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文天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文天祥

文天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1236—1283),南宋杰出[1]民族英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漢族,廬陵(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名(狀元),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斗精神。1283年1月9日(農歷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十九歲時獲廬陵鄉校考第一名,翌年(寶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并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為第一,也成為權相賈似道門生,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四天后父親不幸病故,歸家守喪三年。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人心,并獻御敵之計,未被采納。后歷任簽書甯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罷斥。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杰,組建了一支萬余人的義軍,開赴臨安。宋朝廷委任知平江府,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馳援獨松關。由于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但最終也未能擋住元軍兵鋒。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謝太后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謝太后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占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廣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和占領。于是,伯顏企圖誘降,利用他的聲望來盡快收拾殘局。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趙昰任命為右丞相。

七月對張世杰專制朝政極為不滿,又與陳宜中意見不合,于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劍州(今址福建南平)開府聚兵,指揮抗元,后入清流境過國母崠作《吊惠利夫人詩:

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疆;男兒若不平強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冬十月,轉移到汀州,蓮城、等地,派使參贊吳浚取雩都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斗爭。

景炎二年(1277)元兵入汀關,欲據蓮城拒敵;汀州守將黃去疾聞帝駕下海,擁郡兵有異心.逐屯兵朋口轉到龍巖.二月,率軍攻復梅州.四月斬殺跋扈大將二人后.至夏,由梅州出兵,進攻江西,此時各地豪杰響應抗元,號令通于江淮.在雩都(今江西于都)獲得大捷后,又轉戰至贛州,以偏師進攻吉州,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興國縣發動反攻,兵敗,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殘部,奉老母再入蓮城,請命益兵再舉.后轉戰至循州。

祥興元年(1278)夏,得知端宗已死,繼位的弟弟——趙昺移駐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國公.為擺脫艱難處境,便要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于張世杰堅決反對,只好作罷,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范的攻擊,兵敗被俘。

服毒自殺未遂,被張弘范押往崖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杰。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范不聽,一再強迫寫信。于是將自己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范。張弘范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了。

寫《過零丁洋廿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戰的慘敗后,陸秀夫背著八歲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滅亡。張弘范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元世祖說:“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范對以禮相待,將送到大都(今北京),軟禁在會同館,決心勸降。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對現身說法,進行勸降。一見留夢炎便怒不可遏,留夢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讓降元的宋恭帝趙顯來勸降。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對趙顯說:“圣駕請回!”趙顯無話可說,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將的雙手捆綁,戴上木枷。關進兵馬司的牢房。入獄十幾天,獄卒才給他松了手縛:又過了半月,才給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羅親自開堂審問。被押到樞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對孛羅行了一個拱手禮。孛羅喝令左右強制下跪。竭力掙扎,坐在地上,始終不肯屈服。孛羅問:“你現在還有什么話可說?”回答:“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為宋盡忠,只愿早死!”孛羅大發雷霆,說:“你要死?我偏不讓你死。我要關押你!”毫不畏懼,說:“我愿為正義而死,關押我也不怕!”

從此,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在獄中,他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深知女兒的來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然而,盡管心如刀割,卻不愿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指南后錄第三卷、《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權臣阿合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沒阿合馬的家財、追查阿合馬的罪惡,并任命和禮霍孫為右丞相。和禮霍孫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國,頗得元世祖贊同。八月,元世祖問議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誰是渠能?”群臣回答:“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高官顯位。的一些降元舊友立即向通報了此事,并勸說投降,但遭到的拒絕。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見,親自勸降。對元世祖仍然是長揖不跪。元世祖也沒有強迫他下跪,只是說:“你在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慮,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對朕,那朕可以在中書省給你一個位置。”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元世祖又問:“那你愿意怎么樣?”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于是下令立即處死。

次日,被押解到柴市刑場。監斬官問:“丞相還有甚什么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喝道:“死就死,還有什么可說的?”他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于是引頸就刑,從容就義。死后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殺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氣萬古流芳。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