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章 勸降李牧(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章 勸降李牧(中)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章 勸降李牧(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二十章勸降李牧(中)

秦王拉著李牧來到屋里,請李牧坐下,直奔主題,道:“自從周平王東遷,周天子失德,不能制天下,天下不寧,先是戎蠻侵擾華夏,后是諸侯力征,五伯迭興。五伯者雖有益于天下之興亡,然不過是一方之霸,終不能匡復周室,一統華夏,止戰息紛。

“寡人不敏,適逢此亂世,不得不起大軍,欲掃滅六國,一統天下,革除積弊,開華夏之新篇章。六國之中,最強者莫過于楚,其次則是趙,李將軍忠心為趙國,不過是忠于一方之國,以天下計則實害天下。寡人是想將軍為寡人出計,助寡人平天下,創不世之功業,為個人計不失富貴功名,為天下計則百姓安居樂業,豈不美哉,還請將軍三思。”

一見李牧之面就開始勸降,顯得太也心急了,不過秦王愛才之心也表露無遺。

李牧婉拒道:“謝王上美意,外臣身為趙國人,身為趙國之臣,上不能全趙國,下不能全于己身,為王上所執,為王上階下囚。王上英明,招賢聚士,群賢畢集大秦朝堂,以王上之英明,賢士妙策,王上何愁不能取天下,何需李牧一敗軍之將出言獻策。

“李牧自率軍以來,初戰于邊地,與胡人大戰數場,賴將士用命不使邊境受到胡人侵犯。趙國王上英明,擢外臣于行伍之中,位列廟堂,委以重任。數與大秦交戰,幸天之助李牧不曾敗績。想是李牧才窮智竭,近日數與秦戰,戰而無功不說,還敗軍覆師,喪邦辱國,當戰死于疆場之上。

“可我李牧卻如此無福,竟是不能象將軍一樣血灑疆場。為王上所俘,實是上天于我李牧不公。王上,外臣別無所求,請王上賜死李牧,以全為臣之節,李牧感激不已。”說到傷心處。眼淚又下來了。

秦王駁斥道:“將軍之言差矣,不是天不眷顧將軍,這是天意,天意不絕將軍,要使將軍大有為于世,將軍何不聽從天命,與寡人一道馳騁天下,掃滅列國,造福蒼生。”

李牧請罪道:“外臣不識王上威德,率軍與王上戰。殺戮甚重,秦軍死傷枕籍。血流成河,這都是外臣之罪。若王上不治外臣之罪,何以服天下?”

秦王哈哈一笑,道:“將軍所言不對。戰場上見面是為敵,將軍身為趙將,自當忠心無二,奮死殺敵,這沒什么好說地。將軍在戰場上的所作所為讓寡人欽佩呀,為將者當若李將軍才不愧是良將。寡人若是治你之罪,那才是不能服天下。

“你問問王翦蒙武內史騰。他們和你打了一仗又一仗,他們可曾對你有一點怨恨之心嗎?他們還常對寡人說李將軍真將才也!”

王翦接過話頭,道:“王上所言極是。王翦與將軍數度交手,幸王上威德得占上風,但王翦心里明白,將軍給王翦造成的壓力是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以將軍之才,排兵布陣,調兵遣將,機變靈活之道,王翦是自嘆弗如。”

他是秦王手下頭號大將,才情絕高,名滿天下,李牧對他很是欽佩,他如此看重自己,李牧心里升起遇到知己之感,道:“可李牧還是敗了,敗得很慘。”

蒙武呵呵一笑,道:“李將軍不必自責,蒙武癡長將軍幾歲,托一下大,分析一下戰場勝敗的原因。以蒙武愚見,將軍并不是戰場上決定勝負的決定性因素,真正決定戰場勝負的還是在于廟堂之上,在戰場之外。

“蒙武與趙國打了一輩子,我認為趙國的軍隊訓練得很好,單從單兵作戰能力來說趙軍兵士并不比我大秦差。秦趙交戰,歷來是趙國敗多勝少,究其原因,并不是士卒不用命,也不是將領不用心不盡力,而是在于廟堂上出了問題。”

秦王接過話頭道:“蒙將軍所言,至理名言吶。想想當年地長平之戰吧,廉頗守得好好的,陣列七星,環營數十里,這一陣勢司馬將軍不是用過了嗎?可給寡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煩,要不是周先生奇計,寡人還真拿司馬將軍沒辦法。

“廉頗將軍打定主意,先把我大秦軍隊消耗掉,拖累拖疲,拖到士氣沒了,糧食吃光了,再反擊。然而,趙王卻昏庸無能,中了我大秦的反間計,派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能不吃敗仗嗎?

“寡人也常思我大秦的制勝之道,我大秦之所以能夠越戰越強,不全是將士們用命之故,還在于廟堂之上運籌得法。我大秦歷來是在戰場上不能取勝,就把戰場擺到敵國地廟堂上去,收買敵國的權臣奸佞,利用他們來達到反間撤換甚至殺掉敵國良將的目的。正是如此,我大秦才在長平一戰而定天下。”

秦王說出了一個秦國崛起之后踏上爭戰之路的規律,秦國雖給諸侯罵為暴秦,虎狼之師,視為所向披靡,然而秦國的征戰路并非一帆風順,廉頗、趙奢、李牧都曾給秦國制造了很大的麻煩。在這三員趙國名將中,除了趙奢沒有吃過秦國反間計的苦頭外,廉頗、李牧都是因反間計而失去兵權,才有長平之敗,趙國被滅之事。

對于此點,周沖大是秦王所言,道:“王上圣明,洞燭微渺!”

李牧也不得不承認秦王實事求是,泣道:“王上!”

秦王笑道:“李將軍,你是趙將,你當知道廉頗將軍的凄涼晚景吧?廉頗將軍因長平之戰緣故去了楚國,然而他忠心一片,心向趙國。當趙國再次面臨我大秦兵威之時,趙王又想起他的好了,想用他,派人去探看一下。

“這人是個小人,受了郭開指使,回報說廉頗身子也不錯,特能吃飯,就是喜歡跑茅廁,趙王因此而不用廉頗將軍,致使一代忠良客死他鄉,誠讓人心痛也。趙王也真是豬,他不想想,即使如廉頗這樣地將軍身子不好,給他一個監軍也是好的,出出主意總行吧。”

周沖給秦王地話觸動了感慨,在心里念道:“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周沖的感慨中,秦王擲地有聲地道:“一匹良馬,難免不把車拉翻;有才情地人難免沒有缺失,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就是寡人也有失誤的時候,周先生諫寡人迎回母親,李斯諫寡人逐客,不就是明證嗎?

“寡人明曉一個理:只要是人才,不論他的出身,不論他過去做什么事,只要他忠心為我大秦,寡人一定要用!要重用!要委以重任!”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