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二十七章 千里馬常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七章 千里馬常有!

二十七章 千里馬常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整個晚上就在部隊淘換武器的過程中進行著。潘楊允許按照實際情況和需要,由各個帶隊的隊長挑選自己部下的武器裝備采用那種制式。因為考慮補給的問題,大部分的靠近鬼子勢力的都選擇了日制武器,靠近山區活動的部隊就考慮到拿今后繳獲的日制武器彈藥和其他山區部隊進行交換。(因為當時子彈山區已經能夠少量自給)。因而索性選擇了國造武器。并且潘楊說了這是最后一次補給,所以都是挑挑選選,挑肥揀瘦,甚至有一個戰士因為槍身上的漆水不夠新而換了一支槍,這件事情一直到解放后好久還被好一些原先遣支隊的老戰士用來互相調侃,和感嘆。開口就是:“媽的!當時跟著老支隊長進冀中,那支隊長的仗可打得精啊,繳獲又多。老子當年的槍都是隨便挑,想使什么就使什么,子彈那是管夠,哪向其他部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于是鬧鬧騰騰到了天亮,潘楊開始了挑選滿足基本能夠達到潘楊心目中的武工隊要求的戰士。挑選完畢之后。潘同學又花了足足一個整天的時間進行了選拔,除了實彈射擊因為害怕鬼子、漢奸的注意沒有大規模的進行。潘楊進行了潛伏行動、攀緣、障礙跑、負重往返跑、手榴彈投擲,各種武器操作,分解、組合、修理,冷兵器、近身格斗等一系列的考核。

并且意外的發現了兩個專門人才,一個是礦工出身精通爆破、各種爆炸物使用的陳景德,工兵排長。(陳景德自幼父母雙亡,但是由于能吃苦、且聰明好學、十五歲進入井徑煤礦,從最低級的拉煤工干起,不斷跟隨年紀較大的工人學習,本來像爆破這種技術,在被日本人控制的井徑煤礦是不可能被日本人認為是低等民族的中國人學到的。但是在共產黨井徑煤礦工運領導的安排下。陳景德利用自己年紀小,而且偽裝成對日本工頭忠心耿耿。進而得到負責爆破的日本技工的賞識,于是學到了各種爆破技術,在日軍全面侵華開始之后,井徑煤礦組織了大批技術工人逃脫日本軍人的看守,來到山區根據地。于是精通爆破技術的陳景德操起了老本行,干起了工兵,現在才20歲的陳景德已經是一個爆破專家了。)

陳宏宇(華北醫科專修學校的學生,主攻外科,對于戰場救護有特長、按照陳宏宇自我介紹時說的,只要有足夠的藥物他能夠保證沒有馬上死亡的戰士至少能夠救活百分之九十。是區委書記王英的同鄉兼學弟,家中富裕。但是因為在一二、九運動中和王英共過患難,于是死心塌地的跟著王英投奔了八路軍。)

潘楊見到這兩個寶貝,心里高興萬分。在關鍵的時候這兩個人的作用可是能夠抵上一個連啊。特別是陳宏宇,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啊!怪不得這次大王莊戰斗部隊受傷死亡的比例這么小,原來就是這個家伙的功勞啊,其實鬼子的三八式穿透力強,打中人體之后一般是一槍兩眼,只要救護及時,大部分沒有命中要害的戰士是能夠重新歸隊的。至不濟也能保住性命。這兩個人潘楊決定就是其他方面一無是處也收下了,不想陳宏宇還是個地理精通的冀中活地圖,陳景德還是一個手榴彈投擲高手。這下讓潘同學更是大贊物超所值。

于是潘楊經過精心挑選后的人員形成了這個時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特種部隊”雛形——先遣隊直屬警衛班第一武裝工作隊。人員除了上述的兩人,還有就是兩個狙擊手、兩個攻擊手、一個火力支援手、一個重武器手、一個偵察兵。加上潘楊這個什么都會一點、但是什么都不甚精通的家伙親自兼任隊長,一起十人。

第一狙擊手龔學軍,二十二歲,獵戶世家出身第一次出現在潘楊面前的時候,那雙穩定的布滿著老繭的手握在潘楊的手里。鷹眼般堅定銳利眼神直直的盯著潘楊,讓潘楊感覺到他的堅忍不拔。特長:潛伏后對特定目標進行攻擊,槍法精準。使用潘楊轉交給他的毛瑟狙擊步槍通過瞄準鏡隨手一槍就打到了八百米外的一只野狗。潘楊一見之下、大喜過望馬上決定將這支槍交給能更好發揮他作用的龔學軍。這是以后用來刺殺重要目標的最好人選啊!

第二狙擊手劉二蛋,二十五歲,關外吉林人,是當年東北義勇軍被打散后逃到察哈爾的胡子部隊,十二歲就在白山黑水之間干上了胡子的劉二蛋,在十余年在林海雪原里討生活的日子里練就了一手好槍法。特長:移動靶射擊,射擊固定目標時還有一個小插曲,潘楊看著懶洋洋的劉二蛋連開兩槍都是從目標旁飛過。不禁對這個自稱神槍的家伙嗤之以鼻,不想劉二蛋提出要射擊兩百到五百米以內的移動目標,于是抱著讓這家伙出丑出到底的想法的潘楊讓二蛋兄弟對著騎著大青馬在三百米外飛馳的趙大河后面拖著的一個木靶,誰知二蛋手中三八式槍口一抬,靶子隨即四分五裂。驚得潘同學立刻目瞪口呆接下來四槍是槍槍中的,最后一槍更是直接打下了天上飛過的一支笨老鴰說是給潘支隊長進進補。事后二蛋兄弟不無得意的對著潘楊說道:“俺自從學會放槍以來,就沒打過不動的東西。”

攻擊手潘楊選擇了兩個身材中等但是身強力壯的戰士,這兩人稱得上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什么武器到了手上不要半天就能使得試模試樣,拿到美制武器后,不到半天時間,一支湯姆森沖鋒槍不能說是使得出神入化,但是絕對是中規中據。考慮到接觸的時間,不由得潘楊不佩服,這是兩個人才。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兩支手槍左右開弓也能百步穿楊,手榴彈六十米內指哪打哪。一個叫何余、二十八歲、一個叫鄭榮、二十五歲。潘楊認真的記住了這兩個人的名字后將二人劃在了自己的人選名單里。

火力支援手大家公推的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河北漢子,身高一米八二,一挺捷克式機槍在手里如同麻秸稈般端著,單手射擊一匣子彈打得兩百米外的靶子中間一個人頭大小的窟窿。今年三十歲,曾在山東軍閥韓復榘的山東第一師機槍營擔任連長,韓復榘放棄山東后。少小離家的鄧玉柱投奔了度過黃河挺進山西的八路軍。平時不太說話,但是一旦進入了戰斗,那就是一尊噴著火舌的鐵金剛。所有一起和他戰斗過的戰士都信任他。

重武器手何及可摸著日制擲彈筒還有榴彈一定要試上幾發給潘楊看看,但是潘同學看著手上現有的幾十發榴彈各個都像金疙瘩,想著一發榴彈能干掉幾個鬼子,就舍不得讓何及可試把試把。而且早在黃土嶺時潘楊就見識過何及可同學神準無比的迫擊炮射擊表演,(打阿部規秀指揮部的六個炮手就有何及可一個)表明可以免考錄取。這還讓昨天連發了二十多枚迫擊炮彈得何及可直咕嚕:“有少了過癮的機會”。

偵察兵潘楊選擇了前文提到過的“錢串子”老弟,錢傳志。一直被潘楊帶到身邊的“錢串子”老弟雖然槍法不準、手榴彈投不遠,但是一把匕首使得出神入化,近身格斗錢老弟的身手讓潘楊懷疑他不是泥水匠世家出身而是武術世家出身。一把盒子炮也練的精熟無比。飛檐走壁,穿墻打洞那是一把好手。戴上潘楊給他裝備上的夜視鏡,更是有點如虎添翼的感覺。

一溜九個精干的小伙子站在潘楊身前,身上裝備著算得上是當時所有中國部隊最豪華的裝備。讓潘楊隱隱約約有了點飄飄然,當下有一種天下英雄盡在我手的感覺。如果不是受美國大片毒害頗深的潘同學心里YY著想下一步是馬上摸到多田俊的指揮部去干掉這個鬼子頭目呢?還是干脆跑到日本干掉日本天皇呢?這個復雜的問題時。被李大成李政委在肩膀上拍了一下。怕是我們潘同學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宰了這兩個老鬼子后,到底是是紅燒著吃還是清蒸著吃的問題了。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