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228章 三農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228章 三農問題

228章 三農問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琉球,有這樣潑皮欺壓良善的事情嗎?”陳淑有點tT不明白,自己努力守護的漳州,為何不能成為人世間最后一片凈土?種種匪類橫行霸道,強索錢物、淫辱女子,其惡行比之蒙元韃虜,恐怕也不逞多讓!

“琉球也有啊!”楚風抱著泥娃娃,一直送進了陳淑的臥室,他還不知道,外面的女兵們,已然笑倒了一大片。

“任何制度下面,都有罪犯的,就像人不可能不生病。只能說,好的制度能盡快清理掉疾病,而壞的制度下,疾病會愈演愈烈。”

陳淑點了點頭,周文王治西岐,君是圣人,時為治世,也有畫地為牢的故事,可見上古治世,也免不了犯罪之人,她沉吟道:“那么,大宋朝通行數百年的制度,就不行了么?”

制度問題,是楚風和趙筠長期討論的問題,后來,討論組還加入了侯德富、李鶴軒、文天祥、陳宜中等人,現代人、古代人、儒門大師、王佐權謀、匠戶子弟,思想的碰撞中頻頻火花閃現,頗有幾分真知灼見。

鬧這半天,正經事還沒開口說,此時陳淑見問,正中下懷,便細細的講道:“唐朝時候,城市中劃片區為市肆,專供交易,而其他地方不準經商;到了大宋,全城任何地方,只要有門面,都可以打開門做生意,此其一。

唐朝時候,徹夜宵禁,一年中只元宵開禁,晚上憑你什么酒家青樓,都做不得生意;到宋朝,通宵金吾不禁,官員百姓流連于勾欄瓦舍,徹夜不歸都是常態。此其二。

盛唐天寶年間,全國戶口近九百萬,宋元豐年間一千六百五十萬,唐朝十萬戶以上大城十余座,宋有四十六個。此其三。”

楚風目光炯炯的樣子,讓陳淑一陣心跳,轉而細思,驚道:“原來到宋朝,比之古時城市大了許多,商業繁盛許多!則市井潑皮,必然也隨之而盛!”

對!楚風點點頭。

商業繁盛、市民社會的興起,是宋朝的一大特征。

社會生活上。市民社會地烙印非常明顯。比如成書于元末明初地水傳。脫胎于宋單篇話本《青面獸、《行者。以及《大宋宣和遺事真切地描繪了宋朝社會。水滸。與其說是農民起義。不如說是市民起義。吳用是學究、宋江是押司、盧俊義是大名府員外、公孫勝是道士、戴宗是節級、李逵是牢子……主要人物。幾乎都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中地。

文化上。唐朝之前。楚辭漢賦魏晉風流盛唐詩篇。流行地全是屬于少數高層知識分子地文體。到了宋朝。歌女舞伎販夫走卒都會唱幾句柳永詞。說書先生更是到處講話本故事。市民文化基本上吸收、繼承、乃至取代了文人文化。

商業和城市發展了。宋承唐制。政治制度卻沒有隨之發展。或者說進步慢了。沒能跟得上城市地發展。

唐朝時候。城市里住十萬人。商業區和居民區分開。夜間不營業。市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睡覺。城里有五十個衙役維持治安;到了宋朝。城里住了二十萬人。居民區和商業區混在一起。通宵營業。人們晚上喝喝小酒。逛逛青樓。沒事還撒撒酒風。小偷小摸地也跟著渾水摸魚……還是二十個衙役。管地過來嗎?

城市當中。必然成了“潑皮牛二”、“活大蟲”、“鎮關西門慶”地天下!

道理其實很簡單。說透了。三歲孩子也能弄明白。楚風接著講了琉球地治安制度。設立單獨地警察部門。專管治安。警察地人數比過去地衙役捕快多了十倍、幾十倍。辦案從坐在衙門里等苦主報案。老爺坐堂發火簽拿人。變成不分晝夜站到街上巡邏執勤。治安防控和破案并重……

“可養這么多警察,稅賦自然取自百姓,百姓們負擔得起嗎?”陳淑于治世之道頗有涉獵,她還記得狀元父親“物力維艱”的諄諄教誨。

“琉球耕者有其田,十稅一農民亦能飽暖,而府庫充盈。

加上商業興盛,海外殖民挖掘金銀,足可支持政府官員、軍隊和警察。”

十稅一!陳淑幾乎驚呆了,不是認為這個稅率太低,而是太高太高,用橫征暴斂尚無以形容,簡直是桀紂之行!

不怪她吃驚,實際上,中國自秦朝后,上下兩千多年,農稅一貫是三十稅一,只有西晉等短命王朝,在更短的時間段內實行過十五稅一,已然是民不聊生了。

在歷史的原本軌跡上,明末的遼

餉、練餉“三餉加派”,一千六百萬兩銀子,其實按T7攤到全國地畝,每畝還不到十斤稻谷,比琉球平均每畝征收三十斤白米,簡直就是毛毛雨,卻累得咱們可憐的崇禎同學背上個“敲骨吸髓”的十字架,幾百年都甩不脫。

為什么西晉“何不食肉”的白癡皇帝十五稅一就“人相食”,明末大約十五到二十稅一就反了李自成張獻忠?天災,中國這么大,哪年沒天災?

關鍵是地租。硬邦邦的地租占了收成的一半以上,如果是江南的好田,如果一家租的多,最高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那么,在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到二十中,朝廷再征收個百分之七八,老百姓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另外還有人均耕地面積的問題。江南一帶,能有幾個按最大生產能力,租種到三十畝地的人?至若閩廣之地,向來地狹人稠,一家一戶往往租到個三五畝就差不多了,這么少的土地,這么高的地租,你朝廷再來刮,真真是在要老百姓的命。

工業和服務業,都必須建筑在農業的基礎上,沒有農業,任何工業都是空中樓閣。琉球能放手發展工商業,全在它有廣闊的楚女地,第一新開墾土地沒有地租,能通過商稅收取較高的間接農稅——實際上別說十稅一,楚風就收一半,琉球農民都比江南過得好;第二,土地按最大生產力分配,一個壯勞力三十畝地,人盡其用,人均收成就多。

陳淑立刻發現了問題,她皺著眉頭道:“這樣的辦法,只能在琉球用,你將來逐鹿中原,卻是全然不合適的。閩廣中原土地皆有主,終不能禁止別人收地租吧?內陸人多地少,也不能像琉球那樣,每人都分到三十畝啊!你那琉球,不過漳州、汀州兩個府的大小,土地分完了,政策就難以為繼。

只除非、只除非……”

陳、許兩族,都是大地主兼營鹽場、礦井、商業,對于土地問題,陳淑最熟悉不過了。她忽然想到一句話,梗在喉嚨里,吐不出來。

“只除非打土豪分田地,是吧?”楚風笑笑,見陳淑臉色不那么好看了,才搖手道:“放心,那是絕對不會的!”

開玩笑,馬大爺都說資本階段之后才能搞鏟鏟主義呢,跑宋末直接從封建社會搞打土豪分田地,楚風毫不懷疑自己會被當成妖孽。再者,琉球發展工商業,最注重對私人財產的保護,這也決定了他不可能侵犯地主們的財產權。

“世人知有海外有琉球,焉知琉球之外又有琉球?”楚風神神道道的來了一句,嘿嘿,物以稀為貴,如果土地多了,地主們還能收那么高的地租嗎?經濟問題,經濟手段解決,現在是是供選擇的道路,更多。

大航海時代還沒展開,沒有六分儀,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還是個白日夢。但從福建到大洋洲,一路上南洋群島星羅棋布,從純理論上講,如果沿途海島設立補給站,就算劃著洗澡盆子,都能從泉州劃到大洋洲去!

更何況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荒島,或者百十個、或者千把個土人,把他們往礦井里一扔,這土地不就空出來了嗎?反正南島猴子也只知道爬樹摘香蕉啃,倒不如咱們開了荒地種水稻吧!

“琉球之外又有琉球!”陳淑咀嚼著這句話,一時癡了,那天下人盡得飽暖的愿望,豈不是輕而易舉?她呆呆的看著書桌上的海圖,腦子里翻江倒海般亂作一團,連楚風告辭離去,也沒注意到。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父親的在天之靈,恐怕也會展顏吧?

“山間泉水清又清,

不知阿哥有真情?

妹子等在東山顛,

等著阿哥捧真心咧~~”

院中女兵的歌聲將陳淑猛的驚醒,桌上,還有“楚風”的碎片。德化象牙白質地細膩,碎片也甚大,她慢慢拼著碎片,眼前就浮現出那個青年壞壞的傻傻的笑容。

他的理想能實現么?驅除蒙元、天下飽暖、四夷來朝,恐怕只有他能做到吧?這個大男孩,真的好年輕啊,和自己在一起,就像個時而調皮、時而認真的弟弟,有時候看著他認真說話的樣子,真想在他毛茸茸的頭頂摩挲一番。

呀,他是有妻子的人呢,陳淑啊陳淑,你想什么哩?

女元帥摸了摸自己的臉,火燒般發燙。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