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七章 政委的作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政委的作用

第七章 政委的作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你說的不是真的!————

聽到了笠原參謀長肯定的回答之后,崗村寧次頓時歇斯底里起來,確實,作為一個男人,這樣的打擊實在是太重了一點,作為一個日本武士,這樣的恥辱簡直是只有死才能洗唰……

但是崗村寧次不是一個普通人,早就說過,此人作為抗戰解放之后共產黨方面列出的戰犯名單的第一名,之后又得以逃脫中國方面的審判,乃至后面的東京審判,一直活到了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期。不能說他僅僅是靠著運氣的。曾有大量的著作對其進行過研究。在整個抗戰全面爆發之后,最開始在正面戰場上指揮第二師團進攻上海,之后是第十一軍進攻武漢,然后調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專程對付當時已經是呈燎原之勢的共產黨八路軍。作為一名性格和處世風格上都十分的穩重的標準日本將領,勿庸置疑,是一個頭腦十分冷靜的角色。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雖然笠原參謀長解釋過事情絕對不可能外傳,現在的醫護人員全部是忠心耿耿的情報人員,但是崗村大將仍舊在心里燒著一股子陰火,仿似要將那些大膽的中國軍人全部毀滅。

崗村決定馬上趕回在北平的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因為那里有著最好的醫療設施,能夠盡快的治療身體上的創傷。并且要馬上著手布置對華北方面的中共軍的大規模治安肅正作戰,至于親自帶領部隊,追剿那些襲擊自己的小股中國軍隊,則根本不是自己的首要目標,在這一點上,老潘這個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軍事家”則是遠遠不如這些老牌名角了。但是崗村倒也不是完全放棄了對于老潘的追剿,第四十一師團的行動計劃基本不變,并且自己身邊那一支由海軍陸戰隊改編而成的特別警衛中隊,也交由被責令戴罪立功的田邊勝武中將指揮,要盡可能的消滅那些可能化整為零的中國軍隊……

岡村是第6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他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所有在華北的八路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曾經寫到過“就任時的形勢是,對轄區內重慶系軍隊的作戰已大致結束,但周圍幾乎到處都有共軍活動”。這是多田駿留給他的爛攤子。

在一路上崗村接受了護士的止痛針之后躺在床上開始分析自己前任失誤的原因,還有自己接任以來這一場好似鬧劇一般的舉動究竟意味著什么?

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華北方面軍歷來高度分散部署兵力,由于缺乏確切定期的肅正目標,常常變成靜止的防御。日軍如不主動討伐、掃蕩和剔抉,則中共方面也不進犯。乍看起來,相安無事,宛如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但在雙方共存期間,中共卻在民眾中秘密進行工作,充實其力量,一旦時機成熟,即可一舉轉向進攻。百團大戰就是例證。而且日軍的行動多為潛伏在周圍的中共情報人員偵悉,以至于每每不是徒勞無功,就是損兵折將。因此,日軍施策的目標,應是采取主動進攻的有計劃的措施,要劃分地域,限定時間鞏固治安地區,隱蔽準治安地區的兵力,有計劃進入治安地區,并以剩余的兵力向未治安地區挺進,使之向準治安區發展。最終目標是把華北1億民眾拉到日方。按照這樣步驟去做,既不宜急于求成,也不可坐失時機,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戰法。就像將池塘里的水排干凈了之后再來捉魚一般……

PS:當時日軍將整個華北戰場分為治安區、準治安區、和未治安區三種,治安區系指能被日軍完全控制,敵后武裝力量無法自由活動的地區,準治安區,是指敵我力量拉鋸,地方政權搖擺不定,既有日軍的控制力量,但敵后武裝仍能繼續發展的地方,而未治安區,就是敵后武裝力量的根據地了。

拿定了主意的崗村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開始的沮喪,認為這一次的變故不過是一個試練,一個讓自己能夠更好的為大日本帝國效力的試練而已。于是伴隨著止痛針的麻醉作用,崗村漸漸的沉睡過去。

于是,正因為老潘的這一舉動,給華北帶來了一個比之歷史上更為可怕的一個敵人,一個全心全意和中國抗日軍民作對而心理上稍微有一點病態的敵人。在多年之后,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仍有人就此事對潘楊當日的攻擊行動詬病不已,認為正是老潘的行為才成就了崗村的瘋狂。但是老潘一句話就給頂了回去:“瘋狗要咬人,你不打他它就不咬你了嗎?難道說是因為你打疼了它,它才來咬你的嗎?這些都是他媽的屁話,再給老子一次機會,老子照樣閹了他!”

給鬼子在臺頭的據點來了一下之后,老潘的第一支隊馬上一頭扎進了大山,夜幕的掩護讓分散成品字形的行軍隊列重新變得悄然無息。部隊開始往管頭鎮方向移動。從前鋒搜索隊改為擔任后衛任務的錢傳志在隊伍的尾巴上面用望遠鏡觀察了一番,發現匆匆忙忙趕來的日軍,正在燒得紅彤彤的據點前方梭巡這,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潛伏在另一邊山頭的由龔學軍帶領的五名飛狐小隊戰士開始對著日軍射擊起來,將日軍吸引往刁頭方向(即西北方向)大部隊往吉縣方向穿插,不管鬼子往那個方向追趕,都是錯誤的,到時候王繼威那邊一打響,調動了身后的日軍。整個突圍戰就盤活了……

日軍大約有一個大隊左右的追剿部隊跟在龔學軍等人的屁股后面進了西北方向的大山,大部隊則繼續往正西方向開進……

很難統計在整整兩個月的行軍轉進過程中,這兩支相互呼應的“定縣獨立團”到底走過了多少山路,經歷了多少場大大小小的戰斗,承受了多大的傷亡,戰士們經受了多少的考驗……

只說說戰士逃亡,開小差這樣的事情就發生過十余起。也有過個別的戰士甚至是軍官拒絕再走山路,認為這是把胖子拖瘦,瘦子拖跨的搞法,認為繼續這樣下去,還沒等跑出鬼子的地盤,自己就先把自己拖跨了。

裝病不參加戰斗,行軍途中裝病要擔架的也是屢見不鮮,這些都讓老潘在應付一個接一個的戰斗的間隙,疲于奔命,現在才真正搞明白了政委到底是派什么用場的,于是常常背著人的時候,就在嘴巴里嘟囔著一個詞,那就是:“政委,政委!”

幸運的是,老潘的愿望終于是成真了。在這個晉西南的鬼子的心窩窩里面老潘迎來了他最為盼望的人,那就是————陳前進陳政委。

陳前進又是怎么來到這里的呢?其實晉察冀軍區還有八路軍總部并不是對于老潘這支抗日隊伍就此不聞不問了,因為這次老潘造成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一點。大批的記者當時都在那個所謂的“獻俘祝捷”大會現場,很多記者都第一時間拍攝到了,崗村大將還有水源少將中槍時的第一現場,即便后來負責新聞檢查工作的日軍開始在笠原參謀長的命令下對新聞報道統一口徑,但是記者中潛伏的大量各種勢力的間諜和情報人員,都在事后回到安全區域之后,將這一事件繪聲繪色的報道了出去。

而國共雙方則各自根據各自的情報系統,還有日軍的調動情況得出結論,日軍駐山西的第四十一師團確實正在和兩支我方的小部隊進行糾纏,在得知其中一支部隊為王繼威領導,而王繼威又是原中央軍少校營長的時候,國民政府開始大肆宣傳這個最新的抗戰英雄,一時間報紙媒體上將這位原先并不為人所知的少校捧成了神話一般的敵后抗戰的典范。并且蔣委員長還秘密的指示第三戰區和第二戰區無論如何要將這支部隊接應出來。

而八路軍方面,因為第一時間就知道事情的始末。而且畢竟是占了人家的便宜(現在除了幾十人的飛狐小隊,其他的都是國軍戰俘)。因此這樣的宣傳戰就不再和國府對著干了,反而大肆的宣傳敵后游擊戰爭在抗戰中的地位,并且要求政府重視在敵后抗敵的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等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并且要求國民政府給予更多的糧彈補給,同時呼吁全國民眾都為敵后抗戰盡一份力。一時間千里迢迢前去延安以及各個根據地投奔八路軍的青年學生可謂是絡繹不絕,而且大后方的城市也在當地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的組織下,開始了大規模的為,敵后抗戰的英雄捐款捐物的活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怎樣才能更好的控制好這支具有傳奇色彩的武裝就成了國共雙方都在考慮的問題。八路軍方面,對于潘楊可以說是還是比較放心的,但是對于他提出的部隊缺少黨的直接領導這樣的問題,也是大為感冒。于是在日軍的封鎖逐漸減弱的時候,就派出了由一個班的便衣護送的陳前進帶領的十余人的政工人員,穿越封鎖線,攜帶電臺一部,趕到老潘的活動區域去,增強隊伍的領導。但是這次去之前,司令員專門找了陳前進談了話,認真的指出:軍事上的問題不得干擾潘楊的決心和決策,至于政治工作則恰恰相反,要全面的開展起來。至于另外王繼威領導的那一部分隊伍,因為王繼威本來就是原來的中央軍軍官,為了避免枉作小人,所以軍區經過考慮之后,干脆沒有派政工人員,以此顯示大度。(日軍被老潘的第一、第二兩個支隊不停的調動,而且兩個支隊還不停的分分合合,一時間在整個晉西南是疲于奔命,對于各個根據地的封鎖那是自然放松了,而且傷勢漸漸的痊愈的崗村大將現在正在策劃著上任以來第一次治安肅正作戰。戰前將氣氛放松一下,麻痹對手,這也是這個老鬼子的高明之處!)

陳前進的這支小分隊可以說也是歷盡了千辛萬苦,通過多次的電臺聯系,走了大約一個星期的彎路,這樣才和同樣在山區里面繞的頭暈眼花的“定縣獨立團”第二支隊聯絡上。見到了闊別數月的老潘,不由得萬分激動。當時就撲上前去,和張開雙臂的老潘抱在了一起:

“老潘啊!咱們可算是又并肩戰斗在定縣獨立團這面大旗之下了啊!”

“老陳,這次可真是望眼欲穿啊!可是把你們給盼來了,部隊還真是少不得政委啊!”老潘現在也是萬分的感慨,這沒有政委的部隊難得帶現在才深有了體會,何況老潘也不是個記仇的人。當下也就把原來的那檔子破事丟到了九霄云外。熱情的招呼起那些個新來的同志們來。

“老潘,這里我先表個態,軍事上我不懂,司令員交待了,不讓我摻和。所以我就一定配合你的工作,將部隊的思想工作做好。”滿臉都是歉意的陳前進將老潘拉到一邊悄悄的說著。老潘一聽,心情立馬完全舒暢了起來,因為剛剛別的都沒想,光想著陳前進那蹩腳的軍事指揮能力了……

“那好!老陳,咱們別的話就不多說了,我管軍事,你抓部隊建設,咱們分工協助,一定在鬼子的肚子里給他鬧騰個底朝天……先吃飯,先吃飯!”

端起碗,老潘可是埋著頭就開始往嘴里扒拉,可是咱們的老陳可是確實咽不下去,這哪叫飯啊!這比在邊區吃的小米,地瓜還要差。簡直就是馬料啊!

其實沒錯,碗里的這些個玩意就是馬料————黑豆,是一種很好的馬料,要說用來喂馬,那是又上膘來又上勁,可是現在不是給馬吃,而是給人吃,那就大大的不同了。這黑豆不管你煮也好,蒸也好,炒也好,它就是硬邦邦的。勉強吃下去的話,當時是填飽了肚子,可是緊接著它就隨著大便一起全拉出來了,當時的笑話就是————這人怎么能裝上一個馬的胃。

可是吃不下歸吃不下,這現實情況就是這個樣子,只能弄到這樣的玩意,要是誰不想吃,老潘就扔過去一句:“兄弟,怕是再過上兩天,黑豆都沒得吃了!要是實在不想吃,就給我來點,正好還沒吃飽哪!”

于是這個發牢騷的看看老潘碗里剩下的不多的黑豆,再看看周圍低著頭猛扒拉的戰士們,咬了咬牙,蹲在地上就開始往下硬吞。

因為就是這些個黑豆,還是在沿途零零星星的山村里,那些淳樸的山里人自己僅剩的那十幾斤口糧中省出來的,多年以后老潘還在感嘆:老百姓真的好啊!當時在晉西南的山區里面和鬼子捉迷藏,白天天上是鬼子的飛機在偵察,老百姓就出去給我們打掩護,直楞著身子在地里干活,鬼子飛機看到下面的情況正常,也就不再懷疑。晚上就給咱們帶路,哪里的山溝溝能鉆,哪里的山洞洞里能藏人,這些老百姓才是一清二楚啊!沒有他們,咱們就是離開了水的魚。早就讓鬼子消滅了。但是這樣的政治工作的成績,被后來的陳前進批駁的一文不值,告訴老潘:“打仗我不行,干這個政工工作,你還沒有入門……”

當時老潘可給這句話弄得郁悶了大半天……

不過有了陳前進這些政工干部之后,老潘的負擔確實輕多了,陳前進是縣委書記出身,對這些事務性的工作可說是輕車熟路,省了老潘太多的事情。

先是隊伍的思想狀況,帶來的十多個政工干部分別擔任各營各連的教導員和指導員,這些專業的宣傳員的效率可就不是老潘和飛狐小隊這樣的業余人士可以比擬的,繼承了共產黨人政治思想工作精髓的指導員、教導員們開始給戰士們具體講述著為什么而戰,為誰而戰,然后就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必然性,以及當前的形勢,還有持久戰這樣的綱領性的東西。通過這些戰士們的思想進行轉變,然后針對戰士們畏懼行軍的思想,舉出了紅軍時期的反圍剿和長征的戰例,來說服那些個原國民黨官兵。讓這些人知道,走路也是我軍作戰的一種方式,只有學會了運動中作戰,才能夠在敵后保存自己的實力,消滅敵人。

還有建立士兵委員會,宣傳官兵平等,不打罵士兵。要說開始一些軍官對此表示不能理解,還有的有抵觸的情緒。但是在這些指導員以身作則————每天堅持查哨和給每一個戰士蓋被子,戰斗中沖鋒在前,撤退在后,這樣的行為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漸漸的大家就喜歡上了這個共產黨軍隊中的特殊的角色。

接下來就是教這些不識字的戰士們寫字識字,同時開始共產主義啟蒙思想教育。回答戰士們關于共產主義到底是什么?“共產共妻”是不是真的?這樣的問題,到最后大家明白了共產主義是一種崇高的理想的時候,當時就有不少的貧苦人家出身的戰士要求加入這個為自己謀解放的黨。還有不少的軍官也在漸漸的轉變態度,開始和指導員越來越親近起來,因為他們發現,知道了為什么而戰之后的戰士戰斗特別的勇敢,原來是聽見槍聲往后撤,現在是哪里有槍聲就往哪里沖,部隊好帶了不少。

再說說傷員的問題吧!開始老潘因為考慮到不能丟下一個兄弟的承諾,將所有的輕重傷員全部收容在隊伍里面,以至于影響了部隊行進的速度。但是陳前進來了之后,在部隊每次經過的村子里,都大力的發動群眾,向群眾宣傳革命的道理,最后順理成章的將一些傷員安排在村里進行治療和修養,更加讓老潘佩服的是,留下一兩支槍,就在村里組織起了民兵組織,這樣的話,在傷員們的指導之下,這個村子就不是完全的沒有至寶之力,少數落單的鬼子也就不存在威脅了。于是許多的重傷員就留在沿途經過的村莊里面修養,為了掩護這些傷員,這些偏僻的村莊不知道又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到最后一統計,光是傷愈歸隊的傷員就有足足三百七十九人還有將近一百名戰士留在當地堅持斗爭。但是據這些傷員后來回憶,至少有上百個村莊建立起了抗日的政權,那片地區后來成了鬼子最為頭疼的一塊治安“毒瘤”……

還有就是兵員的問題,大量的傷病減員,隊伍漸漸呈現了槍比人多的情況,經常有戰士甚至扛著兩條甚至三條槍,部隊最低谷的時候甚至只有不到一千二百人,這些也難不倒陳前進,通過十分有效率的發動和宣傳,還有每到一個村莊,指導員都會帶頭進行的給群眾挑水,砍柴……這樣的活動,讓山區的老百姓了解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從開始的觀望指導員的行動,到后來的自發的協助指導員干這些活計,再到最后自己搶著干這些活。部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雖然在物資上還是十分的缺乏,但是精神面貌上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而沿途的村莊也有不少的老百姓踴躍的參軍,一時間隊伍竟然又膨脹到了一千六百余人。一時間老潘竟然喜歡上了這個地方,要不是第四十一師團猶如附骨之蛆一般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老潘還真想就在這里安家了。因為到了河南,那就是國民黨的地盤了,怎么都比不上自己當家作主的好。但是王繼威部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即使是老潘將這邊政工工作,以及敵后發展斗爭的辦法都通過電報給王繼威發了過去,但是缺少干部的王繼威仍然只能干瞪著眼,不知道從何入手。李向陽畢竟只是半路出家的“假政委”骨子里還是軍事干部。這下子老潘又要想著怎么鬧出點動靜來,策應一下自己的兄弟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