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十一章 初識秦王(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初識秦王(三)

第十一章 初識秦王(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李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革新政治家,分封制的廢除,郡縣制的設立固然有秦始皇的遠見卓識,意識到分封制的問題,也有李斯的貢獻。正是他力排眾議,陳述了分封制的弊端,郡縣制才最終確立。(按:這其中其實另有隱情,但最終結果卻是好的。)

另外,李斯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也不小,著名的《諫逐客書雖是議論時政,因其文章寫得非常好,影響很廣,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同時,李斯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書法家,擅長篆書。秦始皇統一國家后,命他和趙高一起改革文字,變大篆為小篆,流行了數百年,小篆現在還用到,這都是李斯之功。他是呂不韋手下紅人,呂不韋對他的字體自然是印象深刻,秦王一提起就想到是他。

李斯從人群中擠了出來,施禮道:“見過太后、王上、仲父。”

他鎮定自若,好象面對的不是問罪的秦王,而是心情正好的秦王似的,一點也驚慌,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曾淑瑤對他的表現是歡呼叫好,要不是曾澍發拉住她,肯定是沖上去擁抱他了。

“他這種人就那種德性,當他無路可退時,他會拼死一搏,表現讓人敬佩。《諫逐客書時他退無可退,揮毫而書,終成名篇,片言回天,揚名天下。可是,等到秦始皇統一國家后,他升到高位,功成名就了,就開始私念大熾,一心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高位,斗志已經不復存在了,其行前后判若兩人也。”周沖在心里感嘆李斯的不同表現。

秦王似乎對李斯的鎮定很是滿意,看了他一陣才道:“你就是李斯?”

“回王上,草民李斯。”李斯不卑不亢地回答。

秦王指著那副聯對數落起他的不是了,道:“這是你寫的吧?你這種人自以為讀了點圣賢書,識得一點周公禮,就以為了不起,是非不分。居然為這種危國損民的奸人作傳,說好話,這就是你們讀書人的德性。”

“要是照你說的那樣,現代社會那些油料生產廠家不全是奸民了?這也太多了點吧。”周沖在心里不敢茍同秦王的問罪。

李斯依然一副好整以暇模樣,道:“王上責備得是,草民也以為讀書人多有不辨是非,只知一味是古非今,以為圣賢什么都是好的,對的也是好的,錯的還是好的。”

李斯雖是受學于一代儒宗荀子,但縱觀他一生的言論,他其實是一個知時務,達于時變的革新人物,不是那種只知圣賢之言的迂腐之人。秦王的話說到他心里去了,他的話語也是發自內心的贊同,倒不是迎合秦王。

“你還有點眼光。”秦王以贊許的口吻道,話鋒一轉,又責備道:“你既知其害,為何還要為他這種奸民說好話?”指著周沖,一副坐實周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似的。

李斯是個能言善辯之士,自然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說話,道:“王上圣明!聽了王上的話,李斯茅塞頓開,明白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

他這話是話中有話,秦王頗感興趣,道:“把你沒有說完的話說出來。”

李斯接著道:“好人,王人明察秋毫,草民不說王上也明白。壞人,比如這位周沖,就是其中的一位。”

“你……”曾淑瑤是萬未想到自己意中人居然會在這時反水,出賣周沖,氣得俏臉都成了關公臉,要不是曾澍發使勁拉著她,肯定是當面質問李斯了。曾澍發心里也是不以為然,只是出于老成持重,才隱忍而不言。

周沖知道李斯是一個能言善辯的說客,深得縱橫家之道,他如此說必是有后著,右手在背后輕擺,示意曾淑瑤稍安勿燥。

果不其然,接下來李斯說的是:“王上有所不知,豆腐、油的發明,是出自一位孝子之手。這位孝子侍奉二老,無微不至。只是,二老牙齒缺少,日食豆飯很不方便,這位孝子才把豆子磨碎,做出豆腐,供二老食用。”

“人,就要有孝悌之心,好人。”秦王大加贊成:“人年紀大了,牙齒也沒幾顆了,這豆飯還真不是那么好吃,這倒是一個好主意。”

李斯微施一禮,道:“王上所言極是。不過,孝子雖孝,可二老卻是貪得無厭之人。”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秦王指著李斯問。

李斯回答:“王上,二老日食豆腐很是歡愉。數日之后,二老就貪心不足了,說‘食無油’。王上,吃飯也方便了,能吃飽,這已經是很好了,他們卻如此貪心,實是罪不可赦。”

“不然!”秦王斷然否決,道:“虧你是讀書人,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生養之具除了飯食以外,還有油、肉。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不能斥為貪心,你要記住。”

李斯一副恭敬的受教之態,道:“謝王上教誨。”

秦王接著道:“寡人一日不食肉,則口中無味,百姓連一點油也沒有,這日子過得也真夠艱難。這都是群雄并起,列國爭戰,天下紛擾,百姓不是死于戰場就是窮于道路往來,苛捐雜稅多如牛毛,關市林立,貨匯不通,百姓因此而苦不堪言。”

正如秦王所言,戰國之際,百姓不堪其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國為了適應征戰的需要,不惜竭澤而漁,設立關卡,收取重稅,因而各地貨匯難通。直到秦始皇統一國家后,下令把這些關卡全部摧毀,這其實是一項開明的政治舉措,卻給后人譏評得不值一文,賈誼著名的《過秦論指責秦始皇“隳名城”,何其謬也。

秦王感慨一番,接著道:“于是,這位孝子就想方設法滿足二老的要求,做出了石中油。是這樣嗎?”

李斯的話半真半假,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引起秦王的興趣,這就足夠了。

“回王上,是這樣。”李斯回答。

秦王語氣大為緩和,道:“先生既知此事,必知這孝感天下的孝子了,寡人要見見這位孝子,先生能為寡人安排一下嗎?”

“這位孝子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正是這位周沖!”李斯很是放心地回答。

秦王已經稱李斯為先生了,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秦王霍然看著周沖,語氣頗有不善地道:“是你這奸人?”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