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一章 韓非出使(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韓非出使(一)

第一章 韓非出使(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坐坐坐,你們都坐,都坐下。”秦王一臉的喜色,很是高興。

象他這樣心氣極高之人,膽識過人,別人已經不能承受的事情在他心里不過如此,要讓他氣憤難,要讓他興奮也難。他如此之興奮,不用說,肯定是發生了天大的喜事。

尉繚,周沖,王敖依言坐了下來。伶俐的李斯討秦王的歡心,施禮道:“王上,臣斗膽猜測,我伐韓大軍捷報頻傳,韓國轉眼即滅。”

秦王點頭,道:“你說得沒錯,我伐韓大軍所向披靡,要滅韓國不過是舉手之勞,不過,韓國還要放一放,一時之間滅不了。”

甘羅有點好奇,明亮的眼珠轉轉,拍著小手道:“王上,可是韓非之故?王上,韓非出使我大秦了?”

秦王心情正好,指著甘羅笑道:“你這個甘羅,人小鬼大,這事也給你猜到了,不簡單啊。得一韓國,還不如得一韓非,得韓國不過是一方之土,得韓非則得天下,為了給韓非一個見面禮,寡人已下旨給內史騰,暫緩攻韓。”向周沖施禮道:“周先生之仇只有緩緩了,周先生,寡人對不起你。”

打著為周沖報仇的旗號,而行滅韓之實,周沖本來就不太愿意,如此處置正中下懷,道:“王上言重了,周沖之仇,私仇。韓非,國之棟梁,得韓非則天下無憂,周沖雖急于報仇,可周沖還明白天下更重要。”急于報仇只不過是順著秦王的話說說罷了,當不得真。

“周先生深明大義,寡人是小心眼了,落了下乘,周先生不要見笑。”秦王自嘲不已。

周沖連道不敢。

韓非其人名聲太大,尉繚師徒聽聞他即將來秦國,不由得聞名色喜,大有恨不得立馬見到其人的想法。

對于韓非這個法家集大成者,因遭李斯和姚賈陷害而未大用于世,身死秦國,徒讓后人嘆息的天才,周沖是欽佩有加,聽說他就要來秦國,也不由得心跳加速。

韓非雖死,他的學術傳于后世,他提出的法術勢理念,成了后世統治者維護統治的指南,盡管這個指南披上了儒家的外衣,高唱著孔圣人的贊歌,歸根結底就是他這三字。周沖這個現代人,對韓非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有多大,自然是清楚得很,有機會見到這位歷史巨匠,哪能不興奮。

“寡人曾有言‘能與韓非游,死而不恨’,韓非馬上就要到我大秦了,實是我大秦的喜事,大喜事,應該給韓非準備一個隆重的禮儀。”秦王思索著道:“寡人決定親迎韓非,就象寡人親迎繚子先生一樣,你們認為如何?”

在歷史上,秦始皇就曾說過能與韓非游,死而不恨的話,只可惜韓非給李斯害死,誠讓后人嘆息。

尉繚才識非凡,很得秦王的禮遇,但是尉繚清高之人,得到秦王的禮遇易,難以與秦王成為知交。而韓非不同,口吃不善言語,卻善著書,而且其文很直白,富有真知灼見,這與秦王的性格暗合,無形中秦王把他引為知交,乍聞他要來秦國,能不大喜嗎?自然是想盡快見到韓非。

秦王的話得到尉繚的贊同:“韓非其才非同小可,繚子自嘆不如,王上親迎,正該如此,正所謂國士無雙!”

李斯卻是眉頭一挑,道:“王上,臣斗膽向王上進一言。”

秦王心情正佳,也未多想,道:“你說吧。”

“王上,臣以為當今天下七雄紛爭,各國之士各為其主,趙人為趙,齊人為齊,楚人為楚,魏人為魏,燕人為燕,韓人為韓。韓非身為韓國公子,必懷故國之思,他出使我大秦,必是為存韓而來,為韓而不為秦。要不然,韓非就是為國不忠,為人子不孝。王上若以殊禮相迎,恐貽天下笑。”李斯侃侃而言,情理義皆全,不愧能言之士。

秦王臉上的喜色一下子全不見了,皺著眉頭,道:“李斯的話不無道理,韓非可以為寡人出主意圖謀天下,圖謀韓國之外的其他五國,就是韓國不能滅,這也是人之常情嘛,誰叫他是韓國的公子呢?繚子先生,你以為如何處置為宜?”

李斯嘴角出現一抹得意的奸笑,一笑即隱。

讒言就是這樣,雖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他說的也在理,讓你不得不聽,以秦始皇之精明也給李斯的一番話說得不能不顧慮。

“韓非之才,世間罕有,要是能為王上效力,則天下不足憂。若是不能為王上效力,一旦在他國得用,其害也無窮。”尉繚沉思著道:“如何處置,這要看王上用與不用韓非而定。”

并非尉繚不知道該如何處置,而是他已經洞悉李斯的用心,先打個馬虎眼,讓李斯自動說出來再說。

“韓非如此大才,要是寡人不想用,那寡人就是昏君了,問題是他能為寡人所用嗎?”秦王的眉頭擰在一起,道:“他要是不是韓國的公子,而是韓國的一個百姓,必定為寡人所用,可他卻是韓國的公子,即使沒有故國之情,總有親情吧,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寡人對付他的親人。”秦王很是煩惱,道:“周先生,你以為如何處置為宜?”

周沖和尉繚一樣打算,道:“王上,李大人胸有成竹,王上何不問李大人。”

“李斯,你說。”秦王看著李斯說。

李斯眼里閃過一絲得色,道:“王上,臣與韓非本是同窗,學于荀子,情如手足。韓非是臣的學長,對臣有眷顧之情,好比臣的兄長,臣至今感念。臣以為,臣去迎接韓非為宜,臣一定探明韓非的來意,他是為韓還是為秦,臣自當如實上報,不敢徇私。”

這的確是當前情況下最好的辦法,秦王點頭道:“你了解韓非,由你去,最是合適。”

李斯一副恭敬之態道:“王上請放心,臣一定為公不為私。”

他已經在設伏筆了,到時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上報,說韓非為韓而不為秦,按照秦王的一慣做法,不能為秦用的人才一律殺掉,韓非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而李斯還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周沖終于見識了李斯陰狠的手段,道:“王上,臣以為如此處置固然是好,不過,要是韓非為秦而不為韓,如此禮節又不能顯王上愛才之心,臣愿與李大人一道迎接韓非。”

秦王皺著的眉頭舒開了,道:“這倒是個好辦法,兩全之道!就這么定了。”

周沖看見李斯眼里厲芒一閃,他恨不得把壞他好事的周沖給宰了。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