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仙欲第三百五十章 首長點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仙欲 >>重生之仙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章 首長點評

第三百五十章 首長點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隨著風啟航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隨著風啟航 | 重生之仙欲 

楊靖想到的這些,華夏不少年輕干部,不少80年代出外留學回國的干部都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只是關于楊海濤的這份報告,還嚴密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就算不能通過,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首長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楊海濤,半年不見,楊海濤整個人又清瘦了許多,雖然他還年輕,可是如此廢寢忘食的工作,確實讓這個年輕的干部,呈現出不少老態。

“海濤啊!你這個報告不僅把你自己推到了風頭浪尖,而且把我也擺到了一個尷尬的位置上!”首長抽出特制的香煙,遞一根給楊海濤后,自己拿出一根點燃了。

“首長!海濤寫在報告中的那些,還僅僅只是下面的冰山一角而已,更多僵硬的規定和政策確實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了。

您當年大力支持經濟建設,華夏的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可是相應的法律和政策卻并沒有隨著華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聯系起來。

比如專利法咱們還是在大眾汽車公司的支持下,在德意志專家的幫助下,才建立起來的,關于商標法,商業法等一系列經濟法案,咱們華夏還沒有一個明確正式的頒布,所沿用的都是當年的一些老法規而已。

再比如政府對待外資的待遇和政策扶持上來說,這些到華夏來投產的企業,究竟有多少是世界先進的技術?究竟有多少是愿意把技術和設備跟華夏共享的企業?大眾的桑塔納,在歐洲也僅僅只是70年代的技術,可是在咱們這,卻賣的相當紅火……”楊海濤起身幫首長點燃香煙后,開始滔滔不絕的訴說著自己的苦水來。

機要秘書在一旁記錄楊海濤和首長的對話,這些重要地對話,都必需要記錄下來,首長空閑的時候,還會重新翻看思考的。因此首長說的話也好,首長跟下面干部的重要談話也好,都必須要有專人在一旁記錄。

而楊海濤跟首長的談話,涉及地機密和層次都太高,因此直接由機要秘書親自做記錄。

楊海濤長達一個小時的訴說中,首長只是側耳聆聽。這幾年來練習太極,讓首長的精神好了許多,長時間的處理公務,也不那么疲憊了,此時聽楊海濤做了這么久的匯報,他的腦筋還依舊保持高速的運轉,仔細分辨楊海濤說的事情究竟正確與否。

安南和東海的改革計劃首長當初就贊成過,而且楊海濤還是他自己一手提拔起來地優秀干部,一個沒有私心。一心為國出力的年輕干部,一個能夠繼承自己的思想,大力發展華夏經濟建設。大力進行改革地優秀干部。

等到楊海濤把自己該說地大概地訴說了一遍后。首長這才坐正了姿勢。看著眼前這個敢做敢想敢為地楊海濤。不由地笑了笑。

“海濤啊!下面地工作很辛苦。你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地。關于華夏政府機制地問題。這是一個大地課題。牽涉到地東西。也不是咱們三言兩語就能說地清楚地!

關于你說地精簡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改革事業單位辦公流程。促進各級政府更快、更好、更準確地執行中央地政策思想。這些我個人是很認同地。你在安南和東海就做地不錯。這些經驗可以有效地在全國進行推廣應用。

至于你說地改變外資在國內享受地超國民待遇。這個問題也可以交到常委會上談論。至于你說地大力支持民族企業。對民營企業增加相應地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這個我也完全同意。”首長說到這里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當年引進國外企業技術地時候。哪會想到下面地人對于外資企業。死了心地支持。不管人家地工廠是不是污染型、低技術型企業。只要到華夏來投資。那么就是免稅以及各種政策扶持。

仿佛能夠吸引外資到本地建廠。就是一項巨大地政治資本。就是他們地政績一般。殊不知這么多年下來。華夏引進地外資。有多少是高技術型地?在南江省地那些工廠。不是服裝廠就是玩具廠。要么就是電子廠。全都是代工廠。

雖然這些工廠給華夏帶來了大量的外匯,讓不少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工作的地方,可是憑借華夏的免稅政策和優惠的待遇,這些資本家從華夏賺取到的利潤,簡直讓他們做夢都會偷笑。

如果這些待遇和政策傾向華夏民營企業,那么在給華夏增加工作崗位的同時,還能把這些工廠和企業永遠的留在華夏,而不會像外資企業那樣,一有不對就威脅撤資,一有不順心就威脅裁員。

“太好了!首長,東海目前已經吸納了一百多家民營企業落戶,其中以珍海集團為首,帶動了大量的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到東海來投資,加上華族在東海的投資,此時東海活躍的資金幾乎達到了150億華夏幣。

這還僅僅只是民營企業帶來的資金,他們的工廠建立之后,他們的企業建立之后,他們的研究所建立之后,能夠給華夏給東海帶來不低于10萬人的工作崗位,能夠給華夏帶來每年不低于10億元的利稅,能夠給華夏帶來更多的自有技術和專利。

這些產業鏈完全形成后,將對東海乃至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輻射,能夠吸納更多的華夏民營企業到東海落戶,能夠把東海建設成為一個不遜色于南江的經濟大區。憑借東海的地利環境和優良的港口資源,大量的民營產品能夠通過東港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咱們天工基地的技術也能通過和民營企業家合營的模式,投資成立股份公司,通過軍轉民的方式合作生產各種產品。

在發展了民營經濟的同時,更能給天工基地帶來巨額的發展資金,使得天工基地在未來有一天,能夠自給自足,甚至能夠產生盈余,讓里面的數十萬專家專心的進行研究。這樣健康有利的循環之下,華夏地國力只會越來越強。”楊海濤聽到首長認同他的觀點后,頓時興奮的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

“在經濟發展領域,你是華夏首屈一指的干部,但是在政治層面上,你還需要磨練!”首長聽聞楊海濤的話后。不由地說了這么一句話。

“咱們對這些外資好,大力開放華夏的市場,正是想通過這些外資作為一個窗口,去吸引真正有心的企業到華夏落戶,所有到華夏來的企業,不可能都是低級的吧?就說你剛才說的大眾汽車。

他們在歐洲確實是70年代的技術,這個東西很多領導都知道,可是人家70年代的技術,卻比咱們國家的要好。生產成本更低廉,咱們華夏做不到,人家卻做得到。咱們就要引進回來,學習人家地技術,學習人家的管理發展經驗。

只要是華夏不如人家的,那么咱們就努力學習,哪怕這些技術在國際上并不是第一流地,可是他們卻比華夏掌握的要好,那么咱們就值得引進這些技術,加快咱們的學習理解過程,然后發展自己的技術。一舉超越他們。

再說回來,華夏的經濟實力還不行,完全靠自有資金發展的話,想要達到今天這個地步,咱們要努力多久?因此吸引外資進入華夏,這是必須持久貫徹執行的,只是限制他們投資的領域,降低他們的超國民待遇,這個可以執行。

加強對民營企業地扶持力度。給予他們更多的政策支持,這個是必須的,也是一定要努力貫徹下去的,精簡辦事機構人員,簡化辦事申請流程,加快行政人員工作效率,這些咱們都可以試著做。

那些精簡下來的人,剛好可以領受咱們最新的對民營企業家的扶持,銀行方面也可以按照你們東海方面的經驗。給創業的市民。提供小額貸款,對于民營企業給予更快地審核速度。給予更多的放貸金額,降低貸款利率。”首長間接的把外資企業的事情說了出來,提醒楊海濤,必須認清楚事實。

目前華夏的經濟實力還不雄厚,目前華夏的技術實力并不強盛,咱們還必須依靠外資幫助咱們,華夏還必須借助這些在國際上并不前端的企業,加強自己的基礎工業,加強自己的管理經驗,吸引更多地人才前往華夏。

因此就算有不少外資并不是咱們想要地,可是在大環境下面,咱們總不可能說不讓你進來投資吧?而且下面的人對外資地態度,完全是下面的自主行為,首長以及高層并沒有這么示意過。

楊海濤想明白這點后,只能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人家發達國家米國都還樂意外國人到他們國家去投資呢!咱們華夏難道又要進行閉關鎖國嗎?首長這么說自己,看來確實沒說錯。想要發展華夏,那么就不能一門心思的關起門來自己做,保護本國企業是應該的,可是沒有國外企業的競爭,華夏的民營企業又如何能夠得到限制?

這些問題通過首長的一番提點,楊海濤完全想明白了過來,看來站的位置不同,想的問題就確實相差很遠,楊海濤已經覺得自己的意見很完美了,可是在首長這里走一趟卻發現,中間還有太多的漏洞。

比如華夏官員與親人辦一家企業,能夠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能夠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那么這家企業就能比沒有后臺的企業發展的要迅速些,如果這家企業同本地其他同行企業發生矛盾,那么有背景的企業,肯定能夠站在上風。

華夏的本位主義和山頭主義實在太強了,這點楊海濤自己就有充分的認識,如果任由大小民營企業在華夏亂來,沒有外資、合資、國營企業的牽制,那么以國人的素質,又會有多少安安穩穩的生產?又會有多少想研發新技術去競爭?

華夏人就這樣,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老是不懂得進取,如果限制了外資和合資企業,那么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了壓力,沒有壓力的企業,沒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的企業,是不會健康發展起來的。

因此在發展民營企業的同時,更需要引進外資,讓東港和臺東省的企業,同華夏的民營企業相互競爭,大家相互競爭,面對國際巨頭,才會有強烈的危機感,才會努力去突破,努力去研發新技術,努力去開拓新市場。

只有這樣才能給華夏培養出大量的市場經濟人才,才能讓這些民營企業積累出商場爾虞我詐的經驗,才會明白國際法和國內法律的區別,才會知道合同中也會有陷阱,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沒了他們,其他公司也照樣生存。

“至于改革國有企業,盡可能杜絕政府重復投資等等意見,這個不是咱們兩個就能一口氣定下來的,還必要要下面的人進行研究,給出一個合適的處理意見,緩步的慢慢施行,一步一個腳印,盡量的不犯錯!

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就是這么無奈,咱們誰都不知道每一個政策或者決定下去,究竟是對還是錯,究竟會對國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其中的壓力和風險有誰能夠理解?成功了那是國家與人民的幸運,失敗了那就是咱們這些執政者的責任。

歷史功臣或者歷史罪人都不是那么好當的,咱們想不問不看,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去工作,那是要不得的,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華夏的崛起,哪怕今后會成為罪人,咱們也必須要堅強的頂住所有的壓力。

把適合華夏的發展策略試行下去,如果真的沒有效果,咱們再改嘛!只要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只要時刻把國家和人民放在心上,那么那就是一個好干部,那就是一個真正的華夏人!”首長接下來又把楊海濤報告中的一些問題指了出來。

還好這篇報告大多數地方都是有事實作為依托的,因此首長對于楊海濤已經進行的改革,很是表揚,畢竟這些取得了成果的改革,那就是華夏改革可以借鑒的地方,經過幾年的試驗過來,這些改革已經可以大規模推廣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重生之仙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