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夢第一百五十六章:幕府之制(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章:幕府之制(中)

第一百五十六章:幕府之制(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周元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周元祀 |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

我略略點了點頭。他說的都是事實。首任統領高野山的金剛峰寺座主是弘法大師空海,首任東寺長者是空海十大弟子之一的道興大師實惠,首任天臺座主是與空海齊名的傳教大師最澄,各自傳承了八百余年,與這座平安京的歷史差不多。金剛峰寺座主、東寺長者、天臺座主擔任佛門領袖,這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正如平安京作為京都的地位一樣。

我雖然屬意在關東設立幕府,卻并不想動搖京都的地位,也十分欣賞其政治、宗教和化傳承。那么,關于真言宗、天臺宗的地位問題,似乎也不必耿耿于懷。正如天海所說的那樣,失去了龐大的寺領,或許不會影響高野山、根來寺、比睿山延歷寺的宗教威望,但是其經濟和軍事實力將削弱到可以忽視的程度。這一點,從天皇的地位可以看出來,作為神道教領袖,他如今的地位依然崇高,但是權柄卻已經消失。

當年的院政時代,之所以由持明院和大覺寺兩統交替繼位,就是因為兩統分別執掌著皇室的兩大領地。持明院統執掌著長講堂領,擁有遍布四十二國的八十處莊園:大覺寺統執掌著八條院鎮,擁有二百二十余處寺院領地。而這些領地,都是由出家的法皇管理著,所以法皇的話語權才會高于天皇,以院政取代朝政。源平合戰初以仁王舉兵反抗平氏,即是依靠著八條院藏人源行家等武士家臣、足利義清等八條院下屬莊園在地領主的支持;足利高氏起兵反對北條家,也是以后醍醐天皇對八條院領莊園下達的綸旨為契機。

然而,等到鐮倉時期后鳥羽天皇舉兵討伐幕府,被北條政子擊敗后,幕府就徹底接掌了皇室這兩大莊園的管理權,從而掐斷了院政的經濟命脈,致使皇室和公家再也無法反抗武家。

“那么就這樣好了”我終于點了點頭,“佛門以真言、天臺兩宗為尊,真言宗由金剛峰寺座主、東寺長者輪流擔任管長,天臺宗由天臺座主擔任管長,皆領最高的大僧正之位;南都宗次一等,各宗管長領僧正之位;另外禪宗以臨濟宗一脈為尊,以相國寺為總本山,領大僧正位,其余各宗和凈土真宗和法華宗領僧正位……稍后我會奏請朝廷,由朝廷和天皇下賜僧位和紫衣與各宗管長,以示尊崇之意,詳細人選由前田玄以上報給朝廷。”

“臣下領命。”前田玄以低頭說道。

“接下來,就以各宗管長為主,確定各宗的總本山、大本山、別格本山,并且按照本寺、小本寺、孫末寺三個等級,將其余寺院的寺格也確立下來,然后整理各寺的寺領和寺務。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卻能夠為佛門立下萬世之恒基,希望諸位大師不辭勞苦,替朝廷審查各宗申報的本山和寺格名錄,確保其合理與公平,”我看了一眼天臺座主尊朝法親王,繼續說了下去,“尊朝法親王身份尊貴,地位尊崇,而且目前沒有寺務羈絆,就麻煩大師主持心……,另外,我任命天海大師為比睿山探題,作為幕府代表提供協助。”

“本座自當盡力,”尊朝法親王微微苦笑著說,想必是對我的那句“沒有寺務羈絆”感慨頗深。

他從避難于武田家的覺恕法親王手接掌天臺座主之位時,比睿山延歷寺早已被信長燒掉,到如今也還是一堆殘瓦斷垣。

“大師不必感慨。此事過后,天海大師將依然擔任比睿山探題之職,并且主持比睿山的重建事務。”我安慰他說。

尊朝法親王這才寬下心來,向我合什致意道:“若能如此,自是內府殿下的一大功德。”

“另外,目前教王護國寺的東寺長者之位空出,請法親王奏明朝廷,由義演大師接替、并且擔任真言宗管長如何?據余所知,東寺長者例由仁和寺、大覺寺、勸修寺和醍醐寺的門跡敕任,義演大師身為醍醐寺住持,又是德高望重的佛門大德,入主教王護國寺正是順理成章啊”

“內府殿下所言甚是。”尊朝法親王投桃報李,立刻同意了我的舉薦。

雖然將武家法度的制定也委托了出去,但正如我向前田玄以所說的,只是因為天海等人立場較為超脫,希望他們能夠拾遺補缺,增加一些修身養性的內容和禮儀方面的規制而已。關鍵的領地、家格、世職等內容,自然是由我來親自確定,最多還征求一下信景的意見。

先確立的是整個框架,那就是我在永貞暫定法度規定的樞制度和家格劃分。樞的制度,自然還是三大老五老統領諸奉行擔當政務的格局,另外就是監察和審判體制。監察方面,我仿造歷史上德川幕府的做法,確立了“一國一城令”和“參勤令”不過做得要柔和得多。一國一城令的執行,我采取的方式是命令加上引導,除了下令各藩廢棄多余城池外,先由宗家和各親藩作出示范,而且還令秀景、藤堂高虎等筑城名人編撰了城池圖譜下發,鼓勵他們筑造形制精美、規模宏大的居城,如此一來,各藩為了名聲和威望,自然會在居城上投入全領之力,作為自家代代相傳的基業,那么也就沒有多余力量再建造其余堅城了:而參勤令方面,我做得更為寬松,大名家的嗣子隔年交替前往江戶和京都,分別學習政務和禮儀,而大名的正室們前來,還可以獲賜一些精美的服飾用度,這些服飾用度都來自于明國宮廷,只能通過勘合貿易的渠道獲得,極能彰顯自家的身份。即使沒有這道命令,這幾年每逢貿易船回來,好些親近的大名家眷都會主動前往今治城,向於加和冬姬求取這些限量的貢物。

審判方面,我準備頒布“惣無事令”,嚴禁各大名和豪族侵占周邊的領地,違者不僅要退還所侵占的部分,還要給予罰金、減封甚至改易的處罰。其余方面的爭端,則按照“喧嘩兩敗”的原則,首先給予兩方一定的處罰,然后再給予理虧方追加的處罰,補償給得理的一方。這樣既能夠防止各地大名和豪族貿然挑事,也能夠提醒他們保持克制態度,以防事態擴大,如果他們由于小事二貿然爭執,即使是得理的一方,也肯定會吃虧的,因為他所得的補償部分,恐怕還不夠支付“兩敗”的定額處罰。

當然,最受關注的部分,自然還是家格和領地的確定。家格方面,一如暫定法度之制,將各大名和豪族分為家老眾、譜代眾和外樣眾,各自擔負相應的權限和義務力領地方面,二十萬石以上的大名,稱為國持大名;二十萬石至十萬石,稱為準國持大名;十萬石至五萬石,稱為城主大名;五萬石至一萬石,稱為準城主大名;一萬石以下,直屬幕府譜代或譜代大名的稱為旗本,外樣叫做豪族,不列入武家名錄。

作為幕府的統治核心,家老眾基本上都屬于國持大名,即使領地不到二十萬石,也會特賜國持大名的家格。領地最多的自然是御門三家,分別是秀景的京兆家、周景的金吾家和義景的武衛家,京兆家領播磨、但馬兩國五十萬石,護山陰、山陽兩道,如室町幕府的足利直義般享副將軍格,但是沒有繼承宗家的名份;金吾家領紀伊國,領地五十五萬五千石,護南海道,可以繼承宗家,但是熊野東部的南牟婁、北牟婁兩郡,連同三鬼家一起劃給鬼嘉隆,以十萬石大名的身份統領熊野海援隊;京兆家領越前國除敦賀外的五十萬石,護北陸道,同樣能夠繼承宗家,敦賀的八萬石交給安宅信康,特賜準國持大名格,率若狹海援隊。這三家大名除現有官職外,視家主資歷敘正三位或從二位官階,兼任納言或大納言之職。

接下來是連枝七家。七家為首的自然是身為繼任正室於加之子的仁木景政,領伊賀和伊勢北半國三十七萬石,世職伊勢守,稱為勢州家;其次是領豐后、筑后兩國的大友景義,世職筑后守,稱筑州家,這兩國的領地超過七十萬石,因此我將筑后國的十五萬石高橋家和十萬石立花家分立,作為幕府的直屬準國持譜代大名,從而將其直領降低到五十萬石以下,以示和御門家的區別;同樣格式的還有領美濃國、世職美濃守、稱為濃州家的養子織田吉法師景信,我將國的十萬石交給了稻葉一鐵,列為幕府譜代,他在池田恒興出征時留守岐阜城,為瀧川一益平定美濃立下了極大的功績:然后是身為養子、預定迎娶秀景嫡女的宇喜多景家,我賜予他備前、美作兩國,但是同樣將美作的三浦家勝單列,將其領地降到五十萬石以下,同時領美作守世職,稱作州家;阿波、贊岐兩國三十萬石依然是細川景之,世職是阿波細川家的贊岐守,稱贊州家,他的身份現在已經可以公開,之后不僅不需要忌諱,反而會成為家族的榮幸,正如州的大友和島津兩家總是自稱自家先祖是源賴朝的落一般;再就是井伊宣直,我不僅將他家井伊谷所在的遠江國賜下,另外還加上駿河半國,領地合計三十萬石,世職駿河守,稱駿州家,其余的駿河東半國交給本多正信、正純父子,賜十萬石準國持譜代大名格;最后是小夏的上川家,以景重的身份,原本該是僅次于景政的,然而他不幸戰沒,這一家就只能由養子繼承了,我思考一番后,選擇了吉良親貞的次子,為他改幼名為景七郎,和景重的同胞姐姐明津定下婚約,然后繼承土佐國和南伊予的三十萬石領地,世職定為伊予守,稱予州家,而吉良親貞則從周景配下脫離,轉封土佐西部的村城,和東部的長宗我部賴親一起擔任景七郎的后見役。

連枝七家的身份,比照御門家低一等,除現有官職外,視家主資歷敘正四位或從三位官階,兼任少納言或納言之職,而已故的景重則格外追封,稱為土佐大納言。

奉行七家,最終確定是竹重治、石谷宣政、蒲生宣秀、山內一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和藤堂高虎諸人。竹重治預定領關東常陸半國二十萬石,世職務少輔或務大輔,目前負責樞;石谷宣政領河內國二十五萬石,擔任宮內少輔,已隱退的石谷賴辰擔任宮內大輔,作為信景的代表負責和朝廷接洽:蒲生宣秀轉封出云和石見兩國,領地二十萬石,擔任兵部大輔,負責石見銀山的事務,并且協助秀景監察山陰、山陽方面;山內一豐領長門國二十七萬石,將島津義弘和大內景弘分別擠到備堊國和周防國,和弟弟山內康豐分別擔任民部大輔和民部少輔,依然負責錢座的事務;淺野長政預定封越后半國二十萬石,擔任大藏大輔,本人作為信景的代表擔任泉州奉行,依然配屬在秀景屬下主持勘合貿易;前田玄以領州豐前一國,因為不到二十萬石,特賜國持大名格,在五老之下擔任寺社奉行,賜式部卿法印大和尚位,世職為式部少輔或式部大輔;藤堂高虎預定封常陸二十四萬石,擔任刑部大輔,主持江戶城的建造。這七家的官階定為從五位上或正四位下,但是一旦擔任大老和老,則晉升為從三位,擔任參議之職,從而得到覲見天皇、參與朝政的資格。


上一章  |  土佐之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