動,估計是在察覺了第三戰區部隊的情況之后,進行渾水摸魚,并且進行勢力制衡的舉動……

最后老潘將電文檢視一遍之后,在后面加上了一句:以上為情況匯報,雖和晉察冀軍區的戰局無關,但情況緊急,望軍區領導轉發中央,提請中央注意事態的發展。防人之心不可無……建議,新四軍可以主動拋棄所有的重裝備,輕裝突圍,遇見摩擦的“軍”應當主動消滅之,這樣才能取得戰略上的主動……

電文發出之后,老潘再三交待一臉困惑的收發員對于電文內容嚴格的保密。然后舒一口氣:既然自己能作的全都已經做了,事態的發展,就不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團長能夠決定得了的。下面的一切就聽天由命吧!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及所有的黨委成員————

“大家來看一看這封電報,這是在臨猗地區發展的潘楊剛剛發來的電報!”一臉嚴肅的司令員掃視著在場的所有的人:“對于電文中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本著自己的黨性保證,決不外瀉!”因為這封電文中的內容實在是太過聳人聽聞,不是那些情報有什么問題,而是在現在全都在將統一戰線的當口,有人提出來主動摩擦的事情,絕對是冒天下之大不諱的。

“中央正在對此事進行部署,但是下面對于這件事情應該還沒有了解到這樣的程度,可是這個潘楊這一封電報好像暗示著什么?”

“暗示?什么叫做暗示?我看這封電報的意思十分的明顯,就是對當前他們收集到的日軍以及和潘楊所部活動區域相鄰的國民黨第三戰區的情況的一個匯報而已!”

“但是后面那句,防人之心不可無是什么意思?還有建議主動攻擊突圍的事情,絕對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在摩擦中主動開第一槍,可是中央明令禁止的啊!”

“什么意思?難道這還不明白嗎?國民黨才在華北和我們的摩擦之中吃了大虧,現在將目標轉到江南的新四軍的身上,這也十分的正常,中央也早就認識到了這樣的危險,正在督促新四軍軍部北移!可是我聽說主持新四軍工作的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項英對于此事十分的麻痹,認為國民黨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諱,對友軍進行攻擊。至于主動攻擊,突出重圍,大家不應理解為部隊接觸之后開第一槍,而是應該為,只要頑固派對我們做出了敵意的行動,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主動攻擊,這并不違反不先開第一槍的原則啊?難道要等到那些頑固派在÷;借著我們不開第一槍的教條,將我們全部包圍了起來,順順當當的架好機槍,開始屠殺我們的同志的時候才反抗嗎?”

“項ying在這件問題上實在是表現得十分的優柔寡斷,國民黨在第一次高潮的時候,殺起我們的人來的時候可是絲毫的沒有手軟啊!”

“問題是,據潘楊的電報中呈現的情報看來,新四軍軍部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馬上就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現在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問題是,我們并沒有直接和新四軍軍部聯系的電臺和密碼!還有就是項ying連中央的命令都可以婉言拒絕,也就不會將我們的勸阻太過當一回事,畢竟我們這里還有崗村寧次號稱有百萬的掃蕩部隊在這里進行掃蕩,更是鞭長莫及,我看就將這份電報直接轉發中央,交由中央定奪好了!”

“我同意!”

“我附議!”

“附議!”

“我也附議!”

“那好,這件事情希望同志們不要外傳,潘楊同志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政治上的幼稚可以理解,對于他電文中的建議新四軍軍部輕裝突圍的內容可以轉發,但是建議主動攻擊的內容就到此為止好了!”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