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重生在1976第八十三章 要改革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歲月——重生在1976 >>歲月——重生在197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要改革了

第八十三章 要改革了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夜深  分類: 都市 | 現實百態 | 夜深 | 歲月——重生在1976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ZUILU.neΤ

周榮發的眼中漸漸朦起了一層霧汽,猛吸了下鼻子,抬手用袖角拭拭臉。

“其實誰愿意當逃兵呀?偷偷摸摸的跑回來,這事說出去也不光彩。可當年要不回來舅舅我也許就和小仙兒一樣了。可現在不同,在戰友們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回去,和他們站在一起為死去的知青戰友們!為了小仙兒!也是為了我們這些被拋棄的知青兄弟姐妹出把力的時候了!”

周榮發的話說的斬釘截鐵,曹青看得出他心中的堅定。和郭亮、陸士良他們不同,周榮發的性格是一旦決定后決不會更改的那種,硬勸反而適得其反,必須想出其他辦法來。

“對了舅舅,胖叔說你是今天才收到信的?”曹青隨意地問道,見周榮發點點頭,臉上露出好奇的表情:“舅舅,這信從那邊寄出來要幾天呀?”

“十來天吧。”周榮發回答,從云南大山里寄封信到上海很慢,每個村的信一般先匯集到農場,然后再由農場轉到兵團,隨后從兵團發出轉到昆明,再通過郵政到上海。這么一個繞下來,十來天的時間已經算快了,有時候碰上收信的人耽擱,拖上半個月也是常有的事。

“啊!需要這么久?”曹青很驚訝,直聽了周榮發的解釋才明白。

“那舅舅你坐火車去云南也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呵呵,那倒不需要,上海到昆明的火車二天三夜就夠了,再加上中途換汽車進山什么的,估計也就四、五天吧。”周榮發并沒留意到曹青問這些的意圖,很隨意地回答。

曹青聽后若有所思,坐在小板凳上歪著腦袋很正經地一五一十地數起了手指。

“青青,你在干嘛呢?算什么呢?”瞧他這副怪樣,周榮發忍不住奇怪地問。

“我在算時間呢。”

“時間?算什么時間?”

曹青抬頭笑道:“云南地信寫好發出來到上海。舅舅你再趕過去。這時間加起來就差不多大半個月了呀!再說了。現在火車票很難搞地吧?舅舅你就算馬上找人買最快也要后天才能走。這點時間加起來不就快二十天了?舅舅。你可別忘了。我數學是很好地噢!”

曹青地話讓周榮發頓時一愣。這個時間問題他倒是沒有想過。從收到信地內容來看。發信地時候提出北上請愿地知青聯席會議應該召開了。要不然信中也不會寫得這么詳細。當時看完信。周榮發腦子里唯一地念頭就馬上趕回云南。和知青戰友們在一起一同北上。并沒有考慮到之間地時間差異。現在曹青地話突然提醒了他。這信走了這么多天。何況自己再趕過去有要近一星期地時間。會不會等自己到了那邊請愿地隊伍早就出發了呢?如果是這樣。他不就白跑一趟了么?這可怎么辦?

不能說這是周榮發地忽略。但越仔細想越覺得有這可能。要是不能匯合隊伍一起北上。那他這次趕回云南也就沒任何意義了。周榮發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轉眼再看看一本正經地曹青。無奈地苦笑搖頭。

“臭小子。阿亮總是說你鬼主意一套又一套地。怪不得今天他會把你給找來。”沒好氣地罵了曹青一句。周榮發哪里還不明白曹青剛才裝模作樣當自己面算日子地真正用意?

“嘿嘿,小聰明給您發現了。”曹青樂得直笑,不過下意識地往后挪了挪,生怕周榮發又一個“毛栗子”敲過來。

“得了。別裝可憐了,來來,過來舅舅這邊坐。”瞪了曹青一眼,周榮發又笑了,拍拍身邊的空位置讓曹青坐近點。

“舅舅,不會再給我吃毛栗子吧?”忐忑不安地挨著周榮發坐下,曹青特意問了一聲。

“去你的,人小鬼大!心眼子還不少啊!”笑罵了他一句,周榮發倒沒再抬手“賞賜”曹青。而是第一次用一種平等對待同齡人般的目光望向曹青。

“青青,你的意思舅舅心里明白,也知道你想告訴舅舅什么。不過,我想你這么聰明一定也應該知道舅舅地決心吧?”

“我知道,所以我不會攔著舅舅。”曹青淡淡一笑,和大人一般回答道。

“呵呵,這就是你的聰明。”周榮發贊了句,摸摸曹青的腦袋:“小小年齡就懂得說話搞迂回策略,你這樣地孩子我倒是第一次碰上。看來。舅舅以前一直都把你當孩子了。沒想到我們家的青青已經慢慢長成男子漢了,這是我的疏忽啊!當了上美影的特別顧問。不光是搞動畫,這人情世故也學了不少嘛。”

周榮發把話說到這份上,曹青也就直截了當問:“舅舅,那你現在怎么打算呢?還是準備去云南?”

“你說呢?”周榮發帶著笑意反問。

“我說?”

“對!”周榮發點點頭:“既然你幫舅舅算了時間,也能說出這些話來,舅舅就不會把你再當普通的孩子了。反正這事你也知道了,舅舅倒想問問,你覺得舅舅怎么做才好呢?”

曹青遲疑了,好半天才確認地問一聲:“舅舅您真要聽我說?是要聽真話么?”

“廢話!假話我要聽來干嘛?青青,你剛才還像個大人樣,現在又成小孩子脾氣了?”

“好!那我就說了!”心中一定,曹青索性放開了,直截了當道:“要真按我的意思,舅舅不能去……。”

周榮發臉色微微一變,可還沒等他開口,曹青后面的話馬上就說了出來:“我知道舅舅是個重情誼的人,雖然我沒經歷過,更不清楚云南那些事究竟是什么樣的,可我從您地臉上看得出這件事對您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我勸您這次別去,您肯定會不顧一切去的,所以我剛才沒有說那些直勸的話,要真勸的話,估計胖叔和陸叔叔早就勸服您了。您說是不是?”

周榮發微微點頭,抽著煙繼續聽曹青往下說。

“可您現在去云南也沒用啊!時間過去這么久了,等您到了云南也許別人早就出發了,這不是白跑一趟么?所以我覺得,您還是別去云南了,這不保險。要真想去就直接去北京得了。反正您說的叔叔阿姨們不都要去北京么?您去北京等他們不一樣么?”

曹青的話和周榮發自己所想有些不謀而合,他剛才就考慮到了既然云南之行很可能撲空,那也只有剩下地一條路直接去北京。不過,直接去北京和先去云南匯合再北上性質不同,就無法以云南請愿知青身份出面了,這對周榮發來說不能不是一個遺憾。

另外,這樣做還有幾個方面必須考慮,到云南簡單,從上海買張火車票抵達昆明后轉車進山。這一路周榮發并不會遇上多大的困難,畢竟他在云南生活了近十年,路線什么熟的很。一路和當地人打起交道來也方便得多。可直接去北京就不一樣了,上海到北京地火車票不難搞,可到了北京需要介紹信,要不然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周榮發這么一個偷跑回上海的知青,連戶口都還在云南哪里搞得來正規介紹信地?再者他根本就不知道知青隊伍一路北上會用多少時間才能抵達北京,總不能呆在北京到處打聽吧?這樣做的話非得惹出麻煩不可。

“讓我考慮考慮吧……。”困難擺在面前,周榮發也猶豫了,并不是他退縮,而是他的慎重。

會意地一笑。曹青站了起來。他知道今天自己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接下來就看周榮發自己怎么安排了。以周榮發的頭腦,曹青相信冷靜下來的他絕對不會莽撞行事,只要不直接跑去云南那種地方,就算他到北京和知青隊伍匯合也不會有什么風險。畢竟,周榮發的身份敏感,他是一個從云南偷跑回上海地知青,在這樣地時候冒然一人去云南實在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曹青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冒這樣的風險。

留下周榮發一人在屋里考慮。曹青輕輕地出了門。院里,郭亮和陸士良早就等急了,見到曹青一出來兩人連忙向他追問情況。打著手勢,示意他們小聲跟自己來,帶著他們出了院,曹青這才和這兩個家伙嘀嘀咕咕地說起了話。

事情正如曹青所想地一般,第二天周榮發終于下了決心,不再去云南匯合,而是直接從上海去北京。當然。介紹信的事需要托人辦。找了幾個關系,再私下送了點副食品。總算搞到了一家集體單位的正規介紹信。拿著這張介紹信,周榮發買了火車票登上了去北京地火車,但他并不是一個人去的,同行的還有郭亮,至于陸士良就暫時留在上海,三官塘橋的生意也很重要,不能沒有人看家。

郭亮陪著周榮發同行,是曹青和他們商量好的。何況在搞介紹信的時候曹青還悄悄給郭亮他們出了個主意,讓郭亮通過關系讓開介紹信的單位和周榮發說明,雖然可以放寬介紹信上出差的時間,可必須不能在北京給單位惹麻煩,要不然這介紹信就不開了。

信重諾言的周榮發考慮后答應了這個條件,而且也因為郭亮地原因介紹信上的人數由一人改成了兩人。有了這些預防針,再加上郭亮同行,曹青也就放心地看著他們上了火車,踏上了往北京的路。

周榮發走過沒多久,十一屆三中全會終于在北京召開了。這次會議上重新確定了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兩個凡是”的路線方針,重新審視原重要領導人的功過,開始進行系統的撥亂反正,確立新的第二代領導人;提出實行改革開放,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到來。當在廣播里聽到這個消息時,曹青忍不住跳了起來,興奮地在屋里又叫又喊,高興地哈哈直笑。瞧得在一旁小蕓是莫名其妙,歪著腦袋直盯曹青看,心里琢磨這哥哥在發啥神經呀?好好的怎么發起瘋來了呢?

“春風終于到了!”曹青這么想著,他憧憬著無限美好的未來。更盼望著明年會更好。他相信,這股改革春風很快就會吹過神州大地,百花齊放,迅猛發展的日子不遠了。

同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消息不同,沒幾天又一個消息傳到了曹青耳里。自從周榮發他們去了北京之后,曹青基本每天固定時間都會和郭亮通個電話。隨時了解那邊的情況。在上美影當顧問有個好處,就是打長途電話很方便,隨時隨地能夠出入特偉辦公室地曹青借著這個便利,按早就商量好的計劃,通過周榮發身邊的郭亮打聽消息。

就是今天,電話剛剛接通地時候,早就守在招待所電話旁地郭亮第一時間就接了起來,帶著激動、興奮,卻還有些哭聲的嗓音告訴曹青。就在今天凌晨時分,從云南一路北上地知青隊伍終于抵達了北京,并在廣場打出了北上請愿的旗幟。

“舅舅呢?我舅舅怎么樣?”曹青急忙追問。

“我們去晚了些。趕到廣場的時候,從云南北上的知青戰友已經被中央派的人帶走了,你舅舅現在出去打聽消息了。”

“給帶走了?什么意思?”曹青心里一緊,搜索著腦海中的記憶,似乎當初這事影響很大,可并沒有公安警察出面啊。

感覺到曹青是誤會了自己的話,郭亮連忙解釋這是中央辦公廳的同志安排的,讓云南來地知青戰友們先在安排的招待所住下,隨后等他們把事匯報上去。再由首長決定什么時候接見。

“噢,這還好,還好……。”這么一聽,曹青算是放心了。不過還是叮囑郭亮一定要照看好周榮發,如果周榮發出錢幫助,或者直接參加知青請愿什么的,都可以依著他來辦,但絕對不能單獨一個人在北京搞什么聲援,更不能讓他等知青請愿完成后去云南。一定要完完整整地把他給帶回上海。

掛上電話,曹青忍不住出了聲長氣。只要周榮發在北京不做出格地事,就算跟著請愿隊伍一起活動也不會有什么大礙,如果真出大事也只有打首長留給自己的那電話求救了,但這是最壞的打算,曹青絕對不想看到這發生。不過,這件事一直未了,他心里是一天不安定,尤其是得到知青隊伍到了北京后的消息。曹青往北京打長途的次數是更多了。每會都要反復叮囑郭亮謹慎再謹慎,搞得郭亮郁悶非常。心里琢磨這這個孩子也太上心了點吧?哪里還是外甥和舅舅的關系呀?簡直成周榮發的媽了。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請愿結束,十二月底的一天,上海刮著潮濕而又寒冷的西北風,周榮發和郭亮終于在曹青地翹首盼望中回來了。回到上海的周榮發憔悴了許多,聽郭亮說這些日子他在北京可沒少忙,知青隊伍中的代表被中央特別安頓了下來,可同行的知青們幾乎是周榮發一人幫著前前后后照顧的,不光是金錢上的付出,還有每日奔波的操勞,再加上和那些分別多日,同甘共苦過的戰友們重會,使得周榮發感慨萬分,聊起當年的日子,說起知青地酸楚,還有這次請愿的困難重重,無人聽了不淚流滿面。

“胖叔,我瞧舅舅臉色有些不太好啊,是不是累的?”周榮發回到家什么話都沒說,進屋就睡了。送郭亮走的時候,曹青有些埋怨地問了一句。

“累是累的,其實主要是心里難受。”郭亮這些日子也累壞了,人都瘦了一圈,他摸出煙來點起,嘆聲搖了搖頭。

“難受?”

“嗯,對了青青,說起來我得謝謝你,還好老大沒去云南,要不然真會出事啊!”郭亮突然間說了這么一句,望向曹青的目光中全是感激。

“怎么了?聽說什么事了?”曹青心里一緊,連忙追問。

“怕你擔心,我電話里沒和你說。”郭亮拍了拍一月沒見又長高幾分的曹青,和老朋友一般地述說道:“近來云南那邊不太平,死了不少人了。”

“啊!”曹青一驚:“又死人了?怎么回事?”

“這次北上請愿差一點兒和軍隊沖突,幸好軍隊沒有開槍,要不然事就鬧大了。”郭亮心有余悸地說著,北上請愿時候兵團派出了不少民兵阻攔,還打電話請軍區幫忙,兩方面的隊伍在半道上遇上,一方要繼續北上,另一方卻接到命令把這些知青趕回原地。群情激奮的知青隊伍就這樣和軍隊干了起來,雖然軍隊沒有開槍,和場面混亂中還是有不少人受了傷,最后沖破阻攔線,整支大隊伍才繼續前進,可惜地是還是有不少知青被攔了下來,押回農場后著實受了不少苦頭。

不僅僅是這件事,郭亮還告訴曹青,云南那邊近來很不太平,南邊地鄰居越南不知道吃了什么藥,居然三天兩頭向我國挑釁,先是派老百姓,接著派民兵,現在派軍隊越過邊界線占地。為此,兩國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大,就連小型地交火也發生了好幾回,雙方死傷不少人,有些靠近邊境的農場知青也被流彈打死打傷好幾個。

“請愿隊伍出發的時候邊境已經開始調動軍隊了,這次我們從北京回來時聽說中央打算打大仗!幸好老大這次沒去云南,要是半道上莫名其妙飛來顆子彈不就太冤枉了么?青青啊,這事我想想就后怕,不謝謝你怎么行?”

“媽啊!我是豬啊!”曹青呆了半天才回過神,恨不能臭罵自己一頓。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么大的事自己居然會忘記?這不就是馬上要爆發的事件么?這戰就在云南發生,現在的時刻正是雙方摩擦最厲害的階段,當地人和知青在這場摩擦中受傷甚至死亡的不在少數,更不用說這次知青北上還發生了和軍隊之間的沖突呢。

就如郭亮說的,這個事想想就覺得后怕。還好自己一直很謹慎,之前就總擔心周榮發會出什么事,或許前世周榮發就因為這些個出了什么意外,才會導致這商界天才的墜落。幸好這一切都過去了,周榮發現在回到了上海,曹青也能終于放下心來。按著日期推算,知青北上請愿后很快就是知青大返城的到來,而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改革開放政策很快就會落實,將來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順利。

送走了郭亮,曹青回頭看看忻康里的老樓,輕松邁著腳步,臉上露出了一絲會心的笑容。訂閱幾章,尤其是進VIP的前幾章,這關系到本書封推的要求,感謝大家支持了!


上一章  |  歲月——重生在19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