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方信就一直在空間內外忙碌著,遇到問題就向沈箮她們請教。
幸運的是,可能真是翠竹空間的基因修復功能,他連續在空間里種了很多批次的西紅柿、辣椒、西瓜、向日葵、甜糯玉米。只要是有種子的作物,都沒有出現退化產量下降的情況,保持著相當的穩定性。無籽西瓜例外,那個根本沒辦法留種。
方信也特別觀察過,這些作物并沒有造成旁邊作物滅絕或者減產的現象。
這更讓他覺得推斷很有可能成立,畢竟之前花果沒人授粉同樣可以大量結果,實在沒辦法用常理解釋。
被他特意多次放進空間去的小貓和大花也都比較吃里面產出的東西,而且沒有太多的偏好性。動物往往很有靈性,懂得分辨哪些東西好吃哪些不好吃,尤其是平時就極其挑嘴的小貓,想讓它吃有危害東西都難。
方信還在網上看到說吃了轉基因食物的老鼠會發生變異,生出來的后代特別小,但到了第二代的時候,智慧本來就不低的老鼠就會懂得分辨轉基因食物。造成大規模老鼠滅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周圍是轉基因食物,根本沒得選擇。
還有網友專門拿這小老鼠來試驗,通過它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從而分辨哪些是轉基因食物,哪些不是,以供網友們斟酌選擇非轉基因食品。看得方信又覺得好笑,又覺得悲哀。
當然,方信并沒有放松警惕,他也仔細觀察了種植在外面的那些作物,都沒有出現轉基因作物慣有的霸道作風。
但方信還是沒有完全放心,鋤草澆水的時候,把種植在外面的辣椒西紅柿甜糯玉米西瓜等等作物全部鏟掉,然后換上空間里已經種植過好幾茬,并用每一茬的種子重新種植,現在長到和外面差不多大小的同等作物。
方信現在從空間拿東西出來,往空間里扔東西的功夫已經練得異常順溜,別人根本發現不了。
他在外面種的東西可不少,全部替換耗費了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忙完這些事情后,方信整個人累得跟狗似的,但卻讓他長長地松了一口氣,要不然這些東西種出來他自己吃著也不放心。
讓方信高興的是,他種植在地里的那些食蟲植物發揮出了相當的效果,地里莊稼長得好,前來覓食的蟲子可不少,但大都被瓶子草捕蠅草除蟲菊消滅或者趕走,倒不用他用農藥殺蟲。
唯一讓他糾結的是,地里的雜草長得也很茂盛,不只是方信自己種的這些地里如此,方爸方媽挑糞澆過的玉米地和菜地里都有同樣的情況發生,只是雜草沒方信特意澆過水的菜地里多罷了。這些雜草方信得手動清除,方爸方媽也沒有使用除草劑的打算,好在這些雜草也不會浪費,把這些新鮮青嫩的草帶回家,可以用來喂豬喂牛,是相當不錯的飼料。幾只大白鵝就不用喂,這些家伙聰明著呢,也不需要方信他們多管,每天早上出去吃草覓食,傍晚自己列隊回家,連糧食都不用喂,方爸方媽都說這些大白鵝養得特別省心。
方信家地里鮮嫩的野草也引來其他人的關注,家里有養豬養牛的人家還跑方信家地里割草,還對方信家地里莊稼的長勢嘖嘖稱贊不已。
這一忙碌起來,方信就忘記了時間,這天清晨,方爸在外面放牛時打電話回來把方信叫醒,讓他背個背簍出去譚二娃的新房那邊摘傘把菇。
“傘把菇!”方信一聽,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那可是人間美味啊!前兩天下了雨,也確實到了傘把菇出土的時候。
方信背著竹背簍一溜煙跑出門去,譚二娃的新房的位置他自然知道,離家約有七八分鐘路程。方信甚至知道傘把菇長在什么地方,因為這傘把菇有個特征,當年在哪里找到了,明年來這里,往往還能找到。
方信趕到那里的時候,果然如他所料想的那般,那傘把菇就長在以往經常長的土坎邊,他小時候在這里經常采到。
這時候方爸已經將這里的傘把菇全部都采了下來,很大一堆,方信看大約有三十來個,都是白色的,個頭大小不一,一共大約有兩斤左右。
方信現在能看到也就是采摘后的痕跡,采傘把菇的時候大家也都很小心,只用手輕輕拔出來,而不用鋤頭鐮刀什么的去撬,一些弄不起來的也就算了,這主要是為了不破壞環境,要不然明后年想再找到傘把菇就難了。方爸是這方面的老手,自然懂得保護環境,讓它們可持續發展。
“周圍還有沒有啊?”方信一邊往背簍里撿傘把菇一邊問方爸。這些傘把菇有的已經撐開傘,那樣的就有些老了,傘沒有撐開的才是最好吃的。而且一般發現傘把菇,都是全部采摘回去,多等一天就老了或者壞了,或者被別人拾走了。
“我稍微看了下,好像沒有,要不你等下四處仔細找找看。”方爸手里還牽著水牛,這家伙一個不注意就會偷嘴,也就是吃人家地的莊稼。
方信應聲答應下來,但凡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這傘把菇一個特征,往往一下出三堆,所以也叫三堆菇。
“我再拉著牛去其他地方看看有沒有!”方爸說著就趕著牛走了,要知道,采蘑菇要看運氣,還得分早晚。方爸說去其他地方看看,指的是往年采到過傘把菇的地方,竹林邊,田邊,地頭,草叢里,在這雨后都有可能出現。
方信將所有的傘把菇都裝入竹背簍之后,便在這四處仔細找了找,但只在隔著十來米的地方發現一窩,而且數量也很少,只有兩個。
方信將這兩個小傘把菇采下來之后,又在擴大范圍在四周找了找,但并沒有什么收獲。這傘把菇雖然經常有三堆,但也不是那么絕對的事情,只有一堆兩堆也很常見。方信便停止搜索,轉而去他以前發現過傘把菇的那些地方,這時候莊稼長得都很高了,早上露水也大,盡管方信穿著短褲,還是搞了他一身的露水。
方信走了好幾個地方,只在被大家叫做包產土的地方找到一窩傘把菇,數量比先前方爸發現的傘把菇要少上一半。但方信已經很滿足了,能采到傘把菇就相當不錯了。
看看時間不早,方信就趕著回家,同時扔了些傘把菇在空間里保存著。這傘把菇保存起來很困難,尤其是在這大熱的天氣里,不管是自己吃還是賣,都得盡早解決才好。方信有了空間這個保鮮空間,自然要好好利用。
到家時,方媽已經把早飯做好,但方爸放牛還沒回來。這時候家里的農活比之前少了很多,倒不用搞得向之前那么緊張。
方信馬上動手,打水洗了些沒開傘的傘把菇,他先將泥土清洗干凈,然后用手撕開,感覺就像撕雞肉一樣,吃起來更是如雞肉一般柔滑爽口。這傘把菇也因此得名叫雞樅,雞樅菌,是非常著名的美味野生菌,被譽為菌中之王。
方媽則生火燒湯,不需要太多的調料,除了傘把菇,里面只放豬油和鹽就可以了。
方爸打著空手回來時,原汁原味的傘把菇正好新鮮出爐,方信聞到這新鮮清香的味道就不由得吞了口水。
“瞧你那出息,感覺盛出去準備吃飯吧!”方媽笑道。
方信已經很多年沒有吃到這傘把菇了,心底更是充滿了期待,當下就麻利地將湯盛好端到外面桌子上。
真把這湯喝到嘴里時,那股新鮮和清香的味道讓方信差點把舌頭都給吞下去,盡管他早經過空間食品鍛煉,這時候還是忍不住嘖嘖贊嘆著說,“這味道實在太美味了,跟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一模一樣!”
方媽便往他碗里夾了塊傘把菇,“你這么多年沒吃到了,多吃點吧!”
“爸媽你們也多吃一點,我等下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說不定還能發現更多的傘把菇。”方信吃過之后,更對此充滿了期待。
方爸則說,“我到往年長過傘把菇的其他地方看了看,倒沒什么發現。”
“還有這么多傘把菇,中午炒著吃,晚上就下面吧!”現在家里的活少了很多,方媽也就由著方信自己去,這傘把菇確實美味,這點數量也就夠自家吃的。
吃飯的時候,方雪和方梅兩姐妹上學路過,方信就招呼她們上來喝口傘把菇湯。
方雪方梅禮貌地笑著謝過他,并說道,“我們早上也吃了傘把菇,是我爺爺早上出去采到的。”
“你們倆啊,都不說給我帶點……”方信笑著開玩笑的時候,也在心底暗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這方云明也是個閑不住的勤快人,看來大家都知道這時候到了吃傘把菇的時候。如此一來,方信更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四處轉轉,去晚可就被人采光了。
方雪兩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笑笑,方媽就笑方信,“你這長輩怎么當的,還好意思問人家要東西吃。”
方雪兩姐妹又唧唧喳喳地說不想去上學,想去采蘑菇,可惜沒人支持她們,方信這壞蛋還說她們不去上學就告發她們,最后兩姐妹只能耷拉著腦袋去學堂。
推薦大家看一本書,恩道爾的《糧食危機》網上有部分章節嫌麻煩的看看目錄就行,可以了解轉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刻意來搗亂的請滾開本書不歡迎你,尤其是投了三張零分平價票的同學,請你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