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當崇禎第六百五十五章 慷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百度宅男當崇禎 >>百度宅男當崇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五章 慷慨

第六百五十五章 慷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和山的此端 | 百度宅男當崇禎 
天氣逐漸的轉涼。一場雨過后,北京城的熱氣,消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秋天特有的涼爽。

文華殿。

楊改革召集了幾個大臣商議事情。

依次通報了遼東的戰事,賑災等幾件例行的通報之后,今天的重頭戲開場了,說是重頭戲,其實也算不得多重,在如今這個翻天覆地的大明朝來說,實在派不上什么名次。

“袁崇煥上奏說,東虜西進,林丹汗被逼得厲害,連連失利,劉吉善則上奏說,林丹汗希望我朝能給予更多的幫助,這件事諸位如何看?”楊改革翻了翻奏本,撿了這件事說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應該極力的阻止東虜西進,一旦東虜西進,則東虜又是死灰復燃,復了元氣了,于我朝大不利……”施鳳來依舊是第一個說道,說得倒是規規矩矩,貌似十分的有道理。

“回稟陛下,臣以為,也應該極力阻止東虜西進,一旦東虜西進,則整個大草原都是東虜的跑馬場,我朝先前最為擔心的事必將發生,臣以為,應該加大壓力,策應林丹汗,萬萬不可讓林丹汗被東虜吞掉了……”韓爌也出來說道。

“回稟陛下,臣也贊成援助林丹汗……”更多的大臣都說道。這件事,在朝中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萬萬不可放東虜西進,一旦東虜西進,那早先皇帝最為擔心的事就要發生了了,東虜從大明朝幾千里邊墻任意一點叩關,明朝將無法防御,時時處處處在挨打的份上,要發生這種事,那可真的是明朝的悲劇,所以,一聽皇帝說林丹汗求援助的事,言辭倒是都差不多。

“嗯,東虜西進這是必定不行的,一旦東虜西進,則我朝又處于被動了,這幾千里邊墻,可就成了篩子了,處處設防,等于出處不設防,東虜之貪婪,可不是林丹汗可比……”楊改革說道,林丹汗求援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已經是接二連三的發生了,楊改革憑著這些求援信,都可以想象林丹汗的境地,林丹汗就是一個悲劇,注定的悲劇,楊改革向來是這么認定的。

“……既然諸位卿家都覺得該繼續援助,那就繼續援助把,這次,林丹汗可是獅子大開口,要了不少東西呢……,銀十五萬兩,大內造兩千桿,箭……,糧……,布”楊改革看了一眼這要求援助的名單,說道。

聽說了要十五萬銀子,眾人又議論起來,雖然現在看來,十五萬不算很多,朝廷給得起,可有人覺得,林丹汗要求得太多了,除了銀子,還有火槍,糧食,布匹,可是什么都要。

“啟稟陛下,臣以為,我朝雖然和林丹汗有盟約,草原也絕不可失,可林丹汗這口,也開得太大了,臣以為,不該給這么多,也要讓林丹汗知道,我大明的錢財,得來也不容易,俱是百姓的血汗累積起來的。”有人見要給這么多錢,不樂意了,開始建議皇帝減少數量。

“啟稟陛下,臣……”有人出來支持這個說法。

“嗯,不錯,說得也有道理,還有那位卿家有不同意見嗎?”楊改革聽了眾人發言,也沒表態,而是問還有沒有要發言的。這件事,看上去不是什么大事,以前也有先例,循例就可以了,楊改革大可不必把這事拿到小朝議上來說,可實則這事牽扯到北方戰略,這整個戰略的進度,就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進度過快,則要施展手段,平衡一下,延遲一下事態的發展,如事態發展太慢,則要施展手段,稍稍的推進一下事態的發展,總之,只有事情按照自己既定的節奏走才行,至于錢多錢少的問題,這個楊改革倒是沒太在意,銀子和大片的土地,和消滅東虜,消滅林丹汗,甚至解決問題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孰輕孰中,自然不用說,討論銀子和物資支持的事,其實不過是表皮問題。

“啟稟陛下,臣以為,以其支持林丹汗和東虜對陣,徒耗銀錢,不如我朝出兵,剿滅東虜,如此,則可不必給林丹汗銀錢的,不知陛下……”又有人如此提議道。

“……陳大人,這坐山觀虎斗都不懂,居然要親自上陣?難道大人不知,我朝出兵要多少兵費,支援林丹汗要多少兵費嗎?”楊改革還沒批評這個大臣,旁邊就立刻就有人對這個大臣進行批評了,如今的大臣們的眼界也好,心思也好,經歷了這么多的事,也都稍稍的擺正了一下,習慣了皇帝的做事邏輯,也都習慣在說話、辦事之前過一下腦子。這個改變雖然很小,可在處理國家大事時候的水準,卻是提高了不少,那種夸夸其他,說話不經腦子的言語,倒是越來越少了,言之有物,逐漸的成為這朝堂上的新寵。

這個官員貌似是新晉的,楊改革看著面生,仔細看看,他好像就是曹于汴的后繼者,好像叫陳于廷,是個地地道道的東林黨,難怪說話這么不靠譜,想這些官員被自己調教了這么久,多少有些長進。

見有人批評新晉者,不少人都投去目光,似乎是在注視這件事。

“……”這個被批評的官員,有些急了,有些面紅耳赤,他沒想到,朝堂上,居然會有人批評他,更讓他沒想到的,居然是大家都不看好他的意見。

“……陳卿家剛上任,于以前的事還不熟,對很多事都不了解,這不怪卿家,卿家以后要多聽,多看……”楊改革說道。

“臣遵旨!”陳于廷面色有些尷尬的答應道,他接曹于汴的班,曹于汴親自找他談過,具體說了些什么,沒人知道,但想必他也知道他這個位子得來的原因,想必曹于汴也對他有所交代,所以,以彈劾犀利著稱的陳于廷見皇帝開口,倒是立刻安生下來,沒有和皇帝頂牛。

“關于出兵的這個問題,朕以前說過,如今再重復一次,我朝如今維持對東虜的壓力,已經比較吃力了,深入內陸和東虜打仗,實在是我朝的短板,勝算實在是不大,還需要再謀劃謀劃,所以,目前還是盡量以圍困,sāo擾,對東虜施加壓迫為主,決戰的時機,還未成熟,所以,林丹汗那邊,還是要支援的……”楊改革又解釋了一次,邊說邊看那個曹于汴的者,楊改革覺得,這家伙的檔次貌似比曹于汴低了不少,具體低在什么地方楊改革也說不出來,反正就是覺得低。

“……陛下圣明……”聽了皇帝的解釋,陳于廷依舊是有些尷尬的回答,他可不是個容易服軟的人,可面對皇帝,他卻不得不服軟,甚至眼神里還有一絲絲懼怕的意思在里面,他想起了曹于汴對他說的話,皇帝的所思所見,一定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和皇帝打交道,要學會持中,要學會有事說事,說話做事要靠譜,不然,皇帝是看不上眼的,每次想到衰老得厲害的曹于汴似交代后事一般的給自己說的那些話,陳于廷的內心就覺得恐懼,能讓曹于汴這么固執的人信服,改變看法的人,絕對不是一般人。

“這件事,就這么定了吧,我朝依舊答應他的要求,給東虜施壓,好減輕他那邊的壓力,依舊答應他的要求給他支援,另外在他要的基礎上,再加二成,就說是朕送給他的,既然他和朕聯合,朕就不會讓他失望,希望他也別讓朕失望……”楊改革毫無表情的說道。

眾臣聽了皇帝在那個的基礎上再加二成,都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覺得有些詭異,都只是嫌錢給的多,那里有嫌錢給的少的呢?還要加二成?

“敢問陛下,這是何意,可否為臣等解有大臣不理解,立刻問道。

“呵呵,朕剛剛不是說過了嗎?我朝和林丹汗聯合起來對付東虜,既然是聯合,那么,朕自然是不會讓他失望的,當然,也要告訴林丹汗,希望他也別讓朕失望……”楊改革干笑了幾聲,然后重復了一下自己的意思,特意強調不希望林丹汗讓自己失望。

眾臣面面相窺,不知道皇帝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陳于廷習慣性的想張嘴說話,可幾次張嘴,都想起曹于汴給他的忠告,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又想起皇帝剛剛的話,讓他多聽,多看……,陳于廷的話還是沒說出來。

面對這么一個有些詭異的理由,眾臣也不知道該說什么,為了顯示皇帝慷慨?還是顯示明朝大方?還是別的目的?

楊改革自己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如今的林丹汗實在太悲劇了,遇到后金,完全就是送肉的主,自己要是不給他支援,只怕這家伙會給逼急了的后金咬得遍體鱗傷,恐怕支撐不了多久,這和楊改革的戰略是不符的,怎么的,也要支撐到明年去再說;給他支援,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把林丹汗綁定在遼東,綁定在錦寧,讓他和后金之間避無可避,只能不斷的摩擦,流血,要是林丹汗被東虜打疼了往西跑了,可楊改革的算盤可就打不響了,當初楊改革和林丹汗制定的協議,就是物資只能在錦寧那里接收,因為明朝自己也缺糧食等物資,內地邊墻是沒有糧食給他的,要給,只能走海運,走海運,自然只能到錦寧去拿糧食等物資了,也就是這個原因。實在太大,靠近遼東的這一塊呆不下去了,林丹汗還可以到別的地方去避風頭,如果不用利益把林丹汗牽制在遼東,只怕林丹汗早跑了,這遼東就剩下兩家了,這圍堵后金的戰略,可就提前出了一個大口子,這種情況是不能發生的;還有就是楊改革還有那么一點點的私心……

又處理了幾件事,小朝議也就散了。

散了朝的楊改革見剛下過雨,雨過天晴,空氣顯得格外的清新,也就有了想到處走一走的心思。

陪著楊改革走的,是孫承宗,王承恩跟在靠后一些的地方,其他人又跟他較遠。

“孫師傅,看來,這遼東的局勢,是越來越不穩了。”楊改革有感而發,林丹汗這才多久,就不顧臉皮,第二次來求援,可見林丹汗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

“回陛下,是的,遼東局勢,確實需要穩定下來,至少今年需要林丹汗釘在那個地方,萬萬不能讓林丹汗挪動。”孫承宗說道。到了此時,孫承宗才說出了心里話,在朝議上,孫承宗基本都不開口的,有些事情,開口了就難免要落下口舌之爭,不開口,就免去了是非。

“呵呵,確實,如今確實需要林丹汗釘在那個地方,……呵呵,如今只怕林丹汗也是十分的惱火,走了就別想拿到一分支援,還得丟失地盤,不走么,就得和東虜死拼,想必他也為難啊!如今這么急的問朕要支援,只怕也是起了要走的心思了……”楊改革笑著說道,站在大局上看問題,自己會得出很多不一樣的結論,林丹汗的一舉一動都在楊改革的眼皮子底下,林丹汗想什么,要做什么,楊改革不難猜到,林丹汗給自己出了個難題,楊改革順手又給林丹汗還了一個難題,你獅子大開口問自己要支援,而且還如此密集的要,那自己干脆再給你加兩成,楊改革倒是要看看這林丹汗如何接招,雖然看似是一件平常的事,實則,也是兩個人隔空過招了。

“……陛下說得是,林丹汗如今確實是進退為難,陛下這一手,確實妙,順手推舟,林丹汗如今只怕更為難了……”孫承宗肯定了皇帝的說法,這才是這件事真正的內幕,這事,知道的人不多,此處內幕的實情跟先前小朝議上的說法完全不一樣。

“呵呵呵,林丹汗此人也算是有雄心大志之輩,奈何生的不是時候,遇到了東虜這個克心,只怕會蹉跎終生,……今日他來要支援,只怕也管不了多久,又會來要的……”楊改革笑著給林丹汗一個評價,順帶又斷定林丹汗還會來要要錢。

“陛下說得極是,林丹汗進退兩難,退了就別想得陛下的支援,損失了大筆銀錢物資支援,不退也損失極重,如今這筆錢,確實只能壓一段時日,想還會來要的,不過,即便是再來要,想也不打緊,關外離下雪的日子,也要不了許久了,到了下雪之后,林丹汗的去留,已經不重要了,算起來,林丹汗也就頂多還來要一兩次罷了……”孫承宗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很多事,孫承宗都是和皇帝直接協商的,知道的東西,特別是在軍事上,不是普通大臣能比的,說的內容,最貼近事實。

“呵呵呵,孫師傅說得極是,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最多不過是再給一兩次罷了,朕還是給得起的,朕不光是要給,還得給他加點,朕倒是要看看,這林丹汗能不能下得了那個決心,舍棄朕的支援不要,……呵呵,不過是百十萬的銀幣,朕還給得起……,就看林丹汗有沒有這個能耐要了……”楊改革笑著說道。為了把林丹汗吸引在遼東和和后死磕,楊改革可是舍得下本錢的。要說這份錢,要以前的楊改革給,楊改革可真的會肉疼很久,還真的就給林丹汗給難住了,可對于現在的楊改革,真的不算什么,有銀行在手,還怕沒錢花?

楊改革和孫承宗交換了一下看法,對于得出的結論還是比較高興的。想了想,又說道。

“孫師傅,說到這北方的戰略,朕倒是想到一個問題……”楊改革想了想,說道,楊改革準備把“活佛”的事跟孫承宗說一下,聽一下孫承宗的意見,不過,話到嘴邊,楊改革又打住了,有些問題,楊改革現在還沒想好,覺得現在說出來還不妥,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了。

“哦,敢問陛下是何事?”孫承宗問道。

“是關于戶籍的事。”楊改革改

“戶籍?不知陛下指的是?”孫承宗不解的問道。

“朕在想,既然要推廣這戶籍,那么,明年的大戰之后,這關外必定會有大批無主的耕地,朕的意思是把這些地賣掉,大規模的賣掉,不僅僅是如今這種組織商團去開發的模式……”楊改革想了想,說道。

“……陛下的意思是,沒有戶籍就不準買地?”孫承宗是知道戶籍的事的,知道皇帝有意推廣戶籍,將很多“權利”和戶籍掛鉤,“逼迫”大明朝的老百姓不得不如實的給自己上戶口,從而使朝廷可以準確的獲得人口的數據,真實的人口數據,好處相當的多,除了很多隱匿的人口、地將浮出水面之外,還有比如鹽稅的事,也是大有好處。見皇帝把北方的事和戶籍提到一起,立刻想到了這么一說。

“不錯,朕的意思是,日后北方的地,包括海外的地,都只能賣給有我大明戶籍的人,……戶籍這個東西,日后必定是個好東西,在很多方面,必定是一個無往而不利的利器……”楊改革說道,活佛的事沒說出來,這個事,也還算是大事。RO!。


上一章  |  百度宅男當崇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