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風云錄第137章 鼓風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國風云錄 >>大秦帝國風云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7章 鼓風機

第137章 鼓風機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猛子 | 大秦帝國風云錄 
,鼎終千見到了韓非,旦到了眾位名揚干古的法學大師吐※

韓非五十出頭,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相貌普通,高貴而削瘦的身體里透出一股堅強和網直,他有一雙睿智而憂郁的眼睛,這雙眼睛讓寶鼎仿佛看到了歷盡百年滄桑的大河。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都在這條大河中翻滾咆哮,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尊崇和敬畏。

寶鼎行拜師之禮,當他喊出“師傅”這兩個字的時候,感覺有些恍惚,有些不真實。韓非是我的師傅,我的老師,我的教授?

韓非古井不波,靜靜地坐在錦席上。臉上帶著一絲矜持的淺笑,仿若一泓萬年秋水,又仿若一片火紅色的板林,讓你徜徉其中,看不夠,讀不夠,品不夠”,這一刻,寶鼎仿若置身于廣袤蒼穹之下,深深陶醉于那醇厚而幽邃的博大。

“先生,寡人這位王弟如何?是不是可堪造就之才?”秦王政恭敬地問道。

“善。”韓非微微頜首,言簡意核。

秦王政又說道:“寡人這個王弟出自蠻荒,年嚴頑劣,雖天賦異稟。但驕傲自大,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言行舉止更是粗鄙不堪,請先生務必費心。”

“善。”韓非還是一個字。

秦王政繼續說道:“寡人這位王弟勤奮好學,可惜沒有一位好師傅給其正確的教授和指正,致其誤入歧途。

寡左請先生授其顯學,務必讓其盡快走出歧途,重返正道。”

“善。”

寶鼎斜瞥了秦王一眼,心想這叫什么話?什么叫誤入歧途?大秦自秦孝公變法開始,歷代君王堅持“以法強國”成績有目共睹,但此策合適一個王國,并不一定合適一個帝國,為什么你就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想一想?不過話說回來,變法革新的難度之大,危險之大,遠非一個小貴族所能想像,也不是一個大王就能著手推動,再說大秦的國策最終讓大秦吞并了六國統一了天下,它的威力有事實為依據,這時候不要說秦王政認為它無比正確并堅持下去,整個秦國上上下下也是一樣。只有等到危機爆發了,帝國笈發可危了,他們才會重新審視現行的國策,才會考慮到變法革新。

寶鼎前世市井小民,今世雖為貴胄但接觸權力的時間太短,他的思維依舊局限在一個小民”的高度,他根本沒有意識到治理一個王國的難度,根本沒有想到變法革新將給王國帶來怎樣的動蕩。變法革新的實質就是王國利益的再分配。一個王國的利益就那么多,各咋。階層都要占據一部分以維持生存,你多了他就少了,博弈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寶鼎有理論知識,也知道這些道理,但他沒有實踐,尤其沒有治國經驗,他從一個市井小小民突然重生到了一個貴胄公子身上,抱著良好的愿望,甩開膀子想大干一場。太理想化了,但年輕人嘛,當然有理想有漏點,一個大時代的變遷就要靠理想靠漏點,靠年輕一代劈波斬浪。否則最終都將被洶涌澎湃的大潮所吞噬。

“寡人這位王弟最近上了一道奏議,在官學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變革思路,請先生指正。”

秦王政拿出一卷竹簡遞了過去。韓非接到手中。展開細讀。

這是寶鼎在幕園窮盡心思想出來的一個在他看來切實可行的官學變革方案。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唐仰、司馬昌兩人,請他們斟酌文字。擬制了這道奏議。

奏議的核心內容就是“百家爭鳴”就是以“法學”為官學,兼興各家顯學,創建一個寬松的學術環境,把咸陽打造成中土的文化“圣地

這其實就是仿造齊國的稷下學宮。齊國的稷下學宮“不任職而論國事學術氛圍輕松而濃厚,思想自由奔放,各個學派并存,百家爭鳴。其興盛時期。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各個學派。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們不論學術派別、思想觀點和政治傾向如何,一律可以自由發表見解,真正體現了“百家爭鳴。的精髓。中國自秦以后各種文化思潮的源頭就在稷下學宮,比如儒學、陰陽五行學和黃老思想等等,其發源地都是稷下學宮。

像稷下學宮這種類似于后世綜合性大學的機構,其實具有學術、教育和政治三大功能,它既可以進行學術研究,又可以將知識和文化廣為傳授,同時又可以給朝廷提供官員。給王國提供國策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充當智囊的作用。

令人撫腕嘆息的是,自秦統一天下之后,始皇帝把“法治”的弊端推到了極致,他和一幫公卿大臣們不遺余力地撫殺了“百家爭鳴。的學術思想,毀卻了稷下學宮,甚至焚毀了關東六國的所有歷史紀錄和諸子百家的所有書籍,而目的無法一個。推崇“法學”禁錮學術思想。

誰讓始皇帝這么干的?又是誰慫恿始皇帝罷黜諸子百家的?就是李斯這些所謂的法學大家,而這些打著“法學”旗幟混跡于權力中樞的人為什么要這么干?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統一的大前提下,官學也要統一,進一步發揚和推廣“法學而見不得人的理由又是什么?很簡單。利益驅動。學術多了。士人多了,最終大家都要擠上“入仕。這條獨木橋。官吏的數量有限,一旦出現了“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學派之間的“廝殺。就非常慘烈熙猜,六帝國的這些出身法家的公卿大臣們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不允許其它學派搶自己的飯碗,毀自己的功名,于是一場借助“權力”撫殺學術文化的慘禍就發生了。

帝國的轟然傾覆,和帝國撫殺學術思想,斷絕天下士人入仕之途,斷絕他們建功立業之路有直接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帝國傾覆的最為致命的原因之一。

從未來帝國的歷史來看,始皇帝在帝國建立之初也是滿懷熱情,試圖在咸陽打造一個文化圣地,這從他把稷下學宮的大量士人學者請到咸陽并設置七十博士制度就可以看得出來,但由此造成了上層激烈的權力博弈,以李斯為首的一幫大秦公卿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不惜痛下毒擊諸子百家和關東士人,種下了帝國覆滅之禍,而沙丘之謀,表面上看是皇統之爭,實質上就是這種慘烈的權力博弈的延續。李斯趙高都屬法家一派,而扶蘇不是,若扶蘇做了皇帝,法家一派極有可能遭到打擊,李斯及其整個法家派系的利益都將受到重大損失,于是李斯不得不鋌而走險,冒死一搏,結果他不但把自己賠進去了,把整個帝國賠進去了,甚至把傳承了六百余年的舊貴族舊官僚統統賠了進去。

也好,干凈徹底的一次“革命”。但寶鼎要阻止這介。“革命”的爆發。因為他就是舊貴族的一員,他就是帝國的一員,他和他的家人、宗族都將在這場“革命”中化為灰燼,所以他要一切不惜代價去阻止“革命。的爆發。

寶鼎的這道奏章贏得了秦王政的贊許。

韓非在仔細看完之后,也是暗自贊好,看待寶鼎的目光頓時不一樣了。他沒想到這個血腥殘暴而野蠻的少年公子竟然還有如此遠見卓識。他是做學問的人,空有一身本事卻無報國之門,韓王錄奪了他一展所學的全部機會。到秦國出仕,幫助秦國一統天下,幫助秦國滅亡自己的王國,他做不到,他的良心不允許他背叛自己的王國,背叛自己的祖宗。

秦王政為什么把這道奏章請他過目,請他指正?意思很明確,秦王政有心想把這件事交給他來做口韓非天下聞名,本人又是顯學大師。還是法學大師,對秦國來說他是籌辦學宮的最合適人選,而對天下士人來說,韓非就是一桿大旗,很多士人會慕名而來,追隨他,協助他。幫助他在西方創建一座學宮,這也是建功立業流芳千古的難得機遇。

“先生以為如何?”秦王政問道。

“善韓非還是一個字,似乎他只會說這一個字。

寶鼎不禁想到了歷史記載,說韓非木吶口吃。難道是真的?韓非為了掩飾自己口吃的缺陷,記是言簡意核,自始至終只說一個字?

寶鼎趁此機會,向秦王政詳細闡述了官學變革的原因、目的以及它將給大秦所帶來的巨向小推動作用。

幾百年來,西秦在關東諸國的眼里就是虎狼之國,蠻夷之國。關東人畏懼年秦人的武力,但恥笑西秦人的野蠻,認為西秦人沒文化,沒禮儀,更沒有思想,就比畜生好一點。這是西秦人的恥辱。如今大秦的國力武力都是中土之最,卻始終無法擺脫野蠻人的形象,這對于大秦統一中土顯然不利。秦王政有心改變這一形象,但苦于無策。

過去呂不韋征募天下士人編篡了一部《呂氏春秋,可惜呂不韋是咋,商賈出身的鉆營者天他又在西秦編篡了這部書,其后又被秦王政趕出了咸陽,所以這部書不但沒有得到六國士人的重視,反而讓西秦人背上了沽名釣譽的惡名,為天下士人所恥笑。

寶鼎的這個奏議正當其時,秦王政當即決定實施,這時候他感覺自己硬是以威力威脅韓國,把韓非請到咸陽的決策非常英明。沒有韓非這桿大旗,在咸陽建學宮基本上等同于一句空話。

寶鼎反復闡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最終還是引起了秦王政的重視,那就是矢秦統一后,關東六國士人的出路冉題。

士人不管是豪門還是寒門,他們掌握著知識,有一定的財富,他們在各自的家鄉都有一定的名氣和影響力,如果把他們統統趕回家,讓各國士人遍布于中夫各地,那么很顯然,這將是一股巨大的足以威脅到帝國安全的可怕力量”必須將這股力量有效控制起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他們做學術研究和入仕為官。

學術研究上的豐碩成果可以徹底改變大秦缺乏文化的形象,可以把一個野蠻的虎狼之國變成一個禮儀之邦,這對帝國未來的統治顯然有難以估量的好處。

入仕為官可以解決關東六國士人的出路問題,士人勤奮讀書不就是要出人頭地、建功立業嗎?給他們機會,給他們希望,給他們用武之地。那么他們自然就會忠誠于帝國。這個時代的士人“利”字當頭,為了“利。可以放棄一切。忠誠對于他們來說是有條件的,是建立在“利”的基礎上,只有給他們足夠的“利。”他們必然效忠于大秦,反之。同樣為了“利”他們也會不惜一切代價摧毀大秦,因為大秦斷絕了他們獲“利”的門路,已經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仇敵了。

未來帝國的疆域非常大,未來帝國還要開膽凹”而大秦的官吏儲備氓遠不足,即使準備充分了。眾踉懵叉辦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六國郡縣、體察六國民情,因地適宜地采取靈活多變的政策穩定新占地域。這時候,這些來自于六國的士人將成為大秦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入仕將幫助帝國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天下,讓蕓蕓蒼生切身感受到天下統一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讓帝國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人心。

寶鼎為未來帝國的官吏儲備提供了兩個途徑,一個是即刻招募一萬名大秦學子進行突擊培,但最終成材率有多少,誰也不知道;另一個就是官學變革,建學宮,延攬六國才俊。前一個對大秦權貴士卿有利,他們的子弟門生又多了入仕的機會小而后一個明顯對他們不利,六國士人蜂擁而至,擺明了就是跑來搶飯碗,奪利益,實施難度較大。

“先生有何指正?”秦王政再次征詢韓非的意見。

韓非則專注地望著寶鼎,目露驚嘆之色。有的人天生就是玩弄權謀的高手,這種人一般出身于權貴世家,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寶鼎顯然就是其中一個。出色的掌權者必須具備遠見卓識,能夠高瞻遠矚,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寶鼎正是這樣一個掌權者,但事實上,這種人很少,縱觀當即中土七國,能有寶鼎這樣遠見的掌權者非常罕見,而尤其讓韓非羨慕的是,寶鼎才十六歲。一個年輕得讓人嫉妒的少年公子。“善。”韓非還是一個字。

寶鼎忍不住了,恭敬問道:“師傅能否仔細說說,為什么“善,?”

韓非嘴唇囁嚅,半天才憋出幾個字,語速非常慢,“前者可行,后者難矣。”

“難在何處?”寶鼎追問道。

“東有齊國稷下,名士云集。”韓非嘆道,“西秦乃虎狼之國,所以”。所以人家不來啊。韓非這話都懶得說,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秦王政微微皺眉。

寶鼎則微微一笑,“威逼利誘,先武力相脅,再誘之以利

韓非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就是給秦王政威逼利誘“綁架。而來的。

公子寶鼎的野蠻一面立即暴露無遺。他的計策很簡單。齊國稷下學宮不是名士云集嘛。好啊,陳兵于秦齊邊境,做出武力相脅之勢,然后挖一個陷阱,以文論辨,誰嘴巴厲害誰就贏了,如此則把稷下學宮一幫自以為是的名士全部誘到前線。

“搶啊?”秦王政哭笑不得。這種主意也只有寶鼎這種野蠻人才想得出來。

韓非以手掩面,哀嘆不止。我怎么會有這樣的弟子?以后傳出去我怎么見人啊。

“不搶怎么行?”寶鼎瞪大眼睛。理直氣壯地說道,“這個時代最值錢的是什么?人才。人才就是財富。人才就是國力。我們把稷下學宮的名士擄掠一空,等于搶走了齊國一座巨大的寶山”必將給齊國以重創。”

秦王政連連點頭,“中。”

“齊國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是稷下學宮,齊國最為人羨慕的財富就是人才。”寶鼎意氣風發地一揮手,“我們和齊國是盟國,不好貿然開戰,但我們遲早要與齊國決戰,齊國是大秦統一天下的最后一個對手,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瓚,要從現在開始。就與齊國進行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這是一場關系到大秦未來的戰爭。只能贏,不能敗。”

秦王政眼前頓時一亮。對啊。如果把此事上升到統一大業、上升到大秦未來的高度,朝堂之上還有誰敢反對?

“這些人都有家室,你搶了他們的人,但安不了他們的心,遲早會逃之夭夭。”韓非慢吞吞地潑了一盆冷水。

“這個太簡單了。”寶鼎笑道。“齊王建懦弱無能,國事皆由太后君王后把持,而君王后自輔政以來。奉行和平之策,三十余年未曾一戰。試想此刻如果我們以武力相脅。迫使齊國把名士家眷全部送到咸陽。君王后會不會答應?她當然會答應。而且會保證安全。名士們的家眷到了咸陽,還能不安心?”

韓非無語,碰到這么個野蠻人,再復雜的事也變得簡單了。

寶鼎與秦王又商討了一些細節。然后便與韓非告辭離去,同車出宮。

韓非沉默寡言,寶鼎自有心事,車內非常安靜。

“師傅,聽說張良先生到了咸陽”小寶鼎忽然語出驚人。

弗非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婆著寶鼎,不知他什么意思。

寶鼎微微一笑,“師傅不要緊張。你是我師傅,我是你弟子。弟子在此發誓,這輩子,我絕不會背叛師傅。更不會做對不起師傅的事。”寶鼎現在發誓就像吃飯一樣。不假思索,張口就來。

韓非將信將疑,撫須領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嘴巴卻是閉緊了。一個字也不敢說,公子寶鼎的血腥殘暴誰人不知?和這樣的野蠻人待在一起,韓非非常惶恐。

“今天拜師,弟子空手而來小甚感不安。”寶鼎笑道,“這樣吧,我送師傅一件禮物,還請師傅笑納。”

“武烈侯客氣了。”

韓非正要拒絕,卻見寶鼎沖他搖搖手,“師傅先聽聽我這件禮物,然后再考慮是否拒絕,如何?。

韓非暗自驚懼,微微點頭。

“張良先生來咸陽有

韓非臉色頓時變了,驚駭欲絕。

寶鼎暗自搖頭。這位師傅學問做得很好。混跡官場卻是太差,這點小事都沉不住氣,那還玩什么?怪不得到了咸陽沒多久就被一幫小人玩死,了。

“張良先生有求于師傅,但師傅力有不逮,愧疚不安。”寶鼎笑道。“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愿為師傅辦成此事。”

韓非陡感室息,頭暈目眩,身軀不由自主地靠在了車廂上,急促

“師傅不要緊張。”寶鼎安慰道。“請師傅帶個口訊給張良先生。若要救走太子丹,可以與我見一面。我愿鼎力相助。”

琴氏昨天接到武烈侯的邀請。今天一大清早,琴氏大匠琴唐和琴佳兄妹就趕到了蔡園,但直到日中時分才看到武烈侯匆匆回府。

唐仰小司馬昌,烏氏兄弟,曝布和暴龍,也被寶鼎請到了東湖白樓。

趙儀抱著一卷絹帛走了出來,當著眾人的面緩緩展開。上面有字有圖,還有戰車、武器,甚至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眾人很好奇。紛紛湊近觀看。琴唐和琴氏兄妹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非常吃驚。因為那是冶鐵的設備,寶鼎竟然連這個都懂,實在太讓人吃驚了。

“這是馬蹬。”寶鼎指著絹圖說道。“這個東西很簡單,你們看到圖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我就不說了”小寶鼎抬頭望向琴唐,“請大匠以最快的速度給我打造一百副。”

琴唐微笑頜首。

寶鼎又望向曝布,“大匠把馬蹬送來之后,你即刻帶著虎烈衛試用。在最短時間內把馬蹬的作用挖掘出來。”曝布不以為意地點點頭。對這小玩意兒,他絲毫沒有上心。

“你給我記住,這次北上,我們能不能回來,就看這東西了寶鼎鄭重其事地說道。

曝布這才警覺起來,他看看寶鼎。又低頭看看絹圖上的馬蹬,實在無法把大漠之行和這對小玩意兒聯系到一起。這有啥作用?試試看再說吧。

“把馬蹬的作用發掘出來之后。馬上告訴我。”寶鼎說道,“我要請大王,還有幾位上將軍一起到演武場看看。”

這句話頓時起了作用,曝布立即挺直腰桿,轟然應諾。

“大匠請看”寶鼎再指絹圖,“這是三連發的手弩,是專門配給騎軍用的。上次在晉陽的時候,我們曾經討論過。”

“我已經拿出了樣品,但是不夠靈巧。份量過重。”琴唐好奇地問道,“武烈侯馬上就要?。

“對,請大匠和琴氏全力以赴。務必在三個月之內趕制五百張手弩。”寶鼎望著琴佳兄妹,微微躬身,“為了感謝琴氏,我送給你們一個十連發的速射連弩。”

“十連發?”琴唐和琴氏兄妹大吃一驚,不可思議地望著寶鼎。這個時代的弩最多也就是三連發,如果十連發的話,那就是驚人的飛躍了。

趙儀從里屋拿出一份絹圖遞給了琴唐。琴唐急不可耐地展開細看。琴氏兄妹也急急湊了上去。

“武烈侯犧牲了精準度和射程。”琴明一眼就看出了關鍵之處。

“武烈侯用得是鐵矢。”琴佳低聲驚呼,“矢長八寸,這樣箭匣的確可以容納更多的箭。”

“鐵矢琴唐嘴角處掠過一絲苦笑,“造價太高,消耗太大,用不起啊。”

琴明的眼睛迅速望向了鋪在地上的絹圖。“武烈侯,你能改進鼓風?。

在這個時代,已經發明了冶煉“鑄鐵。即生鐵的技術,而冶鐵技術的進步與冶鐵鼓風爐的改進密不可分。只有革新了鼓風方式,才能把存煉爐造得又高又大,從而提高煉爐溫度,加速冶煉過程,增加鐵的生產量,繼而推進治鐵技術。

寶鼎在絹冉上的畫的正是一種新型鼓風機。

“我有個設想,你們可以聽聽寶鼎一邊比戈一邊說道,“我這個叫活塞式風箱,正反兩個行程都可以鼓風,每個行程中一端排氣鼓風。另一端則同時吸取等量空氣,因而能提供連續風流。”

琴唐和琴氏兄妹知道寶鼎是個天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見識到了寶鼎的本事,但今天他們真的給寶鼎的奇思妙想震撼了。琴氏做兵器,當然要開礦治鐵,對治鐵鼓風爐當然是非常熟悉了,他們也在不停地想方設法改進鼓風方法,但他們的思路都局限在“榮”心上,從來沒有想過換一種方式進行鼓風。

這個時代的冶鐵煉爐上的鼓風設備是一種特制的彈性大皮囊,這種大皮囊叫“辜。”兩端比較緊括,中部鼓起,就像一個駱駭峰。以人力鼓動,鼓風方式非常落后,無法有效提高冶煉爐的溫度。

“鐵的生產量增大了,冶鐵水平提高了,不但可以改進武器和農具。還能迅速推動其它行業的發展。增強國力。”寶鼎笑道,“我畫了個風箱草圖,你們可以先做個樣品試試,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錯,那就是我大秦的福氣了

今天只發一章了,抱歉抱歉。


上一章  |  大秦帝國風云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