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六卷 革新篇 第六章 廢分封(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六章 廢分封(二)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六章 廢分封(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六章廢分封(二)

王上萬年無期,萬年無期!”群臣向穩坐寶座的秦王

秦王揮手道:“免了。”

群臣謝過恩,站了起來。秦王掃視一眼周沖,尉繚,韓非,王翦,張良,蒙武,李牧,王賁,蒙恬,蒙毅,王敖,甘羅他們一眼,道:“今天,列位臣工都到來了,病了的也都康復了,寡人高興。趁著天氣好,趕緊曬谷草,把鬧得沸沸揚揚的分封一事做個了斷。列位臣工,你們有話就說,今天一定要議出個結果,給你們一個交代。”

李斯不由自主地朝周沖望去,只見周沖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恭敬之態,根本就瞧不出苗頭,先摸摸左袖筒,再摸摸右袖筒,兩只袖管里各有一道截然不同的奏章.

秦王微微一笑,道:“王叔有話請講。趙高,王叔年紀大人了,給他設個座。”

能得秦王如此厚愛,嬴寧當然是高興,只是依他想來今天是分封的大日子,不能太過份,謙讓一些比較好,忙推辭道:“謝王上隆恩,臣實是不敢受,不敢受,還請王上收回成命。”

瞧他的樣子也是真誠,秦王也就不勉強了,道:“既如此,那就罷了。王叔,你說。”.

#順民心,歷經數年奮戰,終于一統,此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之盛事。然先王不遠,凡事必師古,分封制天下。自古皆然,臣請王上即刻分封功臣和宗室,以安天下。”

他的話音一落,那些望封的群臣立即響應,朝殿里立時響起一陣嗡嗡聲。

秦王不動聲色,點頭道:“王叔說的未必沒有道理,殷鑒不遠嘛,凡事若不參照前代,吸取前代的教訓,難免不出錯。”

看來秦王很可能同意。嬴寧聲音提高了好幾度,道:“王上圣明。”

秦王揮手阻止他往下說,道:“既然是師古,那么我就來談談周天子地事,你們說周朝一共存在了多少代?”

秦代周而并天下,對于周朝的事群臣誰不知道,立即發表意見。道:“三十七代!”有的說:“三十八代!”有的說:“八百年天下,開天辟地所未有啊,遠邁夏商。”

“李斯,你學識淵博,你來說說周朝一共是多少代?”秦王點名了。

論學識韓非遠在李斯之上,秦王不點韓非,卻點李斯自有用意,李斯不察,還真以為自己的學識可以獨占鰲頭。道:“回王上,從文王算起,是三十八代,從武王算起是三十七代。”

秦王不置可否。道:“天子者,號令天下是也!我大秦武王觀鼎于洛陽,與孟賁賽舉鼎,鼎太沉,砸斷武王足脛,武王活活給疼死。鼎者,大禹所鑄,華夏重器,天子表征,一方諸侯可以任意觀之。還拿來比賽力氣,那么李斯你說堂堂天子的威嚴何在?還能算天子嗎?”

秦武王洛陽觀鼎,因舉鼎失手而崩一事天下皆知。這很好地說明了周天子的威嚴已經蕩然無存了,李斯啞口無言,道:“這這這……”

“這還算多了,寡人再給你算算。三家分晉,自請于周天子,這是既成的事實,周天子貪于三家進貢的貨賄多,才給他韓趙魏三家諸侯封號,堂堂天子竟然象商人一樣,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卻置重器于不顧,這還能算天子嗎?”秦王擲地有聲地質問起來。

三家分晉后,用重賄買通周天子給他們諸侯名號,這事也是天下皆知,多為天下譏評,秦王這話問得再正確也沒有了,任誰都無法反駁,李斯不由得結舌難言。

秦王看著李斯,道:“李斯,你說寡人說得有道理嗎?”

“王上圣明,句句真知灼見!”李斯雖是心驚膽跳,也不得不承認秦王說得太有道理了。

秦王頓了頓,道:“五伯尊天子,攘蠻夷,天下人多所稱道,你們也認為他們是好樣的吧?是不是?”

“王上圣明!”群臣贊同。

周沖閉口不言,秦王看著周沖,道:“周先生不言,是不是有獨到地見解,周先生可不可以說出來,讓大家都聽聽。”

“王上,周沖的看法與天下異,還是不說的好,不然徒貽人笑。”周沖婉拒道。

秦王手一揮

“只要是真知灼見,還怕人罵?連真知灼見都罵的人子。周先生不用顧慮,說吧。”

周沖應一聲,語驚四座地道:“王上,請恕周沖斗膽。依周沖看來,五伯實下天下賊也,天下之亂就由五伯開始。”

在當時,五伯是楷模,天下人一提起沒有不豎大拇指贊好的,周沖卻斥為賊,無異于扔下一顆磅炸彈,話音一落,立時炸鍋了,群臣紛紛出言喝斥。就是尉繚和韓非他們與周沖甚為相好的人也是吃驚不小,眼睛瞪得老大看著周沖,只是沒有喝斥而已。

“你們就這樣看待問題的?一點時間也不給周先生,周先生如何說出理由?”秦王臉一肅,質問群臣。

秦王威嚴天成,任誰都得懼七分,群臣心里害怕,立時住嘴,喝罵之聲好象用刀砍斷似地,戛然而止。

周沖面對群臣,道:“各位同僚的斥罵周沖聽見了,周沖不以為然,周沖不才,愿在這里與各位同僚辯解一番,如果你們有人能駁倒周沖,周沖從此歸隱,不問世事。誰來與周沖理論?”掃視群臣。

周沖的名聲可不是蓋的,都知道周沖能說會道,稻草都能給他說成黃金,群臣雖然心里不服,也不敢出來觸這霉頭。

“李斯,你學識淵博,你來辯難。寡人告訴你,周先生的辯才非同小可,你要問難點的,不然可難不住周先生。”秦王說完,知道必然有一番精采的辯駁,做好靜聽的準備。

李斯應一聲,向周沖施禮,道:“李斯不才,奉旨向周先生請教幾個問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詩書所美,何為賊?要是齊桓公也為賊,那么請問周先生,誰還敢興伯業,尊天子,攘夷狄,澤及九洲。”

這是當時流行的看法,用現在地話來說就是主流觀點,周沖不慌不忙,道:“李大人所言也是各位同僚所想吧。周沖倒想請問李大人,齊桓公何以成霸?”

李斯想也沒有想,道:“桓公用夷吾,齊國大治,齊兵大出,尊天子,攘夷狄,匡復華夏,如此功德能不稱伯嗎?周先生稱桓公實是無理。”

這話立即得到群臣的響應,齊聲贊好。就是尉繚和韓非,張良他們也是忍不住點頭,在心里大叫此言對極。罵五伯為賊是后世的觀點,超越了當時的認知水平,不能怪韓非他們見識淺陋。

以群臣想來,周沖肯定是無言以對,然而事情大出創他們意料,周沖哈哈一笑道:“李大人你可曾想到,齊桓公之所以能稱伯,還不是天子侵弱,威嚴不存,號令無力,桓公乘時而起,挾天子而令諸侯,名為尊天子,實為沽名釣譽,天下只知齊桓之名,而不知天子之名;天下聞齊桓之令而動,卻不聞天子之令而聽。

“九合之后,齊桓志得意滿,矜驕不已,大有凌恃天子之勢,李大人為什么不說呢?假若天子威德仍在,何需齊桓?齊桓之后,五伯迭興,力征天下,為了所謂地伯業,你征我殺,置天子號令于不顧,這就是你們贊美的五伯,這就是你們贊美的伯業,都是以天子的威嚴為代價,周沖稱五伯為賊,已經是很客氣了。”

這話雖是反常,卻很是有理,讓群臣耳目一新,啞口無言。

韓非結巴著嘀咕道:“挺新鮮,照這么說也是在理,很在理!妙妙妙!為伯者,實為竊權之輩也。權者國之重器,為五伯所竊,天子已不為天子了。”

:[.事,若是不能折服周沖的話,那么分封一事就很可能泡湯,出班喝道:“周沖,住口。”

秦王盯著嬴寧道:“王叔,有理不在言高,只要你有理,還怕別人不服,用得著如此出言不遜。”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