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408章 悔恨與新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408章 悔恨與新生

408章 悔恨與新生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漢風章悔恨與新生[vip]

萬人聚集的空的。然變的靜悄悄的。連根針掉的聽見。只有說書先生洪亮嗓音。如黃鐘大呂般響起:“諸位說的是。泉州淮軍沒有降!淮軍乃是鐵錚錚的漢子。隨李庭芝李大帥駐守淮揚。殺蒙古韃子不敢正眼覷我故宋。投降兩個字。對他們完全是侮辱!”

臺下淮軍的腦袋。垂的更低了。就連天塌下來都不管的老兵油子王仁。都羞的滿臉通紅。偌大的身子縮成一團——在殉國英烈的事跡面前。他感覺到了自己的。

“僅一個時辰。泉州淮軍二千五英烈。就舍身取義殺身成仁。一腔浩氣沖上云霄。和月星辰爭輝去了。惟有最后一名違令出營。在姐夫家養傷的淮軍。官名喚作何承志。躲過了這場劫難。諸君道這位何義士又當如何?”說書先生問這個問題。臺下已沒有人有臉搭腔。他只好自問自答道:“何承志懷揣牛耳尖刀。往蒲府后門而來。他要抓住蒲壽庚。殺掉這個狗賊來祭奠逝去的兄弟……”

說完何承志的事跡。下已是泣不成聲。姜良材發現。最頑固的老兵油子都流下了滾滾熱淚。王仁哭的尤其大聲。淚水嘩嘩的往下掉。哭天抹淚的比誰都傷心。

姜良材拍著他寬闊的肩膀。輕言細語的安慰道:“王仁啊王仁。你爹娘早就去了。一人吃飽全家不愁。還有什么好傷心的呢?我們爹娘老子婆娘娃兒都在淮揚。會子被元韃子占了好些年。也不知是死了逃了還是散了比你苦多哩!”

王仁哭的像個去爹娘的嬰兒抽抽噎噎的道:“王大哥你不知。俺昨晚上做了個夢。俺托夢給俺。說因為我替蒙元當兵吃糧。當了豬狗不如的漢奸。閻王爺老兩口下在枉死城里。不的托生呢!

王大哥。王大哥你說爹俺這么大還要為了俺受苦。俺還算個人嗎?”

還沒等姜良材想好安慰他的話。身另一位士兵也號啕大哭起來。一邊批著自己耳光。一邊捶胸頓足的道:“我他媽不是人我是畜生!我媳婦被元韃子糟蹋了。我兒子被活活摔死。我還貪生怕死隨著朱煥降了元韃子。我不是東我是豬不如的爛王八。活著還有個什么意思!”

說罷就跳起來。一頭往戲臺子底下撞去。姜良材措手不及眼看他就要撞個腦漿迸裂還是龐士瑞眼明快。一把從后面抱住那人便如此。還是撞在戲臺底下頭上起了大一個青包。

后悔啊。后悔。從被朱煥孫國梁李國棟幾位將官連騙帶嚇。隨著他們降了。這深受大帥李庭芝教誨的淮軍士兵。就無時無刻不在自責。李大帥的諄諄教悔總會在夢醒時分涌上心頭。讓他們寢食難安。

壓抑。放縱。縱……各種各樣的惡習。只不過是他們逃避現實的辦法。可就像古詩說的那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他們逃避他們麻木。他們的心。在沉醉中漸漸死去。

直到今天。最傳統的書文戲文。喚醒他們內心沉睡已久的自責和愧疚。悔恨。就像洪水一樣。淹沒了他們。

處處都是撕心裂肺的痛哭。處處都是如受傷野獸的哀嚎:“我恨吶!我恨當年怎么運氣不好。沒有隨著李大帥去泰州。否則在泰州和弟兄們一塊戰死。現在已在天上。和泰州福州泉州殉國的弟兄們團聚了!現而今。他們在天上和日月星辰爭輝。我卻永遠是個狗漢奸。連家鄉都沒臉回去了。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呀!”

有人捶胸頓足:“家鄉?怎么有回去喲?如果家鄉父老問我。你隨著李大帥殺了多少韃子。當年泰州城陷。你是殺出重圍。還是在死人堆里命。這些年。你是在漢軍服役殺韃子。還是往太行山投了紅軍(抗元義軍)。我該怎么回答喲?!”還有人蒙著臉。發絕望的哀嚎:“吶。我離家的時候。我兒才五歲。他曉的我是跟著李庭芝大帥去殺韃子的。要是現在。他曉的俺的他打小兒尊敬的父親。投降子做了漢奸。跟書文上的張邦昌秦檜一樣了。他會么想啊!天吶。我回不去了。連自己的兒子。都沒臉去見呀!”

有人默默的念叨著:“鄉?我回去過。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時候。我悄悄回家看了一趟。家里正在做喜事哩!”

“蒙元南侵。百姓不堪言。你家還有什么喜事?”

那人一臉悲苦。像丟了魂似的喃喃道:“我的屋子里。鄉紳族長村里的老人都來了。連九十三歲的老老族長都來了。我的妻兒披紅掛彩。看的出來。他們過。但他們現在笑的很開心。”

難道是以為男主人死了。寡婦再嫁?可鄉里面寡婦再嫁是丟臉的事情。也不至于鄉老都來道賀啊!姜良材湊了過去。想聽聽下文。揭開疑問。

“他們以為我已在泰州。隨著李庭芝大帥殉國升天了!他們披紅掛彩。慶祝老劉家出了我么一位光宗耀祖的大英雄。和李大帥這樣的忠臣義士一同殉國。在他看來。是老劉家無上的光榮。他們湊錢。為我修建了衣冠冢。修建了忠烈牌坊……”

那人的聲音。已是字字泣血:“我妻兒全族公養。我老劉家光宗耀祖。我爹親手把我的牌。供在了族里的祠堂上。和,代祖宗待在一塊。可是。他們都錯了。他們以為我死了。可我還活著。我還像豬狗一樣的活著!我還能回家嗎?我還敢回家嗎?”

“回不去了。回不了……”這四個字。在所有新附軍將士的心頭不斷重復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為了茍延殘喘。了延續可悲的生命。而拋棄了百姓的期待。違背了李大帥的教誨。想到家鄉父老如今還當自己早已殉國成仁。在家鄉將自己追隨李大帥殺韃子的英雄事跡

誦。他們的心頭。就比吃了黃還苦他們的眶喝了十年陳釀的白酒還辣。

楚風在軍營外一座樓上。觀察著軍營中的動靜。“十多天了。應該收網了吧?”

世杰恭恭敬敬的一到的口稱萬歲道:“謝下恩典。微臣替淮軍將士。替故去的李庭芝李大帥謝陛下皇恩浩蕩!”

“請起。張師長請起!”楚風一改平時只要不是公眾場合就玩世不恭的嘴臉比任何時都嚴肅認真:“李庭芝的謝。我可當不起啊!他駐守淮揚逾十年。使韃不敢南下江淮。直到宋亡小皇帝謝太后降元。他依然守衛著我華夏文明死戰州誓死不降。這樣的大英雄大豪杰已與岳武穆前后輝。足為我華夏萬世敬仰。你帶他說的一個謝字。天下無人當的起啊!”

淮軍。在李庭芝手中。是天下第一等的強兵。能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鐵騎戰場爭雄的宋頭等強兵。的各個部分。已在泰州福州泉州殉國成仁。惟被朱煥欺騙裹挾降元的揚州淮軍。是這支軍隊最后的底子了。

世杰是李庭之外。淮軍的另一位統帥。他也曾經奉旨駐守淮揚。之后率領部分淮軍駐防鄂州。在那里抵抗伯顏的南下大軍。其后臨安陷落海上行朝建立。部分淮軍就跟著他下福州泉州。在那里殉國成仁。

出于對淮軍的感情。張世杰楚風請求不要將這些曾經為抵抗蒙元流過血的戰士。送到礦里充作苦役。他們一個機會。張世杰用性命擔保。能將他們重新變成那支打不垮壓不彎的天下強軍。

“他們曾經為華夏流過血流過汗。可們后來卻做了漢奸。認賊作父為虎作倀。”楚風沉吟良久。或許是那位從未謀卻無數次被提到的和文天祥岳飛同樣不朽的李庭芝。或許是泉州城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二千五百淮軍。打動了他。最后他點點頭:“好吧。功過相抵還不能讓我改變主意。但李庭芝和淮軍這兩個詞。讓我動容。我不的不給他們最后一個機會。”

于是。了最近十多天發生的一切。軍營中。有人出老上司。宋亡三杰之一。樞密使張世杰!

只見這位須花白。神矍鑠的老將軍。身穿漢軍中將軍服。兩顆金燦燦的將星在他肩頭閃爍。灰色的軍服筆挺。胸前佩帶著銀光燦爛的二等華夏重光勛章。他明顯比駐守淮揚時老了許多但他的腰板依舊筆直。他的步伐依舊堅定有力。他的中依舊燃燒著不屈的斗志。

“張樞密。張大帥來了!”消息在俘虜群傳開。人人都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如今。張世杰已是大漢帝國響當當的騎兵師大漢帝國群英傳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既為朝忠臣。又為新朝元勛。身事二主而精忠赤誠。的享盛名;自己卻一失足成千古恨。隨著朱煥狗賊降了蒙元韃子。祖宗蒙羞鄉父老不容。在這位老上司面前。如何自處?

新附軍戰士們的別過了頭。目光不敢接觸老軍的身體。而且。張世目光掃到哪里。哪里的就不由自主的矮了一截兒。恨不把身子縮成團。不要被他看見才好。

可事與愿違。張世杰帶兵如赤子。出則同列。入則同寢。但凡五年以上的老兵。大半他都認識。

“抬起頭來。低著。我就認不的你們了?還是不是淮軍。是不是李大帥麾下調教出來漢子!都給我把胸膛挺直了。別他媽縮著像個娘們!”

世杰一聲虎吼。驚的人們心臟一縮。老上司積威所在。他們自覺的挺直腰桿。挺起了胸膛。

“好。這才有個老淮軍的樣子。這才沒有給李大帥丟臉!”張世杰審視著這群士兵。是的。們的銳氣在朱煥手中磨損了不少。他們的精神不復當年的昂揚。但他們在看戲聽書的時候。還會痛哭流涕捶胸頓足。在見到老上司的時候還知道羞愧。這就是有那么一點子血性。還留在胸膛里面。

“姜良材。是李大陷陣營正軍旗牌官下面的。沖鋒陷陣是把好手。姜良材——!”

“有!”張世杰一斷喝。姜良材像被電擊了似的渾身一震。忽的一下直挺挺的站起來抱拳向昔日的統帥行了個軍禮。就像當年在揚州城中駐守時那樣。

“龐士瑞。我記七年前駐守鄂。你在我麾下當兵。作戰最為勇敢。援救襄樊時。曾經手刃一名登城的元軍百戶。后來才調到揚州去的。龐士瑞——!”

“有!”龐士瑞起立。抱拳苦笑道:“悔不當初。若一直追隨老元,。或在泉州成仁。或在崖山取義。終不至有今日。”

“王仁!”“李德!”“成萬佳!”……凡是被張世杰點到姓名的將士了起來。

兩萬人組成的新附中。已有好幾百人站了起來。沒有被點到名的。則充滿期待的看著世杰。希望能享有被統帥點名的殊榮。

但張世杰累了。他哈哈大笑著:“這是我的兵。都是我的兵啊!兔子們。就算沒有被老帶著摸爬滾打過。也是我教訓了的兵。來做你們的正軍將副軍將旗牌官。又來操練你們!你們額頭上一個個都刻著老朋友庭芝李大帥的李。和我張世杰張某人的張字!你們都是我的兵!”

“大帥救我!”姜材跪了下去。

“大帥。我們想打子。我們不想當漢奸!”整整兩萬人。齊刷刷的跪了下去。“給我們一機會吧。只要能戰死在戰場上。讓我們做什么都行!求求您老人家。發發慈悲吧!”

天底下從來沒有這樣的奇觀。兩萬人齊聲哀求。所求的內容不是榮華富貴不是生命和自由。而是到戰場上去戰死的資格。

對他們而言。戰死。是一種榮耀。一種證明。一種解脫。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