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謫仙第二百二十二章 辯證唯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同人>> 大唐謫仙 >>大唐謫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辯證唯物

第二百二十二章 辯證唯物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浩子豬  分類: 同人 | 武俠同人 | 浩子豬 | 大唐謫仙 
卷八北上傳旨

浩輕笑一聲,朗聲道:“我并不學佛,也未修道。仰的是另一種東西,它的名字叫——辯證唯物主義!”

心中忽然閃過在蒼穹地宮看到的大門上《戰神圖錄上乘著坐騎沖向那個巨大的紅色火球的面具天神,還有手托金印立于云端,一臉慈和微笑的青袍仙人廣成子。這些東西令他堅持了二十余年的馬哲產生了一絲動搖。可是沒有真正見過神仙,這些終究只是虛妄。

辯證唯物主義是什么東西,在場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聽懂。有關信仰的無非是什么神通廣大的神仙佛祖,天神圣人,只是這“辯證唯物主義”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神靈呢?沒想到一開始只是有些指向性的口辯竟然變成了真正的信仰之爭。中原人一向是很排外的,而佛教傳入東土也是經過了各位得道高僧們的改造,并且融合本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才形成了今日的,或者說以后的帶著中國特色的佛家理論。

源自天竺的佛教在中土播下了一粒種子,后日形成的參天大樹卻超過了它的本土,這大概也是漢人智慧的一大表現了。

正因為排外,所以新生的宗教信仰很難在這里扎根。在場的大多是各方勢力的代表,聽了這句話之后卻是想著,朱浩原來“謫仙人”的招牌至少還能算是道家弟子,如今這個忽然冒出的信仰,卻定會讓他陷入四面楚歌之勢。如今在他與師妃暄的辯論幾乎占盡上風的時候,拋出這樣一個對自己不利的言論,頗讓人生出自作自受之感。

這時候西廂傳出一個粗獷豪邁的聲音:“請問閣下,這‘辯證唯物主義’是哪一路神仙呢?”

朱浩聽到有人將“唯物主義”當成神仙,不禁有些想笑。不過還是忍住了,剛才出聲地是他去年在彭城遇到劉黑,只是不知道素素與他到底怎么樣了。拋開這些,朱浩答道:“辯證唯物主義并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種思想。因為這種思想可以引導人們破除蒙昧,還原世界的本來面目,所以才被人所信仰。”

“哦?請閣下細講一番,這樣的解釋倒是很新奇。”劉黑繼續追問道。

喜歡提問喜歡思考的學生才是老師最喜歡的,暫時客場老師的朱浩當然不例外,于是耐心的解釋道:“我之前的先賢們將世上的哲學歸納成兩大類:一種是唯心主義哲學。一種是唯物主義哲學。這兩種哲學思想在本質觀念上幾乎是對立的。兩者各自有不同地分支,實際解釋也非常的復雜。簡而言之,前者認為精神至上,主張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精神可以脫離物質而存在。后者剛好相反,也就是認為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其中辯證唯物主義就是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于運動與變化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

這些大多是朱浩對以前馬哲課的一些記憶,現在說來就像是在背書一般。可惜的是,這些東西他都沒有完全理解,何況在場的沒有受過系統哲學教育的聽眾們。所以,這番話把幾乎所有人都繞暈了,就像當年老教授繞暈了他們一樣。

有人說,領先世界半步地是天才,領先世界一步的卻是瘋子。朱浩覺得自己是在對牛彈琴,不過在別人眼中,他當然就是瘋子一類地了。

朱浩環顧周圍沉默的人們。忽然覺得,沒有知己只是寂寞,而沒有能夠說話的人,卻是孤獨。

感到一陣深沉的無奈之后。朱浩只有繼續解釋道:“簡單的說,在唯心主義觀點中,世界萬物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而存在。我們需要光。所有有了光;我們需要水,所以有了水;我們需要大地,所以有了大地。正是因為一切都是虛幻,所以超脫了虛幻,就能使精神得到升華。這種升華在練道之士口中被稱為成仙,在修佛之人口中被稱為成佛。”

這么一說,大多人都理解了。只是想到自己眼前的一切,包括蒼天大地,包括萬物生靈都是虛幻的東西,卻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如果連人生都是虛妄的,那么人活一世還有什么意思呢?基于這一點,對佛道有些了解的人終于理解了一點為何僧人們都要斷絕一切欲望,摒棄一切情緒,以求證道了。

師妃暄想了想,朱浩后半句說地破虛證道正符合佛家理論,便沒有向要反駁前面關于一切物質都因意識存在而存在的觀點了。

“那么唯物主義的觀點呢?”這時

頂層的宋師道忽然問道。對于傳說中神仙人物所信都陌生地東西,感興趣的當然就更多了。

“這個解釋也比較麻煩。言簡意賅的說來,除了主張精神是依托于物質存在之外,它地主要觀點在于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是可以解釋的。簡單的說,就是八個字,破除蒙昧,去偽存真。這就是我的信仰。有一種與它直接掛鉤的東西,被我們稱作——科學!”

那八個字更像是信條多一些,而這唯物主義在眾人眼中更像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至于精神和物質誰先誰后這個問題,又有誰知道呢?不過這個新鮮的“科學”,顯然是一種類似儒學法學墨學之類的學說。自先秦之后,其余學說都被儒學排斥,幾乎沒有生存之地。這種新創立的學說,不知道又可以走多遠呢?

修佛的人修的是在虛妄中尋找看破虛妄的緣法,而自然科學就是讓人類發現身邊或者說整個宇宙中已經存在的規則。在朱浩的認知之中,科學是可以觸及可以感受的,而精神不滅這種東西卻還是虛幻。如果世間人人都修佛,沉溺于幻想中的世界,那么人類將沒有自己的未來。

“那么在閣下眼中,是否有什么東西是不能解釋的?”這時候王薄忽然出聲問道。

“當然有!正是因為有些疑惑并沒有被人破解,所以人類才有了前進的動力。”朱浩回答了一句,轉即又問道:“請問誰能回答我,一個十斤重的鐵球和一個五斤重的鐵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哪一個會先著地呢?”

“十斤的!個頭大分量沉,當然先著地!”

“五斤的!個頭小落得快,才會先著地!”

“十斤的!”

“五斤的!”

一時間爭論不休,不過那幾個重要人物都沒有說話。

朱浩待他們聲音漸漸落下的時候,才問道:“師妃暄,你是否知道呢?”

“不曾!”師妃暄坦然答道。

朱浩笑道:“信奉科學的人的第一個信條就是,實踐是校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俗點說,就是真金不怕火煉。若是大家能找到合適的東西,不一定要講究十斤還是五斤,試試不就知道了?”

“大家不要搶,我來我來!”東廂再次傳出淳于薇嬌氣的聲音,帶著一絲絲躍躍欲試的興奮。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東廂三樓的一處房間——樓臺上,一身清涼裝扮,露出粉臂細腰的淳于薇兩只手里一邊是半塊巴掌大的圓圓的鵝卵石,一邊是一塊不知從哪兒取來的鴨蛋大小的銅球。

淳于薇身邊是一臉無奈的拓跋玉,她得意的看了看朱浩,就準備扔扔看了。朱浩趕忙出聲道:“兩只手方平,不要施力,翻腕之后,同時松手。”

“知道啦!”淳于薇甜甜的笑了笑,然后平舉雙手。待眾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的時候,兩只手同時松開。

三樓淳于薇松手的地方距離地面大約有八米多的高度。在眾人屏息聆聽的時候,鵝卵石和銅球幾乎同時砸在了地上。其實兩者之間落下的時間當然會有極微小的誤差,不過聽力出眾之人都當作是淳于薇沒有能同時放手。而朱浩想要的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哎呀,原來是一起落地的!”淳于薇嬌呼道。

朱浩笑了笑,說道:“對,銅球和石塊幾乎是同時落地的。不過我若是將問題換成一根羽毛和一個石塊從同一高度落下,是哪個會先著地的話,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給我一個正確的答案。”

羽毛和石頭誰先落地,這個不是傻子的都知道。一些人不禁被他逗笑了。

朱浩緊接著道:“可是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呢?誰能告訴我一個解釋得通的答案?”

這是生活的常識,誰會刻意的去計較為什么會這樣呢?正是因此,所以朱浩注定要失望了。

“所為學以致用。不知道朱將軍研究這些又有什么用處呢?”在士族和儒家弟子眼中,這顯然是旁門左道。

“破除蒙昧,去偽存真不管事一個信條,也是一個目標。人和動物有一項區別,就是人因為禮義廉恥一類的道德準繩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而動物卻只會依靠本能來支配自身的行為。人的大腦是拿來思考的,而不是做擺設的。多多思考,有益身心健康!”末了朱浩回答對方的同時,還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上一章  |  大唐謫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