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155章 文武制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155章 文武制度

155章 文武制度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漢國初建,政治制度非常粗疏、不成熟。照搬宋朝是不行的,完全脫離時代背景搞現代政治也不行,楚風和趙筠兩個,作為現代派和古代派的代表互相磋磨,終于弄出個四不像又八面光的制度:

警、兵、法、文教、民政、工商、財稅七部為行政體系,保安情報二司為情報體系,統帥部下轄水陸二師為軍事體系。部、司下面設置局、處、科,為各級辦事機構。

廢除“太仆寺”、“大理寺”、“仆射”、“員外”、“散騎常侍”、“給事中”之類名目繁多叫老百姓聽了就頭暈的機構名、官名,非特殊情況一律稱某長、副某長,比如文教部長、兵部兵役局長、民政部護照局審核處副處長,官階職權一目了然,老百姓要找官府辦事,也辦得明明白白,不會鬧出找“太子洗馬”幫忙刷洗馬匹、找“仆射”買弓箭的笑話。

同時為確定官員職級,也為了給將來的從龍之士們一個大大的蘋果,漢國基本上原封不動的照搬了品級制度。

所有官員除漢王本身王位無品,全部定為正一品到從九品的十八個品級,一個職務對應一個正品,初任下降一級,兩年轉正品,有功或任滿年限可提升一級。比如部長職務對應從二品,初任職部長的官員下降一級低配正三品,任滿兩年合格,轉從二品,任滿十年或者政績卓著,可以升為正二品。連續擔任同一級別的職務,時間可累計,比如某人初任兵部長,定級正三品,一年后調任警部長,兩邊累計滿兩年,即可榮升從二品。

趙筠聽了這個制度,驚服道:“以前朝廷授什么檢校太師、檢校侍中做加官,有名無實卻亂了國家官制。楚兄這個制度妙得緊吶。人人只有一個實職、最多再來個兼職,同一實職卻有三種品級,這比朝廷胡亂加官、贈官,搞得官帽子滿天飛好得多了。”

楚風笑笑,他這制度是參照后世經驗設計的,即便某人一輩子升不了官,他也有盼頭、也有追求啊!初任官想任滿兩年升正品,升了正品又想任滿十年或者干出政績升高品。這就像給拉磨的驢子眼前吊了根胡蘿卜,驢子還不灰兒叫著使勁兒嗎?

目前漢國所有官員都是初任。最高品級也就是各部部長的正三品,上面還有正一品到從二品四個品級空懸,等著各位爭取呢!楚風嘴角微微上翹,他似乎已經看到張廣甫張老頭被嬌妻美妾逼著追求正二品的場面了。

官員的職權和職務對應。俸祿待遇則是和品級掛鉤。從九品每月三百元,每升一品增加一百元,最高到正一品的兩千元。

最低的從九品三百元相當于銅錢十二貫,刨去城內生活開銷大的因素,實際收入與普通農夫大體持平,只工作要輕松些;正九品四百元就和工廠工人差不多;從八品五百元相當于工長班組長或者技術骨干……反正足以養活一家三五口人。

正一品每月地兩千元就很高了,兩枚金幣或者二十枚銀幣,全年收入相當于二十四兩金子或者二百四十兩白銀。合錢九百六十貫。從大漢二年開始。漢國米價長期穩定在每石一貫,這筆錢能買九百六十石白米。可以維持很大一座府邸了。

西漢時候“三公號稱萬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全年四千二百斛。漢朝五斛大約等于宋朝一石。則西漢丞相地年俸就折合八百四十石。楚風地正一品俸祿比漢朝丞相地官俸還高。且慢。西漢發地是未脫粒地谷子。楚風發地錢折合地是大米。這樣一算。漢國地一品比西漢時候地大丞相。例如蕭何、陳平、霍光還要值錢——前提是后者們沒有貪污。

制定了這一系列政策。趙筠正準備回去休息。又想起了道:“對了。民政部實行績效制度。效果非常好。可不可以在各部推行?”

“不僅大力推行。咱再給他們下副猛藥。搞個首位晉級、末位淘汰。”楚風壞笑道:“每季度每部績效最后一名。扣抵半年升品地年資。連續兩季降職。連續三季開除;第一名給其一月工資地獎勵。同期算雙份年資——假如某人每季都是第一。那么他一年就可升正品。五年即能升到高品。同時根據主官意見。優先升職。”

楚兄此策一出。恐怕官員們人人努力做事。再沒得偷懶耍滑地官吏了!趙筠亮晶晶地眸子在楚風臉上掃來掃去。良久。嘆道:“楚兄真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楚風摸摸鼻子。心說我又不是曹操。見趙筠風擺楊柳般走遠。忽然發現她已經脫下了孝服。換上身鵝黃色地宮裝。已經出孝了啊。嘿嘿……

官員品級規定在漢國例行地早會上一公布。就受到了極其熱烈地歡迎。

張廣甫摸著胡子尋思,漢國官制不同大宋,自己這部長是不是過去的尚書,還有兩說,現在正式定了品級,正三品,兩年轉從二品,這就是戶部尚書的品級啊!自己蹉跎這么多年,到老了卻官運亨通,哈哈,只不知回去告訴那兩個妖精,會不會把我這把老骨頭拆散了?

相對于同僚的興奮,王大海則有點不以為然。區區三品官,才不在乎呢,他在內心狂喊:我要當國丈、我要當未來王子的外公!公主不但家世好,相貌也像個仙女似的,現在又做了民政部長,楚哥兒什么政務都和她商量……瞧著敏兒每天沒心沒肺去上學,放學就鉆到陳雪瑤那醫院去呆著,王大海心頭貓抓一樣,恨不能把女兒剝光了塞到楚哥兒床上。

父為國丈,弟為國舅,世代富貴、與國同休,就是王大海這樣地老實人,也不能免俗啊!

曲海鏡為人最直率,這陣子他地水利工程修的快好了,人力資源豐富,又有炸藥幫忙,導流引渠、攔水合龍,一道大壩已顯出雛形,楚風也說了這算一功地,便問道:“部長是從二品,這正從一品的品級是什么官呢?下官修地水壩差不多了,若是修好算不算功勞,是否該升從二品?”

侯德富就竊笑道:“咱們漢軍出生入死還沒說什么功勞呢,你流的是汗,他們流地是血呢。”

曲海鏡為人沒什么心眼,聽了這句臉上就有點紅,訕訕的笑。

“不能這么說嘛,前線流血是立功,后方流汗也是立功。”楚風瞪了眼侯德富,幫曲海鏡打了圓場,后者感激的朝他點點頭,楚風便問他:“以前說好,幫我做事,我會印書傳揚封龍山學術,為你和你師李冶立碑塑像。你是要印書、立碑,還是加品級呢?”

“印書!”曲海鏡半秒鐘都沒猶豫。

保安情報二司的正副司長也要出席會議,情報司的李鶴軒、金泳在外面奔波,保安司的法華、蕭平則一般留在本島。法華學佛的,孑然一身了無牽掛,蕭平就差點蹦起來,兩司低七部一級,司長正配正三品,副司長從三品,自己初任是正四品。一年前還是錦田山下瞑目等死的孤魂野鬼,一年后就做到四品大員,漢王再造之德、超拔之恩,真真是粉身難報啊!

漢軍水陸二師的主官也要出席會議,兵部長侯德富就擠眉弄眼的做怪相,方才說了文官品級,武將該如何定品,漢王還沒發話呢!

軍官的官銜不同文官,最高元帥,其下為上中少將、上中少校、上中少尉、上中下士,最低列兵,共十四級。列兵同政府從九品,以上遞增到元帥的正三品。

侯德祿和陸猛疑惑的互相對視一眼,侯德富作為管理軍隊制度的兵部長,沉吟道:“漢王英明神武,卑職本不該……只是漢軍出生入死,最高只到三品,是否有點?”

文職政府制度、考試選官制度,是中華文明對全世界的重大貢獻,從社會整體效果而言,甚至超過了科技上的四大發明。構成近代民族國家政權的三大基石:文官政府、考試任官、民主選舉,中國貢獻了兩個。

宋軍事積弱的弊端,不在武官不得干政的制度,而在將領無靈活指揮權、軍人無社會地位——地痞流氓無業游民小偷強盜,在臉上刺了字充軍,這樣的軍隊戰斗力能高才怪。

楚風定下制度,漢軍軍官最高做到元帥,也只正三品,尚在從二品的兵部長之下,體現軍事機器必須服從文職政府的原則。

軍隊的政治權利要低,絕不容許武人干政;軍人的社會地位要高,要讓他們有軍人的榮譽感。楚風解決這對矛盾的辦法,除了建忠烈祠之類的精神鼓勵,還有就是平時給軍人發月俸百分之二十的訓練津貼,戰時發百分之五十的作戰津貼。

侯家兄弟、陸猛頓時松了口氣,就算漢軍永遠不打仗,訓練津貼加上軍隊伙食免費,實際收入比高了兩三品的文官還多,若能做到正三品元帥,一千六的正餉,三百二的訓練津貼,一千九百二十的軍餉比從一品文官還多,打仗時甚至遠超過正一品,這樣也很不錯了。

楚風繼續撒糖果,來個皆大歡喜:街面上執勤的警察、漢國本土的保安司官員,也發二成的勤務津貼,出境辦事的情報人員加發五成特別津貼。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