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狼自然知道怎么做,現在這個時候,怎么可能按照這細川勝元的要求,這山名持豐的勢力是要瓦解的,但是,要自己退回去,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能。
所謂的協議,不過是一張紙而已。
細川勝元現在的目的顯然非常清楚,山名持豐已經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了,只要明朝的軍隊在加把勁,要攻占山名持豐領地的全境并不是什么問題,而細川勝元現在大概想占個便宜罷了。
細川勝元的要求,江狼至少面前沒有打算聽的意思,現在大明的軍隊正是氣勢如虹,即便是要談判,那自然也得有更好的談判的底線才是。
因此,大明的進攻依舊沒有停下,不過江狼可不會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都是逐步的推進,同時保持糧草和彈藥的補給的進度,這樣的情況下才能保證不會被敵人伏兵斷了補給的后路。
而另外一方面,那些在九州島的倭寇現在正在努力的朝霧島山靠近,打算和那些進入山里面的倭寇匯合,畢竟他們現在不過是一支孤軍,糧草等東西嚴重的不足,對于倭寇而言,這完全算得上一場災難,由于大明在九州島完全采取的是當如日本侵華的時候采取的政策,雖說沒有全部殺光,不過膽敢留在北九州的人實在不多,而且大明一旦占領了城市之后,就立即派兵把能收割的糧食全部收割進了城,所以這七萬多勉強登陸的倭寇的士兵現在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吃的,有也不是很多,雖說餓不死,但是要吃飽卻不容易,不過唯一讓他們值得寬心的就是現在還沒有發現明朝的軍隊,要是能和山里面的友軍回合,說不定還有一拼之力。
當然。他們也期待著援軍,不過有沒有援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也拿捏不準,進入了明軍地控制地盤,在加上隔著大海。現在他們和聾子沒有多大的區別。
明朝的軍隊當然不可能沒有反映,唐啟函帶著十萬人馬正在恭候著他們,抓獲了一個探子之后,得知了他們的行動的路線,于是便帶著大軍在距離他們上百里地地方,當然,因為實現艦隊已經伏擊了一次倭寇的登陸艦隊,要是大明的陸軍沒有任何的反映的話那也沒有辦法讓人相信,于是有三萬的士兵在倭寇百里之后追著。雖說只有三萬,不過對于倭寇而言這也是個不小的壓力,另外一點。現在他們還不敢停下來伏擊這三萬的明軍,因為這可能會招惹更多的明軍前來,對于缺少糧食地他們而言那可是非常的不利。
現在倭寇怕打草驚蛇,所以這探子也不敢派出去太多,同時是晝伏夜出,盡可能的避免被明朝地軍隊發現他們的行蹤,不過七萬多的兵力走過的路線那可是非常的容易的找,于是現在他們也只有期待在進入茫茫的霧島山之后甩掉追蹤過來的明朝的軍隊。
就這樣,在明朝追擊之下。倭寇地軍隊朝霧島山逃去,而大明后面三萬的士兵則追擊,當然,為了配合演出,大明的士兵慢慢的和他們拉遠距離,這樣讓倭寇產生了一個錯覺,那就是他們已經甩掉了背后追擊的倭寇。
當然,他們并不知道在他們的周圍,大明的探子正緊緊的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另外一方面,唐啟函帶領地大軍正在他們不遠處和他們一起前進著。
就這樣過了好幾天。倭寇已經進入了霧島山地山脈。最多再要一天。他們就可以完全地進入山脈之中。即便是多達其他地大軍。要追蹤他們也非常地難。就如當初紅軍一進入大別山。這敵人就沒有辦法。
唐啟函也算得上一員老將了。大大小小地戰役那也經歷了不少。當然明白這其中地關鍵問題。和倭寇一直保持平衡。就是為了在知道他們地前進路線之后可以在他們地前面設伏。而另外一方面。只有越靠近目地地。倭寇才會越加地松懈。當然。這個時候發動攻擊。他們也最容易崩潰。那種眼看就要抵達目標卻毫不留情被擊破地時候地感覺那可是非常地難受。而且最容易崩潰而且靠近了山脈。就能確定倭寇地行進路線。同時最主要地一點。這里地勢險要。叢林密布。非常地適合打伏擊戰。
十多萬大軍在倭寇前進地路線上設下了埋伏。由于是追擊行軍。所以這重武器沒有辦法帶。但是騎兵有接近一萬。也能彌補火力上地不足。而且倭寇登陸地基本上都是普通地步兵而已。他們地戰馬還不能適應海上地運輸。畢竟大明兵力發展具有針對性!
同時。還配備了五千多人地步槍。按照大明現在地配置。在攻打倭寇地時候。十萬人中配置了五千步槍。同時還有弓箭手和弓弩手接近兩萬。其余是步兵和騎兵。炮兵暫時不屬于這其中地編制。獨立出來地。但是聽從指揮而已。
埋伏好了之后。大明地士兵便靜靜地等待著倭寇地自投羅
山林現在非常地安靜。那些鳥兒仿佛也感覺到了明軍地殺氣。于是一個個都離巢飛去。不敢在叢林里面落下。
打伏擊戰,當然得發揮遠程火力的威力,于是在最前面,是步槍隊和弓弩手,步兵在他們的背后,而騎兵則在另外的山坡上,一旦倭寇進入伏擊圈,首先開火的就是弓弩手和步槍隊,倭寇這時候要么反擊,要么逃跑,反擊的話,埋伏在弓弩手和步槍隊伍背后的步兵會上前迎戰,然后大明的騎兵會從背后出兵攻擊,要是逃跑的話,率先出擊的就是騎兵,考慮倒自己的兵馬比倭寇多出了整整三萬余人,所以唐啟函也學了江狼當初一次,在倭寇的進路和退路都埋伏上了一萬五千余人,無論倭寇是退還是進,能沖破主伏擊圈的人一定不會太多,一萬五千人應付他們也足夠了,那時候的倭寇已經就如受驚的羊群,一點風吹草動就可以讓他們膽戰心驚,沒有絲毫的戰意。
現在大明正在悄悄的等待,探子來報,現在倭寇距離他們還有五十多里。
唐啟函看著山下,有些埋怨道:“這些兔崽子,也跑得太慢了些吧,怎么還不來?”
旁邊的一個將領這時候不由的笑道:“將軍,現在倭寇距離我們還有五十多里,按照他們的行程,抵達我們這里還還要好幾個時辰!”
“走得也太慢了!”
唐啟函還是抱怨道,自己等人感到這里可沒有用多少的時間。
當然,這倭寇可不能和明軍比,一個隨手是吃不飽,活得膽戰心驚的,一個是吃得飽飽的,當然這要速度有速度,要精力有精力。
將領也不解釋,問道:“將軍對于這仗還是充滿了期待?”
“那是當然!”
唐啟函毫不猶豫的說道,:“王大財那小子在前面帶兵打仗,打得不亦樂乎,把小老兒我給仍在后面守城,聽到前面捷報連連,我卻悶得發慌,好不容易有仗打了,當然得好好的打一仗。”
這將領頓時啞然,膽敢稱呼江狼為小子的,大概也只有唐啟函了,因為他是這里資歷最老的的,而江狼也尊敬他,對于他也是恭恭敬敬的。
微微沉默了一下,這將領才道:“是啊,聽說前面傳來的消息,現在我們的大軍正在節節的逼近,倭寇的軍隊引進被打得潰不成軍了,我估計要不了多久,我們便可以占領倭寇的全境了吧!”
唐啟函搖搖頭,道:“要占領全境我估計并不容易,或者,這王將軍根本就沒有打算要占領倭寇的全境!”
對于江狼的稱呼,也由小子改成了將軍。
將領不由的一愣,奇道:“王將軍不打算占領倭寇全境?”
唐啟函搖搖頭,道:“應該不會,從瓦刺就看得出,現在瓦刺的情形只要我們一出兵,就可以輕易把他們拿下,但是朝廷目前都沒有出兵,不過是不斷的擴張,吸引那些牧民,然后慢慢的吞噬而已,我想對于倭寇,他還是打算用這個方法,占領一部分,不把他們比上死路,然后抵抗也就少些,然后在吸引他們的百姓!這樣的話可以把損失降到最小。”
將領微微點點頭,多少也明白唐啟函的意思了!當下也不在多問,靜靜的等著倭寇的出現。
在等待了好幾個時辰之后,終于前面的探子傳來了消息,說倭寇的大軍已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