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夢第一百三十三章:變之序幕(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變之序幕(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變之序幕(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周元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周元祀 |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


我并不擔心無法擊敗秋月家。對于我而言,九州的任何勢力,都無法對我形成真正的挑戰。島津家已經降服,且不去說他,另外的幾家中,龍造寺家雖然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是散沙一團,只要遇到挫折,馬上就會分崩離析;大友家屢經挫折,內政一塌糊涂,當年極盛時期的元氣已經所剩無幾了,在放棄肥后國的責任后,隨著蒲池家背離,筑后國實際上也脫離了大友家的掌握;至于秋月家,雖然崛起的勢頭極強,但是極大的仰仗著博多港的財富,除此以外,不過是小一號的龍造寺家而已。

之所以暫時不愿進軍北九州,主要是考慮到可能生的變故。無論如何,一旦我介入北九州的紛爭,短時間內肯定無法抽身出來,那么即使生什么事情,我也無法作出及時的應對,從而浪費一些寶貴的時機。

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是我綜合歷史軌跡、實際情勢、以及當事人性格所得出的分析結論。這種分析方法,于我而言已經是駕輕就熟,并且多次被事態的展所證實,也讓我在事情偏離歷史軌道后,依然能夠把握和利用相關事態。

現在的情形,和歷史上相比,雖然武田家還沒有攻下,但是在九州卻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如果不出意外,已經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止織田家的統一步伐。有鑒于此,聽說朝廷已經敦請信長,讓他在太政大臣、關白左大臣和征夷大將軍三職中任選一職,正式確定統領天下的名份。

另一方面,畿內的人心態勢卻已經非常嚴峻,幾乎到了一觸即的地步。就在不久之前,主持錢座的林秀貞失腳,被信長查出有貪污的不法行為,因而受到和佐久間信盛類似的處置,闔家被流放到熊野地方;仿佛與信長相呼應,岐阜的織田信忠也開始在家中進行整肅,于是西美濃筆頭家老安藤守就也被流放了,理由是當年武田信玄征討織田家時,他負責防守東美濃秋山虎繁,卻暗地里和對方內通。這兩件事,雖然是有憑有據,可是做得實在不是時候。設想一下,這半年內信長廢了畿內軍團,處置了東海軍團家中的正室和嫡子,又禁閉了得勝而回的南海道軍團總大將(本人),如今父子倆又分別流放各自的家老重臣……放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眼中,這是個什么苗頭?家中的其余重臣們又會作如何想?估計不少人都會認為,如今天下將定,信長是準備卸磨殺驢了!

按照這種趨勢展下去,事情很可能馬上達到即將爆的邊緣,簡直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若是信長再有什么出格的動作,指不定就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家中的巨大反逆。

我卻知道,信長的眼光并非局限于日本,統一日本并非他的終極目標,所以卸磨殺驢的猜測先就失去了前提。然而,對于我來說,這就是問題所在,以我的立場,絕對不能看著信長征伐朝鮮,從而同大明生戰事。

所以,我雖然不會親自向信長難,甚至還遵從義理,多次向他提出諫言,但如果事情到了即將爆的邊緣,我同樣不會試圖去挽回什么,并且也有自己的個人計劃……這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思,既有幾十年的知遇之恩,也有深埋心底的故國之情,另外還有一些前途未卜的憂懼,以及能夠獨立行事的野心。

人的感情,大抵是這般難以捉摸,而且還會隨著時間和情勢而變化。我想,即使是最親近和信重的秀景,大概也不會想到我會懷著這種心思吧!他對吉良家的預期,依然停留在管領細川家那種程度,偏偏我還不方便向他挑明,以免造成他的巨大困擾。真正能夠切實討論這件事的,只有遠在伊勢、早已對我抱有此類期望的天海和尚。

也許是看到我顯得有些煩悶,小夏請我去土佐吉良城小住幾天,順便陪她去長芳寺拜祭。

“那好吧!”我稍一考慮,同意了她的請求,“記得兩年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我陪你去過一次對不對?……感覺很不錯。”

“恩,妾身也是,”小夏露出一個笑容,“那時長芳寺才剛建成呢!”

“這多虧了景太郎的好意。而他能夠這么體貼,你應該毫無遺憾了吧!”想起當日的事情,以及周景對我的勸諫,我依然十分感慨。他說“無欲則寧靜,無求則自在”,這是對的,可惜以目前的情勢,以及我目前的位置,我根本無法做到。

“景太郎是個好孩子,”小夏點了點頭,“可是,如果說毫無遺憾,那就不是了……當時聽說景太郎要建長芳寺,妾身就想著,如果是由殿下出面,那該多好啊!”

這句話讓我稍稍有些尷尬。那一陣,我還把她單獨丟在蓮池城呢。

“好了,我保證,如果你再要建什么居館或寺社,我一定親自主持。這樣如何?”我只好說道。

“還要建什么居館啊?妾身可不愿再被丟開,”小夏轉過眼波橫了我一眼,“至于寺社,有長芳寺就夠了吧!妾身作為側室,以后過世了,想必不能入葬本家菩提寺的,那么葬在這里就行。”

我有些不悅的望向她:“怎么就說到了這種事情?你今年才多少歲啊?”

“妾身已經快四十歲了……前兩年在蓮池城獨居,有時候覺得孤寂,忍不住就胡亂的想一些心思,”小夏抱歉的笑了笑,“其實,這也不算突然呀!妾身的母親,甚至沒有活過二十歲;還有祖母,據勝賀野大人說,也是未滿四十歲去世的……反正,當時妾身已經吩咐景太郎,無論殿下今后葬在何處,一定要在長芳寺建立靈冢陪著妾身。”

“行啦,都說是胡思亂想了。”我很隨意的說道。在我的觀念中,四十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這時就想著身后之事,實在太早了一些。而且,仔細看她的臉上,雖然有些魚尾紋,但是因為長期養尊處優,除了豐腴一些外,容顏變化并不算大,怎么都不像是該考慮這種事情的年齡。

“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啊!”我捧起她的臉,在手心輕輕摩挲著。

事實證明,我對秋月種實的看法非常準確。驅逐我的使者之后,他果然加強了和龍造寺家的關系,然后聯合新近投靠龍造寺家的筑后國國人豪族,對大友家動了進攻。大友家猝不及防,不得不結束了筑前攻略,將主力撤回豐后防守,整個筑前國中,只留下高橋紹運的巖屋城和立花道雪的立花山城支撐局勢。

大友家之所以如此被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蒲池家的背離。這一家是筑后國大身十五家的筆頭,世代拜領大友家家主的偏諱,是大友家在筑后國的統治支柱。當年龍造寺家尚未抬頭時,龍造寺家兼一度受迫于少2家,龍造寺隆信也曾被本家權臣放逐,而這兩次緊要關頭,都得到蒲池家前任家主蒲池鑑盛的支持和庇護,因而將家業存續了下來。在當時而言,這并不算什么,反而可以作為大友家北九州攻略的一個環節。可是后來龍造寺家強勢崛起,嚴重阻礙了大友家的北九州攻略,蒲池家當初的行為就顯得極為不合適了,因而在大友家中受到了一定的非難。結果,耳川之戰中,蒲池鑑盛領一千軍勢直突島津家本陣,以全軍覆沒的代價證明了自己的忠誠,蒲池鑑盛的嫡子蒲池鎮漣卻以生病為由,率另外兩千人提前脫離大友家軍勢返回筑后國,從此慢慢向龍造寺隆信靠攏,終于和庶支一門、以及其余幾家豪族一起投靠了龍造寺家。

到了這個時候,大友家不得不放下身段,再次向我請求支援。作為使者的,依舊是吉岡鑑興和臼杵鎮尚,他們先到達今治城,得知我前來了土佐國,立刻拜托簡妮特一起趕過來求助,并且在經過中伊予時,拜訪了伊予松山城的秀景。秀景得知情況緊急,又看在簡妮特的份上,也跟隨他們趕來了吉良城。

“請金吾殿下務必伸出援手,則我大友家上下同感恩德!”吉岡鑑興態度非常的懇切,“對于肥后一國,家主已經無法顧及,只能請金吾殿下接過責任……但是豐后的本處,是本家所必保的,希望金吾殿下代為擊退秋月家的進攻;另外,筑后國的叛臣,也請金吾殿下出面征討,事后本家愿分出筑后西部的三瀦郡、山門郡和三池郡領地,以酬謝金吾殿下家中立功的諸位大人。”

“請兩位先住下吧!關于援助大友家的事,我會考慮的,”我模棱兩可的回答道,“只是,因為之前征戰半年,四國豪族皆已疲敝,恐怕不是那么愿意出陣;另外,我還必須考慮到織田左府殿下的意見。畢竟我只負責南九州,并且擔任大友家的取次,要攻擊北九州的龍造寺家和秋月家,必須先得到主家的認可才行啊!”

“金吾殿下……”臼杵鎮尚還想說什么,卻被吉岡鑑興接過了話題。他搶先向我欠了欠身,恭敬的說道,“那么外臣就先叨擾幾天,等待金吾殿下作出決斷。”

“不必客氣。”我點了點頭,吩咐近侍替幾人安排。

秀景卻依然留在了廳中,等到吉岡鑑興和臼杵鎮尚等人下去,他奇怪的問道:“關于這件事情,兄長是怎么考慮的?大友家如此有誠意,兄長還需要猶豫什么呢?”

“你覺得我應該出陣嗎?”我反問道。

“只是就事論事吧!”秀景點了點頭,“兄長對吉岡鑑興說的話,差不多都是托詞……四國豪族雖然征戰半年,整體損失卻不算嚴重,出陣是毫無問題的;至于說不能攻擊北九州,也不是那么確切,我們目前不是正和龍造寺家交戰嗎?”

“托詞嘛,倒有一點,但不完全是,”我向他解釋道,“主公曾經說過,大內家在山陽的周防、長門兩國,以及在九州的豐前、筑前舊領,將由明智殿下負責攻略。之后,明智家就會配置在北九州,估計將統領豐前和筑前兩國的四十八萬石領地。”

“還有這件事情?”秀景明白了,“這樣一來,攻擊占領這兩國過半領地的秋月家,確實需要取得大殿的認可,然后將明智殿下調過來參與攻略。”

“是啊!”我點了點頭。這是織田家的慣例,攻略新的領地時,將由預定入封的家臣擔任主力,以便讓他在攻略中收攏國中豪族,建立起相當的聲望,保證能夠順利的入封。我的土佐和伊予、柴田勝家的越前、明智光秀的丹波、羽良秀吉的播磨、池田恒興的半個攝津、瀧川一益的加賀半國、蜂屋賴隆的日向等,都是這么安排的。

確切說來,信長對明智光秀的安排并非僅僅如此。按照他曾經透露的計劃,在攻略北九州之前,他會先將明智光秀轉封到山陰最西端的出云、石見兩國,同羽良秀吉攻略大內家在山陽的周房、長門兩國舊領,然后才會和我一道攻略大內家在九州的豐前、筑前兩國,作為他要轉封的領地。可是,如果我現在就和秋月家對上,信長很可能提前將明智光秀轉封,并且跳過周防、長門攻略,直接同我一起攻擊豐前、筑前兩國。

事情要是像這樣展,那么會生什么變故呢?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最有可能生變亂的,還是明智光秀。他向來非常尊重義理和傳統,與信長的性格和做法大相徑庭,很有一點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味道。之前的好幾次,他已經對信長產生了一些不滿,特別是對波多野兄弟的處置,不僅讓他失信于人,信望大跌,而且還葬送了他母親的性命。

可是,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做好準備了嗎?而我是否該下定決心,提前引明智反叛的契機?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正是羽良秀吉請命和mao利家決戰,才讓信長下令將明智光秀轉封過去協助,從而讓他誤認為是要剝奪自己的領地;于是,為了避免落到佐久間信盛那樣的下場,他終于下定了動兵變的決心。


上一章  |  土佐之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