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夢第一百一十六章:天正通寶(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土佐之夢 >>土佐之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天正通寶(中)

第一百一十六章:天正通寶(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周元祀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周元祀 | 土佐之夢 

按→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鼠標右鍵快速閱讀功



“可以說說嗎?”畠山義周坐正身子,態度鄭重的問道。()然而,隨即他又連忙向我表示了歉意:“這樣動問,或許有些冒昧,畢竟我只是暫時代替丹羽殿下而已……不過,我確實希望能夠盡量為義兄大人效勞。這份心情,宣景殿下想必能理解吧”

這似乎是畠山義周的試探,試探我本人對他的信任程度,也通過我試探信長的態度,看他自己是否能夠進入了織田家的內政核心。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肯定不會貿然透露,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畢竟他只是暫時代替丹羽長秀而已。可是,我已經聽到了消息,信長準備在平定越前之后,將柴田勝家、瀧川一益轉封過去,擋住加賀國的一向宗;然后,信長將會在成為直領的南近江修筑新的居城,而筑城的普請總奉行,已經預定了丹羽長秀。換而言之,畠山義周的這個臨時任命,極有可能馬上轉正,所以預先告訴他應該無妨,既可以進一步拉攏和他的關系,也可以更方便的取得他的配合。

“義周殿下面前,自當言無不盡”我露出了極為誠摯的笑容,“是這樣的,赴明之前,主公交給了我一項秘密使命,要求我獲得大明的鑄錢技術……如今這項使命已經完成,所以沒有永樂錢回賜也無妨了,我們盡可以自己鑄造高品位的銅錢。”

“是嗎?那真是可喜可賀”畠山義周忍不住露出了驚容,“義兄大人和宣景殿下,果然都是具有非凡魄力之人啊”

他這么驚訝,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情。日本第一次鑄造銅錢,是在八世紀初,仿唐制開鑄和同開珎之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籌措遷都經費,之后在兩百多年間,又陸陸續續的鑄造了其余十一種錢,合稱“皇朝十二錢”,可是由于鑄錢技術低下,這些錢品位極低,再加上錢法苛刻,到十世紀末就退出了流通,改以米和布作為貨幣。直到平清盛開福原港,和宋朝展開貿易,進口大量渡來錢,銅錢才重新成為日本的流通貨幣,并且在幾十年后,由鐮倉幕府出臺正式法令予以規范。

但是,從皇朝十二錢停鑄以來,六百余年的時間里,除了各地私鑄的鐚錢外,無論是朝廷,還是兩代幕府,都沒有任何一個中央政權重新開鑄官錢。這自然是多方考慮、權衡自身能力后的結果。因為官錢和私鑄錢不同,從鑄造、推廣使用到維持錢幣信譽,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政治和經濟資源,而官錢的流通情況,就直接關系到國內的經濟和民生,關系到當政政權的權威和名譽。()一般的人,還真沒有這么大的魄力。

信長和我之所以敢這么干,主要是因為有撰錢屋撐腰。經過十余年的運作,到現在為止,由信長制訂、靠撰錢屋調度的“稅賦惟永樂錢是用”令,已經在領內完全推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是交納稅賦,即使是在一般的交易中,永樂錢也差不多成為了唯一使用的銅錢。可以說,永樂錢實際上已經成為織田領內的官錢,并且輻射到了周邊的區域,外地來的人,進入織田領后,都會入鄉隨俗,將鐚錢兌換成永樂錢再使用。這一點,從撰錢屋中越積越多、幾乎難以兌出的鐚錢就能看出來了。

僅僅鑒于這個事實,我們也必須重新鑄造官錢,否則的話,領內的官錢面臨短缺不說,也浪費了那些由大量鐚錢融成的銅錠……

撰錢屋的情況,畠山義周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除了對信長和我的決定感到吃驚以外,也很有些擔心的意思。

“只是,這樣重大的事情,有足夠的把握嗎?”他問我道。

“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我很有把握的向他解釋,“實際上,永樂錢的使用已經深入人心,撰錢屋的調控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驗證。只要我們能夠鑄造出和永樂錢相當品位的銅錢,然后像以前推廣永樂錢那樣在領內發行,肯定能夠被領民接受的……或者,我們干脆就鑄造永樂錢,只當是從明國運來的就是了”

“……我明白了,”畠山義周欠了欠身,“宣景殿下如此坦誠相待,實在是非常感謝”

“義周殿下客氣,”我還了一禮,“既然義周殿下受命和我一起負責勘和貿易,這些內幕自然不用隱瞞。稍后的事情,還要麻煩義周殿下幫忙呢。”

“那么,請宣景殿下盡管吩咐,我義周一定盡力。”他認真的承諾道。

“就是關于明廷要求貢銅的事,”我揚了揚他剛才看過的那張公文,“明廷的要求,我們不能置之不理,而鑄造銅錢,也需要大量的銅。如今撰錢屋雖然儲存了不少銅錠,但是恐怕無法應付這兩方面的需求,所以主公肯定會下令籌措銅料……這項任務,撰錢屋不方便參與,我覺得,應該會和勘定貿易的貨物征集一起進行。()”

“唔,”畠山義周沉吟了一會,點頭表示同意,“宣景殿下的考慮,的確很有可能……那么,之前所說的幫忙,是指什么呢?”

“其實就是想做一筆生意,”我笑了笑,“因為這件事正由義周殿下主持嘛所以,我希望能由津屋負責具體籌措的工作。”

“這個沒問題津屋愿意負責,我自然非常放心,”畠山義周爽快的同意了,“如此一來,我身上的擔子也減輕了些……這是宣景殿下的好意啊”

不久,在津屋之下,除了鹽屋、藍屋以外,又設立了一間銅屋,負責采購銅料的事。

這間新的分屋,目前是毫不起眼。可是,我清楚的知道,隨著官錢的開鑄,它將會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日本有三大銅山,分別是別子銅山、赤沢銅山和尾去澤銅山。別子銅山于1690年被發現,由住友家從德川幕府取得“永代請負”的世襲開采資格,然后一直開采到昭和年間,托起了一個龐大的住友財閥;赤沢銅山被久原房之助(田中內閣通信大臣)于明治年間買下,改名為日立銅山,創立久原財閥(日立制作所的基盤),之后由久原的妻兄、明治元老井上馨的侄外孫鲇川義助(近衛內閣外務大臣)接手,改名為日本產業,簡稱日產,由此奠定了日立、日產兩大企業的基礎;尾去澤銅山雖然排名第三,卻是最早開采的,“和同開珎”這一名稱中的“和銅”,指的就是尾去澤銅山,斷斷續續的開采到明治年間,這座銅山由土佐的巖崎彌太郎接手經營,而巖崎的企業,名叫三菱商社,前身是土佐坂本龍馬的海援隊。

由此可以看出,銅山所蘊集的財富,實在是驚人之極。

在三大銅山中,別子銅山是最大的一座,閉礦之后,成為日本國內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而這座銅山,就位于我正在擴建的川之江城南面,然后一直延伸到相鄰的新居郡。

歷史上,這座銅山整整開采了兩百八十二年,產銅量合計超過七十萬噸。如果不考慮產量的波動,平均每年的產銅量大約在兩千五百噸左右,全部鑄造成純質銅錢的話,價值大約是六十七萬貫,按照織田家目前設置的三貨兌換比,大約可以兌換一百噸白銀,或者是十來噸黃金。

這么大一個錢庫,如果讓中國戰國時代的縱橫家們評價,大概會不約而同的冒出這么一句:“此霸王之資也”(這是足以稱王稱霸的雄厚資本啊)

可以說,我謀求宇摩、新居兩郡,大力擴建川之江城,就是為了這座銅山。如今建立銅屋,取得鑄錢所用銅料的獨家經營權,就是我將銅山轉化為財富的開始。

當然了,想順利完成這一轉化,還需要幾個前提。

首先,我必須把持這項特權。這個問題不大,如今畠山義周已經同意由我負責,只要津屋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即使換了丹羽長秀甚至其他人,也應該很樂意繼續維持現狀的。

其次,這件事情必須得到信長的認可,同時又不能引起他的貪欲,至少礦山的規模必須部分的瞞著信長。所以,我特地成立了這家銅屋,準備交由合適的人代為經營,以商業手段撇開我和銅屋的關系。而銅屋的利潤,也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賬面上核算的利潤,大約占總利潤的兩成,然后以這個利潤的稅額,分別交納給我這個領主的運上金(領主向領內工商業戶攤派的租稅),以及給信長的冥加金(由取得江野河海專營權的商戶“主動”回報政府“國恩”的租稅);其余八成的利潤,則直接歸于我的倉庫。

第三,官錢的鑄造量必須非常龐大,而且是越大越好。越大的話,所需的銅料就越多,而我的利潤就越豐厚。所以,我決定利用手中的職權,全力推進官錢的鑄造和流通,從而在政策上提供支持。而能夠順利發行官錢,對于織田家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信長絕對很樂意看到我那么勤勉。

這樣考慮了一番,我發現,三個前提之中,第二個前提最為重要,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找到一位合適的商人,好代我經營銅屋。

如果只考慮能力和忠誠,三井家自然是最合適的。可是,如今三井家主持津屋,而且已經有了金座,再加上銅屋的話,擔負的責任就實在太重了。真要這樣發展下去,無論是對我,還是對三井家,都不見得是好事情。

想象一下,日本后世的三井、住友、三菱三大財閥中,如果三井和住友合并,將會是怎樣一副景象?恐怕連當時的政府都會為之震顫、然后強行將其拆分吧

所以,銅屋都不能由他們掌握。

仔細思考了一番,我選擇了三重撰錢屋的煉銅師理右衛門。他原是李芳梁的伙計,從事粗銅精煉工作。這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因為在日本的粗銅中,常常含有少量的金銀,而他的工作,就是通過葡萄牙的“南蠻吹”精煉法加以分離,并且成功的學到了這種方法。后來他來到撰錢屋,是由于李芳梁的推薦。當時信長發布“稅賦惟永樂錢是用”令,三重撰錢屋聚集了大量的鐚錢,一度讓我頗為苦惱,然后李芳梁就把他轉送給我,負責熔化鐚錢和粗銅精煉的事務。

算算時間,他在撰錢屋已經服務五六年了,而且向來兢兢業業,無論是人品還是技術,都非常值得信任。把銅屋的事交給他,我很放心,同時也算是對他這幾年辛勤工作的獎勵吧

我命令津屋將理右衛門召到京都,然后在四條祗園街道的澳屋偏廳接見了他。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本人。由于長期在熔爐邊工作的關系,他的樣子極為滄桑,臉上、手臂和脖子已經完全變成了古銅色,一雙手上全是老繭,而且骨節非常粗大。

“小人理右衛門,見過家主”他的聲音有些發顫,顯然是心情非常激動。

對于他這樣完全從屬于武士、地位接近于奴仆的工匠下人,能夠得到家主的單獨接見,無疑是極為榮耀的事。

“理右衛門,你有苗字嗎?”我問道。

“苗字……回家主,小人祖祖輩輩都是匠人,怎么可能有苗字呢?”理右衛門連忙回答道。

“那么,從今以后,你就以……”我想了想,給他找了個最古老最著名的姓氏,“……就以‘蘇我’為苗字吧”

“苗字”理右衛門驚訝的抬起頭來,難以置信的看著我。他顯然不明白這個原為姓氏的苗字有何來歷,但是賜予苗字的意思,他還是很清楚的。

“還發什么愣?以后,你就是武士大人了還不趕快拜謝嗎?”一旁的李芳梁笑道。

“是”他這才會意過來,我的確是提拔他當了武士,于是連忙拜服在了地上。

“這是對你幾年間努力奉公的獎勵。以后也好好做吧”我簡單的說了一句,然后就離開了偏廳。至于剩下的事,自然有津屋的人安排。

回到目錄


上一章  |  土佐之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