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夢第一百一十二章:貿易船隊(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貿易船隊(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貿易船隊(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周元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周元祀 | 土佐之夢 

“晉見我?這又是為什么?”信長奇怪的問道。()

“是這樣的……”我把若昂卡布拉爾謀求在領內建筑教堂、自由傳教的事情說了,并且在最后補充道,“九州信奉天主教的切支丹很多,大友宗麟本人也對天主教的教義非常有好感,只是為了家中的穩定,不得不在三十三歲上出家皈依了臨濟宗……但是,他的確從南蠻人那邊得了不少好處。”

“既然這樣,那我就見見他吧”或許是我最后一句話打動了信長,他表示同意讓若昂卡布拉爾晉見。

具體的會面情形不必贅述,結果是信長部分同意了若昂卡布拉爾的要求,允許他在堺町建立教堂,并且在畿內傳教。這兩條中,前一條算是比較有意義的創舉,在此之前,除了九州以外,還沒有哪個地域的領主允許建立教堂;后一條屬于追認性質,因為宣教師在畿內的傳教活動早已展開,例如高山友照父子,他們接受洗禮正式入教,是在九年之前的永祿七年(1564),不過,有了信長的承諾,再得到信長頒發的布教許可證,宣教師在布教過程中受到迫害時,就可以向當地領主提出申訴。

兩天之后,信長再次召見了我。

“關于勘合貿易的事,我決定接受你的意見,并且把這件事委托給你和長秀二人,”信長開門見山的說道,“長秀負責調配貨物,船隊的事就交給你來辦。明年的這個時候之前,要造出三艘三千石的大船。”

“但是,首先要和明廷聯絡,取得勘合貿易的資格……”我提醒信長。

“這件事情也交給你吧”信長的態度十分隨意,“你不是負責水軍么?渡海聯絡的事,自然由你負責。”

“那么名義方面?”我繼續請示道。

“就以你和長秀的名義好了,”信長似乎已經早有了自己打算,“總之,不能讓主家向明廷稱臣……這一點必須保證”

“這個……”我很有些犯愁了。大明的那套做法,我是知道的,向以天朝上國自居,不會允許有國家和天朝平起平坐。而勘合貿易,本身就是一種以朝貢和回賜為主體、附帶著在兩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形式,不先稱臣納貢,怎么可能允許“互通有無”?

“怎么,辦不到嗎?”信長不耐煩了,“以前細川家是怎么做的?”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我連忙分辯道。真是,那時候細川家可是把作為將軍的足利家架空了的,我現在可不敢擔這個名義。

“我知道你的顧慮,”信長揮了揮手,“只管放心去做好了你和長秀,我是相信的……要表現忠誠的話,不用在這個虛名上面。”

“……是。”信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只能恭謹的領命,“臣下這就去辦”

“哦,你先回來”信長忽然叫住了我,“還有兩件事情。”

“請主公吩咐。”我重新回到原先的位置坐下。

“第一是關于鑄錢的事,”信長從身邊拈了一枚銅錢,放在眼前仔細的打量,“上次你不是說,明國的江南有很多富商私鑄永樂錢嗎?那么,你這次派人去明廷時,給我把鑄錢的技術學過來,然后我們自己也來鑄錢……撰錢屋儲存的銅已經太多了,不能留著浪費”

“是。”我答應道。這個不算什么困難,“翻砂法”并不是非常高深的技術,江南很多人都會,他們只不過沒有明廷的母錢,所以不得不拿成品永樂錢作為母錢,以致鑄出的錢會比明廷官鑄永樂錢小一點點,而且沒有那么清晰。

“第二件事,是關于信孝和雨津的婚事……雨津今年十四歲了吧?為什么還沒著绔?”信長問道。

著袴就是女子的元服儀式,在公家稱為“裳著”,到江戶時代時和男子一樣也稱為“元服”,并且和婚禮一同舉行。但是在目前來說,武家女子绔一般在十二、十四和十六的偶數年歲舉行,然后次年就可以出嫁了。當初菜菜和美津著绔,都是在十二歲的時候。而正是考慮到美津的遭遇,我本來決定讓雨津、秋津她們到十六歲時才舉行儀式,也好在家里多待幾年,出嫁后也成熟一些,不至于太不習慣。

可是,信長這么一問,我只好改變主意。

“主公過問,是臣下家門的榮幸……臣下回去后,馬上就去準備。”我低頭說道。

“唔,”信長點了點頭,“嫁妝的話,就定為一艘三千石大船了。”

“……是。”我差點無語,哪有像他這樣公然為女方指定嫁妝的?而且還是一艘“風神級”……第一艘的成本是一萬三千貫啊雖然后續成本會少一點,但是也絕對超過八千貫的

和丹羽長秀碰面之后,我才明白信長這么做的原因。

相比起剛成年就入嗣北畠家、繼承南伊勢二十一萬石領地的信雄來說,信孝的若狹一國八萬五千石實在有些寒磣,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信雄乃是嫡子信忠的同母弟,而信孝卻是另外的側室所生吧?(塙直政的那個外甥更慘,身為庶長子,卻直接交給了信長的庶兄做養子繼承家業。)然而,最近幾年來,信孝一直兢兢業業,比起差點在長島捅大簍子的信雄,他的表現更加得體和適合。所以,信長似乎決定讓信孝承擔更大的責任。

他繼承的武田家,家中有四位譜代重臣,號稱“武田四老”,分別是粟屋勝久、逸見昌經、山縣秀政和內藤友益。但是別以為這四人有多恭謹,武田義統當政時,他們不止一次掀起叛亂。特別是逸見昌經,一度勾連丹波守護代松永長賴,并且臣服于三好家,攻擊主家的小浜城和高浜城。等到武田元明被朝倉家擄去,他終于逮到機會將高浜城拿下,并且控制了大飯郡西部地區。不過,等到織田家進入若狹、信孝入嗣武田家后,他倒是表現得非常恭謹,作為若狹眾的筆頭,多次跟隨信孝和守護代丹羽長秀征戰。為此,信長不僅賜予他本領五千石的安堵狀,還將武藤友益改易后的三千石交給了他。

除了領地以外,逸見昌經手中有一支小規模水軍,所以他之前才會那么強勢。而得到他的臣服之后,武田信孝和丹羽長秀就以這支水軍為基礎,將之擴展到了千余人的規模,大致將整個若狹灣中部納入了管轄,與西部的丹后水軍、東部的敦賀水軍不相上下。如今隨著敦賀郡司家和朝倉家的沒落,敦賀水軍也已經滅亡,所以若狹水軍就成了若狹灣最大的勢力。

鑒于這個原因,信長決定讓信孝也參與到勘合貿易中來。他將依仗著若狹水軍的力量,把小浜港建設成織田家在北陸道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同時,信長準備在北近江建立新的居城,依靠琵琶湖的水路之利牢牢控制周邊區域,并且作為畿內和北陸道、東海道、東山道之間的樞紐……

“等等”我感到非常驚訝,“主公要建立新的居城,在北近江?”

“正是這樣,”丹羽長秀點了點頭,“所以主公才需要重開勘合貿易,獲取大量的金錢……而且,岐阜城處于東山道,雖然很堅固,卻不便于控制畿內。而且,如今還面臨著武田家的威脅。”

“不是南近江嗎?不是在……”我追問道,口中差點就說出了“安土”兩個字。

“南近江是勝家的領地啊”丹羽長秀奇怪的看著我。

“好吧,”我聳了聳肩,“具體地點是在哪里?”

“具體地點,主公已經勘探過了,”丹羽長秀笑著說道,“就是在姊川匯入琵琶湖附近的今濱距離鑄造鐵炮的國友屋也不遠的”

“今濱?……是今濱啊”我點了點頭,心中明白了信長的打算。

之所以上次在今濱解散軍勢,之所以沒有把北近江交給羽良秀吉,是因為他想把北近江劃歸直領,并且建立新的居城。而如果建成的話,今濱城的確就是連接畿內和北陸道、東海道、東山道的樞紐,而且開往京都也很方便,琵琶湖的對岸就是。

當然,后來事情有些變化。由于上杉謙信和本家破盟,并且攻入越中和加賀兩國,信長不得不派出一位重臣擔任北陸方面的軍團長,主持防御上杉家的事情。而按照當時的狀況,家中能夠有資格擔任這一職務的,只有一個柴田勝家。

這樣一來,柴田勝家去了越前,領有越前八郡四十九萬石,南近江就空出來了。于是信長把淺井舊領交給秀吉,自己在南近江建立了安土城。

明白了這個過程,我心中的兩個疑惑也終于解開。

一個是秀吉為什么有錢建造今濱城。按照他家中的經濟狀況,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厚道的說,我正等著看他怎么籌措來著。當初我只是修繕蟹江城,就花費了大約一萬貫;后來建造三重城,幾乎掏空了之前好幾年的積蓄,好在當時有津屋,于是就順勢把三重町作為了津屋的總部來經營。那么,以長濱城的規模,花費至少得好幾萬貫吧?這筆錢,把那只猴子剝皮拆骨賣掉都拿不出來。要知道,三年前我送上的五千貫,到現在他一直都沒還我呢這幾年去岐阜的那幾次,寧寧總會親自前來吉良陣屋向我致歉。

當然,現在我知道了,原來動工的錢,都是信長出的。

這樣一來,第二個疑惑也豁然而解:秀吉把今濱城改名為長濱,并不是為了向信長獻媚邀寵,而是念著這筆錢的出處,才讓新城拜領了信長的偏諱。

可以說,得到長濱城,才是秀吉真正發跡的開始。從此以后,依托著琵琶湖的水運之利,以及長濱町的樞紐地位,秀吉獲得了大量的金錢,從而飛速的提高了自家的軍備水平,也到了金錢的巨大威力。晚年他建成大阪城之后,就把堺町的商人全部強制遷往大阪,而且在城中儲備了海量的黃金,一直用到大阪冬之陣招募十多萬浪人武士的時候。

當然,這些都是歷史上的后話。如今他正準備替信長營建今濱城,家眷依然留在岐阜,只是應信長之命派出了代官木下佑久,和明智光秀、瀧川一益的代官一起掌握著越前的實權。

而我和丹羽長秀,目前最頭疼的就是向明廷朝貢的名份。

最后,經過仔細的討論,我們采取了一種模糊的說法,將信長定位為天皇的攝政,我和長秀分別作為攝政官署的商務和政務長官,全權負責和明廷之間的貿易事宜。

但實際上,按照信長的規劃,整個勘合貿易都在信長的控制之中。他控制的環節有兩個,一個是出口貨物的征集,另一個是進口貨物的征稅。貨物的征集,由丹羽長秀率領信長的側用五人奉行組(福富秀勝、菅屋長賴、堀秀政、矢部家定、長谷川秀一)共同負責,他們將家中高級武士、附屬大名、各大寺社和各大商人組織起來,分別給予一定的貨物配額,并且確定貿易使團的具體人選;完成之后,丹羽長秀將人員和貨物清單移交給我,由我負責率船隊前往明廷。等到完成交易返回之后,無論結果如何,一率由我征收一成半的商稅和一成的運費。一成半的商稅自然是歸于信長,稱為“抽粉錢”;一成的運費則交給船隊,也就是我和武田信孝兩人,用來支付往返大明的船只租金、船方工資、乘方食宿等費用。

但是,即使抽取兩成半的稅費額,這些貨物的貿易利潤依然非常可觀。以銀貨交易為例,日本的金銀價格比例為1:10到1:11,大明1:4,僅僅輸出白銀,獲利即相當于貨物的雙倍價值。而且,大明的生絲、藥材、砂糖、金縷、書籍、扇香、銅錢、估衣等,運到日本皆是暴利,利潤大約相當于貨物價值的兩到三倍。

可以想見,為了獲得參與貿易的資格,很多人都將竭力向信長爭取,而織田家在畿內的統治基礎也將更加牢固。


上一章  |  土佐之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