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三百零六章 罵死王朗 曹劉激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六章 罵死王朗 曹劉激戰

第三百零六章 罵死王朗 曹劉激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三月十六日。初春的嚴寒,漸漸轉溫。中原大地,草木復萌,尤其是在南陽平原上,柔韌的小草已經破土而出。

然而戰爭的硝煙是從不選擇季節的,劉備軍在漆陽前哨調動頻繁,盡管羅靈風胸有成竹,劉備也全力配合,但前線大戰前的緊張依然是存在的。

劉備軍的左翼共有六萬人馬,其中可稱為精銳的僅有一萬“飛羽弓騎”和發展為五千的“神箭營”,其余的士兵戰斗力相對要差一些。

劉備,羅靈風騎馬來到了左翼。

劉備對諸葛亮問道:“軍師,是否需要增援軍隊?”

諸葛亮笑了笑,似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完全沒有必要,添加一兵一卒。”

“你真的有把握嗎?”羅靈風問道。左翼的最大的弱點就是兵種參差不齊,趙云的“飛羽弓騎”適合單兵戰斗,與其余的士兵配合起來使用,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限制他們的移動能力。少了移動力的“飛羽弓騎”,也就意味著十成的真正戰斗力,最多只能發揮五成,憑著左翼這點實力,要對付曹操的主力部隊,談何容易啊!

羅靈風并非不相信諸葛亮的能力,而是不敢有任何馬虎,在大戰中忽略了一個小節那就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歷史上已有很多的戰例,最經典的就是“官渡之戰”,“官渡之戰”實力相差太大,曹操十戰九敗,被袁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若不是袁紹的一次失意,忽略了烏巢,就憑曹操連糧食都沒有的軍隊,怎么和袁紹打?

一點小的失誤,就鎖定了戰局。

為了杜絕相同的事情發生,羅靈風不得不小心,畢竟,小心使得萬年船,謹慎一些總沒有壞處。

諸葛亮明白羅靈風的意思,自信的笑了一笑,他見劉備心存疑慮,就慢慢解釋道:“曹操在穎川方面集結的主力部隊已超過五十萬,如果他拼死力攻打左翼,再多的增援也是于事無補,曹操也不會全力攻打左翼,用出兩敗俱傷的打法。曹操因兵多勢大,又和江東聯手,自認所向無敵,如今我方左翼有漏洞,一定看在他的眼里,他會想方設法的攻擊我軍的左翼部隊,如果左翼部隊的守備增加,曹操便會知道這一弱點已被發現,那么,曹操就非強攻不可了,所以增援部隊反而只會增加我們的危機和壓力。還是三頭齊出,將曹操的兵士分化開來,減少左翼部隊的壓力為好!”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分析,思付片刻,說道:“諸葛軍師的膽量及見識,真令備佩服,既然這樣,左翼就拜托軍師了!”

于是,劉備,羅靈風就放棄了增加左翼防守力量的打算,騰出大量主力在中軍一線,嚴陣以待,等候著曹操的到來。

依照原定計劃,曹操應在青州曹彰,徐州于禁軍團到來后,就指揮主力部隊分別由三路大軍為誘餌,拖住劉備的中,右兩路大軍,再以側翼作戰法由中央和左翼突破。爭取取得首戰的勝利。

曹操反復思考自己的這個戰略部署,感到十分滿意。就連郭嘉,賈詡,荀攸也無法找到其中的破綻。

如果計劃不出意外的話。用不了半個月就可以撕開劉備軍左翼的缺口,那時再聯合孫權全線出擊,用不了三年就可以踏平劉備。

三日后,曹彰和于禁終于到達了穎川。

曹操熱情的迎接了他這位戰功最為顯赫的兒子,檢閱了曹彰所訓練的“黃虎軍”,就下令全軍趕往魯山。

曹操到了魯山,會見了夏侯淵,了解了劉備軍的動向后,就令全軍在魯山城外休息。

次日,曹操就在親領大軍十萬,來到了劉備軍陣前叫陣。

得知曹操叫陣的羅靈風自然不會畏懼,忙提議劉備出戰,并遣人吩咐諸葛亮,龐統做好戰前準備。

曹,劉兩軍匯集于陣前,兩軍擊鼓對陣。

監軍王朗晃著白發蒼蒼的腦袋,躊躇滿志的對著曹操說:“魏公,敵方軍隊士氣高昂,此刻交戰不利。可嚴整隊伍,大展戰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劉備大軍各個羞愧難當,士氣大跌。”

曹操聽了,心頭暗笑,誰不知道劉備口齒伶俐,無人能比,可是轉念一想,覺得應該讓王郎試試,一來,可以拖延時間,給夏侯惇和顏良,文丑兩支軍隊多些準備時間,二,他見王朗說得那么自信,也想試試,反正即便說服不了,也不會對他有多少影響,當下就點頭答應。

王朗志得意滿,神氣張揚的端坐在馬上,掣馬來到陣前,輕咳一聲,手指劉備斥道:“好一個織席販屢,不忠不義的漢室宗親,見到當今魏公,為何不下跪行禮?”

劉備本來就對曹操的行為很是反感,正打算讓關羽,張飛出戰去殺殺他們的銳氣,正當眾將士爭論誰打頭陣的時候,對面魏營中走出一騎,上坐一白發銀須的老者,正驚疑間,就聽來人出言不遜,竟想讓劉備陣前拜曹操,豈有此理!

劉備聞言,面色一變,勃然大怒。

羅靈風心叫不好,對方只是曹操的一臣下,若劉備和他對斥,豈不自降了身份。于是就笑著阻擋道:“主公在此等候,讓麟上即可。不可為此等小人自降身份。”說著,就騎著的盧上前了幾步,在馬上行了一禮,問道:“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呼?”

王朗昂首自傲道:“我乃大漢監軍王朗,王景興是也!”

羅靈風一聽面上露出古怪的微笑,用著不懷好意的目光,打量著王朗,心頭盤算著怎么蹂躪他。暗自想到:“歷史上,王朗可是被諸葛亮活活給罵死的,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本事。”

想著臉上露出無比恭敬的模樣,獻媚般的指著王朗,吃驚道:“哦……哦……原來你就是那……”突然,將頭一歪,說道:“沒聽說過,很有名嗎?”

王朗面色尷尬,“這個……”他一時間還真說不出詞來應對。即使他自己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怎么怎么厲害,怎么怎么有名。

哈哈,王朗干笑了幾下,想轉移話題。

羅靈風搶先問道:“王先生,沒事你傻笑什么?是不是得了‘麻風病’了?”

“我……”

“看先生這難以啟齒的模樣,莫非是真的?說得也是,這‘麻風病’病狀極怪,確實難以啟齒。記得我義父華佗曾經說過:‘麻風病’千年難見,得此病者會時不時的干笑,傻笑,據說,病因是……是……因為得了‘花柳病’,病入膏肓,從而燒壞了腦子!”羅靈風后面幾句,斷斷續續,有些難以啟齒,不過明眼人一聽就知道羅靈風在說王朗為老不尊,年紀一大把還去妓院風流快活,從而染上‘花柳病’,雖然大家并不知道‘麻風病’是什么東西,但是聽羅靈風的口氣就知道‘麻風病’是比‘花柳病’還要毒的性病。

王朗聞言臉色慘變,怒聲道:“你……”

“先生”,羅靈風高聲截住了王朗的話,說道:“先生別動怒,都是我這張臭嘴不好。這難以啟齒的事情怎么好當著兩軍陣前說出來。實在是抱歉!抱歉!不如這樣吧!我義父是當世神醫,一身醫術無人可比,也許他有辦法醫治,不過在這段時間里,您老就別去妓院風流了,你要知道得了‘花柳病’,還要繼續風流的話,就轉為‘麻風病’,若是不好好處理,‘麻風病’再轉化成‘麻婆病’后,那就神仙難救了!”

羅靈風這一番話字字出于肺腑,說得有板有眼,腦筋轉得慢的人,已經被蒙混了過去,曹操營中的許褚就是一個。

許褚鄙視的想道:“這老家伙厲害,這么老了,還舉得起來!”

“我……”王朗想為自己辯駁,剛說了個“我”字就聽羅靈風道:“別我啦!我知道你是擔心我義父不給你這種為老不尊的家伙治病,這點你放心,正所謂‘醫者父母心’,只要您老在我義父面前認個錯,我義父是不會追究的,畢竟人誰無過?知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王朗氣得吹胡子瞪眼睛,那表情恨不得將羅靈風碎尸萬斷!

曹操也在后悔為什么作出讓王朗罵陣這個決定,原本他是在想罵陣輸贏都無所謂,最多是讓對方占一些口頭上的便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這樣出色口才的王朗,被對方的胡言亂語,逼得啞口無言。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曹操冷聲道:“王監軍,沒有必要和他在這個問題上爭來斗去,別忘了你的大話!”

王朗聽了曹操的語氣,就知道曹操已經動怒了,再不想辦法擺脫困境,他小命都難保。

王朗定了定心神,扯著嗓子吼道:“小子,休得胡言,毀我清譽,我大軍奉旨出征,有圣旨在手,你等還不速速下跪接旨!”王朗因為害怕羅靈風又來打岔,這一吼,吼得是又響又急,總算說出了一句整話!

羅靈風一時間也沒有想到王朗會如此不顧身份的大吼,竟被他將話題轉到了正題上,他哈哈大笑道:“我軍奉旨討賊,安能給亂臣賊子下跪?你老若是還知道仁義道德的話,還是趁早歸降,免得遺臭萬年,為天下所不恥!”

王朗慷慨陳詞道:“天數有變,神器易主,均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道,萬法之理也。然自桓靈帝以來,黃巾猖獗,諸侯爭風。

降至初平建安之年,逆相董卓惑亂宮廷,賊子李催,郭汜繼虐長安,偽帝袁術悟號于壽春,還有袁紹稱雄于鄴上,劉表占據荊州,呂布吞并袞州,華夏大地,盜賊瘋起,奸雄亂國,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主大漢魏公,自陳留起兵,二十余載間,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敬仰,非以權勢定論,此乃天命之所歸也。我主魏公,神文圣武,英明睿智,處中原之地,以治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韓信,陳平擇木而棲,換了千古美名,今公蘊大才,抱大器,才智不亞于當年韓信,陳平,為何強欲逆行天理,干失天道,傷人和,背人情之事耶?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漢魏公,帶甲百萬,良將千員,你等腐草之淡淡熒光,怎能與我主那天心皓月相比?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他洋洋灑灑,有理有據,自以為羅靈風聽了會惶恐汗顏,伏地請罪。豈料羅靈風哈哈大笑:“我以為漢朝良臣元老,必有高論,豈不料竟出如此幼兒之言!你們聽著,昔漢靈帝在世,漢室正統凌替,十常醞禍,國中內亂重生,四方擾攘,至黃巾之亂以后,董卓,李催,郭汜等,不忠不義之輩,接連而出。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我素知你王朗,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人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曹操逆賊,意圖取我大漢!此舉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你肉!今幸天意不絕我大漢,秦侯仁義無雙,我今奉秦侯,圣上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制議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荀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生老賊,你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

王朗氣得渾身發抖,面色一陣青,一陣白,良久才道:“羅麟小賊,你給我記著,今日之恥,日后定當百倍奉還。”

羅靈風豈能讓王朗如愿,怪叫道:“呦呵,您老人家此話何意?你又不是娘們,我記著你干什么?莫非……難道……”羅靈風的臉色變來變去,突然,大叫道:“我想明白了,你老不但行為不檢,好色成性,還有斷袖之癖,龍陽之好!好一個男女通吃的王景興,小子實在是佩服!”

羅靈風此言一出,全軍哄然大笑,就連曹操軍中的軍士,也捂嘴偷笑的比比皆是,就連曹操也不例外。

可憐王朗以耳順之年,在兩軍陣前受羅靈風如此羞辱,頓時,氣滿胸膛,又羞又惱又氣,面孔由紅變白變青再由青轉黑,突然大叫一聲“氣煞我也!”栽于馬下,當即氣絕。

曹操見王朗被羅靈風罵死于陣前,頓時大驚。

羅靈風抽出劉備的寶劍,下令道:“高順將軍為前鋒,在前頭對敵,關羽將軍攻擊敵方右翼,典韋將軍,黃老將軍攻擊敵方左翼,出擊!”

“殺……”

“殺……”

“殺……”

劉備大軍人人舉起了手中的兵器,大吼了三聲,在諸將的帶領下向曹操殺去。

曹操大軍明顯慢了劉備軍一步,雖然這是一步,但這就像拔刀和未拔刀的情形一樣,毫無疑問已經拔出刀的士兵,他最有希望將自己的刀砍在未拔刀士兵的身上。

慢這一步,也就意味著劉備的軍隊比曹操的軍隊多了一分士氣,多了一分準備,多了一分沖擊力,同時也多了一分優勢。

在兩軍接觸的一瞬間,士兵們習慣性的發出悶沉而有節奏的低吼,就連戰馬也在這吼聲中不安分的嘶鳴起來,最先和敵人交手的是高順的陷陣大軍。

毫無疑問,要論沖鋒陷陣,在劉備軍高順若任第二,那沒人敢任第一,雖然高順的武藝并非出眾。

這次,高順用的是善于打混戰的陣型,他將騰甲兵放在第一位,長槍兵居于第二,輕步兵次之,輕騎兵殿后。

只見高順讓刀槍不入的騰甲兵站在最前頭,那騰甲兵不畏懼對方刀劍,人人手上一把流線,帶有血槽的戰刀,毫不留情的劈砍了阻擋他們的士兵。

敵方若非劈中騰甲兵的眼睛,手腕,以及腰部,其他地方幾乎就不能傷到他們。因此,在混戰中大占便宜。

騰甲兵在騰甲的庇護下,越戰越勇。

當然,在殘酷的戰場上并非只有刀劍才能傷人。

曹操很快意識到了騰甲兵的弱點,三千多鐵騎,就對著騰甲兵沖了進去。

很顯然,曹操是打算以騎兵的沖擊力將騰甲兵沖倒,在戰場上不可能出現停布扶起倒在地上的戰友這感人的一幕,他們都是老兵,知道自己要是停下來扶起地上的戰友,那死的人會更多,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著戰友的身體,繼續前進,用敵人的鮮血,來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曹操知道騎兵的武器未必能夠傷害到騰甲兵,但是步兵科的士兵絕對不可能抵擋得住騎兵的相撞。

可是曹操失誤了,高順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士兵出現如此大的破綻。

高順揮動著長槍,大喝道:“甲兵,結陣,槍兵,出擊!”

高順那喝聲,被人海的喊殺聲完全覆蓋了,不過高順長槍打出的指令已經傳遞到了戰士們的心中。

陷陣軍團的戰士們在一遍又一遍的刻苦訓練中,別說是槍語,就連高順起身,士兵們都能猜出高順是去大解還是小解。

長槍隊前三排集體前伸著長槍,腳熟練的頂著對方的腳后幾排的士兵則用身體撐著前排士兵,一個挨著一個。前頭的騰甲兵也退入了槍陣中,不過并非全部撤退,在槍兵的前面還有一層騰甲兵。

陷陣軍團的長槍都是經過戶部的認可,羅靈風的同意,劉備的批準,所造的最堅固的長槍,一支長槍的含鐵量是標準長槍的三倍。

一加一未必完全等于二。這鐵量是標準長槍三倍的長槍,它的質地未必就是標準長槍的三倍,經過測試這一桿長槍的質地是標準長槍的五倍。

曹操鐵騎不畏生死的沖入了“陷陣軍團”的槍陣中。

銳利的長槍頓時刺破了撞上來的戰馬的喉嚨,不過馬速依舊不減,強烈的沖擊使得鐵制的長槍彎了起來。

第一排的士兵支撐不住了,長槍脫手,第二排的長槍擋住了攻勢。相對來說,這對騎兵的沖擊力,已經大大的減弱。可以說明的是這減弱的力量足以沖破三層槍陣。

這時,高順有舉起了長槍。

原本,半蹲在前方的一排騰甲兵一個動作,戰刀就對著馬腿砍去,戰馬一倒,沖擊力立刻大減,在破了三層的曹軍鐵騎后,已經沒有了騎兵那可怕的沖擊力,位列在最后方的騎兵隊,這時也派上了用場,他們迂回到了前方掩護著槍兵,讓他們一個個的將曹軍士兵由馬上挑下來虐待。

至于在三層的輕步兵,他們就顯得輕松多了,他們的任務就是以他們卓越的靈活性能,將一個個被沖散,沖跨的士兵,送入地獄。

看了高順的表現,羅靈風只能用“精彩”二字來形容。

其他兩隊的士兵也表現得很好,但是和高順比起來就有些差距了。

關羽這一路,遇到了“黃須兒”曹彰的狙擊。

“黃虎軍”是曹彰一手帶出來的,曹彰勇猛善戰,是曹操最喜愛的兒子之一,“黃虎軍”也得到了曹操的重視,在裝備上猶勝過“青州兵”,當年曹彰在幽州任太守時,由于心性好戰,數次以“黃虎軍”北上以戰養戰,最值得夸耀的就是“九征余夫”,一年之中,連征九戰,打得異族聞“虎”旗而變色。

這支軍隊的戰斗力隨著曹彰的好戰節節上升,不過后來曹操定都于范陽,曹彰就被調到了青州,在青州訓練“黃虎軍”。

這“黃虎軍”的戰斗力可想而知。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