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謫仙第二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過度章 節,比較無趣,謹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同人>> 大唐謫仙 >>大唐謫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過度章 節,比較無趣,謹慎)

第二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過度章 節,比較無趣,謹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浩子豬  分類: 同人 | 武俠同人 | 浩子豬 | 大唐謫仙 
卷八北上傳旨第二百一十章天下大勢

“滿江冷殘月,半坡映山紅。呃……”朱浩卓立船頭,靜觀眼前月色宜人,景致獨特。忽然間詩興大發,只是剛開頭就不知道后面該添兩句什么了。于是只有讓導演喊“卡”了。忽然間覺得無比掃興,大煞風景。“老師,下面還有沒有?”耳邊忽然響起寇仲的聲音。只是朱浩對這句話實在過于敏感,當即條件反射的回道:“當然有了,我又不是太監。”寇仲奇怪的問道:“這首詩和太監有什么關系?”朱浩油然道:“你說正常人和太監的區別在哪里?”“太監下面沒有了……噢,我明白了!”寇仲拍了拍腦袋,終于反應過來。來,有事相商。”“好,我這就去。”寇仲走了,朱浩想了想剛才謅出來的兩句詩,感覺頗有些無病呻吟之感,忽然失笑道:“我怎么也學著附庸風雅這樣的事情了?”“公子喚我來有何事?”虛行之怡然走來船頭。朱浩轉身道:“坐!”“是否洛陽之事?”“對!”朱浩點點頭。洛陽之行本來就是既定之事,只是最近朱浩忽然覺得心煩無比。仔細推敲之前自己與虛行之、杜如晦、房玄齡定下的行動,卻沒有任何的不妥。他也想不清到底是哪里思慮不周,所以才找來虛行之聊聊。朱浩皺眉道:“最近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現在就上洛陽了,不過我總覺得心中煩躁,似乎忘記了什么東西一樣,所以想請你來推敲推敲。”虛行之沉吟道:“那我先來開頭吧!自從王世充聯結獨孤閥分權東都、宇文化及率軍西歸之后,天下局勢就變得逐漸清晰了。王世充為人謹小慎微,內含奸詐。用親而忌賢。即便有東都之固、虎牢之險,將來也成不了大器。宇文化及此人武勇有余,智慧過人,但生性剛愎自用。除了自家兄弟之外,也難以信人。只看他擁立代王、遙尊今上為太上皇,就知他野心勃勃。不過這計策顯然是出于其弟宇文智及之手。關中八百里秦川,又有崤函天險,本來是王霸之資,不過其內患未除,周圍虎狼環顧,能否守成還是兩說。進取略顯不足。”“嗯,我也知道他們倆不行。說說其他的吧!”朱浩一邊烹茶一邊道。虛行之看了他一眼,道:“自從公子去年王通壽宴透露重修儒學之舉,后來的先秦儒學典籍更是神來之筆,以至于眾多博學鴻儒涌來江都。”“嗯嗯,這個孔穎達倒是比較有意思。…朱浩想起孔穎達,不禁會心笑了笑。去年他拿出一車先秦儒家典籍。不知道瞪壞了多少人的眼睛。后來楊廣下詔重修儒學,再訂“五經”,連很多躲在家里頤養天年的老儒如陸德明、避禍滎陽的孔穎達等人紛紛趕來,最后王通也坐不住。從東平趕來江都。當初孔穎達剛剛來到江都,也不顧舟車勞頓,剛找到他喝了半杯茶就急急忙忙地問明了先秦典籍所在,就蹬蹬蹬跑去翻看那些保存完好的先秦典籍,一直看了三天三夜才蓬頭垢面的出來。只是一臉滿足的說了一句“朝聞道,夕死可矣”就因勞累過度昏迷了。朱浩聽說孔穎達是孔子后代,少有才名。聽說還在辯論會上干過舌戰群儒地事兒,以至于被他駁倒的各位博學鴻儒覺得羞惱,竟然派刺客來買他的人頭。當時是楊玄感將他藏在府中避禍方才奪過了一劫。佩服這位孔圣后代的同時,朱浩覺得他肯定不止是沒有給別人絲毫面子的原因……這人的人品實在令人堪憂啊!楊廣即位之處就曾收集天下典籍。親自住持重修經卷。這一次更是拖著病體親自參與《論語和《春秋的重新修訂。虛行之和孔穎達打過交道,聽起他來也不禁苦笑不已。虛行之儒學當然不差,不過他覺得某些雜學比儒學更加“經世致用”一些。所以。孔穎達看他是非常的不順眼。反倒和房玄齡杜如晦二人比較談得來。“且不說這人了。”虛行之笑道:“正是因此,所以江都政權地正統性才更加穩固。當年天子做過的那些事失了民心。可是已經被公子給挽回了。所以,現在天下士族及讀書人絕大多數都不承認別人擁立的皇帝。比如宇文化及在大興擁立的代王,改年號為“義寧”,如今代王便被人認定為傀儡,連關中士子都不承認。所以關中小朝廷位置尷尬,宇文化及也成了奸臣。如果宇文化及不這么急切的想要大權在握鏟除異己,可能還不會遭天下人唾罵。”“王世充倒是聰明。聽到了我上次在東平和王世充的談話之后,就沒有魯莽的擁立越王楊侗。”朱浩點頭笑道:“還是說說李閥吧,他們最不讓我省“李閥……”虛行之沉吟了一下,斟酌道:“至少目前看來,他們地影響實在不足。去年六月不奉詔就以皇帝的名義討伐宇文化及。再加上向突厥稱臣,現在更是名聲狼藉。現在李閥連大河都還沒有渡過,與宇文化及相持也是有輸有贏。綜合來說,如今實在看不出李閥有太大優勢。”想起李閥就不自主的想起李世民來。自從上次南鄉受襲,又傳說被寧道奇以和氏璧治好了之后,雖然朱浩幾番請旨令他前來江都,可是李世民一直以傷病未愈推脫。直到兩個月之后,李閥即將起兵,便悄悄潛回了太原。后來李淵在太原起兵,便任用他和李建成為左右元帥,許諾誰攻下長安誰就做世子。可惜的是他們現在還在黃河北岸墨跡,才突破了宋老生一處。不得不說地是,上一趟朱浩傳旨的功勞。沒有那原本預計中的假圣旨征兵,李淵是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去討伐宇文化及的。表面上他們還是忠于隋帝正宗楊廣。不過那份心思基本上是人盡皆知了。虛行之道:“他們身后還有自稱西秦霸王的薛軌和定楊可汗劉武周,還有自稱夏王的竇建德,還有野心勃勃地東西突厥。至于他們以后會如何,以后的軌跡實在難料。”朱浩搖頭嘆道:“嗯。事情應不會這么簡單。宇文化及現在名聲狼藉,關中混亂不休,以后肯定不是李閥的對手。至于洛陽,我料他們是不敢碰地。”虛行之笑道:“現在李密雄心勃勃,一邊聯絡西突厥,一邊聯合李子通與洛陽對峙。王世充現在雖然自顧不及,李閥也有后顧之憂。再說我想李淵無論如何也不會蠢到不考慮我們這邊地態度吧!”朱浩笑道:“襄陽有屈突通,竟陵有劉子翊。滎陽有張須陀,南京有老將來護兒,丹陽有陳棱……只要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可以對江南其它勢力用兵。尤其是蕭銑和林士宏兩個,不能讓他們逍遙太久了。沈法興雖然蠢蠢欲動,實力卻不足為慮。”運河便是東都和南京聯系的紐帶,可以帶來無盡地利益。所以這一條水道朱浩是不容許別人插手地。至于原本奉命鎮守長安的屈突通為何會調守襄陽,卻還是因為宇文化及入西京地原因。這屈突通應該算是個隋室忠臣了。原本歷史上他是在長安陷落才投降李唐。現在沒這一出,帶著三萬驍果軍西歸的宇文化及為了避免過早動用刀兵影響自己的聲望,治好同意屈突通帶領三萬長安守軍鎮守襄陽之舉。虛行之胸有成竹地笑道:“林士宏和蕭銑已經被包圍,雖然宋閥態度不明。不過料想定不會支持他們兩方勢力。洛陽之行過后便是他們覆滅之時。”“他們倆也不太讓人省心,尤其是這個林士宏。他背后有陰癸派的支持,到時候還有些不好應對。”聽到陰癸派,虛行之神色微變。朱浩看在眼里,心中低嘆一聲,這事情之后以后慢慢查了。虛行之唏噓道:“都過了這么多年了,我沒有你想的那么不冷靜。還是繼續說事情吧!”朱浩看了他一眼,道:“現在應該說江淮的李子通和杜伏威了吧?”虛行之點頭道:“李子通前面說了,他聯合李密,共同對杜伏威施壓。不過李密忙于北邊收拾徐圓朗。無暇南下,李子通一人根本不是杜伏威的對手。短時間內,李子通、杜伏威兩股勢力還是會勢均力敵的并存下去。只是兩者之間的仇恨定然越積越深。”“嗯。最后就只剩下李密了。”想到李密。這位一代雄主本來應該如同那句“什么什么最燦爛地時候死亡”,可是因為朱浩的存在。李密至今也還沒有擁兵百萬,席卷天下的氣勢。“李密……”虛行之特意看了他一眼,失笑道:“他應該是最倒霉也最恨你入骨的一個了。”“倒霉是倒霉,不過勢力還是不容小覷地吧?”朱浩訕訕笑了笑。王伯當和李天凡至今還在他手里,已經被那“子午入骨化功九針”折磨的形容消瘦,功力全失了。一年以來,李密數次派人來營救,不過都栽在了黎明軍營。按說沈落雁就在宜情園,看守也最松散,可是李密卻沒有組織人進行任何一次營救。沈落雁如今倒是吃得好睡得好,就差不是白白胖胖的了。沈落雁雖然有些心灰意冷,不過還是堅決不答應為朱浩效力,只隱隱提過,李密還在她就不能背主。現下朱浩也只有由著她了。所為天下大勢,就是這樣了。洛陽之行,也是朱浩第一次要正式面對各方勢力糾纏的狂風暴雨。“其實我倒是對你去年收的二十名弟子所傳授的東西比較感興趣。”虛行之品了一口香茶,忽然抬頭笑道。“是學生!”朱浩糾正道,想起他從流民中選擇的二十位孤兒,心中也有些淡淡的溫暖。“你不是也給他們上過課嗎?這些對你來說也不是秘密,他們也算是你的學生了。”“我是說你教授他們的那些思想。”虛行之斟酌了一下,小心地下了評語:“實在有些……驚世駭俗!”“你也這么覺得?其實我也只敢請你和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先生來給他們上課。要是孔穎達知道我有這樣一群學生,肯定會氣瘋了吧!”朱浩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端詳著手中精致的白瓷杯。“我要他們以后能夠一鳴驚人!”這一章是過渡章節,下面就正是進入洛陽了。和氏璧、慈航靜齋、王世充、李世民、師妃暄……這些就是下面地主題。


上一章  |  大唐謫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