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后,方信出去采蘑菇之前,還特意去上網查了一下這傘把菇的營養特點及價值。傘把菇的營養相當豐富,說是現在都能賣到一百塊錢一公斤,還不是曬干的,而是新鮮的傘把菇。
黃曉英在網上掛著,看方信上線馬上就和他聯系,方信問她怎么起這么早,黃曉英就說是天氣太熱了睡不著。黃曉英也很奇怪,方信大都是下午晚上才上網的,今天這么早很反常。他一般都是上午去地里照看莊稼,下午天氣就太熱了。
方信就說了早上采到傘把菇的事情,黃曉英一聽就激動了,馬上問他,“傘把菇啊,簡直是人間美味啊!你們采了多少,能不能給我留點,還有,趕快上些照片來看吧!”
黃曉英大呼小叫的樣子方信見慣不驚,拿著新買的數碼相機去拍了幾張傘把菇的照片。在黃曉英吹毛求疵的情況下,得了新相機的方信更是苦練攝像技術,現在照相水平也是一日千里。
方信去廚房從不同角度拍了幾張傘把菇的照片,方信回到電腦前。沒想到這時候黃曉英都把沈箮給叫到電腦前了,還彈了方信的視頻窗口,方信點了同意,馬上就看見兩張充滿期待的臉。
“真采到傘把菇了啊!”一貫沉著的沈箮這時候表現得也不那么淡定,她從小在農村長大,自然知道傘把菇的美味與珍惜。算算時節,也確實到了傘把菇出土的時候,都說“五月端午,雞樅出土”,雞樅也就是這邊叫的傘把菇。
“當然,馬上給你們傳過來。”方信麻利地往電腦上拷貝剛拍下的照片。
黃曉英還提議說,“不如去拿過來我們看吧,反正有攝像頭,看得清楚的……”
“就你會折騰人。”沈箮埋怨她說。
方信也笑著說,“你早說我就不拍照片了!”
黃曉英大咧咧地說,“照片要看,實物也要看。我都好久沒吃到傘把菇了,我記得小時候可是連湯都喝得干干凈凈的,下面都能多吃幾碗。”
方信將照片發過去之后,馬上又去廚房把傘把菇拿了過來,沈箮和黃曉英正對著照片點評。
看方信拿著傘把菇過來,兩個女孩子又驚聲贊嘆不已,尤其是好吃的黃曉英,張牙舞爪的,一副恨不得把它搶過去的模樣。
方信看了直覺得好笑,“雖然這傘把菇很好吃,可也用不著像你這么夸張吧!”
黃曉英就說,“這傘把菇可是綠色的,純天然的好東西!現在都沒辦法進行人工培育,不用擔心受到毒害,味道又特別鮮美,這樣的好東西怎么能錯過。”
“要不我給你們留一些。”方信笑著說,他自己采的那些傘把菇被他放進空間中,保持新鮮的傘把菇隨時可以吃。
“這傘把菇可不耐儲存,還是新鮮的吃起來最鮮美……”沈箮這才找到說話的機會。
“那還猶豫什么,我們馬上動身過去吃不就得了。還有,方師兄不說地里的西瓜有早熟的品種,正該這幾天成熟,這不正好嗎?”黃曉英立刻拿定了主意,興奮地說道。
沈箮笑著說她,“只要有好吃的,我看再遠你都不嫌遠。”
“我這還不都是為了你好,知道你想去又拉不下面子來,我就勉為其難地犧牲一下,反正我臉皮厚不在乎……”
“我讓你這張嘴巴胡說八道……”
兩個女孩子嬉鬧間,方信也對她們講,馬上就到端午,枇杷和端午李這兩天也可以吃了,這時候過來正是時候。
黃曉英當即替沈箮做下決定,馬上就收拾東西出發,這時候畢業論文已經答辯完畢,學校里沒什么事情。等真畢業了,就沒這么悠閑,想去農村一趟都不容易。
“方師兄,我們晚上之前肯定能到,你可千萬得把傘把菇給我們留著。”
方信點頭表示同意,并說,“我等下再去外面看看能不能再采到一些,還有,先說了啊,我們家這可沒空調。”
“寢室不照樣沒空調,日子還不是同樣過。方師兄你就辛苦點多采些,到時候我和沈箮下地幫你們干活,就算抵消我們的生活費啦!”黃曉英大咧咧地表示不在乎,還和方信開起了玩笑。
方信便讓她們隨時和他保持聯系,黃曉英說了聲好,讓他到時候去雙溪鎮接他們就好,然后就轉身去收拾東西,把電腦留給沈箮。
“這傘把菇真不能人工種植?”方信問沈箮,盡管這段時間為了這轉基因作物的事情,兩人的聯系越發緊密,關系也親近了很多,但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也沒有確定什么關系。
沈箮則對他解釋說,“現在還沒有成功的例子,網上報道說成功也都是什么黑皮雞樅,直接就是和其他蘑菇一樣的培育模式,和真正的野生雞樅根本就是兩回事。反正利用白蟻和雞樅的共生關系,種植出雞樅來的一個都沒有。說來我也好多年沒吃到過了這傘把菇了,還真懷念它的味道。”
“嗯,這東西季節性相當強,就算在農村還不一定有運氣撿到,今天早上還是我爸把我叫起來去撿回來的,這些傘把菇肯定給你們留著。說不定我等下出去還能再撿一些回來,早上吃了傘把菇湯真覺得不過癮。”
沈箮笑道,“光這鮮湯就足以讓很多人羨慕不已,要不然也不能賣到上百塊錢一公斤。我先去收拾一下,到時候就要再麻煩你們了。”
“說什么麻煩不麻煩的,我爸媽他們還一直問我你什么時候再來呢!只要你愿意,一直住這邊都行。”
方信這話說得沈箮俏臉微紅,嗯了聲,讓他幫忙謝過方爸方媽,然后就去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方信對方媽說了沈箮她們今天要來的消息,方媽就對他說,“沈箮這姑娘不錯,這下你自己可得好好把握!”
方信心說你老人家總算搞正確了對象,點頭應了聲。
“我去竹山里轉轉看能不能發現傘把菇,現在大家都忙著地里的活,竹山里應該沒多少人去!”
“好!”方爸方媽也說去地里的時候也會留意一下,傘把菇這東西好吃,誰都不嫌多,得知沈箮她們要來,拿這東西招待她們最好。
方信背著背簍出門去采蘑菇時,大花這好動家伙也跟在他身邊跑來跑去的,早上的湯方信一家人吃得太多,它也就只喝上那么一小口,但就是這樣一口湯,讓它也念念不忘。
竹山村附近生長傘把菇的地方不少,尤其是竹林里,這類白蟻活動比較多的地方,往往容易長出傘把菇來。白蟻和傘把菇的共生關系方信不太明白,也沒幾個人能真正弄明白,方信大致認為就像蜜蜂釀蜜差不多,白蟻產生菌絲讓傘把菇長出來只是為了獲取其中的營養成分小白球。
這時候竹林的斑竹筍已經長到相當的高度,方信和大花進竹山尋找傘把菇的時候,也撿了些好的斑竹筍殼。長得比較大的竹筍筍殼不但比較寬大,也比較長方信就專門挑這種長的撿。這東西在這邊叫棕粑殼,端午的時候農村人用來包粽子,因此而得名。
方信小時候就喜歡和小伙伴們去竹山里去撿粽粑殼,那時候還爬上竹子去把上面的筍殼弄下來。他們熱衷于此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這筍殼既可以撿回去包粽子,那時候還有人出錢收,說是買去做草帽還是怎樣,越寬越長的竹筍殼賣的錢也越多,有了這樣的雙重刺激,小孩子們一天到晚就往竹山里跑。
盡管多年這時候沒在家,方信的記憶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小時候哪些地方撿到過傘把菇的地方他都還記得。
這時候的斑竹筍已經長得老高,地上的筍殼也沒人撿,方信也不用像過去那樣還得爬上竹子去弄。他正撿筍殼的時候,忽地沖在前面的大花汪汪地叫了起來,方信忙上前查看情況,卻見它沖著一顆黃竹筍叫。
黃竹筍外面毛茸茸的,筍殼用來包粽子可不行,但可以用來納鞋底,當然,還可以當柴燒。
大花看見的原來是筍子蟲,這時候的筍子蟲已經長得肥肥胖胖的,正貼在竹筍上胡作非為,是竹子的主要害蟲之一。
方信連忙上前把它抓住,竹筍上已被這筍子蟲鉆出好些洞來,如果被它們吃得太狠的話,竹筍就會枯萎死去。
“現在的筍子蟲還這么多啊!”
方信一路走過去,過去有出過傘把菇的地方都沒看到有傘把菇的痕跡,筍子蟲倒是抓了不少,還有好些家伙正在交尾,方信毫不客氣地拎下來。好在空間里有紙盒,方信就將它們全部裝了進去,打算弄回去做成一道美餐。
方信小時候特別喜歡跑竹林里抓這筍子蟲,抓到它們之后,先把它們的腳上的利爪掰掉,再把家里用竹子制成的刷把簽弄一根下來,插進去,用力搖搖,這些筍子蟲就會飛起來,小孩子就用它來當風扇。但它一般飛一會就不飛了,抓得多的就換著筍子蟲玩。玩夠了還可以把這些筍子蟲烤來吃,這筍子蟲富含的營養很豐富,但敢吃的不多,多用來喂雞。
方信正嘀咕間,大花又在前面叫,這家伙看到筍子蟲就叫,有時候還會把它們給嚇跑。
不過這次方信過去看時,卻發現大花這次找到的不是筍子蟲,而是幾窩傘把菇,準確地講說,是三大窩傘把菇。
方信趕緊過去全部采摘下來,這次的數量比早上兩處撿到的還要多得多,全部裝進背簍之后,方信伸手掂量了下,好家伙,估計得有十二三斤左右的樣子!
大花則在旁邊轉來轉去,一副邀功的樣子,殊不知方信卻在感嘆,“大花你這家伙總算能干點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