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十四章御駕親征(中)

偏頗一點說,秦國之所以在七雄中勝出,越戰越強,功在于商鞅之法;強悍的秦王朝盡管令人神往,可是存在的時間極短,很快就滅了,罪在商鞅之法。一套在征戰年代實施得很好,讓秦國受益,進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律法,為何在天下統一之后卻成了秦王朝覆滅的罪魁禍首呢?

歸根結底,就是時代已經改變了,律法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周沖深知這套律法的功勞和危害,是以才建議秦王修改秦法。當然,周沖也清楚現在還不是修改律法的最佳時機,他只是想抓住韓非修訂秦法的難得機會,說服秦王把秦王修訂得更好些。至于什么時間實施新律法,那要看具體情況來決定了,也就是根據六國余逆、各地豪強被打擊程度來定。

韓非修訂秦法,是改變秦法的一個難得機會,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可以說,統一天下的秦王朝是走上歷史的老路,很快就滅亡,還是走向一個全新的方向,成為讓后人感嘆贊賞文治武功鼎盛的王朝,關鍵就在周沖能不能說服秦王了。

周沖深知責任重大,決心竭盡全力說服秦王,道:“周沖是商人出身,就以商賈之事打個比方,請王上圣裁。”

“好吧,你說吧。”秦王雖是心中生驚,還不失禮數。

周沖應一聲。道:“周沖在商賈間時聽說一件奇事,一戶農家養了兩只羊,每天趕羊出圈時,農夫總是最先看見同一只羊,最后才能看見另一只羊,請問王上這是為什么?”

這事有很多種可能,要一口說出原因秦王盡管精明,也是難以做到。想了想道:“難道是農夫眼睛有問題,看不見遠地?”

周沖搖頭道:“回王上,農夫的眼睛很好。”

“那這事就奇了。”秦王有點想不明白道理,問道:“繚子先生,你以為是什么原因?”

尉繚想了一下也是想不明白,道:“王上。繚子慚愧。”

“韓非,你以為呢。”秦王問韓非。

韓非結巴著道:“王上,韓非不解其意。”

秦王還待問別人,甘羅嘻嘻一笑,道:“王上,你別問了,我知道了。”

甘羅的才情讓人折服,秦王也不例外,很是心急地道:“快說,什么原因?”

“兩只羊。一大一小,小的躲在大的后面。農夫每天當然最先看見的就是同一只羊,是那只大的。”甘羅眨巴著明亮的眼睛。道:“周先生,我說對了吧?”

周沖打從心里佩服甘羅地才情,道:“對對對,正是這樣。”

秦王若有所悟,道:“周先生要說明什么呢?”

甘羅代周沖回答道:“王上,周先生的意思是說征戰和大秦律法是兩只羊,征戰是大的那只,秦法是小的那只。秦法的弊端。老百姓現在看不見,是因為有征戰擋住了老百姓的視線。一旦王上統一天下,數百年地戰亂給消除了,那么秦法的不便老百姓就會切切實實地體會到。所以,周先生建議王上抓住韓非修改秦律的機會把秦律修訂得好些,便于老百姓遵守。”

他所言正是周沖所想,道:“王上,周沖正是這個意思,還請王上圣裁。”

秦王不動聲色,道:“在周先生眼里,商君之王就如此不堪嗎?周先生要知道,正是大秦執行了商君之法,大秦才國富兵強,東擴領土,西霸戎狄,成就我大秦統一天下之大業,如此良法若是不堪,請問周先生,什么律法才是好律法?”

周沖回答道:“王上,商君之法在于詳盡完備實用,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商君之法最大的缺點就在于重獎重罰,輕罪重罰。重獎重罰在于征戰年代固無不可,在天下一統之時,就值得商榷。輕罪重罰,罰不當其罪,則會造成不便,讓百姓感到困苦。周沖的意思是請王上下令,把量刑失當,輕罪重罰的律法修訂成法當其罪,如此一來有利于百姓。”

秦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備詳盡的律法,這點要承認。同時,也是中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量刑失當的律法,輕罪重罰,罰得讓人怵目驚心。要是真如周沖所言,法當其罪的話,秦朝也許不會那么快就滅亡了。

秦王霸氣十足地道:“秦法之利便,商君說得很清楚,要么遵守,要么不遵守。遵守者是順民,不遵守者是逆民,順民者活,逆民者殺,這沒什么好說地。”

甘羅歪著脖子看著秦王,道:“王上,你錯了,你錯了。”

敢于當面指責秦王之錯誤,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只有甘羅一人。秦王不僅不怒,還在甘羅地小臉上輕拍一下,道:“你怎么說話的?沒大沒小地,沒禮沒貌,寡人賞你個巴掌。說,錯在哪里了?”

“王上,你又把人家當童子看。”甘羅嗔怪,道:“王上,甘羅以為周先生所言有理,而王上所說霸氣有余,其理難足。商君之法也就是霸王之術,用商君的話來說就是逆民情而為,不與民慮始,只與民樂成。這在天下紛爭之際固然有大用,可一旦天下一統了,王上已經成就大業了,當與天下百姓分享太平,也就是商君說的‘與民樂成’,王上若是不改秦法,百姓哪能享受到天下太平呢?王上掃滅六國,不就是為了給百姓安寧,要是王上堅執,則百姓哪來的安寧?”

商鞅當年說服秦孝公變法,他認為難與百姓慮始,可與百姓樂成,因而決定用霸術,逆民情而為,實施重獎重罰,秦國因此而變強。當然,代價也不小,商鞅渭水決囚,一日殺掉七百多人,渭水為之赤,多為后世指責。輕罪重罰,一點小事說不定就要砍頭,想代價不大都不行。

秦王不為所動,道:“秦法可驅百萬之眾,掃滅六國,如此之法不良,什么律法才稱得上良法?甘羅,你說,秦法又哪里有問題?”

“問題不僅有,還多著呢。”甘羅也不示弱,道:“王上,你想知道秦法之不便,你問問李大人就知道了。李大人是大秦廷尉,掌管決獄之事,有多少事是他于心不忍。”秦王看著李斯,道:“李斯,你說。”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