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二百二十八章 陸遜的謀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陸遜的謀劃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陸遜的謀劃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事情確實像他們想的那么順利,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在于吳國太,吳國太能教出孫策、孫權這樣的人才,的確有她的不凡之處。

在江東的這幾日里,吳國太天天將羅靈風、孫尚香等人帶在身旁,談天論地,決不給孫權半點機會,讓他破壞此次的行動。

誠所謂“知子莫若母”,吳國太知道孫權就算再毒辣,對她卻有著超一般的母子之情,孫權絕對不會在她面前干任何壞事。

孫權也正如吳國太所想,本來孫權打算用李儒的計策,將孫尚香綁架,讓此此婚禮無法進行。李儒知道一個智者會顧全大局,羅靈風不可能在江東久呆,只要一段時間內沒有找到孫尚香,羅靈風絕對會為了大局而回長安。

可是,他們沒有料到吳國太會如此的不配合,讓他們無從下手。

秦淮河畔。

孫權等人正在此地送羅靈風一行人去長安。

此刻,吳國太正拉著孫權的手,不舍的叮嚀著,要他注意身體春夏秋冬該吃什么、穿什么,定時休息等等,孫權紅著眼點著頭,母子情深,可見一班。

羅靈風看著一旁的陸遜,對他揮了揮手,從懷中掏出兩本書遞給了跑過來的陸遜道:“這兩本書你好好看看對你以后會有幫助的。”

陸遜接過一看,是《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這兩書并不是很貴重只要是大戶人家都有,此乃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中的其中兩篇。

陸遜疑感地看著羅靈風不明白他的意思,不過他還是恭敬的說了聲:“謝謝師傅。”

羅靈風明白陸遜的想法,笑道:“《項羽本紀、《高祖本紀此二書是亂世必讀之作,其中項羽失敗的原因,劉邦勝利的原因,還有劉邦的忍、張良的高瞻遠矚、韓信領兵的詭異、陳平的謀、范增的奇無不刻畫的淋漓盡致,只要能深入的理解了當時項羽、劉邦、張良、韓信、陳平、范增這幾人在當時的想法對你以后的路大有好處,其中還有許多地方為師做了注釋。”

陸遜點頭稱謝。

羅靈風望了陸遜一眼,輕聲一嘆,陸遜這么早就當上了都督,不知是好,還是壞啊!希望他能真正的理解“忍”這個字,不過回頭一想,陸遜也是三國時少有的英才,自己弱冠尚能得到如此地位,陸遜為什么就不能呢?不由得叮囑自己,在三國的亂世,覺不能小瞧了天下英雄,尤其是敵方。

不過羅靈風仍忍不住輕聲道:“伯言,為師沒有什么好教你的,你現在還不到三十,已經當上了都督,軍中不會有人服你的,當年公謹兄也曾經受到程普等老將的百般刁難,不過公謹兄雅量高風對此不屑一顧,最主要的還是當時是亂世,公謹在平定江東時,立過汗馬功勞,這才讓孫家三老將心服,可你幾乎未立大功,孫權將都督之位交給你,有一部分是看中你的才華,但主要的原因還是你是他的妻弟,他看中了你的忠心,才將這兵權交給你,因此,你將會承受比公謹還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壓力。你切記一點雖然你的官位比他們大。但是論資格、輩分你遠不如他們,遇事情以忍為上,萬不可與孫家三老發生正面沖突,以德報怨方是上策啊。

這《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有一事,項羽和高祖曾有一盟約:‘先入咸陽者王之。’高祖羊先攻破咸陽,當日可占秦地為王。可張良卻說:‘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便勸高祖轉入漢中。此處伯言可看出什么?”

陸遜也是飽讀詩書,《史記上也曾經看過這兩本書,思索片刻,回答道:“當時秦地是號富于天下十倍,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高祖兵十萬,號二十萬。項羽神勇,善戰,天下聞名,手下良將,謀士無數,更有項氏精兵,高祖不敵。張良目光長遠,認為只有避開項羽的鋒芒,才能取得勝利。”

“不錯,張良是大漢第一智者,他在高祖奪天下中功勞最大,但你想過沒有,當時秦地是號富于天下十倍,宮中的財寶玉器數不勝數,當時更有‘占長安同占天下’一說,高祖甚至得到了秦王子嬰所獻的‘傳國玉璽’和‘調兵符節’,可是為什么高祖要放棄這如山的珍寶,皇帝的象征,高祖大志,高祖放棄這些心中是怎么想的?”羅靈重心長的問道。

陸遜腦中靈光一閃,大悟道:“師傅,徒兒明白了。如果沒有高祖的讓秦地,就不會有日后的大漢江山,終究起來就是一個‘忍’字。”

羅靈風笑道:“不錯以退為進,方是上策。當時高祖就是忍住了心中的欲望,果斷的下令封存一切財寶,才有現在的大漢江山。若當時,高祖一旦猶豫不決,那項羽先鋒鯨布就會和鎮守函谷關的高祖軍交戰,那時兩家的關系就由同盟轉為敵對,以項羽那霸道的性格,絕對會強行攻打高祖,當時高祖手下并無很多出色人才,陳平、韓信等當時還在項羽軍中效力,項羽軍中人才濟濟,反觀高祖卻兵微將少,高祖無后援,而項羽背后卻有大楚王朝,強弱一望可知,兩軍若戰,高祖必敗,高祖若敗就不會有現在的大漢江山了。

同樣的道理,你絕對不能和孫家的宿老交惡。像你這個年齡最難過的一關,就是年輕氣盛,記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你在日后拿出你的本領,展示出你的才華,時間不久,孫家宿老就會慢慢接受你,但是一旦你與孫家宿老交惡,他們將視你為政敵,你永遠也無法讓他們心服,一個掌握軍權的帥者,若不能讓手下將軍心服,那后果會是怎樣。你心中應該清楚。”

陸遜對羅靈風恭敬一拜,道:“徒兒緊記師傅教誨。”

羅靈風回身見吳國太已經和孫權說好了,其他人也準備就緒,便鼓勵的拍了拍陸遜的肩膀,笑道:“我要走了,希望到時相見不會在戰場上,不過這可能行不大,還有你有任何疑慮都可以去問魯肅他會幫助你的。”

說完,頭也不回的向后走去。

陸遜呆呆的望著羅靈風的背影,眼睛微微起了紅絲,看著戰船越行駛越遠直到消失不見。

“伯言,別看了,他們已經走遠了,準備一下,快些去議事廳,午邊還有一個全局會議要開。”孫權和善的拍了一下陸遜的肩膀。

“是,主公。”陸遜回神答道。

孫權笑著道:“在沒人的時候叫我姐夫就可以了,叫主公就顯得生疏了。”

“君臣大義,遜豈敢稱主公姐夫?”陸遜低頭答道。

孫權滿意的點了點頭。

長江之上。

此刻羅靈風、吳國太一行人乘坐在江東的艨艟戰艦上,戰艦由西向南急速行駛。

羅靈風站立船頭回首一看:只見戰船無數,大旗下,蔣欽自領慣戰水軍,勢如飛馬,疾似流星。

羅靈風見此不由暗贊:“江東水軍這‘天下第一水軍’果然名不虛傳!劉備軍的兩大水上軍團根本無法與之相比。興霸領的‘乘風軍團’善于極行,有如當年的錦帆賊,來去如風,幼平的‘破浪軍團’善于硬戰,有如昔年的九江水賊,在大江之上所向無敵,就連官府見了也要退避三舍。但是這兩支水軍和江東的水軍比起來就不行了,江東水軍并非現在的‘乘風’,‘破浪’兩大水軍可以比擬的。”

“好強的水軍,能練出如此水軍,江東周郎果然厲害,這‘天下第一水軍’卻也名副其實。”一旁的趙云見了江東水軍的威勢,也不由為之折服。

“大都督鄱陽湖練水兵數載,就得了‘天下第一水軍’的稱號,是奉一身中最敬重的人之一,可惜英年早逝,乃江東一大損失也。”奉命護送吳國太的丁奉聽了趙云的話,感慨的唏噓道。

羅靈風偷偷莞爾一笑,他不能告訴丁奉周瑜沒死,假意感慨道:“是啊!公謹兄雄姿英發,世所罕見,英年早逝,惜哉!”

建業府衙議事廳。

廳中孫家文武眾臣齊聚,除陸績、顧雍、凌操、呂蒙等人鎮守四地,不能前來外,其余重臣全部到位。

孫權高坐于堂上,對堂上群臣道:“在召開會議前,我給諸位介紹一位奇才,此人才智過人,不亞于在座各位,先讓大家見一見。”

陸遜聽了孫權的話,心中一震:“莫非此人就是勸說主公殺害師傅的神秘人?”想到這里,陸遜回身望去。

豈料這一望去,心中驚駭無比,此人奇丑無比,臉上有如滾油燙過過一般,坑坑洼洼,還布滿了刀巴,望之觸目驚心,令人心底冒出一股寒氣,要說他唯一的優點,那就只有一雙眼炯炯有神。

別說是陸遜就連程普、黃蓋、韓當三位身經百戰的將領看了也不由一陣發虛,他們三人身上的傷加起來,都沒有此人面上傷口的一半。

此人正是為了躲過追殺,親自將自己毀容的李儒。

孫權將此人領至眾人眼前,介紹道:“此人乃權新任謀士,姓李,名德,字國淵,有著經天諱地之才,和諸位一樣,乃權之心腹。”

孫權安排李儒坐在末端。

就回到堂上,望了眾人一眼,問道:“自從大哥早逝,權一直無暇召開一次大的會議,談談我軍日后的走向,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堂下一陣議論。

首席謀士張昭率先說道:“我軍新敗,士氣低下,曹操、劉備軍士極強,不宜交鋒,與其兩軍相斗,死傷無數,不如培養實力,鞏固長江流域的防線,以守為主,讓劉備、曹操鷸蚌相爭,我軍坐享其成,收漁翁之利。”

張昭并不喜好戰爭,立刻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孫權皺了皺眉頭,并不說話。

這時,另一旁的程普反駁道:“子布先生此言差矣,固守怎么可以,我軍主要的任務就是發展,只有擴大自己的領土才能增強勢力,你也知道曹操、劉備軍士極強,曹操軍為何如此強大,劉備軍為何如此神勇,就是因為戰爭。

曹操由陳留起兵,到現在打黃巾,侵徐州,戰呂布,降張繡,破袁紹,南征北戰,才有今日之輝煌。

劉備也是從占領汝南開始,先后占長安,殲鮮卑,收涼州、驅張魯、勸南蠻、奪益州那一位不是經過無數次大小戰役打回來的?以戰養戰才是練兵的最好方法,也只有戰斗才能令我軍發展起來。”

程普一番話,說得張昭無話可說,程普的話并不高明,也不犀利,但是卻異常的真實,天下只有三個勢力,最強的兩個霸主曹操和劉備的實力,確實是經過無數戰斗打下來的,故而張昭找不到話來反駁。

堂上孫權也微微露出了笑意,顯然孫權的心還是比較向著出兵。

張昭身旁的好友張纮說道:“我軍新得荊南,民心不穩,應當先發展政策,安定民心后,再做商議。”

張纮此話一出,許多文士紛紛響應。

“哼”黃蓋冷哼一聲,歷聲道:“你們這些文人就知道發展政策、發展政策,當年要是伯符公不聽你們之言,全力攻打交州,令我軍實力大增,恐怕江東早就被別人占領了,發展政策永遠換不回強大,發展政策永遠不能占領土地。”

孫權這時望著武將首席一直低頭不語的陸遜,問道:“伯言,依你之見應該怎么辦?”

“等。”陸遜愕然的張口答道。

孫權皺了皺眉頭望著陸遜,不禁怒由心生,暗道:“好個陸伯言,第一次參加會議就給我難堪。”

陸遜身后的黃蓋,果然和羅靈風想的一樣,一抓住陸遜的錯誤,就怒喝的指責道:“好你個陸伯言,你怎么說話的,想以下犯上是不是!”

韓當等老將對陸遜憑著關系爬到他們頭上,非常的不滿,也開始譴責起陸遜不懂得基本的禮節。

這回陸遜可是委屈死了,本來是正在構思著計劃,突然被孫權打斷,便開口說了他計劃的前幾個字,可是由于突然被孫權打斷腦中的思緒也有些散亂了,于是便想整一整,說的清楚明白一些。

可是他剛剛一想好,黃蓋刺耳的話就傳了過來。而后又有一些人處處針對他,可是他又無法打斷眾人的說話,如果與你關系不好的人說話時你打斷了他的話,別人就會當你在針對他。

陸遜知道羅靈風的話沒錯,自己要想服眾,就必須先與他們打好關系,只有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本領,他們才會心服,要是和他們交惡這些大老爺門怎么會對一個對手心服口服?

陸遜無奈之下,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著孫權。

孫權大怒,大拍了一下案桌,眾人聲音立即停下。

孫權斥道:“成何體統,你們看看自己一個個象什么樣子,只不過是商量一下我軍日后的方向,你們一個個居然吵了起來,如果要是讓你們上前線去打戰,是不是還要在帥戰中吵個你死我活,等到敵人殺到面前來看我軍的笑話。”

程普、黃蓋、韓當等人,見孫權發火,一個個都低著頭,忙道:“不敢。”

孫權平息了心中的怒氣,換了一臉隨和的表情問道:“伯言對我軍下一步計劃有何高見?”

陸遜道:“遜覺得就是一個字——等。”

“何意?”孫權不解道。

陸遜答道:“論軍力我軍要遠遜于曹操和劉備,若我軍先開戰,勢必會落個失敗的局面。”

“主公,此人未戰就言我軍失敗,降我軍威,應該斬之,以鎮軍風。”一旁的周善高聲說道,說完后。還幸災樂禍的看著陸遜,顯然也是對陸遜的一步登天非常的不滿。

“放肆,伯言乃軍中大都督,豈是你說斬就斬的。再說伯言說的完全正確,何來降我軍威之說?”眾人尋聲望去,說話之人正是一臉正直的魯肅。

周善見說話的人是魯肅頓時就癟了,魯肅才智過人,為人又剛正不訛,所言之事,十有八九會中。

眾人也詫異的看了魯肅一眼,他們當然知道魯肅的能力,一群人不得不重視起這個問題,就連程普,黃蓋、韓當三人也在低頭沉思。

因為魯肅是他們中間的一個怪人,他即不主戰也不主和,并不在文武兩派之中。他應該主戰的時候,他會主戰,應該主和的時候,他就會主和。

所以眾人對魯肅的話一般都比較信服。

孫權急忙問道:“子敬有何高見,孤洗耳恭聽。”

魯肅笑道:“在下駕鈍,沒有什么高見,只不過是聽了陸都督的話,受到了一些啟發而已,想來陸都督應該是計策在胸,應當問他才對。”說完魯肅給了陸遜一個鼓勵的眼神。

陸遜這時想起了初見羅靈風的時候羅靈風評價魯肅的話:“遍觀江東之士,從戰略眼光來看,魯子敬當為翹楚。”

想到這里,陸遜知道以魯肅的智慧豈有看不清當前局勢之理?這分明是在幫助他以此培養他的威望,心道:“師傅說的不錯,子敬先生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于是感激的對著魯肅點了點頭。

魯肅含笑回禮。

孫權在堂上將兩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也不說破,問道:“伯言,說說你的想法。”

陸遜微笑的對著程普問道:“程老將軍,你是軍中的三代元老,遜有幾個問題想問老將軍不知老將軍愿意答否?”

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陸遜禮儀具備,說話恭敬又得體,程普自然不會在眾人面前為難一個小輩,讓人覺得自己沒有風度。

程普微微躬身說道:“伯言有話請講無須多禮!”

陸遜問:“我軍水陸共有多少士兵,程老將軍是三代元老,這個自然比晚輩知道的清楚。”陸遜在問問題的時候,還刻意夸了程普一下。

程普隨口回答道:“水軍五萬,步兵十萬,共計十五萬大軍。”

陸遜在問:“那我軍步軍中,騎兵為多少?”

程普一楞,答道:“只有兩萬可以奔襲作戰。”

“謝謝老將軍。”陸遜禮貌的笑了笑,接著又大聲道:“據遜所知,劉備軍除去水軍外,能戰步軍共計四十萬余,其中單單是騎兵都有十五萬之眾,其中還有‘萬人敵’張飛那號稱有著‘天下第一破壞力’的重騎兵。

試問在座的各位誰有把握可以以十萬步卒對付劉備軍的十五萬騎兵?程普、黃蓋、韓當三位老將軍本領高強,無人不知,但是在劉備軍全占優勢的情況下,恐怕也很難取得勝利。

再說曹操,曹操雖然在上一場戰斗中敗于劉備,但是其實力并未消耗過大,至今仍然還有四十余萬的士兵。曹操自從陳留起兵,最令人記得的就是他發展的迅速和手中的精銳。我們不能因為曹操的一次失敗而輕視于他。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自知,更要知人,尤其是敵人,曹操機權干略當世翹楚,與他對敵我等需加倍小心才是。

如曹操性格,一點點挫折如何可將他打倒?而面對曹操的四十多萬大軍,恐怕也沒有人敢自稱可以將他們打敗。”

程普雖然不服氣陸遜的一步登天,但也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物,不會因為看不起陸遜而否認他正確的決定。

沉思良久,程普長嘆一聲,慨然點頭道:“伯言言之有理,曹、劉兩家實力太大,若是強攻的確很難取勝。”

“無論是強攻,還是智取,我軍都很難在曹操、劉備的手上討得好處。惟有借別人的力量才能占得優勢。陸都督的‘等’之策,應該就是在等他人的力量。”文官尾坐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

眾人扭頭一看,正是坐在文官末梢的化名為李德的李儒。

魯肅也詫異的望了李儒一眼。心道:“主公又得一英才真乃天不亡我江東也。”

孫權打算將這個立威的機會全部給陸遜,于是便笑著問道:“伯言,繼續說下去。”

陸遜頷首道:“李先生所說不差,遜正是等別人的力量。打算借著別人的力量,來拖住對手的大部分兵力,然后我方則可從中取利。”

陸遜這話一說出口,眾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說了那么多話,其實就是與曹操或劉備聯盟,合力攻打另一家,讓對方吸引敵人的大部分士兵,變相的削落對方的實力,慢慢的蠶食對方的領地。

張昭這時也發覺了孫權想戰的心思,同時也覺得程普說的不錯,要想迅速的發展,就必須要依靠戰斗。張昭為人正直從來不會因為好面子而不講原由的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覺得陸遜說的很對。也附和的說道:“都督的‘等’計實為良策,惟有借助別人的力量,才能取得勝利。”

張昭一開頭,許多文人也都齊聲附和。

程普、黃蓋、韓當三人也在一旁輕聲細細的討論了起來。

片刻,程普高聲道:“伯言此意不錯,適合我軍現在的狀況。”

孫權見文臣武將都同意了陸遜的意見,開心的笑了笑,接著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是結劉還是結曹操。

于是孫權問道:“諸公既然都同意了伯言的策略,那我們就應該討論一下應該是和誰結盟。”

從事薛綜高聲道:“自然是連劉抗曹,劉備仁德之師,攻劉則名不順也,曹操為之漢賊,攻其可為正義之師。”

嚴酸也高聲道:“劉備前日大勝,銳氣正強,不可觸之鋒芒,曹操新敗,士氣正低,可乘機取其淮南一地。”

黃蓋反駁道:“荊州地跨長江南北,其北據漢、灑,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不可不取,取荊州為之上策。”

未坐李儒這時高聲問道:“不知陸都督有何高見?”

眾人聞此言,也都停下來望著陸遜。

陸遜心頭一陣氣惱,此刻他已經猜出李儒分明是試探他是否對孫權懷有二心,心中暗自想道:“我陸遜堂堂七尺男兒,豈能作因公費私之事,這也太小看我了”。當下傲然道:“只有連曹抗劉才是上上之策。”

陸遜此言一出,眾人皆為之震驚,在江東誰不知道陸遜是羅靈風的徒弟。

魯肅和李儒聽了陸遜此言,都露出了笑意。

張昭皺眉反駁道:“劉備勢大,攻之必然損兵折將,傷亡過大,對我軍發展不利。”

“子布先生,聽遜一言,正是因為劉備勢大,我軍才應該結合曹操攻打劉備。若我軍結合劉備,那曹操一旦失敗,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劉備。劉備實力本是三家之冠,若再增加他的氣焰,那曹操被滅后,江東之地安能幸免?為今之計,惟有聯曹抗劉,打壓劉備的氣焰,只有如此才能權衡三家實力,此乃長遠之計!”陸遜冷靜的分析道。

“可是現在國太正在劉備軍中,若與他結仇,恐劉備對國太不利也!”一旁孫權的叔父孫靜皺眉說道。

“哼”一看是孫靜,陸遜連忙躬身道:“孫將軍勿憂,遜聞以孝治國不絕人之親。劉備素來以仁德著稱,豈肯做如此下作之事?”

魯肅這時也高聲道:“伯言此言和肅想法一致,望主公從之。”

孫權看了一眼李儒,畢竟孫權對母親的安危是相當看重的。李儒頻頻點頭,心想,劉備的性格確實如此。而且對于李儒來說他巴不得劉備殺了吳國太,這樣必然一批劉備帳下之人對劉備心灰意冷,恐怕那羅靈風也會背棄于他,轉投孫家帳下,到時孫家誰人可抵。

孫權微笑的采納了陸遜的意見,再次問道:“諸位有誰愿出使一趟許昌?”

張纮起聲領命道:“張纮愿往。”

孫權道:“好,今日就命子綱先生為特使前往許昌于曹操結盟。”

大事情已經解決完畢,現在就剩下一些瑣事。

張昭道:“眼下荊南新得,民心不穩。曹操又在積聚實力,我軍應該趁此機會好好的發展荊南內政,提高糧食、水果等食物的增長量,為日后的戰斗做好適當的準備。”

孫權點頭允諾道:“荊南之事孤就交與子布了!”

張昭躬身道:“布敢不從命必定讓荊南百姓衣食無憂。”張昭還是想的老百姓啊。

魯肅又補充道:“我軍境內有山越,其隨時可以威脅到我軍后方。故肅以為我軍應該采取劉備收南蠻之策,實行漢越一家,讓他們的士兵歸我軍所用。”

孫權再次點頭答應。

程普也提議道:“主公,我軍應該加強長江防線,擴充水路兩軍,以沖軍備。”

孫權也同意了程普的請求。

一場對孫家至關重要的會議就在眾人的討論中結束。由于魯肅的配合,陸遜也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