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三十章 一箭雙雕(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三十章 一箭雙雕(二)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三十章 一箭雙雕(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三十章一箭雙雕(二)

非一看完,重重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大聲叫好:“妙真絕世奇計也!”本來是一通贊譽之詞,卻給他說得結結巴巴,聽起來很是好笑。

不過,尉繚,李斯和鄭國都知道韓非胸中自有奇計千條,能得他略加言詞的計策必是不錯的計策,他如此盛贊必是了不起的計策,無不是好奇心起,想一睹究竟。

李斯忍不住了,問道:“學兄,什么妙計呀?”這才記起在秦王面前稱韓非為學兄屬無禮舉動,忙向秦王請罪道:“王上,臣失禮,請王上治罪。”

秦王做大事的人,哪會理睬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搖手道:“算啦。”

韓非把奏章遞給尉繚,道:“繚子先生,快看看,真奇計也!”

尉繚接過一看,猛地站起道:“東楚西楚不就是阿大阿二嗎?周先生真天人也!”順手遞給李斯,道:“李大人,你快看看。”

李斯早就在就等著一窺究竟了,急急忙忙接過,看了一遍,右手拍著大腿,贊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周先生之用計如同天馬行空,無拘無束,讓人想不到。借楚國之力,行修路之實,這種計策只有周先生才想得到啊。”贊美之詞層出不窮,欣喜之情現于顏,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他們都是才智非凡的智謀之士,最喜者莫過于奇計了,乍見如此之事還有不驚奇萬分之理。

“別光顧著贊嘆了,給鄭國先生看看,可行不可行。”秦王提醒緊緊握住奏章的李斯。

李斯醒悟過來,把奏章遞給鄭國,鄭國一看完。猛地站起,在屋里翻東西了。這是秦王的書房,按照規矩,任何東西都不能動,沒有秦王允許動一下都是大罪,更別提他如此大動干戈更是不得了,李斯就要喝斥,秦王揮手阻止,道:“鄭國先生,你在找什么?”

“輿圖呀。輿圖呀!”鄭國也沒有想起來這是極不禮貌之事,道:“王上,快給鄭國一份輿圖。”輿圖就是地圖。

在李斯喝斥之前,秦王笑道:“好,寡人就給你一份。”在抽屜里取出一份地圖,攤在桌上,道:“鄭國先生要輿圖有何用?”

鄭國沒有回答秦王的問話。一下撲在地圖上,把奏章放在地圖上,雙手不住在地圖上劃動,一邊喃喃自語,不時皺著眉頭,閉上眼睛思索。

在秦王面前,如此舉動無禮之極,李斯又要喝斥,秦王道:“不要打斷鄭國先生想問題。”

過了好一陣子。鄭國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贊道:“奇思妙想啊,奇思妙想啊!兩河之間雖是很近,可是高低相差了好幾百丈。若是直接連通,差距太大,水勢湍急,根本無法行船。盤旋往復,如此一來,水勢不再湍急,非常平緩,完全可以行船,可以行大船。只不過,工程浩大了些。原本只有數里之程,現在需要數十里之程,這花消大多了。不過這是一條黃金渠呀,這銀子花得值。”

靈渠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之所以開鑿此渠,是因為當年五十萬秦軍南征嶺南,由于陸路運輸不便,后勤補給不上,這給秦軍造成了空前地壓力。為了解決大軍補給問題,秦始皇親自到了荊襄之地。

最終有人提出修鑿靈渠,把湘江和離江連通,補給從水路運輸。湘江和離江只有幾里的距離,但是落差太大,直接修通根本無法行船。有人提出一個方案,就是采用盤旋往復的辦法,也就是類似于現在的盤山公路,通過增加長度減緩水勢。

靈渠最終修成了,從根本上解決了秦軍的后勤問題,從而征服了嶺南。自此以后,歷代都在疏浚靈渠,成為歷代王朝經營嶺南的戰略通道,意義非常重大。

正是知道靈渠的重要歷史意義,周沖才決定借楚國阿大阿二的心理修建這一人工運河。當然,要楚國修這條運河的話,必須把這一方案送到負芻那里,這就不是周沖所能完成得了的,要通過秦王來運作。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周沖才給秦王寫了這道倍受贊揚地奏章。

靈渠的施工方案不要是說在戰國時期,就是用現代眼光來看,也非常先進。我們現在的盤山公路,不正是運用的盤旋往復辦法解決坡度問題嗎?鄭國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工,所好者就是水工之事,乍睹如此匪夷所思的奇特設計方案,他能不有如醉醇酒的感覺嗎?

“鄭國先生以為此渠能修成?”秦王問道。

鄭國猛點頭,道:“能能能,一定能。如此奇妙地設計,可謂天人呀,若是不能修成,那就太可惜了。若是我鄭國能修此渠,死而何憾!”

秦王哈哈一笑,道:“把鄭國先生請來,不是要你來贊嘆方案,而是要你去修這條渠。”

鄭國脫口道:“好啊,王上,鄭國可以保證,一定把此渠修成,造福后世。”很是遺憾地道:“只可惜要等到楚國滅亡去了。”

秦王拍著鄭國的肩頭,道:“鄭國先生之言差矣!此渠不是要等到楚國滅了才修,而是現在就要修,還不是大秦出力,要楚國出錢出人去修這渠。等此渠一修成,寡人大軍隨后就到,來個楚人修渠,秦人行船,豈不美哉?”

這話太匪夷所思了,不要說不懂謀略鄭國覺得難以理解,就是韓非尉繚和李斯也是覺得太難理解了,李斯問道:“請問王上,可是有妙計?楚國兩派相斗,僵持難下,對我大秦是有命必從,若是王上要楚國修此渠,未嘗不能做到。”

他這話說到韓非和尉繚心里去了,二人點頭附和。

秦王笑道:“要是真如你所說,怎么顯得出寡人的手段,怎么顯得出周先生的奇計呢?妙計沒有,但可以演一出戲,只要這戲一演,保證此渠會修成。鄭國先生可愿去楚國修此渠?”

“王上,臣愿往。”鄭國想也沒有想,脫口而出。

秦王贊聲好,提醒道:“可你要想好了,你若要修此渠,可是要吃苦頭的。不僅你要吃苦頭,你的家人也要吃些苦頭。”

“王上,臣本是韓國水工,行疲秦之計而入秦,王上不僅不罪臣,還委臣以重任,讓臣修河渠。不要說吃點苦頭,就是要臣去死,臣也心甘情愿。”鄭國很是感動地道:“王上但有所命,鄭國決不皺眉頭。”

秦王雙手猛擊一下,贊道:“說得好!走,我們這就去演戲。”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