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三百九十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再入仕途 >>再入仕途最新章節列表 >> 三百九十章

三百九十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 再入仕途 

討仲夏的泰達貿易公司被杳封。謝仲夏本人也被抓走小二仿織廠的廠長王長明等三個高層管理人員直接被公安人員在會議室里逮捕,讓金絲仿織廠的職工們歡呼不聽,奔走相告。

此時的王長明,深陷牢獄,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這個時候,王長明對“狡兔死。走狗烹。這一諺語是深有體會。

在不知不覺之間,王長明這一幫金絲紡織廠的高層管理人員成了市委書記趙政策的棋子,不遺余力地替市政府實施的國營企業改制賣力,可最終卻落到了這個下場。

當然,王長明等人也是活該,既然選擇了當蛀蟲,就應該有當蛀蟲被消滅的覺悟。只是,人們很難認識自己,更不會承認自己站在道義的對立面!

高風也明白過來了,感情市委書記趙政策是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只不過是讓自己下達對金絲仿織廠的調查令罷了。

無論如何。高風都不相信在自己一紙令下,政法書記兼公安局長馬風謠領導的政法系統辦案效率就這么高,不到十天時間。就把王長明,謝仲夏等人貪污,侵吞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罪名落實,取得了大量確鑿的證據。

很明顯。馬風謠是早就對這個案子進行調查。只是在暗處進行,并沒有放到明面上來罷了。

此時,高風算是真正見識了趙政策的手段,領略到趙政策政治上成熟與狠辣一面。

對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高風更是多了些敬佩與畏懼,很是慶幸自己沒有選擇站在趙政策的對立面。無論是誰,要是有趙政策這么一個政敵,只怕每天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而歷史早就已經證明,趙政策的政敵們都在一個個崩潰瓦解,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好下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高風也是暗自警怯,不斷提醒自己要和趙政策搞好關系,不要被趙政策誤解,那樣也許就是致命。

不過,讓高風欣慰地是,除了一些重大方向型的事項,由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主持市委常委會議來決定外,對市政府的日常工作,趙政策基本上不怎么干涉。

對人事方面的任命,趙政策也基本上能夠做到和高風一起協商,并沒有搞一言堂。這也讓高風比較滿足,起碼自己這個特區的市長并不是愧儡,還是有實權。

在很大程度上,高風是有足夠的權力實施市長的權限,發揮自己的能力,體現自己的價值。能夠站在經濟特區這一舞臺上,高風其實已經比較滿足了。

高家老爺子的策略倒和高風本人并沒有什么沖突,趙政策風頭正盛,又有趙家;鄧家,秦家胡家等幾大勢力做后盾。不只是高風,就連高家,現在都沒有任何能力與趙政策在黑烏市經濟特區驚醒抗衡。

因此,對高風交好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高老爺子也是全力贊冉。在官場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為了高家利益。與昔日的仇敵趙政策搞好關系,也是很有必要,并沒有什么好奇怪。

很簡單的道理。高風已經是黑烏市經濟特區的市長,而作為經濟特區,黑烏市很有可能在三五年內升為副省級城市,而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自然水漲船高。必然成為北龍省的省委常委。如果運氣好的話,再加上高風能夠的到趙政策的賞識與幫助,高風以市長的身份,成為北龍省的省委常委之一,也是有希望的。

在官場上。想往上面爬,不外乎是三種途徑。第一種辦法就是把自己的上級給消滅或者趕跑,然后騰出了位置,自己坐上去。第二種辦法是獲得上級的上級的賞識或者幫助,直接跳出既有圈子,通過異地調動或者單位跨越升職。第三種辦法是輔助上級,讓上級往上升職,而自己水漲船高。坐上上級因為升職而流出來的個置。

對于高風來說。以何種辦法來往上爬,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并且最具有可行性,已經非常明顯了。

第一種辦法。是把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趕跑或者消滅掉,基不可能。以趙政策如今的身份地個與實力,高風其實與趙政策已經不是一個檔次,盡管高風是市長,趙政策是市委書記。兩個人是搭班子的。

第二種辦法。高風雖然是高家子弟,可高家現在正在走向沒落。而高風本人都是借助趙政策的賞識或者是趙政策的需要。才有了今天的特區市長職位。北龍省的省委領導里面,就算有賞識高風的人,也更加顧忌趙正策這個市委書記,絕對不會為了高風而去得罪趙政策,這是肯定。

于是,第一種辦法和第二種辦法基本上都是不可行的,第三種辦法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而第三種辦法,看起來也并不是那么糟糕。高家老爺子甚至樂觀的預見,也許不要三五年時間,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就要跨越到部級行列。而以高風四十出頭的年齡,只要能接任特區的市委書記,不管是否能夠成為省委常委,都是打了一

,,入拉仗,這個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對于趙政策來說,經濟特區的領導班子團結與穩定,也是趙政策這個市委書記的首要責任。特區的經濟要想騰飛,也離不開高風市長的大力支持。

現在,趙政策已經徹底得到北龍省省委書記吳裘皮和省長李泉友的信任,正在大刀闊斧地對特區進行改革,大力招商引資,進行各種規戈項目,特區的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

可即便如此,趙政策答應的在一年內取得日本海出海港口的承諾,也不得不推后了。

黑烏市經濟特區盡管經濟發展很快,但趙政策沒有想到基礎設施的建設,會需要如此多的時間。沒有辦法,在這個年代里,負責各項工程項目的企業效率都不太高。這也不奇怪,這今年代里,國有企業占有主導地個,而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已經是一下子不能扭轉過來的?

除了通往省城的特級公路因為是承包給香港的幾家財務集團,進展順利進行外,其他的一些工程項目進展速度都不太理想。至少,和趙政策希望的預期結果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趙政策也沒有辦法,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些事情急也急不來。

基礎設施的建設沒有跟上;一個地區的經濟要大力發展,就受到了很多的局限性。

事實上,趙老爺子比趙政策更有預見性。當趙政策把這個問題打電話告訴老爺子的時候,老爺子反到安慰自己這個得意的孫子別著急,二號首長也早就預見了這個問題。關于日本海出海口的問題,只要能夠在兩年內取得,也算是完成了預定目標,大功一件。

聽到老爺子這么說,趙政策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哭笑不得。原來,這一切都在這些老家伙的考慮當中,而只有自己一頭熱血,沖鋒不已!

不過,對于如何取得日本海的出海港口,趙政策到是比較有信心。趙政策也開始了一系列的手段。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先是秦露的達利集團開展了一系列的商業攻勢,對朝鮮進行了幾斤,大型項目資金援助,并且在朝鮮的羅津市結交了不少政府官員,為后期動作打下了基礎。

接著是市長高風帶領著黑烏市經濟特區的一幫官員干部,到朝鮮的羅津市進行了友好訪問。在秦露的大力促進下,黑烏市更是與羅津市成為友好城市,為雙方的后續談判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基礎。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關系。無非就是兩斤小字:利益。

黑烏市作為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經濟特區,盡管建制不到一年時間,可取得的成就還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黑烏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讓前來回訪的羅津市市長金滿城等政府官員贊不絕口,甚至很是羨。

羅津市擁有天然港口,卻由于經濟原因,實力不足,再加上朝鮮國內的具體國情,無法成立經濟特區;進行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的路子基本上被堵住了。這也讓羅津市的市長金滿城很是郁悶,人比人,還真是能夠氣死人啊。

人家黑烏市地處內陸,卻能夠搞經濟特區,大力引進外資,搞改革開放,一下子把經濟活躍了起來。而羅津市占據了地利,卻無法和黑烏市進行比較,不能不讓金滿城心存不滿,而另有想法。

對金滿城的來訪,黑烏市經濟特區是高規格接待,市委書記趙政策和市長高風程陪同,非常熱心,甚至讓金滿城都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事實上,朝鮮由于國內政治原因,改革開放好像遙遙不可及。而朝鮮的經濟水平,基本上還停留在中國的七十年代初期階段,這中間的差距已經是十幾個年頭,而且這差距越拉越大。

經濟發展不起來,朝鮮國內的老百姓日子過得艱苦,甚至是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自然是充滿著許多不穩定因素。金滿城身為金氏家族成員之一,也是憂心仲仲!

個無法帶領國民致富的家族,它的地位也是炭發可危。金氏家族雖然因為歷史特定原因,由于元首的斤,人魅力,而暫時還能在朝鮮占據獨一無二的領導地位。但是,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當中,朝鮮國內也走到處充滿危機。

美國和弗國從來都沒有放棄對朝鮮的打擊與和平演變進程,這也讓金氏家族的人危機感越來越嚴重。

總所周知,就是強大如蘇聯共和國,在美國為首的和平演變戰略攻擊下,政局已經是非常不穩。大有四分五裂的趨勢,更何況一個小小的朝鮮人民共和國呢!

中國有句古話:窮則變,變則通。

而這句古話,趙政策在陪同金滿城的過程當中,多次提及!也讓金滿城這個羅津豐的市長很是感慨,大有觸動。

不過,金滿城也不能發表什么言論,更無法做出某種承諾。

趙政策倒也能夠明白,以金滿城今日的地位,還不夠資格決定政治意識上的事情。

趙政策到也不著急,只要黑烏市和羅津市一直是友好甲,就有的是機會與金滿城市長講行溝而通過金滿城,趙政策也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到朝鮮國更上層的人物那里。這就足夠了。和朝鮮主政者的溝通。自然有二號首長他們這些老一輩運籌帷幄,不需要趙政策擔心。

趙政策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黑烏市經濟特區建設好。既然雙方是友好城市,那黑烏市經濟特區的發展進程,金滿城自然會密切關注。

而趙政策手中更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在秦露的達利集團出任朝鮮區域經理的蘇丹。

蘇丹在朝鮮的芳名為金雪秀,是金滿城市長的親生侄女。而金雪秀的父親。更是朝鮮赫赫有名的少壯派代表人物,實權比金滿城要大多。

趙政策自從了解到蘇丹的真實身份以后。就開始拿她做文章。蘇丹在黑烏市經濟特區生活了將近一年時間,更因為得到秦露的賞識,在趙政策的授意下,大力進行提拔,一躍成為達利集團朝鮮區域的經理。

身為達利集團的經理,蘇丹的經濟意識自然非常強烈。在秦露的安排下,蘇丹多次去美國學習,更是見多了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聯花花世界。觀念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當中。

蘇丹雖然因為不滿父親給自己安排的婚姻,毅然出逃,跑到了中國北龍省黑烏市經濟特區,但蘇丹毫無疑問深得金氏家族長輩的喜愛!

有了蘇丹這張王牌,無論是達利集團還是趙政策,都大有文章可做。

因為朝鮮經濟欠發達。金氏集團的當權者其實日子也不大好過?經濟決定一切,包括國防力量與政治力量。

中國同朝鮮的關系,本來就是友誼源遠流長。通過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獲得了朝鮮人民的友誼。要是沒有中國這今后盾,朝鮮人民共和國也許早就不存在了!

上層之間進行的是軍事支撐與援助。而相應的前提是。朝鮮自然也要有足夠的利益對中國進行保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更是圍繞利益進行。這一點毫無疑問。

有了達利集團和蘇丹這斤,切合點,趙政策的姑姑趙越秀自然有足夠的機會對朝鮮進行經濟滲透。

短短半年時間,趙越秀就拿出幾個大手筆;對朝鮮幾個大型國有企業進行了友情援助。這種援助看起來是雷鋒式行為,無償奉獻,但其身后的意義,雙方都心中有數。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白吃的午餐的。

趙政策并不著急,只要有足夠的利益,趙政策并不擔心日本海出海口的問題。

而在歷史上,朝鮮也曾經出租給俄羅斯和中國日本海出海港口。只是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前蘇聯的突然解體。俄羅斯雖然承認以前的中蘇關系。卻采取的是不合作方針策略,讓圖們江的通航困難重重。

現在。趙政策早就向二號首長匯報過自己的想法,二號首長對蘇聯的即將解體,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自然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足以進行補救。

現在。趙政策只需要搶在蘇聯解體之前讓圖們江實現通航,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讓這斤,問題成為既定事實,就可以了。

在歷史上,朝鮮是把出海港口出租給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因此,取得日本海的出海口問題,在趙政策看來難度并不大。

趙政策需要做的是,如何把這個租用朝鮮的日本海出海港口擴大化,甚至變為國家之間的租憑。要是能夠買過來那是更好,不過看來有些不切實際!

趙政策相信,只要黑烏市經濟特區真正實現了經濟騰飛,帶動北龍省甚至是整個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進一步輻射到朝鮮,那金滿城自然會看在眼里,整個金氏家族自然也會心動。

到時候,與中國相鄰的朝鮮地區建立經濟特區就大有可為。而這個經濟特區。是由中弈援助或者雙方共同承建,都沒有什么關系。

只要經濟特區提前建立,那么中朝關系將進一步密切,那樣日本海出海口的問題就更好談了。敵中有我,我中有敵,局面越是復雜,關系越是密切。對取得日本海出海口的問題,就更加有利。這一點,趙政策是確信無疑的。

在中朝交界的地方成立經濟特區,去朝鮮投資的企業毫無疑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中國的企嶇。眾所周知的是,經濟特區的成立,必然對投姿者采取各項優惠政策,不然是無法吸引投資者的。

到時候件,朝鮮經濟特區的行政長官自然會考慮這些問題,就比趙政策單方面去做金氏家族的工作要簡單多了。

趙越秀通過幾筆大的經濟援助,已經取得了金氏家族領導人的好感,而這種好感對于日本海出海口的取得,無疑是大有幫助。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開,經濟滲透遠比美國的所謂和平演變要有力的多!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再入仕途目錄  |  下一章