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二二一節 還是文官口才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一節 還是文官口才好

第二二一節 還是文官口才好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203章還是文官口才好

這才幾天。

這群兵痞子們已經把霍安國的套路學去了一半。

準備好一切,霍安國就去找遼國那邊的人了。

霍安國站在營門外:“我說乙室喜,打一次若要罰你,你也得認,打兩次也是受罰,打三次有什么區別。話說,上次我送你那五百匹布,五十匹絹,還有兩擔茶葉,你收的時候也是挺順手的。”

乙室喜內心很糾結,第一次是西夏人引禍來他這里,他是報復。

第二次呢,霍安國拉了匹上上等好馬,說是從西夏馬場搶來的,又發現一處,問他要不要同去。

他沒忍住。

是有好馬,真正的上上等好馬。

兩人分了分,霍安國多拉走一些普通馬,卻給了他布匹、絲綢、茶葉。

今天,霍安國又來了。

乙室喜還在猶豫的,卻見營中許多契丹士兵已經開始把裝備往馬背上放了。顯然,這群家伙也想去。

他們的作風就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顯然這宋人霍安國也是這樣的。

霍安國又說道:“打吧,打完了你不承認,我派兵馬換上西夏甲胄,你也給我幾副,到時候你往上報,說是我的人冒充你們,這叫嫁禍。”

“五,五開!”

“恩,我要換一百匹絹。”

“五百匹我也和你換了,不過要等些日子,運絹過來是要花點時間的。”霍安國完全不擔心沒有絹。

手中有馬,隨便都能找地方換到絹。

就這樣,契丹軍營內開始抽簽,一半人跟著一起去,一半人留守。

這一次,三天兩夜,偷襲一處西夏人的大倉庫。

他們還沒出發呢,契丹一只兵馬就出現在軍營外。

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是契丹兵用布匹、絹去換金銀,自然被交好的其他營士兵知曉。

霍安國上前又是一陣忽悠。

契丹另一只兵馬原本就是想過來看看,有什么發財的機會,現在被霍安國這么一忽悠,將身上契丹兵的標志性物件留下,旗幟什么都留下。

就說是宋人偽裝成了契丹兵,去偷襲西夏人。

霍安國。

原先黃羊城,只有戰馬一百多匹,連雜役加起來,都沒超過一千五百人。

這一次出行。

他有戰馬三百匹,馱馬八百匹,僅宋人就兩千多,還有許多商隊的護衛也加入其中。

再加契丹人兩千多。

分兵兩路,去偷襲西夏人。

而且除了黃羊城,周邊還有幾個邊境軍寨,也開始有些聞風而動,這黃羊城越打越富,人越打越多,問誰不心動。

霍安國給上司寫信,說自己病了,賴在黃羊城。

他的目標是,湊足八百匹戰馬,兩千匹馱馬,羊十萬只,糧食軍械無數。

宋軍的士兵就不怕死嗎?

但更怕冬天受凍,挨餓。

打了西夏人,消弱了西夏人,他們的日子會更好過,他們就敢在城外種田了。

人那有不怕死的。

只能說,若死的有價值,也有義無反顧的。

此時,真定,曹家祖祠。

幾百名曹氏子弟聚在這里,抽簽。

抽的是生死簽。

抽到生簽的,留下,照顧家人,也照顧那些抽了死簽之人的家人。

曹家,抽八十死簽。

曹曇密信。

請曹家派兩船出海,給了一張海圖,給了大概的路線與位置。

曹家派兵出海,去尋找銀山。

找到銀山,挖出礦石,留下印記,回來。

未知的海域,還要躲開高麗人、倭人,悄悄的過去。有多大危險呢,九死一生。

所以,曹家祠堂,抽生死簽。

為曹氏一族大興,族人必須要有人去冒險。

梁莘說有銀山,曹曇信。

但曹曇要切切實實的看到,而且她相信,梁莘也要切切實實的銀山位置,不能只是一個大概的位置。

族中長老神情嚴肅,他們很在意這件事情的成敗。

汴京城,曹評一家就是整個曹氏的榮辱。

曹評一家的興,曹氏一族興。

想當年,曹評的姑母曹太后亡故,朝堂就給曹氏幾十上百人,加官進爵,所以說維護汴京曹評一家,以及汴京城的那幾房,也就是在維護曹氏宗族。

曹曇寫信過來,很認真的交待了要辦的事情,信中寫清楚這事情的嚴重性。

這天下,唯有自家人最可信。

曹曇找誰去尋找銀山,都信不過。

只有曹氏宗族,她才安心。

既然有了曹曇的重托,幾位長老也是很上心的,抽簽之時,給任何人都沒有說,要辦什么事。

一直到抽簽結束。

抽到死簽的人在祠堂之中,拜過祖宗,幾位長老這才告訴他們,要辦什么事。

出海,出找銀山。

有大概的位置,但海圖上的位置,可能會偏差幾百里,無論用多久,只要還有一個人活著,就要把準確的位置帶回來,而且還要帶上銀山的銀子。

若是半年內,不見有人回來。

長老們說的清楚,再一次組織抽生死簽,再派兩條船去尋找。

銀山!

曹家人給驚到了。

曹家這位姑爺,還真的是神通廣大,竟然連海外銀山都知曉。

巨大的一座銀山。

至于找到之后要怎么辦。

曹氏族人沒多想,一切由族中長老作主,總之先找到再說。

梁莘是幸運的。

娶到了曹曇。

當然,他也有可能是這個時代的位面之子,就在汴京城,梁莘陪著趙佶放煙花,慶祝除夕之夜的時候,遼國上京。

耶律洪基其實已經病了,但他為了向大契丹的臣子們展示他的感儀,就在除夕之夜,他親自主持歲除儀式。

首先,皇帝的敕使和夷離絲,會率領執事郎君來到殿前,將鹽與羊油放在火中燃燒。

而后由大巫贊祝火神。

就在鹽和羊油投入火中的時候,突然火焰沖天,耶律洪基就這么一驚。

口吐白沫,不醒人事。

遼國上京瞬間就亂作一團。

觀禮的曹誦呢,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動也不動,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曹誦此時腦海中涌出一句話:天意在我。

此時遼國朝堂之上,正在為大宋皇帝打算不再給歲幣爭吵。

還有更過份的呢。

楊仲謀給邊境的許多縣城,在梁莘瘋狂給錢支援下,他給每個縣城招募一千弓手。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