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新傳第三十七章 (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張遼新傳 >>張遼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上)

第三十七章 (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楊家大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家大郎 | 張遼新傳 
很快的,劉備軍就來到了曹軍的陣前,面對著曹軍早已擺下的陣勢,劉備軍怡然不懼,在關羽、張飛和趙云的指揮下,也很快的排好了陣勢。

他們的陣型是漢軍最常見一種,刀盾兵在前,其次是手持長戟或長戈的士兵,在后面是弓弩手。因為劉備軍的騎兵數量不多,只有不到三百騎,所以沒有在兩翼列陣,而是全部聚集在了中軍的位置,應該是想作突擊的作用。

張遼并沒有在劉備軍列陣的時候發動沖鋒,不是因為他迂腐或是講究騎士精神,而是因為劉備軍在接近東莞的時候就將行軍隊形改成了戰斗隊形。

張遼看著前方的劉備軍發現了幾個很明顯的人。一個文士打扮的應該是劉備目前唯一的謀士簡雍,他身前一人身長七尺有余,長手大耳,面如冠玉,雙眼之中總是流露出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感,此人應該就是劉備。劉備軍左右兩則各有一名將領在整軍,一人身長足有九尺,下頜有二尺長髯,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這明顯就是以忠義名傳千古的關羽關云長。另一人亦身高八尺有余,燕頷虎須,豹頭環眼,向士兵喊話時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這便是張飛張翼德了。而在劉備身后,簡雍旁邊還有一名器宇軒昂,姿顏雄偉的武將,從他的位置和身上散發出的不亞于關、張的氣勢就可以斷定,此人必是趙云趙子龍。只不過劉備馬上的確掛著兩柄大劍,趙云手中的卻是混鐵矛,張飛拿著的是丈八長矛而不是蛇矛,關羽的武器則是全鋼長矛。

就在張遼觀察著劉備軍眾人的時候,劉備在趙云的護衛下到了自己的陣前對著曹軍的方向大聲喊道:“在下平原相劉備,請問當前可是張遼將軍?”

“正是張遼。不知劉國相不在待著,帶兵跑到這瑯琊所謂何事?”既然人家已經叫陣了,張遼也不好意思立刻就發動攻擊,只能同樣上前回話。雖然他無比的痛恨這種打架之前還要聊天的做法,可架不住現在的潮流就是如此,這讓張遼無比懷念當年在草原上和鮮卑人作戰時的干脆。當時是遇上了敵人,立刻開打,絕沒二話,有話也打完再說。

對著張遼略帶嘲諷的問話,劉備表現了他一貫的好脾氣,依然是一臉微笑道:“備聽聞曹兗州和陶恭祖有些誤會,故而特意前來,欲做個中人,調解兩家的恩怨。”

劉備這話讓張遼的心中一陣的惡寒。真不愧是人稱漢末第一厚臉皮的劉備,這話說得水平真高,帶著兵到徐州來還說自己是來調解的,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真真是第一流的。話說后世日本人極度推崇劉備,不會就是因為這廝臉皮厚吧。估計應該是的,要不然小鬼子怎么會將“侵略”說成是“進入”呢。張遼暗暗想到。

臧霸估計是第一回看見劉備這樣的人,他側過身,低聲對張遼說:“張將軍,聽說此人不過是織席販履之徒,不但官職都是公孫瓚私相授受,連兵也只有區區當前的三千。以曹公和陶謙的家世、地位,他有什么資格來調解。我看他是為了爭地盤連命都不要了。”

張遼聽了臧霸的話微微一笑,說:“宣高,總有人喜歡行那不自量力之事。”說完又對這劉備說道。

“劉國相,陶謙老兒名為君子,卻行小人之舉。前次趁我軍抵御袁術侵略之時,不但縱兵略我百姓,使任城百姓流離失所,還占我城池。我主考慮兩家和氣,只是收回了失地也并未追究。誰知數月前,陶謙部將張闿竟然越境襲擊我主之父,我主為避免興兵會殃及百姓,所以暫息雷霆,派使者前往徐州讓陶謙給個說法。可是,我主的仁德卻被視作軟弱可欺,陶謙不但不作賠償,連罪魁禍首都不愿交出,只是一味拖延。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陶謙不愿和平解決,我主才發兵徐州以討公道。劉國相你如何為此調解?”張遼的聲音清亮高亢,不但自己的士兵聽得一清二楚,就連劉備軍的士兵也能聽到。張遼在說話的同時也在觀察著劉備的將領,很明顯的看到關羽在聽到他的話后微微的點點頭,似乎也不忿陶謙的作為。張飛則估計是因為張遼話中有對劉備的嘲諷之意,所以正瞪著張遼。而劉備身后的趙云眼睛一亮,臉上的神情卻絲毫不變。

劉備對張遼的第二次諷刺依然選擇聽而不聞,滿臉微笑道:“此事或許是陶使君屬下肆意妄為,備次來正是為了勸陶使君嚴懲兇手。而且兗、徐交戰,百姓必然受到牽連,此事于百姓何干,故而為千萬百姓生計,備亦不能不前來調解。”

聽了劉備的話,張遼心里暗暗冷笑,這劉備真是虛偽至極,冠冕堂皇的話人人都會說,但是能說的如此無恥的,當世也只有劉備一人了。

“劉國相,我主仁德,自會為百姓著想,今討伐陶謙,我軍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攻下城池后還開倉放糧,接濟城中貧苦百姓,徐州百姓無不稱頌我主之賢名。何況徐州百姓何勞平原國相掛念。劉國相還是回去吧!”張遼清楚劉備忽悠人的本事,所以絲毫不被劉備的話所動,直接了當的告訴劉備,此路不通,回頭是岸。

劉備估計是沒見過張遼這么一號油鹽不進的主,往常對那些官員的招數完全不起作用,所以竟楞住了。而張遼的劉備的不客氣也惹翻了關、張這兩個劉備的兄弟。關羽還好,只是用眼睛緊盯著張遼,張飛則縱馬沖到了劉備的身邊,揮舞著手中的長矛怒吼道:“張遼小兒,這天下是大漢的天下,我家大哥乃漢室宗親,孝景皇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后,哪里不能去的。我大哥好心調解你兩家的恩怨,你卻對我大哥百般嘲諷,有膽的你就出來,與你家三爺大戰三百回合!”

不得不說這漢室宗親的名頭還是能嚇人的,至少曹軍的士兵就略微有些不安,他們不知道前面的劉備就是是什么大人物。

“哈哈哈!”張遼大笑道:“這天下確是大漢的天下,可漢室宗親嘛,自高皇帝開國,光武帝中興,劉姓皇室的血脈早已不計其數,若是人人都要出來管這天下之事,那天下早就該大亂了。”

“將軍,這是為何啊?”臧霸很適時的插了一句。

“因為劉姓之人太多,就算每十人一城,這大漢十三州的城池也不夠他們分的啊!”

張遼的話讓曹軍的士兵一陣哄笑,確實,大漢開國四百年,從高祖劉邦起,劉家的后人不知道有多少,可真正有實權的劉姓宗室,現在也不過只剩三個,而且地位不過和自家主公相當,又有何懼。

“劉國相,我張遼也尊敬皇室,可對你這尚未被皇家宗正認可的所謂漢室宗親,張遼卻不敢隨意承認。今日之事,你我還是戰場上見真章吧!”張遼見士兵的不安已被打消,士氣再度高漲,于是又火上澆油的說道。

張遼的話讓劉備面色鐵青,怒火中燒。張遼并沒有拿他那卑微的出身說事而直接質疑他漢室宗親的真實性,讓他平時準備好的諸如“高祖亦出身貧寒”的借口頓時沒了用武之地。而這種質疑,不但提升了曹軍的士氣,還同時打擊了自己士兵的士氣。可偏偏沒什么辯駁的地方,因為張遼的話死死扣著大漢律條,他劉備的確沒有得到皇族宗正的認可。

劉備狠狠地瞪了張飛一眼,若不是他的那句漢室宗親又怎么會引來張遼的質疑。張飛卻完全沒有注意到劉備那足以殺人的眼光,被張遼徹底激怒的他正想縱馬直沖曹軍的軍陣,若不是關羽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拉住,說不定這時張飛早已被曹軍的弓弩手射殺了。

劉備深吸一口氣,對張遼說道:“張將軍既如此說,那就戰場上見真章吧!”說完,手一揮,帶著關、張、趙云回到自己的軍陣中。

大戰一觸即發!

隨著劉備軍中的軍鼓響起,劉備軍開始進攻。刀盾兵在前,長矛兵在后,弓箭手隨后跟從,準備在進入射程后用弓箭壓制曹軍,掩護自己士兵的進攻。兩百多騎兵則在趙云的率領下卻依然在劉備身后列陣。

就在劉備軍剛剛發動進攻的時候,曹軍也動作起來,各兵種的指揮聲此起彼伏。

“長槍兵,預備!”

“長戈兵,預備!”

“長弓兵,預備!”

“弩兵,預備!”

當劉備軍接近曹軍200步的時候,曹軍長弓兵指揮大聲喊道:“長弓兵,拉弓,箭上弦,角度45,拋射。放!”

“嗖!!!!”城墻上和城墻下曹軍一共布置了1500長弓手,一次齊射就是1500支箭,如烏云壓頂一般,向著劉備軍的軍陣飛去。

“舉盾!舉盾!”在曹軍放箭后,劉備軍的各級軍官看到飛來的箭枝,紛紛恐懼的大喊。可是劉備軍沒有一人高的大盾,只有刀盾兵手中的小盾,遮得了自己卻遮不了別人,擋得住上身,卻擋不住下身。

“噗!噗!噗!”1500支三棱精鐵箭紛紛扎入劉備軍士兵的身體,即使有盾牌的士兵也多有受傷的,有些是盾牌被扎破后受傷,有些是腿腳被箭射傷。

一時間,劉備軍士兵慘叫聲連連,紛紛倒地,陣型頓時凌亂起來。

這時,曹軍又是一輪弓箭攻擊,眼看著箭枝落下,又有不少士兵傷亡,劉備軍士兵頓時開始畏縮不前,有向后的企圖。

在士兵后面壓陣的關羽、張飛見此情景,催馬上前,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大聲喝道:“不許后退!向前才有生路!聽我命令,前進!前進!跑起來!前進!!!!”

也許是關、張在軍中的威望甚重,也許是士兵們明白了前進才有生路,劉備軍的士兵再度鼓起勇氣,后面的士兵撿起前面已經陣亡的士兵的盾牌,重新組織起陣型向曹軍沖去。

這時,劉備軍的弓箭手也進入的他們的射程,他們在陣后也紛紛拉開手中的弓箭向曹軍射擊。可是曹軍陣前那用大車組成的盾牌防御線將劉備軍射來的箭大半都攔了下來,而越過盾牌的箭也被曹軍士兵用手中的兵器擋開了,真正被弓箭射中的士兵寥寥無幾。

而曹軍的長弓兵則顯示了他們超出常規的射速,連續六輪的射擊,讓劉備軍損失慘重。

劉備在后方看見自己的士兵傷亡慘重,急得不知所措。他從軍十年,也從沒看見過如曹軍此次這么快射速的弓箭,讓他的士兵在沖鋒的途中就傷亡慘重。


上一章  |  張遼新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