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議(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議(四)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議(四)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二十七章伐楚之議(四)

明顯,這話大出李牧意料之外,李牧愣了一下方才道顧,李牧感激不盡,只是李牧是敗軍之將,不祥之人,若是為將,恐有辱大秦,還請王上三思。”

“什么三思兩思的。”秦王想也沒有想,道:“這事就這么定了,就你李將軍去北方,總領北方防務。”

秦王不僅要用李牧,還是重用,要他總領北邊防務,這一手不僅大出李牧的意料,也出周沖他們的意料,又不得不承認秦王如此安排不僅有氣魄,還在于有見識。當前中國所有將領中就李牧在北方胡人眼里最是有厲害,現成的威名,只要他往那里一站就足以震懾匈奴人。要是換作蒙恬,或是在座的任何一員將軍,他們也能守好北方,但一定要打幾仗才能做到,不會象用李牧這樣現成。

總領北方事務對于李牧來說,他想都沒有想過,依他想來秦王即使要用他,也不過是給他幾萬軍隊,讓他到北方去抵抗胡人,萬未想到秦王是如此大手筆,如此信任,猛地站起,吃驚地道:“王上,這萬萬不可呀!”

秦王揮手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寡人敢把你李將軍放到那個位子上,就是信你,不怕你帶著軍隊再打回來。你李將軍威名震于異域,胡人聞你之名而喪膽,你足抵十萬之眾,有你在北方,寡人也就放心了,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南方。當此多事之秋,華夏抵御外侮之際,李將軍難道就不想為華夏出力?”

李牧一下跪在秦王腳邊,以頭觸地,泣道:“王上。臣李牧原以為能為王上略出一二主意,若能得王上采納已屬萬幸,萬未想到王上如此信任,李牧就是肝腦涂地也不會讓胡人南下一步。”

秦王哈哈大笑,把李牧扶起來,道:“李將軍請起。李將軍,你知道寡人什么時間最高興嗎?就是這一刻,聽到李將軍愿為華夏出力,共御外侮的豪言,寡人甚尉。對了。蒙恬和王賁善于騎兵作戰,寡人決定讓他們兩人給你當助手。”

蒙恬和王賁是秦軍中的后起之秀,兩人善兵善謀,表現極其出眾,足以獨擋一面,居然給李牧當助手,那是對李牧莫大的信任。李牧熱淚盈眶,道:“王上怎么說,臣就怎么做。”

“坐坐,李將軍請坐。”秦王拉著李牧坐下來,道:“李將軍久在北方,對胡人極是了解,李將軍你以要如何才能對付胡人?”

李牧分析道:“王上,以李牧之見,胡人逐水草而居。無城廓之守,自小就生長在馬背上,極為驃悍善戰,尤精騎射之術。因而胡人是一支機動性強、進攻能力出眾的軍隊。不了解胡人地僅以此得出結論,認為胡人不可戰勝。王上是知道的,昔年趙武靈王先是慘敗于胡人之手,認識到胡人的長處,才果斷地命令國中胡服騎射,趙國才轉弱為強,拓地千里。”

秦王點頭道:“趙武靈王是個英雄,寡人也挺佩服,只可惜寡人晚生百年,沒能與這位英雄見上一面。”

李牧話鋒一轉。接著分析道:“然而,胡人并非沒有缺點。一是胡人以利合,組織性和紀律性不強。有利則如猛虎,勢不可擋,若無利,則土崩瓦解,甚至會自相殘殺。二是胡人的裝備并不先進,遠遠不如華夏,胡人雖善射,但他們的射程遠遠不如華夏的弩射得遠,特別是大秦的周公弩用來對付匈奴騎兵,再妙不過。射程遠,箭矢如雨,可以有效地殺傷胡人。”

眾人齊皆點頭稱妙。秦王贊道:“寡人聽聞的胡人,多是勇悍善戰,不可戰勝之類的屁話,就沒有如將軍精辟之妙論。若非將軍對胡人極為了解,說不出這樣有見地的話。”

“王上過獎了。”李牧往下分析,道:“三是胡人騷擾有季節性,春夏之交也有騷擾,但規模數量不如秋季。因為秋季草肥馬壯,正是胡人戰斗力最強地時節,便于打硬仗打惡仗。四是胡人騷擾多為擄掠,若是遇到雪災,牛羊凍死餓死的兇歲,來年春天必有大戰惡仗。”

后世對匈奴缺點的分析主要就是這四點,周沖在心里暗贊李牧不愧是擊胡出身的,對匈奴了若指掌。

“將軍高論,寡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秦王聽得很是興奮,問道:“依將軍之見,要如何才能保得北方安寧?”

李牧不答所問,反問秦王道:“李牧斗膽請問王上,要如何對待胡人?取守勢,還是取攻勢,還是徹底解決問題?”

“徹底解決問題?”秦王自然明白這話的意思,猛地站起,興奮得不住搓動雙手,道:“嗯,若是有機會,寡人就奮力一擊,徹底解決胡人問題。只是,就目前形勢來說,還做不到,宜取守勢,為寡人平定南方爭取時間。”

“黃河九曲,唯有一套。”李牧指著地圖,道:“王上請看,這是咸陽,這是河套之地。自從華夏內亂以來,匈奴占據了河套之地,河套之地不僅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宜于牛羊生長,是以匈奴在這里大量養殖牛羊馬匹。再者,河套之地去咸陽不過千里之地,無異于一把利刃懸在咸陽頭上。”

秦王右手猛一握頭,贊道:“是啊。河套之地戰略重地,寡人每每思之,連覺也睡不著。李將軍的意思是要先拿下河套之地,解除匈奴對咸陽的威脅,是這意思吧?”

“王上圣明!”李牧道。

從歷史教科書上我們都知道蒙恬擊潰匈奴,收復河套之事。但是教科書卻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為什以要攻擊河套之地,原因就在于河套之地對咸陽地威脅太大。秦朝滅亡以后,匈奴重新占據了這塊富饒的土地對長安構成嚴重威脅,漢武大帝費盡了心血才把匈奴從這片草地上趕走,徹底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盤活了整個戰略態勢,變被動為主動。

秦王問道:“解除河套之地對咸陽的威脅固然是好事,只是眼下寡人不能給你太多的軍隊,對這點李將軍心里應該有數。”

就目前來說,秦王最明智的戰略就是先南后北,先集中力量平定南方,然后再對付北方,李牧自是明白這個戰略,道:“王上,臣測算過了,若是王上給臣十萬之眾,不出三年,臣把河套之地獻于王上。”

秦王雙眼放光,道:“好,寡人就給你十五萬大軍。”蒙恬收復河套之地,投入了三十萬大軍,只用十五萬太劃算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